嬌娘發家錄第六百六十三話:大江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嬌娘發家錄 >>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三話:大江集

第六百六十三話:大江集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5日  作者:樹洞里的秘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樹洞里的秘密 | 嬌娘發家錄 


荒草地清理出來,便著手開始動工了。

三畝地的位置不小,宋秋做了規劃,客棧跟茶棚這些的格局都照般松山客棧,如此還能留出很大一塊空地來。

空地留在后頭,宋秋打算請喇叭村的村人來幫忙肥了地,趁著天氣還沒有最冷的時候,還可以撒下些菜種,蘿卜白菜之類的。

這片,就專門僻做菜園子了,半畝大呢,能種不少。

一年四季,種了各種蔬菜,供應客棧,也免了在外頭買蔬菜的銀錢了。

客棧建好預計的時間是一個月,但只要不遇上接連下雨什么的,每天如常趕工,按這人手,用不了一個月就能建好。

宋秋不打算一直守在這里等客棧建好,趁著這近一個月的空檔,她得先走一趟建平縣高氏說的那地兒瞧瞧。

這里也得留人看著,她把陶東成留下,管籌這里一應事,另外大中板凳也都留在了這里。

她還給陶東成留了五十兩銀子,用做開支。

至于木匠等人的工錢,到時候她在建好之前回來結。

她還讓陶東成購置了不少布料和棉花這些,交給喇叭村的村長,雇他們村里針線活好的婦人幫忙,將客棧所需的被褥等物給縫制出來。

規劃好這些,看著荒地有條不紊的進入了建設中,在一個清早,便啟程離開了春林鎮,繼續往前走。

梨花跟阿靈自然是一起走的,她還帶上了棉花阿銀兩個,楊大連,陶東平,順子和田根兒。

照舊是楊大連趕馬車,陶東平趕騾車。

留下一輛騾車,給留在這里的人用。

此離建平縣不遠,正常趕路,也就三五天的路程。

過了春林鎮,連續要行一百多里路,才到利州府的第一座城,西平縣。

這一百多里,一時半會兒可走不到,當天趕了一日的路,在日落之前,進了一個鎮子歇上一晚,第二日接著起早趕路,當晚停在了一個叫大江的村集。

這里跟他們那邊的平安大集差不多。

平安大集是山上有個松山寺,來上香拜佛的人多。

而這里,卻是背后的山腰上有個五福觀。

利州這一帶,信道的比信佛的多,而這五福觀的觀主比較出名,是以香火同樣鼎盛,不少的太太姑娘們不辭辛苦的來五福觀燒香財神,找觀主設壇做法的。

且又因位于最中心,附近的幾個村子便都自發的聚在這里,你家賣農貨,我家賣簸箕簍子的,而后便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偌大的集市。

因這村子叫大江村,這里便就成了大江集。

又因這里離官道近,就在官道邊上,再加上來燒香拜神的,都要坐車馬帶下人的,村頭的好幾戶人家,自發的有開茶鋪的,還有專門準備了草料賣給過路車馬的,還能幫忙喂水喂草料的,賺些銀錢。

還有好幾戶家里院子大,房屋多的,就規整出來,專門供人住宿,像來拜神的太太們要是在道觀住下的,帶來的下人多了,便就在山下住了。

久而久之的,有些路過的過路人,經過這里也就進來住宿了。

門口高掛了一個布幡,上頭繡著一個大大的宿字,人大老遠看著,就知道這里頭可以提供住宿的。

如此,倒也每天能接待不少人。

宋秋他們頭回打這里經過的,自然是知道的沒這么清楚,還是看著走在他們前頭的一行人突然下了官道往這邊來,往這頭一看,看到了個茶鋪,這才跟著下來的。

到了茶鋪,也就知道這個大江集的情況了。

當下天快黑了,今晚自然是要在這里住宿一晚的。

大江村如今發展到已有三百多戶的人家,不可謂不大。

集市就村外這一片的溪流草地上,規劃了一個個的攤位的,看著還真像那么回事,比平安大集的集市像樣。

且那一片,全擺滿了,可見得不比鎮上的集市小的。

進了村子,密密麻麻緊簇的房屋院落,倒瞧著不像個村,反像個鎮子了。

打頭一家就是茶鋪,后頭緊接著的,一連有五家門口掛了宿字布幡的人家。

而對面一溜,院門打開,也像是鎮上商鋪一樣的人家,有豆腐鋪,有肉鋪,有酒鋪,有糧油鋪,有雜貨鋪等,還有面館小食鋪子這些。

倒是比平安大集的還要齊全熱鬧。

這會兒是天快黑了,集市早散了,要是逢雙的大集,這里那可是人山人海的,比鎮上都不差的。

茶伙計說起這些來,眉目間那叫一個得意,最后甚至是不避諱的說起自己知道的小道消息來,“里正就是我們村的,他家大孫子可是能耐人,考了秀才功名的!在縣衙當文書!那是在縣太爺跟前都說得上話的!過中秋的時候他回村來,說了一嘴的,我們大江村估摸著過不久就要升鎮了,到時候,那就是大江鎮!”

“大江鎮!聽聽,這名,多大氣!”

“到時候,我們可就是正兒八經的鎮上人了,不用辛辛苦苦去鎮上買宅子,也能成鎮上人呢!真是老祖宗的墳頭上冒青煙,保了大佑了!回頭等今年過年,我可得給我家祖先多燒點紙錢吶!”

他絮絮叨叨的,一臉的得意收都收不住。

田根兒是個話嘮子,還很八卦,出門在外,遇上啥人的,都能立時嘮在一起來,一路上,也給打聽到了不少消息。

但他雖是話嘮,雖八卦,但嘮起來大多只是八卦別人的事,自個露底露的少,心里自有個分寸的,所以宋秋便不拘著他,有他在旁打聽事情,也是便宜。

這不,茶伙計這會兒就在他跟前嘮這些話呢,兩個話嘮子碰在一起,那可是收不住的話頭。

茶伙計絮叨了這一大通,田根兒一臉不信的樣子,道:“你們村要升成鎮?憑么子呀?你這聽得信有準?真是縣太爺那里漏出來的風聲,能叫你先知道了?”

這世上有那么一種人,他說話你要是說不相信,那他非得要找出十八般證據的來叫你相信不可,什么怕不怕給自己挖了坑,怕不怕別人找麻煩的都顧不上的,就是這么較真。

茶伙計恰好就是這樣的人,且又是話嘮子,那更是不得了。

一聽田根兒不信,他就上了頭,“你說憑啥?嘁!第一,憑我們這里有個香火鼎盛的五福觀呀!你外地的不知道,就是咱們縣太爺他娘,都常來五福觀呢!其他鎮子,有幾個有道觀比我們五福觀有名的?

這第二嘛,自然是我們村方圓幾十里最大了!正兒八經的三百多戶人呢!加起來的人口,不說兩千,那也少不了一千五,我們里正還管著附近好幾個村子呢!

為啥我們這里能有這么大個市集?那不就是因為離鎮上遠啊!從左邊的蓮鎮到右邊的東鄉鎮,這中間隔了近八十里吶!我們十里八村的,要去回鎮上,多不容易啊!”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嬌娘發家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