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娘發家錄第四百一十二話: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嬌娘發家錄 >>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二話:起

第四百一十二話:起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7日  作者:樹洞里的秘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樹洞里的秘密 | 嬌娘發家錄 


宋秋抽空又往莊子上去了一趟,看過了做粉條的進度,從鎮上方家的雜貨鋪定了一大批淀粉送上門來,好讓做粉條的進程不停的。

跟袁成等人也說了,要一直做到臘月二十九才放假的,也只放假十天,就得繼續開工。

大家伙領過了工錢的,都是有勁得很,巴不得不放假才好呢。

蘿卜切出來壓著榨水份,還不到拌調料的時候,宋秋得出點閑來,想著又有些日子沒往甜點鋪子去看看了,是以一大早就帶著杜傳福往鎮上去。

臘月一進入十幾里,鎮上每天都熱鬧得緊,十里八村的,仿佛置辦不完的年貨一般,每天都將鎮上的大街小集填充的滿滿當當的。

這種時候,管你騾車馬車的,那都不好使,還不如走路快呢。

因而馬車就寄放在鎮口,兩人步行進鎮子去。

就是步行,那也是很擠的,隨處都是背著背簍擔著挑子的人,一不小心都能被碰到。

幸好甜點鋪子離鎮口不遠,兩人沒擠兩條街,就成功了鉆進了鋪子,避免了跟人打擠。

這會兒時辰尚早,鋪子里沒有堂食的客人,也沒有客人進來打包帶走。

廚房里楊氏幾個正在忙活準備,柜架上有新鮮出爐的甜點剛剛擺上。

宋秋前前后后看了一圈,一切都有條不紊,廚房忙活的也是井井有條的,沒什么要她操心指點的,便在外頭找了張桌子坐下,歇上一歇,反正沒客人。

而杜傳福則是在門口跟楊大連說說話,兩個人是最開始一起到的宋家,最是熟悉的,好幾天不見,自然有話說的。

而鄒氏麻溜的就讓喜妹兒沖了一杯熱奶茶給宋秋送上來,然后自個拿了賬本,來找宋秋匯報。

甜點鋪子開張至今兒,正好就兌一個月了,宋秋前半個月已經看過一次賬,結過一次收益了。

那半個月的生意不錯,鋪子除開所有成本花銷,凈賺了十三兩銀子。

至于這半個月,宋秋心里大概也有數,除了開始幾天冷清了,后面又挺好的,要不然她也不會去杜家再多訂些羊奶的。

但鄒氏報了賬,最后的凈收益卻只得八兩銀子。

宋秋聽得挑了挑眉。

鄒氏忙道:“頭前幾天生意挺不錯,每天都不夠***開張那幾天生意都好,但從杜家那邊加了羊奶的量,這幾天生意卻是不行了,每天都剩不少,因姑娘早就交代過的,頭天沒賣完的不能留到次日還賣,我便照姑娘的吩咐,打烊后將剩的都分給了外頭路過的乞兒流浪漢的,本是正打算跟姑娘匯報這事的,可巧姑娘今兒就來了。”

宋秋聽著這幾日生意都不好,不由詫異,“怎么回事?”難道是味道還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鄒氏見宋秋這樣,就知道她擔心什么,忙又道:“跟咱們的味道無關的,這幾日,除了糧油鋪子,好些鋪子生意都很冷清的。”

“頭幾天就有人在傳,說是南邊要開始打仗了,昌樂國三十萬大軍都陳兵馬陽關外了,傳得有鼻子有眼的,鎮上都有些人心惶惶的,但大都只以為只是傳得謠言呢,畢竟都快過年了,昌樂國也是要過年的,怎么會這個時候進犯呢?”

“但就在前天,縣里那邊又有大消息傳來,說是封地昌州的厚王勾結昌樂國,已然是反了,這會兒昌州以南三州全都是厚王的天下了,隔斷了馬陽關進退兩難呢!說是要不是有嶺南關橫在那里,厚王早就吞并到咱們荊州府了呢!”

“這回的消息可做不得假,聽說府城那邊,有不少從昌州附近逃過來的百姓親口說的呢!昌樂國跟咱們大歷,是真的要開戰了!”

“鎮上已經都傳開了,只是沒那么快傳遍下頭村子的,這兩日囤糧食的多,倒是其他鋪子生意都冷了,自來要打仗,這糧食都要瘋漲的。”

宋秋幾天沒來鎮上了,還真不知道這么個消息。

要打仗了?厚王勾結昌樂國反了?

她早知道這個厚王不是個好東西,這勾結外人叛國,別說,還真是他做的出來的。

這是想當皇帝想瘋了,連通敵賣國的事都做的出來。

不是她說,真論皇室正統嫡出,就是當今退位,夠格做那個位置的也是常山王,也輪不到厚王這個旁支吧!

所以,難怪要反?

宋秋心里快速盤算起來,這要真是真的,厚王和昌樂國的大軍將國門馬陽關夾在了中間跟肉包子似的,那馬陽關的軍隊也是幾乎沒得打的。

而這邊上來,昌州過來就是嶺南關,嶺南關若破,頭一個遭殃的就是荊州府。

這真要打起來……

要亂了,要亂了啊。

馬上就要過年了,咋這么不讓人舒坦的過呢。

那什么昌樂國,也不是什么外族人,同樣要過除夕過大年的,咋這么想不開,非得大過年的來興什么戰事呢?這是吃飽了撐的?

宋秋腦子里霎那間想了很多,但想完了,自個又冷靜下來了。

大歷好多年沒有戰事了,但也不代表就是任人宰割的軟柿子,就說那了不得的常山王,率領的常山軍,就是了不得的英雄軍隊,湘州府離荊州府可不遠。

真打過來,也不用怕的。

再說只是陳兵關外,還沒打起來呢。

這會兒擔心過來擔心過去的,也是嚇唬自己,萬一打不起來呢?

他們平頭百姓的,還是好好過自己的日子才是。

但即便這么寬慰了自己,宋秋還是千叮嚀萬囑咐了鄒氏幾個,在鎮上消息靈點,若真有不對,鋪子都別管了,趕緊關了門收拾東西回村里來大家伙在一堆要緊。

然后出了鋪子,宋秋還特意去吳記糧油鋪買了不少糙米,讓伙計幫忙送到鎮口自家的馬車上,將車廂都堆滿了。

她這邊剛買了不少糙米,下晌鎮上所有的糧油鋪子,不管糙米精米就全都漲了價,起碼貴了一半的。

等宋秋回村把這個消息告訴村人們,村人們都沒有田地要買糧食吃的,匆匆忙忙往鎮上去買糧食時,就得知糧食漲價了,最后沒辦法,還是咬牙買上了一些帶回來。

而本來每天在鎮上跑得周五斤父子該是早就能把鎮上傳著的消息帶回村的,可偏偏這父子倆接了個拉貨到別處的活,已經幾天沒回來了。

要不是宋秋回來說,他們還都不知道的。

這下子連糧食都漲價了,眾人再不信要打仗的話,都不得不信。

因而,這個遠離盤石鎮三十里一直平靜的松山村也有些不平靜起來,盡管馬上都要過年了,可大家多少都沒了幾分歡喜雀躍。

祖上都是逃難過來的,真要打仗,天下大亂,他們也得逃。

可往哪兒逃?

逃難就是個要死人,要死不少人的事情啊!


上一章  |  嬌娘發家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