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第六百五十八章 吳起、李靖對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吳起、李靖對決!

第六百五十八章 吳起、李靖對決!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1日  作者:大漢護衛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大漢護衛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黑云壓城城欲摧……”

兵家亞圣吳起背負雙手,站在玉璧城的烽火臺上,望向北方。

吳起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在伐秦之時,對手是秦國大將王翦,吳起都沒有這種不安的預感。

張華伐秦,動用的兵力比秦軍更多,只要占據兵力優勢,

吳起自信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但這次要對付的是唐軍。

唐軍在李世民的經營下,前期沒有受到壓制,勢力擴張,兵馬數量比秦軍更多。

而且,李世民的援軍,已經到了河東。

比起上次突襲河東的大唐名將李愬、蘇烈,這次到來的唐軍武將李靖更狠,號稱大唐軍神。

吳起生平不敗,

而李靖,同樣未嘗敗績!

哪怕在這個世界,李靖最多與其他武將打平,至今還沒有敗過哪怕一次!

“吳子,夜不收探查的消息是,唐皇李世民,遣大將李靖為前鋒,李靖已率20萬唐軍至晉州城。”

信陵君帶著一群門客巡視玉璧城的城防,與吳起在烽火臺相遇,提及接下來可能爆發的戰事,憂心忡忡。

大唐軍神李靖親自帶兵,可能是魏武卒面臨的最強的敵人。

李靖是與吳起一個級別的統帥,還有李存勖、李嗣源、李存審、周德威這些后唐名將,

說不定就連飛虎將軍李存孝都會參與攻打河東。

“后生可畏啊。”

吳起也不禁感慨。

后世的名將,不見得差于春秋戰國的名將,

相反,后世的名將擁有更高遠的眼界,對騎兵的運用,還要在春秋戰國的名將之上。

孫吳韓白,

衛霍李岳,后面四人對騎兵的運用水平,強于前面四人,這是時代的局限。

“上黨的堯雄、夏城的曹劌、長安的梁紅玉,都已經準備支援河東。”

吳起在盤點四周可用的兵力。

張華東征,依然留下了不少兵力拱衛長安城。

信陵君也清點兵力:“河東20萬,上黨20萬,長安20萬,夏城10萬,可用之兵合計70萬。”

“長安之兵,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唐軍可以出輕騎,襲取長安。”

吳起雖然對唐朝并不了解,但吳起從后代的人口中得知,大唐武將極其擅長使用騎兵。

李靖率領騎兵,直接越過玉璧城,直取長安,這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那么可用之兵,只有50萬了啊……”

信陵君在以前的魏國,都從未見過這么多的軍隊,

但在李世民的唐軍面前,50萬大軍,還無法讓吳起、信陵君放心。

“唐軍來了!”

瞭望塔上的斥候示警,吳起、信陵君不約而同看向北邊。

只見北邊沙塵四起,陰霾的蒼穹,烏鴉盤旋,地平線上,出現一條細長的黑線。盤旋的烏鴉下方,是一面面唐軍的旌旗,在北風中翻卷!

隨即,成群結隊的唐軍騎兵出現,無邊無際!

唐軍占據并州之地,并州盛產馬匹,又收服大量突厥、鮮卑部落,因此唐軍騎兵數量眾多!

即使是吳起,也不會選擇在野外與唐軍決戰,因為對方是擅長使用騎兵的軍神李靖,在野外交戰,在唐軍擁有大量騎兵的前提下,吳起多半也會敗給李靖。

“唐軍的軍陣,幾乎無懈可擊。”

吳起看到唐軍行軍時,軍陣緊密有致,毫無破綻可言,知道唐軍的統帥定然是傳聞中的李靖。

“確實驚人,幾乎每一個將士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令行禁止,難以找到破綻,不愧是名將。”

信陵君目睹唐軍整齊的陣容,也不禁動容。

李靖擔任唐軍統帥,唐軍整齊劃一,裝備精良,讓人提不起與唐軍交戰的念頭。

鋪天蓋地的唐軍兵臨玉璧城的高垣下方,在李靖的部署下,開始安營扎寨,以及打造攻城器械。

李靖的唐軍營地部署,暗合陣法,同樣沒有破綻。

“各個將士按照原定部署,防守各座城門和各段城墻,不可有失!”

“遵命!”

信陵君一聲令下,魏武卒登上各段城墻和箭塔,防守城池。

在吳起、信陵君的統帥下,魏武卒同樣軍陣嚴密,防守密不透風。

魏武卒長戟如林,陳列在城墻上,形成一堵人墻。

“吁。”

李靖率領騎兵停下,一排接著一排的唐軍騎兵隨即停下,浩浩蕩蕩,卻整齊劃一,沒有一絲的慌亂。

“這就是南北朝時期,憑借少量兵力,讓高歡幾十萬大軍無可奈何的玉璧城?果然是一座險峻的城池!”

李靖在高垣下方,仰望巍峨的玉璧城。

玉璧城坐立于高垣之上,只有南邊的土坡可以攻打玉璧城,而玉璧城東西兩座城寨,可以使用箭雨,交叉齊射,壓制攻城的士兵。

這樣的堅固城池,無疑是攻城方的噩夢。

玉璧城經過幾年的經營,早已經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吳起在此地屯兵二十萬,唐軍不可能無視吳起,直接攻打長安,否則糧道被吳起出兵截斷,奇襲長安城的唐軍會成為一支孤軍。

“此城多次阻擋我們鴉兒軍南下。”

李存勖望洋興嘆。

玉璧城固若金湯,但唐軍又不能無視這座城池,所以玉璧城的存在,對唐軍而言,無疑是一座令人頭疼的要塞。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鴉兒軍,與李愬、蘇烈兩個唐軍名將,一度嘗試越過玉璧城,直接渡河,但遭到關中兵馬阻擋,因此挫敗。

“這一次,是攻下玉璧城,再進軍關中,還是,以一部分兵馬圍困玉璧城,然后以一支精銳騎兵,奇襲關中?”

李存勖看向李靖。

此次出兵,主將并非是李存勖,而是李靖。

“吳起、信陵君皆是古之名將,他們屯兵二十萬于玉璧。我們有四十五萬兵力,想要圍困玉璧城,讓吳起無法出兵截斷糧道,至少需要30萬兵力。分出15萬兵馬,進入關中,攻打有20萬人防守的長安城,無疑是火中取栗。我們有更好的方法,不必如此冒險。”

李靖認為分兵過于冒險,于是按部就班,圍攻玉璧城。

李存勖見李靖有自己的看法,也不多提意見,而是督促河東的工匠建造攻城器械。

李世民對河東的鴉兒軍頗為失望,讓李靖負責攻打河東,李存勖負責配合即可。

唐軍工匠修建大量投石機、攻城塔,又在高垣下方堆砌土山,在土山上修筑箭塔,鳥瞰全城。

期間,吳起的魏武卒沒有主動出城襲擊唐軍,因為吳起找不到唐軍的營地的破綻。

“聽說李靖此人,擅長奇襲,出奇制勝,但為何如此沉穩?”

吳起初步判斷李靖會出騎兵,襲取關中,但李靖帶領唐軍來到玉璧城下之后,按部就班攻城,讓吳起還以為自己在與穩健的王翦對弈。

“不對,此人既然擅長出奇制勝,采取這種穩健做法的可能性太小,他到底在想什么?”

吳起在無形間,已經開始與李靖交鋒,在揣測李靖的用意。

每一個名將都有他們各自的用兵風格,比如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風格就是沉穩到可怕,防守反擊。

李靖的風格是出奇制勝,卻采取了與王翦一樣穩妥的做法,讓吳起不禁懷疑李靖的用意。

“憑借對方的用兵風格來發現對方的異樣……吳起也是個可怕的家伙。”

信陵君沒有發現李靖有什么不對勁之處,但吳起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難道他們的第一步,并非攻打河東?!”

吳起突然靈光一動,想到了李靖的用意。

“不可能,如果對方首要目標不是河東,那么會是哪里?”

信陵君見吳起突然失神,做出驚人的推論,難以置信。

表面上吳起與李靖在玉璧城對峙,但兩人卻在縱覽全局!

真正的超一流統帥,目光絕不僅在于戰術上,而且在戰略上!

“如果我所料不差,唐皇李世民,可能會帶兵襲擊上黨郡,盡奪我們在黃河以北的領地,然后再全力進軍關中。通知錦衣衛、夜不收,不計代價,通知上黨守將堯雄、段韶、高長恭等人,建議他們提高戒備。如果實在無法堅持,則設法撤出上黨地區,保存實力!”

吳起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智謀,推斷出李世民的戰略,于是立即命令玉璧城內的錦衣衛、夜不收從北山地道冒死突圍,向駐扎在上黨郡的堯雄的20萬人的軍團示警。

吳起也聽說過了,李世民是歷朝歷代,用兵能力最強的幾個皇帝之一,要是李世民真的按照他的推測一樣,讓李靖帶兵牽制玉璧城的吳起軍團,而親自率領玄甲軍等唐軍精銳進攻位于太行山的上黨郡,那么堯雄軍團,不見得可以擋住李世民的唐軍主力!

“這次的敵人,也未免太強了。這就是后世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嗎?”

還沒有與唐軍交戰,信陵君已經汗流浹背。

當初張華進軍關中時,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一度是張華遇到的最強大的勢力,而李世民建立的并州大唐,實力十倍于唐玄宗的秦川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與李靖、李績一樣的統帥,號稱大唐三李。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