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第0696章 厚禮 (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96章 厚禮 (2)

第0696章 厚禮 (2)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9日  作者:秋煙冉冉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秋煙冉冉 |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 


“拜見外祖母。”兩人自報了姓名,也給韋老太太磕了頭。

韋老太太含著淚,笑著親自扶起二人,“起來,快起來。”

兩個道了謝,起身站起來。

老太太一手拉一個,左看看,右看看,滿臉喜色,“好好好,都不錯,不錯,都是好孩子。”

裴慎言來過兩次韋家,韋老太太和他說過話,有一些了解,但不熟悉穆元修。

不過,穆元修不管是長相,還是言談舉止,都不比裴慎言差。

他年紀要小些,個子卻比裴慎言還要高一些。好些個年輕的丫頭們,偷偷瞧著穆元修。

丫頭婆子們簇擁著老太太進了屋,大家落坐后,仆人又給客人見禮。

屋中的氣氛,很是歡愉。

老太太喊著李玉竹和李玉玟坐到她的身邊來,一會兒問問她們廬陵王兩口子的情況,一會兒又問問裴慎言和穆元修的經濟情況。

裴慎言如今被裴家認回,在京城有大房子,還有官職,老太太不擔心他,多問一句,不過是喜歡他罷了。

她不了解穆元修,問的要多一些。

李玉竹擔心布衣出身的穆元修會讓老太太不喜歡,會讓韋家瞧不起,她搶著話道,“他會的可多著呢,平時也挺忙的,閑著時打獵,一般的時候,幫青陽縣令管著雜事。”

管著雜事,這范圍可就廣了。

是管著縣里的雜事,還是管著村里的雜事,李玉竹不明說,讓他們猜去。

韋老太太這般年紀的人,不太注重名啊利的,活了八十了,該得到的得到了,不該得到的,這把年紀也等不到了,她已經不追求什么,躺平了。

只要兒孫們的生活過得去,不缺吃喝,無病無災的,她就放心。

“好好好好,不錯不錯。”她樂呵呵的。

丫頭婆子們原本是勢力眼,但誰叫穆元修長得好看呢?心中反而并不怎么小瞧他。

隨后來的裴福生,挑著禮物來了。

李玉竹和李玉玟,將禮物拿出來,穆元修和裴慎言搬到了老太太身旁的桌上。

“這是我爹娘親自挑的,這是縣令大人送來的兩塊鹿皮,是送給外祖母的。這幾塊獐子皮水貂皮,四個舅舅家一家兩塊。這是鎮安知府送的南海珍珠,和珊瑚珠,給幾個表姐們的,一人一盒子。這幾塊南越國的翡翠玉石,是二哥帶回來的,給表哥表弟們做墜子玩。這幾盒的藥材是我們在山里采的,都是數百年的老山參,這兩盒給外祖母,這另外的八盒給四個舅舅舅母。這是老靈芝,外祖母和舅舅們一人一對。”

這些東西,在京城里購買,價值不菲。

沒有幾千的銀子,根本買不到。

誰說李家在鄉下刨草根的?這分明是刨了金玉好嘛。

丫頭婆子們看得眼睛都直了。

韋老太太很高興,連聲說,“你們回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送什么禮呢?”

這時,外頭又有侍女傳話,“老太太,老爺和太太們來了,各房的姑娘和公子們也來了。”

“叫他們都進來吧。”裴老太太笑呵呵地,朝傳話侍女招手。

門口傳來小聲地說話聲,衣裳佩環的叮咚聲。

沒一會兒,呼啦啦一群人走了進來。

有五六十歲的老者,也有七八歲的孩童。

李玉玟李玉竹裴慎言和穆元修,一起站了起來。

進來的人,李玉竹一個也不認得,李玉玟說她,最近一次來韋府,是李玉竹七歲的時候,李玉竹當然沒印象了。

李玉玟常來韋府,差不多每個人都認得,她馬上先喊了起來,“大舅,二舅,三舅,大舅母,二舅母,三舅母。”

其他人,有些是韋家的曾孫輩,見了李玉玟李玉竹得喊表姑,比如十二歲的鈺姑娘,十歲的琴姑娘,這是韋大老爺的兩個孫女。

還有八歲的田男孩恒少爺,這是二房的孫子。

三房來的是兩個姑娘,年紀也都不大,七姑娘韋如秋今年十五歲,八姑娘韋如媚才十二歲。

平輩和小輩,李玉玟只喊了名字。

倒是韋家的小輩們,向他們行了禮。

韋老太太指了指桌上的禮物,笑著對兒子媳婦們道,“這是玉玟他們送來的禮物,我說,大老遠的來,平安就好,他們非要送禮。”

裴慎言來京城后,到韋家說了李家的情況。

他沒有詳說,只說李家如今不缺吃喝,也無病無災的,有田有房,日子過得和睦順心。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送來了價值不菲的禮物。

雖然比不上以前送的禮,但也比一般的人家強,韋家給親戚們送禮,還不肯有這等手筆呢。

受了廬陵王府牽連,被削官罰俸祿的韋家人,得知李家姐妹們來了,本想抱怨一番發發牢騷,但見了對方的厚禮后,又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韋家哥三你看我,我看你,沒一人說李家的不說,三個太太的眼睛,則一直瞧著那些藥材。

那些藥材,可比京城醫館的成色要好。

大山里雖然窮,但出好藥材。

“你們家啊,還是這么重禮數。”已經六十一的韋大老爺,訕訕著笑道。

“這是應該的大舅舅。”李玉玟微笑道。

“家里都好吧?聽說家里又添了孫子?”韋大太太也找著話題聊。

李玉竹沒提薛氏的事,笑著道,“去年二月生的,我們來的時候,剛會走路,和景兒長得很像。”

“真好真好。”幾個太太和善地笑著。

他們看一眼禮物,都好奇李家怎么還有錢。

前年正月,李家人被發配走時,連身上的外裳都被拔了,全家穿著素衣出行,才兩年半的時間,他們怎么就這么有錢了?

韋大老爺,好奇地問著姐妹倆。

李玉玟微微笑了笑,“當然是我們聰明。”

她說話一向驕傲,更是不會放過眼下炫耀的機會。

她垮著李玉竹的醫術,治好了縣令夫人的頑疾,雖然沒有坐臺出診,但找她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又夸著李玉恩會做生意,做的餅連鎮安府的知府夫婦都贊不絕口,相中她做兒媳了。

說李興盛能文能武,如今是鎮安知府出謀劃策的幕僚。

說李興安天生的生意人,將生意做到外縣去了,每天躺著數錢就好,給她們姐妹的零花錢都是千兩千兩的給。

還說廬陵王的學問好,十里八鄉的人求著將孩子送到李家的學堂來。

又說李興茂的品性好,里正主動教他開荒墾田,家里如今有良田數百畝。

反正啊,怎么夸獎怎么來,又沒人親自到桃花河村去調查。

再說了,她的話半真半假,也并非全是胡編。

李玉竹聽了暗暗發笑。

裴慎言彎起唇角,眼神溫柔望向李玉玟,他從未發現自家娘子如此的能說會道。

連穆元修也不禁莞爾。

韋家人驚訝地睜大雙眼,李家人好生厲害,這哪是受苦,這是去發財去了。

看來要不了幾年,李家人賺的錢能趕上王府的錢了。

老話說,伸手不打送禮人。

李玉竹和李玉玟送了大禮來,兩人又客客氣氣地,倒叫韋家人不好意思刁難她們,問責她們了。

在韋老太太的催促下,韋家當家的韋大太太,安排了豐盛的宴席。

吃著飯,說著家常,李玉竹他們離開韋家時,已經是二更天了。

隔著幾個坊的裴家,相對來說就安靜多了。

天一黑,各院的人都關了院門,整個府里,四處靜悄悄的。

裴靜秀吃罷晚飯,捏著把團扇,帶著侍女來見裴老太太。

在白天時,她去見過母親裴夫人,抱怨裴慎言的娘子來京城了,卻不來府上見他們。

母親對裴慎言的娘子并不怎么上心,來與不來,懶得管,甚至還說她,操心一個鄉下女人做什么?

該操心自己的未婚夫家才是正事。

明明是哥哥為了爭家產的事情,打鬧得不可開交,才讓她未婚夫家有了嘲諷的把柄,怎么還怪起她來?

裴靜秀被討了個沒趣。

既然母親不管,她來找老夫人好了。

老夫人可是將裴慎言養大的人。

天熱,裴老夫人也還沒有睡,正坐在燈下,聽著侍女念話本子解悶。

裴靜秀笑微微走了過去,“祖母,您還沒有睡啊?”

裴老太太正無聊呢,見她來了,高興地朝她招手,“是靜秀啊?來來來,坐這兒來。”

裴靜秀走到老夫人身邊坐下了,給老夫人打著扇子。

“你怎么有空來我這兒了?”老夫人笑著問她。

“睡不著,在散步呢,走著走著就走到這兒了。”她淺淺笑道,眼珠一轉,又說道,“對了,祖母,五哥的娘子來京城了,來拜見過祖母沒有?”


上一章  |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