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言情
書迷正在閱讀:、、、、、、、、
果然是給梨花提親的。
三人都支起耳朵來。
村長婆子也不賣關子,接著就道:“你們也知道,我也從沒做過這保媒的事的,也是這人都不是外人,我也覺得兩個孩子挺般配的,這才厚著我這張臉,接下了這個差事,往你家來了。”
“男方家你們也熟,也不比我少了解多少,因不是別人,正就是咱們一個村的,五斤家的石頭。”
“石頭這孩子啊,都是從小跟張楊你們一起玩大的,知根知底,他自己也相中了梨花,所以滿菊兩口子這才請了我保媒,托我走這一遭呢。”
“這門親事,你們覺得怎么樣?”
村長婆子不是專業的媒婆,初次保媒就是將該說的說了,也不說什么天花亂墜的話,反正一說周家,大家都知道,也就不用她怎么吹噓說好話的。
說完了,就看看三人,只等回話了。
本來嘛,一個村的,誰家不知道誰家啊,也不用專門去怎么打聽了,只要滿意,這親事立馬就能定下,還用怎么猶豫的。
張楊一聽是石頭這小子,心里頓時明白過來,難怪這小子怎么說他都咧著嘴笑呢,他還以為這小子傻,原來是看上了梨花,想要做他妹夫啊!
他不是喜歡阿秋啊!
這樣一來,張楊心里就放松多了,排除情敵這點,他看這小子還是挺順眼的。
且這小子他自小看著一起長的,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清楚的很,不怕他對梨花不好。
最重要的,周家人口簡單,就石頭這一個兒子,以后也不會有什么妯娌不和的麻煩。
五斤叔和滿菊嬸他也是知道的,夫妻恩愛,家庭和睦,他也不用擔心滿菊嬸會擺婆婆的款為難梨花。
另外,五斤叔在鎮上拉貨,這生意很是穩定,家里也算是過得殷實。
怎么想這門親事都是好得很的。
張楊心里已經松動,但沒有立馬開口,他還要等那老貨作作妖,再出來氣死他呢。
老鄧氏一聽是石頭,都不用怎么想,心里就極滿意了。
不曾想,石頭相中了梨花,而滿菊也不在乎他們家這麻煩,愿意上門來提親。
梨花嫁給周家去,怎么也沒有這樣好得事了。
老鄧氏心里松了一口氣,能給孫女定這么一門親事,實在是大好。
只是……
果不其然,就感受到了身旁不著痕跡瞥過來的余光。
她本該立馬炸起來,絕不同意給梨花定這么好得親事的,這才是頂頂真真的好親事啊。
這樣做才符合她慣常的性子。
說得是別人她倒還鬧上一鬧再說,但是周家啊。
她不想多鬧一分,萬一折騰了這門好親,可就對不起梨花了。
再說了,如今老二兩個簽了十年的契已經是板上釘釘了,老頭子本也禍害不到他們去的。
張楊這里,老頭子能治的住他才怪。
只要梨花的事一定下了,她覺得,她似乎也沒什么好怕的了。
這么多年了啊,兒子女兒都好好的長大成家了,孫子孫女也都平平安安的長成了。
她不用怕了。
還折騰什么呢。
于是,她閉口不言,也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裝起了鵪鶉。
張老豆等了半天都不見老伴跳起來說不樂意,心里急的不行。
這周家這么好的親事,說給梨花,他當然不樂意!
就算十兩銀子周家絕對拿得出來,但他也不樂意是周家!
真讓梨花嫁到周家去了,那還不是魚兒入水,自由自在得很了?
周家一家和睦相親,這樣好的人家怎么能說給梨花這丫頭片子呢!
可老伴半天不吱聲,他也不好表現的太過明顯的來提醒他。
余光使了半天無果之后,他只能硬著頭皮來。
“是石頭這孩子?石頭這孩子是個好孩子啊,這么聽著,這的確是門好親事啊!菊娘,你覺得呢?”對啊,這么好的親事,老伴你不是見不得梨花嫁的好嘛,怎么不跳起來拒絕了?
見老頭兒還是將話頭遞到了跟前來,老鄧氏嗡聲應了一句,“是挺不錯的。”
一副這回我都聽你的。
張老豆:……他能跳起來堅決不同意?
不能,要真這樣做了,不同意的理由呢?他能說明白?
那樣,他還有什么面子可言,在村里人面前的一貫作風可就毀了。
所以,他竟只能閉嘴了?
思及此,張老豆心里還真是慪的不行,又難受,又不能發作,簡直快要了他的命了。
見狀,村長婆子心里也點了頭,她就知道,這么好的親事,張家兩老也沒有強硬拒絕的道理吧?
真要咬死不同意,她也有辦法的。
但幸好,老鄧氏這素來不喜歡這孫女的,竟然也沒有鬧。
村長婆子便笑起來,“這門親事的確是極不錯的,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梨花嫁過去,回娘家也是一里路的事兒,老豆兄弟和弟妹這是沒意見的吧?”
“那張楊呢,你先可說了你妹妹的親事你要掌眼的,你覺得怎么樣?”
張楊注意著張老豆那隱忍的樣子,指定心里慪得要吐血了,這會兒心里正笑得前俯后仰呢!
他奶這突然來的一招來得妙啊!
只怕這老頭兒接下來就要氣病一場吧!
哈哈哈!
果然是好親事,他奶心里也滿意呢,這不,都不做做戲了呢。
張楊咧嘴笑出來,開心得很,“好,好啊!石頭這小子我自小看著的,梨花嫁給他,我放心!”
村長婆子也高興得笑了,“那行,既然這門親事你們家都同意,周家那邊我也好回話了,這門親事就算是定下了,后頭的事,周家那邊自會接著來辦的,就是這聘禮的事,是規矩,定親的時候就要先說清楚的,老豆兄弟,弟妹,你們說說你們有什么要求,我好回給周家那邊。”
張老豆心里慪得不行,但到這個份上了,他更不能跳起來說不同意了,只能吞了這口氣,認下這個讓他極是不樂意的親事來。
不過聘禮,那是沒得說的,他必須要要啊!要不然,宅子怎么辦?
他本也打算的,尋常人家,都要十兩銀子的。
他已經出了嫁的大孫女當初的聘禮就是三十兩銀子,他們張家,就是這規矩,別人能說什么?
就算心里都知道他是為了給大孫子買宅子,眼下他也顧不得了。
誰家老人不顧孫子的?有什么好說的?
當下他就道:“聘禮沒別的要求,還是一開始說的一樣,至少要十兩銀子。”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