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縣是荊州府轄內的大縣,因轄內有盤石鎮這樣的漕運大鎮,因而更繁華富庶。
從盤石鎮走東陵縣,約莫五十里路。
坐騾車,路上經過一個金水鎮,吃了午飯,再接著往前,等看到城門時,已是未時。
這個點,等著進城門的人還挺多的,大都是車隊什么的。
騾車排在后頭,一路緩行,到了前頭,杜傳福摸出銅板交了一文一個的人頭稅,以及騾子進城的三文稅,才被放行。
等終于進了城門,聽到了城門里的喧鬧,就過去了快兩刻鐘了。
這是,已經是未時中了。
縣城里的繁華自是鎮上比不上的,即便是半下午,大街上往來車馬行人,還熱鬧得緊。
宋秋頭一回來東陵縣,對這里一點不熟,杜傳福從前也是在府城,沒來過東陵縣。
兩個人都是頭一遭,進了城,看著四通八達的街道小巷,那真是連方向都打不轉。
宋秋掀了簾子看了看,干脆就叫杜傳福去找個人問一問唄。
人生地不熟,不問別人,那摸到天黑夜找不著地方啊。
杜傳福應聲,四下張望了望,下了騾車去,也沒有走幾步,便拉住了經過的一個大兄弟打聽起來。
隨即走回來,坐上騾車,扭頭跟車里的宋秋回道:“姑娘,小的都打聽過了,縣城的車馬集市都在城西斷江橋那下頭,至于牙行,說是多如牛毛,就要數南城那家匯源牙行和東城那家三陽牙行了,匯源牙行只買賣人,三陽牙行除了買賣人,也有田地產業的買賣,咱們去哪家?”
宋秋聽著,不管去哪家都不在這城北,還是得往前去的,牲口集市不急,明兒一早去估計才有得挑,便道:“那就直接去東城吧!”
一路從北城到了東城去,又花了差不多兩刻鐘的功夫。
估摸就是后世下午三點多鐘的樣子。
到了東城,還是找不到地方,杜傳福又找人問了三陽牙行的位置,一路找過去的。
這牙行位置也顯眼,就在主街后頭一點的次巷,轉角就是,斗大的招牌,遠遠就能看見。
這個點,牙行還有好些人,進進出出的,熱鬧。
進了院門,就是一個大院子,往里走的大門廳,才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專門有伙計候在門口的,見有客上門,自是笑臉相迎。
“不知兩位客人是打算買人還是買田地或是宅子鋪子?”
“先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宅子。”宋秋點頭應了一句。
那伙計心中有了數,領著人進了門廳直往一個穿著毛藍長袍的中年人跟前去,“曾管事,這兩位客人是來看宅子的。”
那曾管事顯然就是牙行專門負責宅子這塊的,聞言當即請了宋秋兩人到一角去坐。
宋秋四下掃了一眼,見這門廳極大,都分隔出一間一間的小包間一樣的,一張桌幾,兩把椅子的,排布有當。
剛坐下,就有小伙計上了熱茶和點心來,可謂是招待周到。
“不知姑娘打算要什么樣的宅子?有什么要求?還請細細說說,在下好給姑娘做推薦。”曾管事笑著問起來。
宋秋想著手里頭有閑錢,上次賣方子的一千兩還剩一多半的,干脆來了縣城就置辦一處小宅子的。
到時候上元節帶她奶他們來看花燈可以有地方住,免得跟人擠客棧,不方便。
縣城的宅子,她其實也不了解行情,只聽張南瓜的那宅子的價錢是一百八十兩,聽說是個二進。
她也不要大了,一進兩進的都行。
主要清靜點,別亂糟糟的就行,聽說縣城里的花燈會每年都辦在城南的,能離得近點更好,不然到時候人多,遠了來去也麻煩。
當下宋秋將差不多的要求說了,那曾管事一聽,大概有了數,便翻出一張輿圖來。
“姑娘想要城南的宅子的話……嘶,現下我們牙行手里倒是有兩處,一處老宅子,有四進,也不符合姑娘你的要求,另外這一處,倒是剛好兩進,不過在夜市背后,蓮花胡同的巷底頭,位置有些偏……”
一邊說著,一邊指了兩處位置來。
宋秋看著那輿圖,也就是城南里里外外的地圖,哪條街哪個坊市,都是標注的清清楚楚的。
四進那處不用看了,二進這處,宋秋看著那位置的確有些偏了,離外頭的主街左拐右拐的,起碼遠出去十幾里路的。
這兩處,她都不太滿意。
城南沒有,那就只有往城東了,城東離城南也進,往南邊些找,也行。
曾管事聽了,當下又翻出城東的輿圖來展開,“城東倒是好說,有三處宅子待出手呢,都是我們牙行新收到手的,一處靠著城北這邊,一處在中間一點,另外一處靠著城南,離城南這邊的正街就隔著一條河的,抬眼就能看見,喏,就是這處玉祥坊,簪花胡同排頭上,只有一進,位置也清靜。”
“這處最符合姑娘你的要求,你先看看?要是不滿意,再說其他兩處也行。”
宋秋聽著,看著那處位置,就靠著一條河的胡同,拐出這條巷子,走小路上拱橋,就能到對面城南的坊市里,倒是極近。
一進大小,也夠了。
宋秋當下就比較滿意這處宅子了,縣城里的宅子可遇不可求,難得遇上一處合心的,她時間不多,也總不能常往縣城跑,就今兒一次,能定下滿意的宅子自然好。
“我瞧這位置離著這塊不遠吧?能否親眼去瞧瞧?”
客人買宅子要實地看看,這個要求自然合情合理,牙行沒有拒絕的。
當下曾管事取了一串鑰匙來,領著宋秋二人上了牙行的馬車,趕著一路往玉祥坊去。
牙行的活計到底是熟門熟路,宋秋坐在馬車里,沒覺多一會兒的,就到地方了。
這玉祥坊也就是縣城中中的地段,不算好,也不算差,最是適合普通人家居住的。
整個坊市清靜,往來人瞧著穿著也是不好不差,看著應是殷實的人家,沒有為生活而奔波勞累的疲憊感。
這坊市也不亂,看著隨處都挺干凈的。
巷子里有好些小娃子在追逐打鬧,有老人挎著火籃子坐在樹下嘮嗑。
一路進去,第二條巷子打頭第二家就是。
門戶看著不算新,這宅子估計也是有些年頭了,這整個坊市應該都是老市坊,宅子都一樣,帶著歲月沉淀的痕跡。
開了門進去,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一角長著一棵大棗樹,院中有口井,井邊過去,是一張石桌配四方石凳。
正中是堂屋并正房共三間,左右廂房各是兩間,廚房在左邊廂房的綴頭上,茅房則在右邊廂房的綴尾上,靠著院墻這邊。
整個院子一目了然,沒有多余的地方,看著就清靜。
------題外話------
過年事多,換到晚上更新吧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