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從太極拳開始第189章 推倒重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9章 推倒重建

第189章 推倒重建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3日  作者:羽林都督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羽林都督 |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 
賬號:

密碼:



大家最喜歡的反而是“天人之戰”夢境,只要進去就是直接參加“天下第一武道大會”,里面有著各種各樣的武者,無數圍觀的群眾,激情四溢的解說,可以打個痛快,若能最終登臨絕頂,拿下“天下第一”的稱號,真的爽到骨髓,爽到靈魂深處。

最難受的,就是每次夢境歷練之后,必須間隔一年,才能繼續申請,讓人百爪撓心,恨不得時間過得更快一點。

但是這個規定也讓山上越來越多的弟子可以體驗到夢境的快樂,影響范圍越來越大。

修行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上學夠枯燥了吧,還有那么多課程,那么多老師,那么多同學,但很多人還是不愿意學。

修行是一輩子的事,一件永遠看不到盡頭的事情,如果有境界提升的可能吊在前面,那么很多人還是愿意提升一把的,但如果再進一步的前途渺茫,那么很多人就會選擇停下腳步,享受后半輩子的快樂。

這樣的人之所以選擇修行之路,并不是為了追尋大道,而是成為道士,成為強者之后附贈的各種特權和便利,只是工具,而不是目標。

在老君山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

不過由于老君山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優越,相當于一家初創非常有前途的公司,因此還是很多人能夠勉強跟上來,目標都是金丹真人。

但真到了成就金丹的那一刻,很多人就會滿足了,躺在功勞簿上,停下來。

這也是許多宗門會不斷放出門中弟子在外經營產業,經營權勢的緣故,真正一心一意追求長生,并且能忍耐住千百年的寂寞和不斷的學習和領悟的,并不多。

所以資質的出眾只是起跑的優勢,長遠來看,還是道心更加重要。

李彌收徒的標準也嚴格了許多,在神洲界已經三十多年了,李彌也只收了三個魔星做弟子。

求道之路漫漫,如今老君山上修士數量已經破千,又有幾人能走到最后呢?

夢境對于老君山修士們道心的歷練是非常有作用的,都會如同一面鏡子,真正照出他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智者會警醒,會改變,愚者只會將這里當成新的玩具。

這一日,又有一位從天夏飛升而來,卻是李彌曾經打過交道的靈能科技研究所錢青云博士。

這是一位有著極強科研實力,能夠將靈氣和科技結合起來進行源源不斷的研究和創造的大牛,在李彌飛升之前還特意給他留下了一枚飛升符詔。

只是沒想到錢青云居然隔了這么久才飛升,按他的資質,至少十年前就該來了。

聊了一下,李彌才知道錢青云果然走上了開掛的人生,研發出了多種靈能科技,推動了科學的新一次革命,人類能源的技術得到了跨越式進步,天夏已經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起了前進基地。

而錢青云,也成了天夏靈能科學院的院長,天字第一號的科學家。

早在十八年前,他就到了可以飛升的天人境界,但一直推遲到了現在,到了不得不飛升之時,方才離開了天夏。

李彌所追求的傳道度,需要的是更廣泛的改變整個神洲界每一個生靈的生活,神霄派搞得風生水起,水滸大劫轟轟烈烈,比起來從天夏獲取的傳道度只有幾倍的差距,和兩界的靈機層次差距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也意味著,李彌必須要顛覆修行的底層邏輯,大幅增加修行者的數量,才能迎來破局。

不是在原本的房子上縫縫補補,而是直接推倒重建。

如今在“推”的謀劃上,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但是“建”上,只提前準備了一手“大同之道”,還差的是生產力,相當于瘸了一條腿。

而現在,錢青云就是最好的人選。

李彌和錢青云聊了很久,最終授以《乾坤六極功》,希望他在修行這門功法的同時,能夠解決乾坤袋大批量制造的難關。

在神洲界,盡管已經可以容納長生真君,但是乾坤袋的普及率還是非常低下。

尤其是在金丹真人以下,根據李彌的調查,開竅修士僅有13.2持有乾坤袋,筑基修士僅有36.5持有乾坤袋,而且空間都非常狹小,平均僅有2.2個立方。

乾坤袋其實就是對于天地空間之道最簡單的應用,將一小塊空間恒定在一件法器之上,本質上難度并不大,但受限于制作材料珍貴、唯有金丹真人方能制作、制作工藝全手工、極其不穩定容易被破壞等等因素,導致乾坤袋價格非常高,最小的僅能容納一斗米的乾坤袋,也要10個中品靈石。

由于乾坤袋的簡單便捷性,不僅僅是道士在使用,就連各種達官顯貴,豪商巨富也都在使用,市場潛力巨大。

李彌自己是可以制作乾坤袋的,速度還很快,但是再快也不可能滿足整個神洲界的需求,而且是對時間極大的浪費。

錢青云從李彌這里得到了十個不同容量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乾坤袋,饒有興致的開始了這個課題的研究。

李彌在兜率峰上,特意為其準備了一個研究所,并允許其招募山上道士擔任研究員,并有額外的靈石作為工資。

錢青云這種人才還是非常珍貴的,由于修仙社會個體實力懸殊,基本都是赤果果的叢林法則,因此衡量一個修士的標準就是境界和戰力,某種意義上戰力更加重要。

甚至境界遠超戰力的,還會被嘲諷為水貨。

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是煉丹、煉器、培養靈植,都屬于手工作業,小農經濟,煉丹的要自己東奔西跑搞丹材,煉器也靠各種機緣巧合,種靈植更是生怕被人搶了,根本不可能擴大規模,形成產業。

因此所有的丹藥、法器、大陣等等,產量都非常稀少,僅能滿足極少數高端修士使用。而一個丹師或者煉器師煉一爐寶丹或者煉一件法器的周期也非常長,幾十年很常見,幾百年也不算久,煉出來大多也是為了自用,而不是交易。

如果沒有一方勢力,全靠自己一個人打拼,那么戰力肯定是最重要的,否則煉出來寶丹和極品法器,也會被人搶了去。

因此李彌周游了如此多的界域,發現基本培養的都是斗戰型修士,科研型的微乎其微,大多出于個人興趣,也處于小作坊狀態。

這對于要傳道大千,改天換地的李彌而言,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唯有在最短的時間,將盡可能多的人卷入修行的大潮中,他才能收獲最多的傳道度。

而這一切,就從太極拳開始。

早在李彌剛剛占據老君山后,就開始在附近鄉鎮城池傳播太極拳,后來又有了諸多門人弟子,盡管沒有現代化的傳媒系統,但是如今神洲界修行太極拳的人數已經破了百萬。

這還只是星星之火,還遠未到燎原之時。

太極拳不過能養出一股真氣,可以令人“氣反先天”,但是很可悲的是,在神洲界氣反先天都不算正式的修行境界,開竅之前都被統一歸納為“養氣期”。

再加上神洲界以符箓之道為主,因此哪怕太極拳傳播的再廣,太極拳館開的再多,也都不會被神洲界大能重視。

但三十年來,諸多太極拳館源源不斷的為老君山太極宗輸送了最初等級的人才,免去了極大程度上篩選門人弟子的門檻。

整個太極宗就像一頭陰影中的巨獸,正在茁壯成長著,用神洲界修士看不懂的方式。

并不是李彌在智商或者道行上超越了神洲界大能,而是眼光和見識的差距。

神洲界哪怕是長生真君,也被困在這一界之中,他們的視野就只有這一片天地,萬載以來飛升者僅有祖天師張道陵一人。

雖然天夏界論靈機遠遠不如神洲界,但有著獨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

錢青云的乾坤袋研究所并不是第一個課題,在此之前,李彌已經任命沖玄老道擔任兜率峰丹鼎院首席煉丹師,開啟轟轟烈烈的煉丹事業。

曾經困擾沖玄老道的靈機和地脈火,如今都是隨處可見的資源,《太清丹經》也就沒有了獨一無二的特殊性,而是人人皆可入門的道法。

對了,在十個夢境試煉之中,唯有第一個《太清丹經》夢境,間隔期只有一個月,而按照沖玄老道的要求,丹鼎院中每人每年至少都要進去進修一次。

整個老君山,正在由一個傳統修行門派,向著一個科研基地和超級工廠轉化,這也算某種意義上的“產學研”一體化吧。

包括大同思想在內,這都是李彌的一種社會架構實驗,神洲界就是李彌的試驗田,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會有足夠的經驗,無論成敗,傳道度都會遠遠比墨守成規不做改變要多的多。

所以李彌屬于坐穩了釣魚臺,只有贏一種可能,就看能贏多少了。

如今老君山上修士數量已經破千,其中自天夏飛升而來接近百人,他們是最能理解錢青云研究所的意義的,因此在錢青云閉關靜修《乾坤六極功》出山后,報名研究所的人足足六十二位。

錢青云進行了一番調查和考核,最終選出了一支九個人的團隊,根據李彌的許可授以《乾坤六極功》,并開啟了對乾坤袋的研發進程。

李彌對于功法從來沒有敝帚自珍過,只怕門人弟子貪多嚼不爛,功法傳播越廣,傳道度才會越多。

哪怕是八九玄功和開天功也可以傳授,只是現階段其他人根本不可能達成修行條件,估計怎么也要到羽化成仙以后了。

就在老君山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的時候,整個神洲界的目光幾乎都焦距在了皇宋朝最北方的薊州。

到了這一步,還看不出三大仙山布局的各位真人,簡直就不配當掌門。

八千年前由祖天師親手封印的108魔星,如今反過來“替天行道”,成了應對八千年后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破裂之后,大陣內外無數妖魔的最佳工具人,這個計策,難道不妙嘛?

神洲界承平八千年,敢于戰斗勇于犧牲的修士極少,尤其是當大陣真的徹底失效的那一天,整個神洲的清濁之氣還將會再一次交融混一,天地靈機將會大變,同時也將會是一次天然的洗牌。

在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劫之中,哪怕是三大仙山也不能高枕無憂,何況是其他小宗門?

因此串聯、同盟、吞并、認祖歸宗……

各種各樣的手段在瘋狂上演,當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譬如西京城,本來有大大小小百余家宗門,如今已經合并成了三大同盟,分別以長春派、青牛觀和天師府三家為首。

在這三家同盟背后,還有更大的龐然大物,比如長春派背后就是神霄派,青牛觀背后是五老之中的玄典真君,天師府背后是正一盟。

老君山如今也算是天師府同盟的一員,只不過簽下的是最松散的守望相助條款。

而在整個神洲,道士們宗派們都在抱團,一個個龐然大物正在不斷顯露成型。

風雨欲來,蓄而不發。

總體而言,神洲界道門修士的數量遠在蠻荒之中妖魔數量之上,高層大能也相差不大。

按照這個趨勢,再加上水滸108魔星的妙用,當真是應了三大仙山的一句話:“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但既然是水滸這個劇本,李彌又怎么會忘了靖康之恥呢?

要知道前世宋江之死和靖康之恥,只差了3年!

當然,時間是站在李彌這一邊的,他自己的道行和布下的棋子都在飛速成長中,如今還只是“星星之火”的階段,并不需要急躁。

梁山好漢在薊州和妖族遼國的第一戰,旗開得勝。

受限于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的破綻數量,入侵妖魔的數量并不多,也不成體系,再加上大陣之內青七濁三的環境對于妖魔是一種巨大的壓制,使得梁山軍連戰連捷,斬卻入侵妖魔無數,金丹妖將三十二員。

短短一年半,薊州妖亂平定,入寇妖魔大半被誅殺,少半倉皇逃竄。

說來也奇怪,只要能斬殺妖魔,魔星們的實力就會大幅提升,好似神魂之中的約束被解開了一分。

于是梁山諸位大將紛紛斬殺妖魔,極少留活口,最強的玉麒麟盧俊義已經摸到了元嬰門檻,進入金丹后期的也有七員大將,實力大增。

而且由于次次大捷,梁山軍極少犧牲,108魔星更是一個不少。

梁山軍班師回朝,獻俘大捷。

趙佶大喜,賜下厚賞。

但是梁山軍僅僅修整了一個月,就被要求前往平定河北田虎。

這田虎也是四大寇之一,因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即將破滅,鎮壓八千年的濁氣散逸而出而得勢,勢力急劇膨脹,自身道行已然到達元嬰境界,兩個弟弟田豹田彪都有金丹后期道行,占據五州五十六縣,稱王建制,自稱“晉王”。

梁山哪怕造反,都只打著“替天行道”大旗,頭領也只是大頭領,這田虎居然敢自稱晉王,顯然對皇宋朝是極大的挑戰和威脅。

于是梁山再度出征,要平定田虎。

如果說遼國都是妖魔,殺起來沒什么心理負擔,那么田虎麾下,卻有不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少數如魯達武松林沖等人心中有所憐憫,但是如秦明李逵這類,卻是徹底放下了心中的道德,肆無忌憚的開始將所有百姓打為盜匪,一并殺了。

在平定遼國入侵后,宋江對于整個梁山軍的掌控已經來到了巔峰,但是對于這些事情,卻只是罰酒三杯,并不在意。

他心中只有“忠君報國”,功名利祿。

由于血腥的鎮壓,五州五十六縣百姓終于徹底將梁山軍視為敵人,加上守家的加成,田虎大軍拼命抵抗,戰斗極其慘烈,當最終徹底將田虎勢力剿滅后,整個五州之地生民不到十分之一,白骨露于野。

而在這一戰中,一百零八位魔星中戰死了五位,雖然排名最高的云里金剛宋萬也不過是八十三位,但是這無疑給梁山的勝利抹上了一縷血色。

僅僅是田虎一人,就擊殺了梁山三名好漢,其元嬰境界戰力,哪怕是盧俊義關勝公孫勝三人圍剿,也難以迅速制服。

面對一眾兄弟激憤之下要求將田虎在五位兄弟墓前千刀萬剮的請求,最終宋江還是選擇了拒絕,帶回京師,交給趙佶明正典刑。

整個梁山的氣氛,也變得有些壓抑了。

而魯達等人,早在規勸李逵不要屠戮百姓后,就已經變得一言不發,只執行安排下來的任務了。

宋江顯然也意識到了變化,兄弟們顯然覺得不自在了,對于征戰并沒有那么多的快樂。

最積極迎戰的反而是那些熱衷于殺戮的魔星,比如李逵,本來戰力只能在梁山魔星中排二十多位,如今接連斬殺無數“妖魔”之后,戰力抖升到了金丹后期,沖到了魔星前十的末席。

這,無疑也是一個榜樣。

在戰斗中殺戮“妖魔”能夠來帶巨大的快感,尤其是伴隨著精神上的枷鎖逐漸松開,簡直有種天地任我逍遙的錯覺,這是一種根本無法躲避的“毒”,越沉醉其中,就越是快樂。


上一章  |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