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大娘又道:“這是老天爺保佑啊,沒有絕了我們老百姓的路啊,現在官府放糧施粥,現在又出水,真是菩薩保佑,愿這大旱早點結束”。
大娘還對著天捧著手拜了拜。
余二撇撇嘴,拜我們小姐還差不多,什么天什么地什么菩薩的還不如我們小姐放個屁,哼!睜眼瞎!
余婉聽這大娘神神叨叨個沒完沒了,她起身與余二說了聲走了。
大娘叨叨完了,才見院子里沒有人,她才自知剛剛興奮過了頭,把人家冷落了。
主仆倆還是回到之前的地方,余婉見四下無人,讓余二守著,她干脆來一波土墻術,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這次她壘的圍墻高六尺,寬差不多一尺,一個成年人想不借助輔助工具爬進來,不容易。
她想壘高點,可這三個莊子還一個都沒有圍墻,這工程量大啊。
太費時間了,立了秋又要下麥種,還不知道能不能搞得完。
余婉壘到中午時,有差不多一丈長。
主仆兩人坐在地上吃著她老娘做的菜,吃飽喝足后,余婉又開始了。
“小姐,有人來了”,余二稟報。
余婉停下來,拍拍手上不存在的灰。來人正是大娘和她相公。
“小姐,這是我相公張大力”,兩人走到跟兒前,大娘介紹說。
張大力自是認得她,她說:“哦,原來是東家小姐啊,孩子兒他娘給我說了小姐想要砌圍墻的事情,小姐可隨我們回院子里談談?”
余婉搖搖頭,這在樹下,正涼快呢,她說:“就是幾句話的事情,我這三個莊子的圍墻都要砌起來,不管是用磚用石頭,材料錢我出,至于工錢,一天三餐的食材我包了,另外每人每天的工錢,可以換成糧食給你們”。
張大力聽余婉說可以給糧食,他當下立即答應道:“小姐,工錢就不用另外給,只要一天管三頓飯,吃飽就行,活我們照干,其他我們分文不取”。
這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激動得張大力說話都不利索。糧食啊,現在比命還珍貴,別說工錢,他有錢的話,倒補差價都行。
“這怎么好,該怎么算就怎么算,你們明天開始吧,有多少人愿意來都可以”,余婉擺擺手說,這也算是變相的施粥吧,有的一家人能來兩人,把糧食拿回去一家人還可以吃。
余婉見一兩句話說不完了,有些細節還是要說清楚的。
這個用人上,還是跟張大力說說。
她找上張大力,就是她見他們住的屋子上好多地方是補過的,能懂補墻補地,說明他是個泥瓦匠,砌個圍墻啥的還是沒有問題的。
她同張大力一道回到小院,大娘立即搬出來凳子,在陰涼的地方坐下,實在是住的人多屋子窄,腳都不好放。
主要是屋里那味兒好酸爽。
院子里的其他人聽說了,都圍上來聽。
“唉,小姐,你們這是要招人砌圍墻,你看我行不?”院子里面的另一個大叔問道。
余婉點點頭:“這當然可以,不是說要專門懂磚瓦工的,多少知道點兒該怎么砌,打泥漿子,幫忙打下手這些也可以……”
張大力是磚瓦工,這個他明白,其實真正砌工還是只要那么幾個,其他做小工的很多。
他還以為余婉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那種小姑娘,可他聽著分明很專業的樣子。
其實她專業個屁,想想也知道該怎么干,她用法術都壘出來那么多,猜猜也知道了。
她將主要負責的事情交給了張大力,余二配合。
事情談妥后,天快黑了,城門關之前回到府衙。
剛進內院,碰到大家正在吃飯。
她看看飯菜還行,余一他們給她乘上,她也坐在另外一張桌子上吃。
這些天都是這樣吃的大鍋飯,節約。
“小四兒,幾天不見人影,又跑哪里去當地主婆去了?”
剛坐下,還沒有拔幾口飯,白子毅背著手站在她身后。
“噗,我說白叔,你走路都沒有聲音的么?不知道人嚇人,嚇死人么?”
白子毅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下,他說:“這里有這么多人,我還真不知道怎么能嚇得死你,說說,又干了些啥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余婉笑瞇瞇道:“想知道?”
“嗯啦”。
余婉眨眨眼:“不告訴你,要不你猜”。
白子毅聽這丫頭的語氣,他眼眸狡黠一笑,有好事兒啊,天干物燥的,缺水短糧的,這糧才發放下去,不外乎就是水嘍!
“小四兒啊,是不是被你找到水源了?”
余婉朝他翻個大白眼:“唉,無趣,本想讓你急下的,這么快就知道了”。
白子毅伸手敲敲她腦門:“你這是立了大功了,回去得讓你皇帝舅舅封你個護國公主做做”。
余婉撇撇嘴:“得了吧,還護他呀,護我們自己就行了,這種苦差事兒費勁兒得很”。
原先想著她在這里沒事兒種種田,順便賺點一家人的養老錢,重操舊業什么的還是算了吧,那條路是條不歸路,別到時又穿哪兒去了。
現在嘛要不是為了她的空間,為了以后能修煉晉升修為,這種化身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的事情,她懶得理。早不知領著家里人躲到哪個犄角旮旯里修煉去了,修修仙,順便走遍天下。比這操蛋的事兒過得舒心多了。
白子毅原本好心情聽她這么一說,心里也不得勁得很。他哪愿意當這勞什子的狗屁戰王狗屁欽差大人,要不是為了早日回家抱上他的親親媳婦兒,哼哼哼——他好憂桑!
“快吃吧,吃完了好睡覺”,白子毅又拍拍她,他得回去洗洗睡想他媳婦兒去了,反正這水也被小四兒找到,急個毛線!
余婉:話說您知道毛線嗎?
余婉匆匆拔完飯,回到她住的房間,閃身進入空間,洗個澡,然后修煉修煉。
翌日,余婉帶上余二余三和余四去到二號莊子上。她上山砍了木材下來,在靠山腳下建幾間木屋,這段時間她都得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