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

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18日  作者:大漢護衛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大漢護衛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梁家堡,張華在此地聚集兵馬,同時震懾公子扶蘇和瓦崗寨。

周泰入駐之后,張華可以看到周泰的英雄天賦。

周泰的英雄天賦十分特殊,讓他很難戰死。

英雄:周泰

等級:47

統帥:75

武力:92

智力:48

政治:38

血量:483

攻擊:5065

防御:25

敏捷:10

天賦:不死(周泰受傷后,防御和韌性上升,而且周泰有極強的自愈能力,可以消耗體內真氣,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傷勢。但體內真氣耗盡,需要時間緩慢恢復。)

擅長兵種:步兵、水師

兵種:吳國輕步兵

來歷:江表十二虎臣之一。

張華發覺周泰的天賦“不死”,與馬武的天賦“剛體”相似。

只不過,周泰擁有受傷之后的驚人自愈能力,而馬武是淬煉肉體,難以受傷。

周泰的兵種只是普通的吳國輕步兵。

吳國輕步兵與蜀漢輕步兵不同,吳國輕步兵擅長水戰,而蜀漢輕步兵擅長山戰。

一個勢力不可能只有精銳兵馬,低階步兵、弓兵、弩兵才是大頭。

張華的領地人口增加至27萬,可以養兩萬士卒,張華大舉招兵買馬,也為周泰招募一批吳國輕步兵。

張華一邊招兵買馬,一邊繼續種田。

按照欽天監郭守敬的歷法計算,當前是大夏歷二年五月。

郭守敬精通天文,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以及計算時間。

這一點對于種田至關重要。

種師道、種師中、趙廣在休整之后,繼續討伐邙山山賊,積累戰功。

孫尚香想要早日升遷為校尉,于是也參與討伐山賊。

周泰負責保護孫尚香,在前面沖鋒陷陣,令邙山山賊聞風喪膽。

周泰對江東孫氏忠心耿耿,基本絕無背叛的可能。

在洛陽盆地東邊,是更加廣袤的平原,有更多勢力割據,征戰不斷,烽火連天。

皇太極跟隨多爾袞來到后金大汗努爾哈赤在前線的營地。

努爾哈赤的營帳,八旗牛錄進進出出,傳遞命令,或者帶兵出征。

皇太極進入營帳,見到了熟悉的面孔。

“父汗。”

“皇太極,你做的很好,沒有讓我失望。”

努爾哈赤得知自己死后,皇太極不但鞏固了建州女真勢力,還建立大清,為入關做好準備,對這個繼承人相當滿意。

如果換另一個繼承人,或許清軍會在松錦之戰被明軍打垮,也就沒有后來的大清朝了。

皇太極面無表情說道:“孩兒被一個漢人勢力擊敗,恐怕已經辜負了父汗的期望。”

“不必計較一城一池之得失。只要你助父汗滅掉崇禎皇帝,今后依然是你繼承汗位。”

“當真?”

皇太極見努爾哈赤對自己的能力滿意,重新燃起斗志。

“一言九鼎。”

“若是遇到洪武大帝,孩兒不敢保證。但對方是崇禎,那么孩兒必定敗之。”

沒有人比皇太極更懂崇禎,因此,皇太極有十成把握擊敗崇禎。

營帳內,努爾哈赤的幾個小兒子,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見努爾哈赤對皇太極重視,他們發現原本令他們崇拜的兄長皇太極很有可能繼承汗位,不免心生妒意。

皇太極并入努爾哈赤勢力,努爾哈赤封賜皇太極一萬戶人口,下轄十個牛錄。

努爾哈赤帶著幾個成長起來的兒子,皇太極、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征戰四方。

努爾哈赤的主要敵人,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瓦崗寨,李密與軍師徐世勣、心腹王伯當、文臣魏征巡視瓦崗寨的農田。

洛陽盆地有大量平地可供耕種,瓦崗寨有良田萬頃,供瓦崗軍征戰提供糧草。

瓦崗寨原本是農民起義軍,所以種田的水平不低。

“張華連敗皇太極、金兀術,又收編邙山群賊,勢力與我們已經相差無幾,懋功,如何破敵?”

李密憂心忡忡。

洛陽盆地從四大勢力鼎立,變成了夏鎮與瓦崗寨龍爭虎斗的格局。

李密沒有絕對把握擊敗張華。

皇太極、金兀術不是什么簡單人物,結果都敗在張華手下。

李密的能力未必強于皇太極和金兀術,只是瓦崗寨猛將如云,往往可以通過幾個猛將齊推的方式,將對方打垮。

蒙恬就是因為雙拳難敵四手,被瓦崗寨壓制。

然而夏鎮的猛將數量,不遜色于李密,瓦崗寨的戰術對夏鎮無效。

最終還是要比拼人口、兵力。

瓦崗寨軍師徐世勣為瓦崗寨的中流砥柱,無論統帥、智力都是一流。

徐世勣思索道:“我方勝算,還在五成。如要增加勝算,那么只能依靠外力。只是這樣一來,有利有弊,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

“依靠外力?努爾哈赤是否可靠?我放他的兵馬從領地經過,算是對他有恩。”

李密打起了努爾哈赤的主意。

努爾哈赤麾下有不少戰將,是清朝的開國陣容,努爾哈赤還在重組八旗,勢力不比瓦崗寨弱小,甚至比瓦崗寨更加強勢。

只是努爾哈赤的目標不是洛陽盆地,而是關東之地。

徐世勣答道:“努爾哈赤此人狡詐無比,有梟雄之姿,恐怕要讓其出兵,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還要防備因此被努爾哈赤控制。”

李密不由頭疼,在這個大爭之世,想要經過層層角逐,最終成為一方諸侯,談何容易。

每一個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

李密想要獲得努爾哈赤的援軍,可能要因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王伯當,你去與努爾哈赤交涉,看努爾哈赤是什么情況。”

“是。”

梁家堡,張華正襟危坐,對面是一個一臉嚴肅的士人。

張華故意傳開孫尚香在夏鎮效力的消息,以此來吸引東吳的文臣武將投靠。

本來張華想著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是否有東吳文臣武將投靠,聽天由命。

結果還真的有人找上門來了。

正坐在張華對面、板著臉的士人乃是東吳丞相顧雍。

顧雍,出身江東吳郡四大姓之一吳郡顧氏。

吳中“顧、陸、朱、張”四姓,起家于東漢,崛起于東吳,鼎盛于東晉,中衰于劉宋,又中興于齊梁,終衰于梁陳。

江東吳郡四大姓的代表人物分別為顧雍、陸遜、朱桓、張溫。

四大姓不只是在東吳顯赫,實際上到了南北朝,依然風光無限。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前來投靠的顧雍是吳郡顧氏的代表人物,為江東第二任丞相,為相十九年,深得孫權信任。

顧雍之所以能夠擔任孫權的丞相十九年,除了出身于江東大家族以外,還與顧雍的為人處世有關。顧雍時常暗中搜集意見,秘密上報孫權,如果孫權采納,則歸功于孫權,如果不被采納,永不泄密。

顧雍在金兀術的領地隱居,聽說孫尚香在張華這里,于是主動出山。

顧雍此時年逾五旬,十分威嚴,而且沉默寡言,氣氛有些尷尬。

不同的文臣武將,性格天差地別。

陳宮整天在想辦法說服張華一起搞事情,而范仲淹一身正氣,有大儒風范,不時以典故勸誡張華,避免張華自甘墮落。

顧雍的性格與范仲淹相似,為人正直,但顧雍更加沉悶。

范仲淹還能談笑風生,而顧雍很少說話,言出必中。

孫尚香正坐在張華身邊,好奇地打量顧雍。

顧雍與孫堅是一輩的人物,在孫權的幕府擔任左司馬。

孫尚香認識顧雍。

不過,孫尚香在赤壁之戰穿越過來,而顧雍是在孫權稱王之后穿越過來。

顧雍看到年少的孫尚香,唏噓不已,讓顧雍想到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孫策、孫權兄弟。

江東孫氏,人才濟濟。

終于,沉默寡言的顧雍開口了:“公主殿下避免政治聯姻,或許是一件好事。”

顧雍身為世家大族,知道政治聯姻的殘酷。

孫尚香知道顧雍嚴肅,也不敢亂說話,暗中拉扯張華的衣角。

“你先下去吧。”

張華要單獨招攬顧雍,收到孫尚香暗示,于是讓孫尚香避開嚴肅的顧雍。

顧雍太過嚴格,孫尚香不怎么喜歡受到拘束,暗中向張華吐吐舌頭,然后心滿意足地離開。

在場只剩下顧雍、張華二人,氣氛更加尷尬。

好家伙,怪不得孫尚香都對顧雍避之不及,這個家伙,似乎有點缺乏幽默感啊。

據說,孫權設宴招待群臣時,眾人因為顧雍在場而不敢放縱,連孫權都抱怨酒席不開心。

可見顧雍可怕的冷場能力。

張華主動打破沉默:“元嘆前來拜訪,有何高見?”

顧雍聊到正事,話語多了起來:“一來,為見公主殿下一面,以確保殿下安全。二來,公主殿下為吳王之妹,在下蒙受吳王知遇之恩,故來答謝大人收留公主殿下之恩。”

果然,顧雍也是因為孫尚香的緣故,故此出仕。

“新安縣正缺一名縣令,元嘆可為縣令?”

張華聽出顧雍想要出仕的意思,于是任命顧雍為新安縣縣令。

顧雍為東吳丞相,治理人口十萬的新安縣,不是難事。

“愿意一試。”

顧雍說完,又陷入沉默。

張華也被顧雍整沉默了。

顧雍雖然話少了一些,但是一個干實事的人,張華只好忽視顧雍的性格缺點,正式任命顧雍為新安縣縣令。

顧雍走馬上任,雷厲風行,在新安縣組織百姓開墾荒田,繼續討伐邙山群賊,讓新安縣一片寧靜。

顧雍出仕之后,張華可以看到這個東吳丞相的能力。

英雄:顧雍

等級:47

統帥:53

武力:28

智力:84

政治:90

天賦:民意收集(顧雍擅長民意調查,暗中探訪,將收集的民意秘密反應給主公,以供施政參考,且顧雍守口如瓶,絕不泄密。)

來歷:吳郡世家弟子,東吳丞相。

“顧雍的政治能力竟然有90……”

張華以為顧雍在三國沒有什么存在感,遠不如東吳的張昭、諸葛瑾等人有名氣。

但顧雍可以在孫權麾下擔任19年的丞相,沒有太大的過錯,已經很是厲害。

顧雍的天賦似乎有擔任御史、監察百官的潛力,通過暗訪,搜集民意,這樣一來,可以考察各地官吏的政績。

這是一個對于征戰沒有多大作用,但對于治理內政相當實用的天賦。

張華暫時安排顧雍出任縣令,積累資歷,等到將來設立御史時,再提拔顧雍。

顧雍出仕,對張華來說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除了顧雍前來投靠之外,又有幾個自稱是東吳官員的文臣前來投靠,不過都是縣丞、郡吏之類的官吏,政治值在6075之間,他們的姓名,張華都沒有聽說。

三國時期知名的文臣武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中低層文官還是占據了多數,沒有聽說過也很正常。

哪怕是東吳丞相顧雍,也沒有多少人有印象。

但在東吳,顧雍地位很高。

張華任命這批官吏到各個村鎮擔任要職,強化吏治,領地的行政指數因此上升。

行政指數影響治安、民心,還會影響生產效率、征發徭役、招兵買馬。

張華將各個鎮子、村莊的治安、民心、生產作為文官的考核指標,提拔政績卓越的官吏,罷免無能之人。

這些數據指標為治理領地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數據指標也不能完全證明治理該地的文官及格,還要考察忠誠度和清廉程度。

張華的領地重歸平靜之后,各地百姓忙著耕種,一副欣欣向榮之象。

各座鎮子的兵營招兵買馬,張華的兵力接近兩萬人。

兩萬兵馬,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瓦崗寨有大唐宰相魏征擔任文官,治理內政,與夏鎮勢力勢均力敵,雙方在暗中較勁。

相比之下,勢力有所削弱的公子扶蘇,卻缺少文官,形勢更加危急。

秦鎮因為張華介入,瓦崗軍退兵,公子扶蘇為了以示答謝,贈送夏鎮糧食千石、布匹兩百、良馬五十。

公子扶蘇只剩下七萬人口之后,實在是拿不出什么東西了。

對于公子扶蘇的示好,張華收下。

蚊子再小也是肉。

秦鎮,蒙恬在練兵,卻對前景不怎么看好。

秦鎮以及下轄的村莊,人口七萬,而夏鎮、瓦崗寨人口二十余萬。

夏鎮、瓦崗寨武將不遜色于蒙恬,因此蒙恬以弱勝強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夏鎮、瓦崗寨只要派出一支兵馬牽制蒙恬,另派一支兵馬長驅直入,蒙恬就要告負。

因此,蒙恬開始尋找出路。

都尉涉間前往秦川,看是否可以找到秦始皇或者秦國歷代國君建立的勢力。

然而,各地烽火不斷,道路隔絕,從洛陽盆地前往秦川,危險重重。

涉間偽裝成流民,一路向西。

首先,涉間穿過張華的領地,其次進入秦川,還要經過袁術勢力。

在秦川,幾百個勢力混戰,烽火連天,白骨露於野,一將功成萬骨枯。

八百里秦川,勢力更加密集,名將如云,文臣如雨。

涉間在袁術勢力的酒鋪打聽秦國勢力的情報。

“金兀術竟然投靠了袁術。”

涉間從袁術勢力的百姓閑談之中,得知金兀術投靠袁術。

而且,涉間陸續獲悉秦川的勢力。

“什么,秦孝公也在此地!”

涉間終于打聽到一個秦國國君建立的勢力。

秦孝公是推行商鞅變法的秦國國君,讓秦國國力加強,逐漸成為戰國霸主。

“如果以蒙恬將軍的才能,與秦孝公聯合,或許可以成為秦川霸主。”

涉間自言自語。

秦川相當遼闊,袁術都能混成霸主之一,那么秦孝公要是有蒙恬這些秦將相助,也有可能崛起為諸侯。

涉間秘密前往秦孝公的領地。

在途中,涉間經過一處戰場,只見上萬兵馬來回廝殺,慘烈程度不亞于秦軍與瓦崗軍的戰斗。

“唐?”

涉間看到其中一方兵馬的旗幟,上書一個大大的“唐”字。

涉間知道,那是一個不亞于秦的強盛王朝。

相關

__網游小說


上一章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