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7日  作者:大漢護衛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大漢護衛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正文卷

正文卷

“在下本來在王屋山一帶的山地中建立城寨,與完顏宗望、金兀術的大金國為敵。”

“在山谷中,在下的弓弩兵馬,不懼金兵。但到了平地,未必是鐵浮屠的對手。”

南宋名將吳玠講述自己之前的經歷。

吳玠聽說蘆葦地之戰,張華大敗金國眾將,斬殺完顏宗望,這才慕名而來。

吳玠在王屋山有自己的城寨和兵營,招募弩兵,打造神臂弓,不時給金國眾將造成麻煩。

雖然吳玠的城寨,人數遠不如占據河東的大金國,但還是憑借地利,多次擊敗金兵進攻。

“你的城寨有多少人?多少兵馬?”

“大約五萬人,兵力四千余人。”

張華發覺吳玠果然厲害,憑借城寨的四千余兵力,竟然擋住大金國多次討伐。

在山地中,吳玠的弓弩兵幾近無敵。

吳玠的城寨所在的王屋山,位于河東與上黨之間,是通往上黨的要道。

上黨也有不少諸侯。

如果攻下上黨,那么出太行山,就是華北平原了。

孫策正在華北平原征戰。

攻下上黨,意味著張華勢力從南北對孫策勢力形成半包圍。

“你的城寨,今后歸蒲州管轄。”

張華收下吳玠的部眾,壯大夏軍在河東的勢力。

這次武舉,最大的收獲是吳玠、姜維、謝艾、楊延昭、韓世諤五員武將。

其余十一員武將,武力最低也有70,可以擔任都尉、校尉。

張華的夏軍補充一批武將,實力更強。

除了楊延昭的定位比較明確,擔任楊家軍的副將以外,其他武將的定位還不明確,只有看到他們的英雄屬性,張華才能對他們做出最恰當的安排。

“你們暫且在長安城休整,我會安排屋舍,你們若是有家眷,將家眷遷移至長安。”

張華為這些武將分配府邸,遷其家眷至長安,進行控制。

這是控制武將的一種手段。

當然,這種手段不一定有效,有些野心勃勃的武將,鐵了心要造反,即使全家被殺,他們也無所謂。

“來為父的屋舍,痛飲一番,我們父子已經許久未曾謀面!”

楊業帶著楊延昭前去自己在長安城的府邸。

其余武將也各自有安排,等待任命。

張華在招攬一批武將之后,前去領地石碑,查看這些武將各自的英雄屬性和兵種。

張華最感興趣的是姜維的英雄屬性。

英雄:姜維

等級:50

統帥:92武力:87智力:91政治:67

第一天賦:氣焰萬丈(姜維軍團進攻性十足,軍陣形成無形氣焰,壓制敵軍的士氣、攻擊,讓敵人陷入恐慌)

第二天賦:未解鎖(遇到諸葛亮后解鎖)

特殊兵種:虎步兵(蜀漢精銳重甲步卒,遇到諸葛亮后解鎖)

來歷:天水郡參軍,未遇諸葛亮,已經展現出驚人的軍事才能。

此時加入張華勢力的姜維,還沒有達到巔峰,少了一個英雄天賦和一個特殊兵種。

只有得到諸葛亮教導,姜維才能算是巔峰狀態。

不過,即使是現在的姜維,已經是一員名將,足以獨當一面。

姜維的英雄天賦“氣焰萬丈”,可以說是充滿進攻性的英雄天賦。

姜維在諸葛亮死后,北伐更加頻繁,屬于進攻類型的武將。

姜維與鄧艾兩人棋逢敵手,但兩人的定位不同,姜維擅長進攻,鄧艾擅長奇襲。

“蜀漢后期的武將以防守為主,姜維是西涼武將,崇尚的卻是進攻……”

“姜維暫時與鄧艾在長水營效力。姜維的英雄天賦‘氣焰萬丈’與鄧艾的英雄天賦‘強行軍’,兩者結合,長水營一旦發動奇襲,必定無往而不利。”

張華將擅長進攻的姜維與擅長奇襲的鄧艾編入一個軍團,兩人聯手,任何敵人都要感到棘手。

想好姜維的安排之后,張華又查看同樣是西涼武將的謝艾的英雄屬性。

英雄:謝艾

等級:40

統帥:91武力:50智力:93政治:65

天賦:夜梟(謝艾的意志擴散戰場,心如明鏡,在黑夜用兵,猶如白晝,且令敵人喪失視野,即使在白天都可以奏效,但謝艾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

特殊兵種:無

來歷:十六國之一的前涼國智將。

謝艾雖然沒有什么特殊兵種,但謝艾的天賦,卻絕對不容小覷。

謝艾最擅長的是夜襲,以及在戰場上,遮蔽對方的視野。

“以前倒是沒有發現東晉十六國,有不少名將……”

張華看到謝艾的能力,這個喜歡白色衣冠的儒生,有如此可怕的能力。

放在三國時期,謝艾是軍師將軍級別的人物。

“謝艾就留在禁衛軍,當一名軍師好了。必要時候,還可以單獨帶兵出征。”

張華愛才,認為謝艾的天賦有獨到的作用,而自己的隨軍軍師只有陳宮、閻象,不如留下一個謝艾。

然后是楊家軍的楊延昭。

英雄:楊延昭

等級:61

統帥:80武力:93智力:65政治:31

天賦:七殺(遼人認為楊延昭是七殺星下凡,在戰場上,楊延昭殺死的敵兵越多,楊延昭的實際戰斗力越強,而且可以吸收對方血氣,加速傷勢恢復)

特殊兵種:楊家軍(五階騎兵)

來歷:北宋名將,楊業之子。

楊延昭的武力不如楊業的96這么夸張,但肯定是一員猛將,而且,楊延昭上陣,可以通過斬殺敵兵,提升戰力,戰斗力更強。

實際戰斗,楊延昭的武力要勝過面板。

“韓世諤的武力,在這幾個武將之中,只能勝過謝艾。看來韓世諤,還是遠遠不如其父韓擒虎。”

張華又查看韓擒虎之子韓世諤的英雄屬性,相比之下,韓世諤的能力就要遜色不少了。

韓擒虎不遜色于姜維、謝艾、楊延昭等武將,但韓擒虎的兒子,韓世諤,只能算是二三流武將。

英雄:韓世諤

等級:52

統帥:73武力:82智力:61政治:30

天賦:狂暴(韓世諤受傷后,會進入狂暴狀態,力量、速度提升)

特殊兵種:無

來歷:隋朝上柱國韓擒虎之子。

韓世諤倒是可以成為副將,擔任先登。

“韓世諤,可加入乞活軍團。”

張華增加乞活軍的渠帥數量,同時,為了避免乞活軍內部抱團,張華讓韓世諤等乞活軍以外的武將,加入乞活軍,對乞活軍內部渠帥進行分化。

分權是身為領主或者君王,必須使用的權術。

韓世諤的英雄天賦,倒是適合乞活軍死戰的戰斗風格。

最后一個是南宋的大人物——涪王吳玠。

吳玠擁有特殊遠程兵種——“駐隊矢”!

英雄:吳玠

等級:65

統帥:94武力:92智力:82政治:75

第一天賦:山戰據守(吳玠軍團在山地地形,士氣、韌性、防御力大幅度提升)

第二天賦:軍屯(吳玠擁有興修水利工程、規劃農田的能力,且帶兵在邊境進行軍屯田,吳玠的士兵獲得生活技能“高級種植術”,提升軍屯田產出)

特殊兵種:駐隊矢(八階兵種,裝備強弓勁弩的弓兵、弩兵混合軍團,使用疊陣,輪番猛射,箭如雨注,兵種天賦“疊陣”:提升五成射速,且各隊嚴格執行射擊命令,形成連綿不絕的狂風暴雨)

來歷:南宋涪王,在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保全蜀地。

吳玠的天賦和兵種,偏向于注重山地防守。

只要占據地利,吳玠的弓弩軍團,幾乎無敵。

這個世界的吳玠憑借四千多人的兵力,多次擊退大金國前來討伐的兵馬,讓完顏宗望、金兀術也感到頭疼,所以直接無視了吳玠,任由他占據王屋山一帶。

吳玠在張華吞并半個河東之后,選擇了加入擊敗死對頭女真人的張華勢力。

統帥鴉兒軍的李克用占據了另外一半的河東,但以吳玠古代漢人的尊嚴,不可能投靠沙陀人李克用。

吳玠曾經敗給完顏婁室,不過主要原因是吳玠被宋朝的隊友給坑了。

“吳玠可單獨組建一支駐隊矢,聽從我的命令。”

張華對吳玠的八階兵種感興趣。

吳玠的八階弓弩兵“駐隊矢”,可以說是最精銳的弓弩兵之一。

“吳玠既然擅長山地戰,或許可以派吳玠為主將,攻下闖王李自成的米脂寨。”

張華始終沒有忘記占據黃土高原的闖王李自成。

闖王李自成對占據關中的張華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

之前,張華沒有多余的兵力對付闖王李自成,但現在就未必了。

只要占據河東的玉璧城,李克用的鴉兒軍就無法進攻關中。

另外,拿下陳倉,劉邦的勢力范圍,將會被壓制在漢中。

這樣一來,張華有多余的兵力,選擇進攻西涼,或者米脂寨,又或者,插手干預關東。

在安排五個主要武將的歸屬之后,張華又將十一個路人武將分配至各個軍團。

楊延昭被分配至楊家軍,韓世諤被分配至乞活軍,姜維被分配至長水營,謝艾、吳玠留在禁衛軍。

謝艾被任命為軍師之一,吳玠單獨組建精銳弓弩部隊——駐隊矢。

分配結果出來,各個武將前往軍團駐地。

吳玠奉命前去河東、關中,招募兵源,組建駐隊矢。

河東、關中還有不少優良兵源,即使是千里挑一,也能招募兩三千人。

兩三千駐隊矢,加上一群低階弓箭手、弩兵,足以形成鋪天蓋地的黑色箭雨。

駐隊矢提升五成射速,別人射兩輪,駐隊矢能射三輪。

駐隊矢最適合狹窄地形,這些地形無法展開太多兵力,以駐隊矢的射速,沒有兵種可以冒著駐隊矢的箭雨攻下險要之地。

任用武舉的十六人之后,張華又召見文舉的三十二人前來殿試。

這三十二個士子如履薄冰,畢竟他們要面見的是關中最有權勢之人。

這些士子的老師,也被張華召見。

“先生,殿試是毛遂自薦最好的機會,切勿錯過。”

李顯忠護送中天閣書院的師生前去參與殿試,對中天閣書院的教書先生叮囑,認為這是教書先生出仕的最佳契機。

教書先生神情變化不定,似乎內心還在掙扎,不知道是否該出仕明主,卷入大爭之世。

三十二個士子來到長安城的宮殿,韓非、謝安、姚崇、魏征、顧雍、陳喬、郭守敬等文臣齊聚一堂,對這些士子評頭論足,他們可能會加入張華的文官集團,成為整個領地運轉的樞紐。

各個書院的老師站在一旁,緊張地聽著自己的徒弟應答,生怕徒弟的回答讓領主張華不滿意。

還有一些中舉的士子,沒有老師,而是憑借自己的實力通過考核。

這些人,要么是各個朝代的大儒,要么是知府、知縣等官吏,還有隱士。

不過,張華的注意力并不在這些中舉的士子身上。

他的注意力,落在了中天閣書院的教書先生身上,后者的眼神如同浩瀚星空,深不可測。

“果然,中天閣書院只有四十七個學生,卻有二十一人上榜,與此人密不可分。”

張華心里暗道。

他的直覺,應該不會出錯。

對三十二個士子進行簡單的考核之后,張華評出等級,將他們派去應天書院學習,進行單獨培養,然后再根據他們在應天書院領悟的天賦,分配至水利司、司農司、戶籍司、財政司等內政部門。

“中天閣書院此次科舉成績傲人,與書院教諭王知行密不可分,你且留下。其余人等,可以退下了。”

張華在殿試過后,單獨留下中天閣書院的教書先生王知行,然后遣散這些士子和其他書院的大儒。

這些人等,皆是陪襯。

“這個王知行,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何天命大將軍單獨留下?”

“他的書院,有將近一半的士子上榜,想要不引人注目都不可能。”

“不過王知行能夠做到讓一半的門生上榜,足以說明王知行的能力。”

“但我從未聽說過有王知行這么一個人物。”

其他書院的教諭和士子,在離開宮殿后,竊竊私語。

他們都知道,張華單獨留下王知行,說明王知行要得到張華重用。

這下一來,即使是中舉的士子,都沒有了當初的興奮。

最大的贏家是中天閣書院的教諭王知行。

百人將李顯忠在宮殿之外等待,中天閣書院名列甲等的儒生出來,卻不見王知行。

“老師被大將軍單獨留下。”

“看來他終究是要選擇出仕了。”

李顯忠知道以王知行的能力,一旦被張華看中,想要不出仕也不可能。

又或者,王知行的內心,還是希望能夠在大爭之世,做出一番事業,否則王知行完全可以在殿試之前,選擇離開長安城,繼續隱居。

宮殿內,張華上下打量這個高深莫測的大儒王知行:“我聽說你是宋代大儒陸九淵的徒弟。”

王知行作揖:“正是。”

“王知行,知行合一……如果我料的不錯,你用的是假名,真名應該是王守仁。”

張華居高臨下打量中天閣書院的教諭,認出他真正的身份。

新書、、、、


上一章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