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第一百三十五章 擅長偽裝的安祿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擅長偽裝的安祿山

第一百三十五章 擅長偽裝的安祿山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6日  作者:大漢護衛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大漢護衛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十幾萬大軍圍攻長安城,長安城烽火連天,密密麻麻的敵軍登上城墻,人數劣勢的唐軍敗退,城墻逐漸淪陷。

“西城門被敵軍攻破了!”

駐守西城門的四千唐軍被三萬羌人戰士殺敗,羌人武將合力推開城門,懷著怒火的羌人戰士殺入城內,與唐軍進行慘烈的巷戰。

每一步都有士兵倒下,盔甲、盾牌隨處可見!

“薛仁貴何在,我要殺了他!”

羌人武將提著大刀,砍翻兩個唐軍,怒氣沖沖地進入城內。

繁華的長安城遭到羌人洗掠,黑煙滾滾,無數平民和士兵向內城逃亡。

殺紅了眼的羌人戰士四處抄掠,洗劫富庶的長安城。

長安城的繁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有骨氣的唐軍武將帶著手底下的士兵稍微殺退羌人,然而越來越多的羌人殺來,還夾雜著白狄、契丹等部落的士兵,唐軍寡不敵眾,只好繼續后退。

北城門,安祿山的五萬大軍強攻城門,一座巨獸般的沖撞車轟擊城門,城門搖搖欲墜,一陣陣強烈的震感傳來,守城的唐軍士兵都感受到絕望。

安祿山以五萬騎兵繞過部署在北境的唐軍,直取長安,不計代價攻打長安城。

按照安祿山的設想,只要活捉唐玄宗,大唐勢力滅亡,他就可以成為八百里秦川的霸主,沒有之一。

身材臃腫的安祿山在幾個仆人的攙扶下,這才從大馬車下來,仰望高聳的城墻:“李隆基,沒想到我安祿山會在這個時候直取長安吧?我已經等這個機會多時了。”

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長安城的北城門破裂,斷裂的木板紛飛,漫山遍野的安祿山大軍從城門涌入城中,鐵騎縱橫,撞飛沿途的唐軍,長驅直入!

“攻打內城!”

安祿山的部將們拔出鋒利的馬刀,直指長安城的內城。

三級鎮子升級為小型城池之后,已經有了內城和外城的劃分,又有外城墻、內城墻,雙重城墻,因此城池更難攻拔。

安祿山的大軍攻破外城門之后,殺向內城,誓要活捉位于內城的唐玄宗。

圍攻長安城的大軍,幾乎都是受到安祿山暗中拉攏的胡人部落,還有少量與唐軍結仇的殘余勢力。

這些兵馬攻破長安城,立即沿著街道進行洗掠。

除了報仇以外,瓜分大唐勢力的領地和人口,掠奪金銀財寶和糧食,也是這些勢力投靠安祿山的原因。

長安城作為八百里秦川目前唯一一座小型城池,富可敵國,居住在長安城的居民,也是大唐勢力最富庶的一批居民,甚至有不少權貴。

貧瘠的胡人士兵被長安城的紙迷金醉震撼,很難想象一年多的時間,長安城就積攢了這么多財富,于是瘋狂洗掠長安城,盡可能掠奪長安城的金銀財寶。

胡人士兵忙著四處抄掠,反而耽擱了攻打內城的進度。

“蠢貨,唐皇就在內城,那里有更多金銀財寶,不盡快拿下長安城,等唐軍回師,我們都會成為俘虜!”

安祿山進城,呵斥抄掠各條街道的部將,督促他們繼續攻打內城。

攻下外城,只能說是打下了一半的長安,內城還有上萬兵馬,還有作為精神領袖的唐玄宗。

只有活捉唐玄宗,才能讓其他唐軍武將投鼠忌器,徹底吞并大唐的兩百萬人口。

安祿山的眾多部將在安祿山的督促下,這才陸續帶兵攻打內城。

其他不是安祿山部下的胡人士兵依然肆無忌憚地在外城破壞,導致外城成為一片廢墟,繁榮的市坊變為焦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在胡人士兵肆意燒殺搶掠時,一道白衣飄飄的劍客殺入一隊胡人士兵之中,寒冽的長劍在空中舞出幾朵劍花,幾個胡人士兵倒在血泊中,雙目無神,脖子出現一道劍痕。

“泱泱大唐,怎會變為如此。”

李白提著長劍,鮮血沿著劍刃流下,目睹眼前一片瘡痍,火海蔓延,不由悲憤,忍不住出手斬殺一隊胡人士兵。

所有人都以為李白是一個文人,但李白的劍術出神入化,比較輕松就滅了這隊胡人士兵。

然而,以李白的劍術,也無法阻擋十幾萬敵軍。

胡人騎兵肆意在城中街道疾馳,成百上千的胡人騎兵靠近,李白且戰且走,拖著長劍,來到內城城門。

“合上城門!”

唐軍軍官見胡人騎兵靠近,也不顧外面還有長安城的居民,命令唐軍士卒將內城城門合上。

如果放任胡人騎兵沖入內城,那么唐軍最后一道防線也要因此淪陷。

“來不及了。”

李白甩出長劍,三尺長劍沒入內城的城墻中,然后李白縱身一躍,踩踏三尺長劍,劍身彎曲,李白借力登上城墻!

“嘶……”

城墻上的唐軍見李白表現出來的驚人武力,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李白缺少帶兵的能力,那么李白也可以視為一名武將。

李白這類劍客,又被稱為游俠。

“李太白,還請協助我們守住城門,為了保護陛下,保護大唐!”

守衛內城城門的唐軍武將認出了李白,在見識了李白驚人的劍術之后,唐軍武將極力挽留李白協助防守城門。

李白的劍術,至少可以敵百人。

“可以。”

李白也不愿唐玄宗被安祿山擊敗,于是留在城門處,與內城的唐軍守住長安。

胡人攻陷外城,拆除民宅,獲得打造簡單攻城器械的材料,然后猛攻內城。

“陛下,西城門失守!”

“報,北城門失守!”

“南城門也失守了!”

不利的消息紛沓而至,唐玄宗在內城,看到外城烽火四起,頭皮發麻。

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太自信了,調動八萬大軍攻打東面的張華,結果讓北面隱藏多時的安祿山趁虛而入。

安祿山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也是開元盛世的毀滅者。

本來安祿山是大唐的節度使,被楊貴妃收為養子,但此人擅長偽裝,一直設法討好唐玄宗,然后伺機反叛。

安祿山穿越過來之后,擔心被唐朝武將清算,于是改名為安岳,暗中積蓄力量,交好唐玄宗,讓唐玄宗錯判他的意圖。

安祿山第二次坑死了唐玄宗。

“安祿山此賊,我若活捉,必定千刀萬剮!”

唐玄宗拔劍,斬斷闌干。

安祿山太擅長偽裝了,沒人想到名為安岳的領主,會是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

而且安祿山在暗中積攢力量,勾結胡人,等到了大唐主力出征的時機。

宰相姚崇憂心忡忡:“如果內城再堅守一段時間,前方大軍回援,那么賊兵必退。如果內城無法堅守,恐怕……”

“朕寧可戰死,也不投降胡人!”

唐玄宗眼神凌厲起來。

安祿山本身也是胡人,因此唐玄宗寧死也不愿為安祿山俘虜。

堂堂大唐天子,如果成為胡人俘虜,他以后怎么去見李世民、李治等人?

“你們隨朕去守城!”

唐玄宗知道留在城主府也無濟于事,于是帶著文武大臣,協助守城。

內城各處城門已經遭到胡人攻打,簡陋的飛梯鉤住城墻,黑壓壓的胡人士兵順著飛梯攀登,與唐軍在城墻上廝殺。

刀光劍影,李白飄逸的劍術接連挑飛十幾把胡刀,斬殺十余胡人士兵,白衣沾滿鮮血。

學文救不了大唐,李白只好動武了。

唐軍武將和士卒知道退無可退,無不死命作戰,喊殺聲震天動地。

唐玄宗看到長安城血流成河,既有懼怕,又悔恨不盡早滅掉安祿山的勢力。

“陛下御駕親征,請諸位將士奮戰,援軍不日將至!若能守住長安,所有參與此戰的將士皆可官升三級!”

姚崇令人傳開唐玄宗到來的消息,激勵士氣。

“陛下來了!”

“皇帝陛下在與我們并肩作戰!”

“奪回長安,重建大唐!”

內城的一萬守軍在唐玄宗御駕親征以后,果然士氣大漲,拼命作戰。

“盡快拿下長安!”

“活捉李隆基者,封王!”

安祿山也來到內城,親自督戰,與唐玄宗王對王,將對將,拼死一戰!

安祿山清楚,要是讓外地的唐軍返回,還不能活捉唐玄宗,那么結局可能會因此改變。

一眾胡人兵馬聽說活捉唐玄宗可以封王,豁出性命急攻內城。

雙方士氣正盛,反復爭奪內城城墻,下方尸體堆積如山。

華山鎮,唐軍剛剛退走不久,張華令眾將士修復鎮子,掩埋尸體。

八萬唐軍撤退,張華沒有下令追擊。

一來即使追上去,萬一唐軍突然反撲,多半會因此戰敗。

二來,出于感情上,張華也不愿大唐被其他勢力吞并,否則只會誕生一個更加強大的霸主,對張華破局沒有幫助。

于是張華將這支唐軍放回去,讓他們大打出手。

主管情報的花木蘭收到來自長安城細作上報的消息:“長安城被一群勢力攻破,多數是胡人建立的勢力,為首之人是北邊的霸主安岳。此人真名為安祿山。”

“安祿山?!”

張華愣住。

他也沒能將秦川北邊的霸主安岳和安史之亂的安祿山聯系在一起!

安祿山可是一個狠角色,擅長偽裝成忠臣,討上司和皇帝歡心。

不過,如果認為安祿山只是一個會諂媚的武將,那就大錯特錯了。

安祿山軍令嚴肅,深得一批將士賣命,這些人無不一當百,遇之必敗。

安祿山被唐朝重用,自然有軍功在身。

一直到安祿山死后,他的舊部都還將安祿山當做是圣人。

花木蘭又問道:“公子,我們接下來該如何?”

“坐山觀虎斗。”

張華故意放走唐軍,不作追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唐軍與安祿山交戰,消耗雙方的實力。

八萬唐軍攻打華山鎮,損失只有數千人,主力尚存,誰也難以滅掉這支唐軍,除非讓這支唐軍與安祿山的大軍消耗,才能削弱其兵力。

“這回會有一場好戲了,我們只要看戲即可。”

張華發現大唐亂了之后,治療傷兵,積蓄力量,等待出兵的最佳時機。

坐山觀虎斗的機會,并不多見。

“差點就被后生活捉了。”

黃忠在大戰結束后,氣喘吁吁,老驥伏櫪,體力不濟。

薛仁貴確實狠,憑借年輕武將的體力優勢,交手時不給黃忠片刻喘息的機會,明顯是想要盡快耗盡黃忠的體力,然后活捉黃忠。

要是三國的黃忠被唐朝的小將活捉,那么對黃忠而言,將會顏面無存。

“此人勇冠三軍,將來若是可以招攬到麾下,那就好了。”

張華在覬覦唐玄宗勢力的眾多部將。

無論李道宗,還是薛仁貴、契苾何力,都是盛唐名將。

其中,薛仁貴的名氣不小,武力也最高。

“快,攻下內城,否則唐軍主力將至!”

長安城內,安祿山已經狀若癲狂,身上的肉山在顫動。

安祿山散布出去的斥候,已經獲悉唐軍主力回師。

在發現張華根本沒有追擊唐軍主力之后,安祿山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不是很妙,于是催促手底下的胡人士兵加緊攻城。

一群大力士抱著圓木,撞擊內城城門,城門劇烈顫抖,搖搖欲墜。

長安城剛剛升級為小型城池,還沒來得及建造翁城和其他城防設施,在安祿山大軍的攻勢下,大有失守之勢。

李白與唐軍武將并肩作戰,斬殺登城的胡人士兵,但目睹越來越多的胡人士兵登城,越發感到無力。

集結在長安城的胡人士兵可能已經達到了二十萬!

安祿山的五萬鐵騎也不是被唐軍輕易屠戮的缺少裝備的羌人,而是五萬精銳。

如果唐軍主力在長安城,還能驅逐安祿山。

此時唐軍精銳都在邊境,安祿山繞過要塞,長驅直入,直取唐玄宗主城,讓唐軍難以及時回援。

伴隨著一聲巨響,內城城門也告破,胡人騎兵揮舞馬刀,攻入內城。

守門的唐軍武將用鹿角、刀車堵住城門,還在力挽狂瀾。

“陛下,胡人攻破城門!”

“朕有愧于高祖、太宗等人,只能以死謝罪了。”

唐玄宗拔出佩劍,在內城城門被攻破之后,決定自刎謝罪。

“陛下,不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還有十萬大軍在外,安祿山不敢對陛下亂來!”

唐玄宗的文臣武將,紛紛勸阻唐玄宗。

雖然安祿山攻破長安城,但損失的唐軍不多,唐軍主力還在勤王途中。

這些文臣武將認為只要唐軍主力尚存,那么安祿山忌憚于十萬唐軍,一定會因為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殺了唐玄宗。

唐玄宗表情掙扎:“可是我乃是大唐的天子,豈能成為胡人的俘虜……”

一個御林軍騎兵疾馳而來,滾落下馬:“陛下,薛仁貴將軍已帶領騎兵,晝夜兼程,返回長安!”

無論唐玄宗還是姚崇等大臣,此時表情都精彩至極。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薛仁貴帶領騎兵,連夜疾馳,殺回長安!

唐軍主力全部回援的速度太慢,為了盡快為長安解圍,薛仁貴帶領騎兵作為先鋒,率先抵達長安。

只是薛仁貴還是稍晚一步,因為安祿山的大軍已經攻破外城。

還在外城抄掠的胡人士兵沒想到薛仁貴進軍這么神速,沒有反應過來,薛仁貴的御林軍騎兵已經殺入城內!

“滾開!”

薛仁貴揮舞方天畫戟,斬殺沿途的胡人士兵!

鐵蹄縱橫,將阻擋在前方的胡人士兵踐踏成肉泥!

胡人士兵毫無防備,遭到御林軍碾壓,死傷千余人!

熟悉道路的唐軍騎兵一路向前疾馳,從外城門殺至內城門,沖擊擁堵在內城門的胡人士兵!

薛仁貴的白色披風早已經變為血色,方天畫戟橫掃四方,手刃數百胡人。

“是薛仁貴!”

“此人天生神力,不可抵擋!”

羌人部落被薛仁貴等唐軍武將帶兵滅了一半人口,將薛仁貴視為戰神,此時見薛仁貴到來,嚇得落荒而逃。

契丹、白狄、羯人、奚族等胡人對唐軍似乎也有所畏懼,在羌人撤退之后,這些胡人組成的聯軍軍心動搖。

“唐軍先鋒已至,難道唐軍主力就在后方?”

安祿山知道薛仁貴是唐之名將,更擔心數萬唐軍在此時回到長安城,導致己方全軍覆沒。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安祿山令左右護衛攙扶地返回大馬車上,準備撤退。

薛仁貴帶著數千御林軍騎兵驅逐擁擠在城門口的胡人士兵,然后去見唐玄宗:“臣不能攻下華山鎮,又救駕來遲,請陛下治罪!”

“愛卿救駕有功,又何罪之有呢?”

唐玄宗正要自盡,而薛仁貴前來解圍,唐玄宗不敢說什么治罪。

薛仁貴說道:“江夏王還有諸位將軍,此時就在途中。再堅守半日,第二批騎兵到來。堅守一兩日,所有兵馬皆可返回長安。”

“待各路兵馬回來,朕要御駕親征,斬殺安祿山,以報此仇!”

唐玄宗差點被安祿山活捉,而好不容易建造的長安城幾乎被打成一片廢墟,等級從小型城池降格為三級鎮子,讓唐玄宗龍顏大怒。

他可還有十萬大軍!


上一章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