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第18章 著作與時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左 >>明左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章 著作與時代

第18章 著作與時代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18日  作者:鶴城風月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鶴城風月 | 明左 


“徐小姐只管在府上住著,斷不會少了你的吃穿用度。”

得知了徐若琳的身份,左良玉的殷勤勁令人咋舌。

難道還指望著徐光啟為他說話,幫他官復原職嗎?

左夢庚記得,左良玉這次罷官后不久便得到了起復。但究竟為何,史料卻沒有記載。

左良玉的殷勤卻沒有讓徐若琳有什么感受。

生長在那樣的家庭,她什么樣的奉承沒見識過?

“小女此番遭逢大難,得令郎相救,已經感激不盡。倘若可以,想勞煩左叔叔修書一封,告知家祖,派人前來迎接。”

徐若琳有些想家了。

從小到大,她還是第一次離開家人這么久。

徐光啟還不知道她的情況,年紀那么大了,日夕憂慮,必定傷身。

左良玉卻哈哈一笑。

“此事卻也不用麻煩。徐小姐有所不知,不日就有兩位官場前輩途徑臨清,前往京師上任。屆時徐小姐隨行,有前輩照拂,安全無憂,路上也能方便些。”

徐小姐無奈,也知道左良玉這個辦法其實是最好的。

要不然的話,這個時候去信京師,差不多要半個多月。待徐府得了信,再派了人來接她返回,沒有月余是不成的。

反倒不如左良玉的安排。

“如此,便多謝叔叔了。”

長輩歸來,張好古頗不自在,尋機告辭,生怕真的被左良玉捉住操練。

“左二,你這一年不在,那柳一元猖狂的沒邊了。待你歇息幾日,咱們去找他算賬。”

左夢庚搖頭失笑。

融合了兩個靈魂,又在生死邊緣走了一遭,他的心境已然大變,哪里還會將少年人意氣相爭放在心上?

“如今這天下愈發的亂了,只怕大變不遠。兄弟,聽我一句勸,早做準備為妙。”

張好古貪玩浪蕩,要不是自己兄弟,左夢庚根本不會管。但怕他嘴上沒有把門的,便沒有說的太多。

饒是如此,他的話還是讓張好古打了個哆嗦。

“聽人說,陜西那邊鬧的不成樣子。那些泥腿子,不會真的成事吧?”

左夢庚不想和他探討這些問題。

“總之小心些,萬事有我。”

當初兩人浪蕩街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張好古出錢、左夢庚出力。

這小子雖然不學無術,但為人頗有義氣,而且十分豪爽。無論如何,左夢庚也會保護這個朋友。

張好古看著漸漸深沉的夜色,想法十分的簡單。

“我這人吧,沒什么志向,好吃好喝好玩一輩子。如果是太平年景,那自然無憂無慮。要真是像你說的那樣,我就是一頭大肥羊。左二,我就你一個朋友。從今以后,全靠你了。不管你干什么,我都支持你。別的沒有,需要錢的話,盡管開口。”

左夢庚什么也沒說,未來如何,他也無法明確。只是拍了拍張好古肩膀,讓他安心。

張好古辭別,一路回到了家中。

走進后院,就看到父親張宗桓在窗下看書。

張宗桓雖然是商人,但仍做儒生打扮。別看他沒有功名,但他學問的扎實,遠超一般的舉人。

身處張氏這樣的家族,只要稍微用心,學問上都能有一番造詣。

看到晃晃蕩蕩的兒子,張宗桓就腦仁生疼。

“孽障,又去哪里胡混了?”

張好古對這個老爹怕的要死,強辯道:“孩兒沒去胡混,是……是左二回來了,孩兒去為他接風洗塵。”

聽得這個,張宗桓面色稍霽。

“左都司此番雖丟冠罷職,但起復之日不遠。你萬不可因此而小瞧左家小子,明白嗎?”

張好古沒想到張宗桓連左良玉丟官的事兒都知道了。

“左叔叔還能做官?是遇著貴人了嗎?”

張宗桓面色一凝,喝道:“不該問的別問。”

張好古縮起了肩膀,想要告辭回屋。突然想到了什么,糾結了一番,還是說了。

“爹,左二說,這天下怕是要大亂了。”

張宗桓豁然抬頭,審視地看著兒子,把張好古看的都冒冷汗了。

“真是左家小子說的?那個只會好勇斗狠的小子懂得什么?”

對自己的兄弟,張好古那是沒說的。

“左二可不是從前的左二了。爹你不知道,左二回來的路上,在畿輔那邊大破亂賊呢。”

他來了精神,也忘了對老爹的懼怕,口齒便利地講了左夢庚的所作所為。

他只當是吹噓,為好朋友張目,張宗桓卻被震的七葷八素。

不同于張好古,張宗桓可知道左夢庚的作為是多么的驚艷。

“人多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左家小子去了一次遼東,便漲進若斯嗎?”

一個能有如此作為的人,說出的話份量可就不一樣了。

張宗桓看向兒子,問道:“他還和你說了什么?”

張好古不敢隱瞞,一五一十都說了。

他沒有注意到,張宗桓的目光里滿是欣慰。最后對他道:“從今以后,不可胡鬧,凡事多聽聽左家小子的。”

張好古一呆,沒想到張宗桓居然改變了態度。

以往他和左夢庚混在一起,張宗桓深惡痛絕。現在居然讓他和左夢庚多多來往,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可不管怎么說,張宗桓的轉變,讓他再去和左夢庚廝混不用擔驚受怕了。

張好古滿心歡喜地回房,卻沒有注意到,張宗桓陷入了沉思。

左府,入夜之后,服侍了左良玉夫婦、又安頓好了徐若琳后,左夢庚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孤寂空曠的房間里呵氣成霧,冷的令人發抖。

明明有仆人在屋子里放好了炭盆,可竟然感受不到什么溫度。

再說了,炭盆很不安全,很容易令人中毒。

左夢庚越發覺著,過幾日有空的話,非要給府上來個大改造不可。要不然的話,這一日冷似一日的冬季,非要凍死人不可。

一時不能入睡,左夢庚的思緒又回到了白日間在莊子上的見聞。

顆粒無收的田野、饑寒交迫的農民,還有背負在農民身上沉重的負擔,都是這個時代必須解決的癥結。

那些歷史在腦海里一一閃過,給了他各種答案。

但究竟哪一個答案才能解決明末的問題,他不知道。

至于關外咄咄逼人的女真人,還有那盯上了他的白蓮圣女,左夢庚完全沒有當成一回事。

當代華夏的諸多問題,全在平民百姓身上。

只要能夠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其余的內憂外患都不足為論。

諷刺的是,一直到明亡,甚至再過三百年,同樣的問題依舊如故。

直到那一抹紅的到來,帶領著中華民族完成了涅槃萃變,才脫離了這千古不變的治亂循環。

可惜,左夢庚可以為那波瀾壯闊的歷史而贊嘆。在這個時代,卻并不能去學、去做。

畢竟時代不同,貿然照搬,結果并不會比現在的歷史更好。

茫然無緒,讓左夢庚心煩氣躁。

他干脆拽過了紙張,又化了墨汁,隨手在紙上亂寫起來。

不去拘束頭腦,想到了什么便寫什么。

實在是頭腦里多出來的那些東西太過于駁雜繁復,恐怕窮盡他的一生也未必能夠全部感悟、掌握。

直到寫的手腕、手指酸麻,他才停下。

回頭再看,愕然發現,居然寫出來的東西全出自于一處。

勞動生產力最大的進步,以及勞動在任何地方的運用中體現的大部分的技能、熟練度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

這是一部著作,一部在世界歷史上影響深遠的著作。

其中對于歷史某個時期經濟活動的論述和剖析,具有非常強大的指導意義。

而那個符合書中論述的時期,似乎……

就是當下。

左夢庚慢了下來,一字一句認真地讀著自己寫出來的文字。

這些東西本不是他的,而是強制灌注到他的腦中。

盡管在那么多知識的影響下,讓他讀懂這些文字并不難。可能夠徹底理解并且融會貫通,形成屬于他的認知,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長夜漫漫,四野安寧,給了左夢庚一段難得的學習時光。

直到左富悄悄進來,站到了他的身后。

“少爺,該出發了。”


上一章  |  明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