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

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8日  作者:大漢護衛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大漢護衛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大漢護衛:、、、、、、、、、

“諸君可知龍的變化?”

“未知其詳。”

孫策與周瑜、魯肅對視,不知道張華為何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問題。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諸位以為,何人是當世之英雄?”

這下,就連周瑜都懵了。

張華突然與他們煮酒論英雄,他的心思,實在難以捉摸。

魯肅放下酒樽,謹慎地答道:“使君拓地數千里,東至虎牢,西至秦川,皆為領土,可以稱得上是當世英雄。”

“哦?”

張華見魯肅在吹捧自己,于是盯著魯肅。

魯肅一副憨厚的樣子:“難道在下說的不對嗎?”

張華看出來了,魯肅看上去像是老實人,實則還有些腹黑,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實際上,魯肅是江東的戰略大師,提出過東吳版的《隆中對》,那就是鮮有人知的《榻上對》。

這樣一個人,怎么也不會是《三國演義》中任人欺負的老實人,而是精明得很。

張華說道:“只有英雄,才能稱得上是當世之英雄。”

孫策、周瑜無言以對。

張華似乎說了什么,但又似乎什么都沒說。

“所謂英雄者,當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今天下英雄,惟我與伯符二人而已。”

一道雷霆炸響,孫策手中的筷子落于地上。

“哈哈哈,江東小霸王,英氣杰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也會怕雷?”

“圣人聽到刮風打雷,也會為之變色,何況伯符只是一個凡人?”

周瑜聽出張華言語間的殺機,很快明白張華的用意,生怕孫策的回答讓張華不滿,于是主動為孫策解圍。

孫策思忖了一會兒,也明白過來,沉重地點頭。

張華展現出來強大的實力,逼退光武帝劉秀對河內的攻勢,在江東眾將之中,已經樹立威望。

張華煮酒論英雄,看似胡說一通,實則在試探江東眾人的態度。

以周瑜、魯肅的智謀,此時不難揣測張華的用意。

“子敬感懷將軍之恩,敬將軍一杯。”

魯肅趕緊來緩和氣氛,向張華敬酒。

在孫策、周瑜、魯肅身后,太史慈、凌操、董襲、龐涓、諸葛恪、朱治、呂范等武將,列席而坐,他們也在意自己的去留。

“我還無力爭奪河北之地。伯符、公瑾、子敬,還要你們守住朝歌,作為河洛的北方藩籬。”

張華沒有進軍河北的意思。

光武帝劉秀和云臺二十八將,還有袁紹勢力,都不是什么簡單的角色,河北之地,人口比關中還多,再加上劉秀也注重屯田,糧草充足。

三國冀州,便是富庶之地。

攻略河北的難度堪稱地獄級別。

只要孫策可以牽制劉秀和袁紹,不讓東漢軍的兵鋒抵達河洛即可。

“此事就交給我吧。”

孫策知道自己夾在張華和劉秀兩大勢力之間,沒有多少擴張的機會,只能淪為張華勢力的附庸,再看以后是否有機會重新獨立為諸侯。

“我打算成立一支聯合黃河水師,張煌言、呂據為主將、副將,將來一起行動。”

“諸葛恪資質還算不錯,我欲圖中原,諸葛恪可以隨軍歷練。”

張華開始插手孫策勢力,將諸葛恪調遣過來。

諸葛恪是孫權一朝的武將,與孫策的關系沒有那么密切,于是張華將諸葛恪挖到自己這邊。

“元遜,你意下如何?”

張華看向諸葛恪。

諸葛恪此時已經服氣:“如果主公同意,我倒是可以。”

“你以后跟著他吧。”

孫策淪為附庸,只好讓出諸葛恪。

如果其他戰場告急,說不定還會調動孫策勢力更多武將。

這就是淪為附庸的下場。

周瑜沉思,然后說道:“河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直接攻略河北,需要面對河北上百座城鎮,頗有難度。但如果派一支偏師,進入太行山脈,收服太行山的各路諸侯,然后兵分兩路,攻打鄴城、邯鄲等城池。如此一來,大概率拿下河北。”

“公瑾的提議,很有道理。”

張華不由高看周瑜一眼。

周瑜也想到了制衡光武帝劉秀的辦法——那就是收服太行山脈林立的諸侯,然后從太行山、河內兩個方向進軍河北。

河北一馬平川,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只要劉秀徹底消化河北,帶甲百萬,也不是難事。

曹操在拿下官渡之戰,袁紹死后,為了平定河北,都花費了不少時間,何況這次占據河北的是古華夏最強的幾個皇帝之中的劉秀。

正面攻打河北,肯定沒戲。

如果占據太行山脈,那就不同了,進可攻,退可守。

太行山群雄,之所以可以抗衡劉秀的東漢大軍,就是因為占據了太行山的地利。

即使打不過東漢軍,他們也能退回山內,養精蓄銳,東山再起。而太行山延綿千里,劉秀帶兵入山圍剿,河北諸多城鎮有可能被周圍諸侯攻擊,因此劉秀也拿太行山群雄沒轍。

劉秀召喚隕石的能力,在崎嶇的山林中,造成的破壞力沒有平原巨大。

這也是為何劉秀遲遲無法鎮壓太行山群雄的原因。

周瑜盯上了太行山群雄。

如果可以收他們當狗,那么就存在擊敗劉秀的條件了。

周瑜想出了對付劉秀的方法,但孫策勢力已經沒有余力實現周瑜的計劃,而張華兵多將廣,于是周瑜向張華兜售自己驚人的計劃。

張華遲疑:“這個計劃,如果理想,固然不錯。問題在于,光武帝劉秀動用幾十萬漢軍,都沒能鎮壓太行山群雄,我又如何收服他們?”

魯肅也興奮起來:“我與公瑾也因為此事而苦思冥想了好幾日。我們二人發現,正面交鋒,確實無法打服太行山群雄。太行山里面有不少破碎的平地,大大小小的諸侯有數十上百人。”

“這些諸侯如果聯手,擁有雄兵百萬,占據地利,即使是光武帝劉秀也拿之無可奈何。”

“因此最好的方法,在于派出一小隊兵馬,進入太行山,假裝山賊,攻下一兩座鎮子,建立勢力,逐一吞并太行山眾人。等到他們反應過來之后,勢力已成。”

“此乃溫水煮青蛙之計。”

周瑜、魯肅提出消滅太行山群雄之策。

張華身邊的謀士陳宮、宋獻策頻頻點頭,這個計謀,著實有些絕了。

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

外部的大敵,只會讓太行山的幾十個領主團結起來。

張華已經在心中設法完善周瑜和魯肅提出的計謀。

若要派出一隊兵馬,偽裝成山賊,征戰太行山,那么必須是擅長山戰的武將。

張華勢力,吳玠、廖化、王平、雷薄、陳蘭等武將都擅長在山地作戰。

“看來征戰太行山的大將,只有吳玠、王平二人了。主將吳玠,副將王平,帶兵三千,偽裝成山賊,進入太行山。等到他們攻下一兩座鎮子,再派出第二批兵馬,壯大勢力。”

張華久經沙場,思慮周全,已非吳下阿蒙。

周瑜、魯肅提出的計劃,確實不錯,只是張華也沒有一切盡在把握的信心。

吳玠、王平是第一批攻略太行山的兵馬,而且不能打著夏軍的旗號攻略太行山,否則太行山群雄會組成聯軍,消滅進入太行山的吳玠、王平這一支兵馬。

因為要偽裝成山賊,重新建立一個勢力,因此吳玠、王平攜帶的兵力不能太多,三千人已經是極限了,否則會引起太行山各個領主的驚恐。

孫策在此之前,已經與周瑜、魯肅商議過了,對此并不意外,他喚來一員少年武將,向張華舉薦此人:“我要鎮守河內,因此無法親自前去平定太行山群雄,但此子武勇過人,只是還差一些歷練。此次攻略太行山,還請帶上此人。”

張華看向孫策推薦的這一個少年武將,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狠色。

這是一個從小征戰,敢于殺人的猛將。

“如果我沒有記錯,你應該是凌操之子,凌統。”

“正是!凌統拜見將軍!”

“好,虎父無犬子。吳玠,今后凌統就交給你了,在你的部下擔任一名裨將。”

吳玠隨張華來到河內,沒想到張華竟然會將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凌統調給自己當部將。

凌統的戰績雖然沒有吳玠輝煌,但對于吳玠來說,凌統好歹是古之名將,自己的前輩啊。

張華說道:“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場眾人,論起山戰,無人能出你之右。難道對自己沒有信心嗎?”

“末將有信心!”

吳玠雖然只獲得了三千兵馬,但他的副將,一個是蜀漢的王平,一個是江東的凌統,兩人都是三國名將,想要在太行山立足,還是不難的。

“伯符、公瑾、子敬,我們繼續煮酒論英雄。”

張華見孫策主動推薦凌統,知道孫策已經有合并勢力的念頭,但還不宜將孫策逼得太緊。

張華已經挖了諸葛恪、凌統、呂據三人,要是挖走太多,孫策根本守不住河內。

現在孫策的地位,已經相當于歷史上為劉表看守新野的劉備。

“怎么還要論英雄……”

孫策嘀咕。

張華不會想要挖走他全部的部將吧?

這樣一來,他就是真的霸王轉世,也擋不住劉秀加上云臺二十八將啊。

周瑜再次為孫策解圍,轉移話題:“不知道使君何時迎娶公主殿下?”


上一章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