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第0432章 被婆家休的女子(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32章 被婆家休的女子(1)

第0432章 被婆家休的女子(1)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04日  作者:秋煙冉冉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秋煙冉冉 |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 


馬上要過年了,柴天朗也該送回他父母身邊去了。

李興茂牽著他的手走來,扶著他坐到桌邊,“天朗,要吃什么?”

“要睡,姑父。”柴天朗半睜著睡眼,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嘴巴張大得能塞進一個湯圓了。

這副樣子,將屋里的大家都逗笑了。

這會兒天還沒有亮,對于四歲不到的柴天朗來說,不到四更天就起床,實在是一個高興不起來的事。

李興茂扶著他坐好,可一松手,他馬上就歪倒了。

李玉竹笑道,“大哥,抱他到馬車里睡著吧,三哥的馬車里鋪著厚褥子,還放有暖水袋,一點都不冷,等我吃好了,我裝一些吃的帶到路上喂他吃,他這會兒想睡呢,哪里會吃東西?”

“也好。”李興茂看著柴天朗,笑著搖搖頭,又抱著他走出廚房。

穆元修提著燈籠,來了李家。

李興茂喊著他,“穆兄弟來得正好,廚房里還有早飯,快去吃吧。”

穆元修也不客氣,笑著應道,“我這便去廚房。”

姜嬤嬤見穆元修走來,馬上盛了一大碗紅豆紅棗粥,又將牛肉餅端到他的面前,和藹笑道,“快吃吧,吃飽點,要趕好幾十里路呢。”

李興安嘟囔著道,“我進廚房來,姜嬤嬤都沒給我端吃的。”

老二李興盛瞪他一眼,“姜嬤嬤做早飯的時候,你可一直坐在這兒守著,還需要姜嬤嬤端給你吃?穆元修才來不知吃的在哪里,姜嬤嬤才端給他,你小子,早來廚房里不知偷吃了幾塊牛肉餅了,還要跟穆元修計較?”

“你丫胡說,我才沒有偷吃!”李興安回瞪他一眼。

“反正大家沒看見,你就扯謊吧,哼!”李興盛再瞪眼。

哥倆誰也不服誰,互相瞪眼。

大郡主和二郡主先吃好了,兩人一起喊著李興盛,“二哥,走不走啊,你不走我們先走啦!我們也會趕車呢。”

“來了來了!”李興盛這才慌了,將最后一點粥喝掉,又抓了塊牛肉餅在手里,匆匆跟上她們。

大郡主最近越來越愛打扮,她本身人又漂亮,話又多,走哪都會惹人注意,比二郡主和李玉竹會惹事,二公子李興盛面對這個妹妹頭疼不已,只要出門,他不得不寸步不離地跟著。

李興盛甚至每天都盼著,來個男人將這個麻煩精娶了吧。

而且年底了,她們的生意相當的好,李興盛給她們幫忙,也賺了不少零用錢。

柳巖柏也匆匆吃好了,說要去搬行李,跟李興安和李玉竹打了聲招呼,跑去忙去了。

李玉竹吃好后,找了個籃子,裝柴天朗的早飯。

那邊,姜嬤嬤拿了一個小砂罐,用滾水燙熱后,裝了半罐的熱粥,又用一塊干凈的厚布包著罐子外面,接著,她又裝了一罐子的熱茶水,拿了兩個小碗,一并放在籃子里。

“天氣冷,別看這些都是燙的,就這么放在籃子里過不了一刻時間就涼了,拿到車上后,最好是將籃子塞到被子里捂著,熱氣能管一個時辰呢。那時候天亮了,天朗也差不多醒了,正好拿出來吃。”姜嬤嬤一面往籃子的空隙里塞干布和棉花團護熱,一面囑咐著李玉竹。

李玉竹提著籃子,笑著道,“曉得了,姜嬤嬤。”

她將籃子拿到穆元修的騾子車上,塞到柴天朗睡覺的身邊。

車里很暖和,被子也夠厚,柴天朗睡得臉色紅撲撲的。

李興茂坐在車上陪著柴天朗,見她來了,說道,“你來得正好,我去給你們搬書去。”

“去吧,大哥,我看著他。”李玉竹坐到了李興茂的位置上。

書很重,所以還沒有裝車,因為裝了車后,不好拐彎出宅子門,那些書冊還全都堆在庫房里。

穆元修吃好了早飯,走來將騾子車趕到宅子門外。

貴伯也趕著柴娥英的騾子,停在后面。

李興安將他的行李和李玉竹的行李,塞進了穆元修的騾子車里。至于柴天朗,他沒行李。

他來這里住了兩月,一直穿的是李景的衣裳,兩個孩子的年紀相差幾個月,個子差不多,一直是混著穿。

在李家,柴天朗穿李景的,在縣城時,李景穿柴天朗的。

另一邊,李興安和穆元修,還有貴伯他們,正在搬運書冊。

胳膊不方便的柳巖柏也沒有閑著,也參加了他們的搬運工作。

他雖然搬的不多,但動作不慢,搬好一捆放在騾子車上后,又飛快跑回去搬另一捆。

李興安笑著拍拍他的肩頭,“好樣的,不錯不錯。”

夸得柳巖柏干勁更足了。

一千書冊,硬往一輛車里塞,也是塞得下的,但書冊太重,這車就走不快了。

李興茂讓大家將書冊分開裝,七百冊塞進貴伯趕的騾子車里,三百冊裝進穆元修的騾子車。

穆元修的車里會坐李興安李玉竹和柴天朗,還有大家的行李,所以書冊少一些。

而貴伯趕的車里沒有坐人,柳巖柏會跟著貴伯坐趕車位上,車里可以多裝一些。

物品裝好,兩駕車離開了李家。

穆元修貴伯他們都是多次去縣城的人,沒有新鮮感,車中的李玉竹和李興安,一上車就歪著打起了瞌睡。

柳巖柏是頭次出遠門,一直睜大雙眼東看看西看看。

貴伯笑著道,“冷不冷?要是冷的話,就鉆車里去坐,里頭還有點空位,還能坐人。”

柳巖柏搖搖頭,“不困,我精神著呢。”

貴伯笑了起來,“倒也是,出遠門好玩呢,哪里會困呢?”

貴伯年長,走的地方多,見多識廣,一路上,他都和柳巖柏聊著天。

走在前面的是穆元修趕的車,他一個人趕車,就冷清多了,不過他要帶路,不需要人陪著說話,也不會打瞌睡。

四更天剛過的秋冬清晨,到處都霧朦朦的。

兩駕車前掛著的明瓦燈籠,只照著小片地方的光,再加上拉的東西重,車輛走得不快,他們走了兩個時辰才到縣城城門那兒。

這時候,太陽已經升到樹梢高了。

靠近縣城,車外喧嘩聲多了起來,睡在車里的柴天朗被吵醒了。

小家伙睜著烏溜溜的眼睛,愣愣看著李玉竹,“昨晚我跟小姑睡的?景兒呢?”

他在李家,就跟著李景喊李玉竹小姑。

在縣城,柴大嫂叫柴天朗喊李玉竹為小姨。

柴天朗不明白,同樣一個人,為什么有兩種喊法,一會兒小姑一會兒小姨的。

他不管,他就跟著李景喊小姑。

小姑小姨也差不多啦,李玉竹也不計較。

“景兒跟著他爹住在村里呢,我們現在回家,找你爹娘去。”李玉竹笑著道。

柴天朗看看四周,發現是在車里,他這才想起昨天姑姑說的話,會叫小姑和李三叔帶他來縣城過年。

他嘆著氣,“小姑,景兒什么時候來縣城?”

“嗯,過年時吧。”李玉竹笑道。

柴天朗揉了揉肚子,喊餓了。

從城門口到柴大公子的鋪子,還有五里地,讓小家伙忍到家里吃早飯,他一定是忍不住的。

李玉竹將他扶正坐好,拿了件披風給他披著,叫李興安扶著他,她將提籃的粥罐子拿出來。

還別說,姜嬤嬤將罐子包得好好的,粥還沒有完全涼透。

李玉竹拿了一只碗,舀了半碗粥來喂他。

柴天朗也不挑食,吃一口,嚷一口好吃。

把李興安和李玉竹一起逗笑了。

等柴天朗吃好,喝了水,他們的騾子車正好趕到了柴大公子的鋪子前。

柴天朗天天嚷著要去李家長住,但久不見爹娘,他還是十分想念,看到自己爹笑著朝騾子車走來,他興奮地在車窗口大叫,“爹,爹,我回來了!”

柴大公子故意板著臉,“你還知道回來,我以為你不回來了。”

騾子車一停,小家伙就急著往外竄。

李興安一晃神,沒拉住。

柴大公子順勢將柴天朗抱下來,驚訝地笑道,“好小子,才兩個月不見,就長重了不少呢,在李奶奶李爺爺家,吃了什么好東西?長這么重?你爹我都快抱不動了。”

柴天朗確實長了一些肉肉,尖尖的下巴長得圓潤了一些。

跟著走下車的李玉竹笑道,“和在柴大哥家吃的一樣,只不過有景兒和他比賽吃飯,他每頓都能吃一小碗,從不剩飯,另外還吃些果子點心。”

柴大公子笑道,“比在家里吃得多,難怪長重了。”

柴天朗從他懷里溜下來,高興地往鋪子里沖,“娘,娘呢?”

柴大公子朝李興安和李玉竹笑著揮揮手,“我先看著他去,你們先搬東西,一會兒來這兒吃飯啊。”

他轉身追兒子去了。

李興安笑道,“好說呢,柴大哥。”

另一邊,貴伯將車停好,柳巖柏走下騾子車,拘謹又帶著興奮地左右瞧著。

李興安取了鑰匙,走去開了鋪子門,回頭喊著貴伯和柳巖柏,“這便是我們的鋪子,你們將東西搬進來吧。”

貴伯笑道,“真好啊,兩家的鋪子挨著。”

穆元修將車門打開,將大家的行李往下拿,李玉竹也來幫忙,他擺著手,“你歇著去,這點事,我們幾個人一下子就搬完了。”

李興安十分贊同穆元修的話,這小子有時候很看不順眼,有時候又很懂事嘛。

“是嘛,三妹你休息著去,我們幾個男人來搬。”李興安將李玉竹的兩個藤箱一手拎起一個,往鋪子樓上搬去。

穆元修和貴伯,還有柳巖柏則搬著書冊。

柴大公子將柴天朗安頓好,喊了個伙計也來幫他們。

他打量著書冊,驚訝說道,“你們真厲害,印了這許多書冊來。”

李玉竹笑道,“一時沒想好賣什么,我們上回印的書冊賣得不錯,便請大嫂寫了故事,又印了一些來賣。”

柴大公子笑了起來,“娥英會寫故事的小聰明,還能派上用場啊。”

李玉竹也笑道,“柴大哥可別小瞧娥英大嫂,她寫的故事可好看了。”

說到柴娥英,李玉竹想到柴娥英懷的孩子,她又說道,“怎么不見柴大嫂?我還有好消息想告訴她。”

柴大公子說道,“哦,她姑祖母家出了點事,她去趙家去了。”

柴大嫂去趙家了?

難道是趙老太太出事了?

“是看趙老太太去了嗎?”她問道。

“不是,是趙家一位嫁出去的姑娘被婆家休了,前天跳水自殺,被人救了起來,不過狀況不大好。她和天朗娘關系極好,天朗娘擔心她,這幾天天天去趙家看她。”柴大公子搖搖頭說道。

原來不是趙老太太的事。

不過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讓人愉快的事。

這時候女子地位低,社會對被休的女子很不待見。

趙家姑娘被婆家休,相當于社死了。

難怪那姑娘會自盡了。

她想問問柴大公子,趙家姑娘究竟為什么會被休,但又一想,柴大公子一個男人,怎會知道?她便作罷,沒有去問。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