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言情
書迷正在閱讀:、、、、、、、、
前頭三道工序一說就能明白。
而最后這道,滿菊幾個看著底下接著的一個鋪了油紙布的一人多那么長的大長桶子,兩個三腳架撐在兩邊,上頭的竹竿子掛著掉在半空的兩根木塊交叉兜著的一個紗布袋子,有些傻眼。
“阿秋,這個玩意我們沒用過,這咋弄的啊?”滿菊問。
“這個簡單,嬸子們一上手就會。”宋秋說著,等磨子推磨出來第一盆番薯碎,往里頭加入一些清水,然后上手,一邊抓住過濾架,讓滿菊幫著用瓢舀一瓢番薯渣子倒進過濾架的紗布里。
然后快速均勻有序的來回搖晃著過濾架,便有漿水從紗布底下滲透,流進底下接著的長木桶里。
宋秋一連過濾了好幾瓢的,直到過濾架里頭的番薯渣多了,又搖了搖,確定不出水了,這才把榨干的番薯渣給弄出來,用桶裝在一邊。
滿菊幾個看著,這水漏在大長桶***薯渣裝在小木桶里,倒是分不清哪個能要還是都能要,這到底要做什么什么吃食出來,還是看不明白。
宋秋也怕他們分不清主次,趕緊加了一句,“我要的就是這過濾出來的水,可別給我倒了啊!這番薯渣,過濾完了就不要了,挑回去喂豬可是好東西,估計這番薯渣也少不了,我家的豬也吃不了這么多,你們誰家養了豬的,每天都可以來挑這個番薯渣回去。”
滿菊幾個聽著,看著那桶番薯渣,實在沒想到這是拿去喂豬的。
梅福想問一句這番薯渣人還能不能煮了吃,但看著這渣跟攪濕了的米糠差不多,想著那米糠可是噎嗓子,就沒問出口了。
他們家,如今可沒有難過到吃米糠的,還是稀飯好吃,誰樂意受這噎嗓子噎得肚子梗拉屎都拉不出來的罪啊!
幾個嬸子都看會了,接下來磨出來的番薯碎渣就讓他們上手來過濾了。
六個人,兩個人一組,正好三個大長桶配三個過濾架。
一個人負責搖,一個人負責往里頭舀番薯碎漿。
四道流水線,坐著洗番薯削番薯皮的,站著切番薯碎塊的,換著來推磨磨番薯碎漿的,過濾番薯碎漿出漿水的。
見大家都上了手,有條不紊,出不了什么錯了,早就跟老袁氏仔細講過做番薯淀粉的流程的宋秋又跟老袁氏說了一遍,那過濾出來的漿水才是她要的,讓看好了,千萬別倒了什么,那可就白忙活了。
老袁氏一一記下,讓宋秋放心。
眼看到時辰了,宋秋估摸著今兒一天過濾出來的頂多就裝滿這大長桶的,她下晌再回來看,便趕緊往客棧去了。
王氏帶著張梨花阿靈把廚房的活計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就是魚也給片了出來,宋秋看了那魚片,片的厚薄均勻,忍不住就笑,“行了,嬸子這魚片得不錯,往后這道活計也可以放手交給你了。”
一個來月下來,差不多的炒料炒菜王氏都學會了,像水煮魚這些,給她煮完全沒有問題,味道大差不差的。
要是哪天她不在客棧里,讓王氏全權掌勺,怕是也沒問題的。
只是這廚房的人手,估計就不夠了。
很快,客棧上了客,宋秋和王氏忙著做菜,張梨花要負責看兩個灶堂火,只剩阿靈一個人來回往外頭端菜端飯。
外頭杜傳福忙著招呼客人,還得上茶上酒的。
這個中午忙下來,都累的不行。
宋秋抹了一把汗,想著要做的事情,她奶怕是過年前都得守著作坊的了,萬一哪天還要接生的,她也要常往作坊去。
是該再添些人了。
宋秋坐下來喝著茶歇口氣,一邊想著這事,琢磨著明兒抽空就往鎮上跑一趟去。
外頭茶棚幾張桌子都坐滿了的,這會兒歇腳的人正是多,自家吃中飯怕是還要等一會兒的。
宋秋往外頭官道看了看,起身來,準備去后頭給那楊夫人把下奶的豬腳湯燉上。
這有幾天過去了,可以開始喝下奶的油東西了。
豬腳湯燉上,待會吃了中飯,她還要回村去作坊看看的。
剛把豬腳在小灶上用砂鍋坐上,出來,就見外頭有一行客人錯了午時的點卻又沒過午后將將到松山河。
那是一行五六輛馬車,護在馬車前后的人穿著官差服,一眼就看得出這一行是官家人,有來頭的。
楊大連不敢大意,將人迎下了馬,杜傳福也忙出去招呼。
很快,一行官差簇擁著馬車上下來的幾十個漂亮鮮活的姑娘徑直入了客棧里來。
所幸這會兒客棧里沒有其他客人,要不然,可真沒位置坐。
一群姑娘分了桌,一共就坐了五張大桌子,剩下這些官差,擠著坐了剩下三張桌子。
一下子,就把大堂坐了個滿滿當當。
為首一個官服顏色明顯不同于其他官差的人跟杜傳福接洽,問了菜色,然后迅速給那幾桌姑娘和他們自己都點了飯菜,讓快點上,吃了他們還要趕路。
宋秋就站著甬道口,聽了大大半,就趕緊進去準備了,這么多人呢,可是要炒好一會兒的。
她和王氏兩個人掌勺一起開炒,兩份兩份的一起做,這樣快點。
阿靈上菜都上不過來,沒辦法,張梨花把火架好了,便來幫著上菜。
一盤菜輕輕的擱在桌上,張梨花忙著,正要回身往廚房去,卻暼到坐著的一個粉衣姑娘正在看她。
她下意識看回去,便愣了。
這不是杏花姐嗎?
好幾個月不見了,是聽三叔說他們這些秀女要準備進京城了,前不久不就是因為銀子的事,家里還鬧了一通嗎。
原來是今兒啟程往京城去?
好巧,還停在這里吃中飯來了。
張梨花見張杏花只是看了她一眼,并沒有要跟她打招呼的意思,便也沒有出聲招呼,轉身進去了。
張杏花看著她的背影,目光里若有所思。
好些日子不見,這位小堂妹怎么在這客棧里當端菜伙計了?
對了,娘來看她的時候好像提過一句,宋秋那丫頭開了個什么客棧。
原來就是這里?
那個沒見過世面的小村姑,怎么能開得起這么好的客棧?
這菜色,味道還不錯。
張杏花心下好奇,飯吃得差不多了,就跟旁邊交好的姑娘說了句要去如廁,起身往后頭去。
杜傳福顧著招呼官差,沒注意這邊,她一路就進了廚房里。
正好便看見灶臺邊穿著圍裙忙得熱火朝天的宋秋,以及在灶邊燒火的張梨花。
原來掌勺的就是宋秋?
張杏花心里情緒莫名。
“好些日子不見,怎么阿秋妹妹在這里當掌勺廚子呢?”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