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她嬌心似鐵第三百八十二章 吞金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娘子她嬌心似鐵 >>娘子她嬌心似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吞金獸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吞金獸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5日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芭蕉夜喜雨 | 娘子她嬌心似鐵 


想到馬上要跟娘子分開,呂博承心里涌上濃濃的不舍。

“娘子。”晚上抱著蘇青毀不肯放。

“嗯?”蘇青媖也很是不舍,窩在他的懷里。

“你和兒子再等我幾個月,等我有了地盤,我們就能在一起了,一直一直不分開。”

“你別太拼了,什么都沒有你的人重要。我和兒子不求什么,只求你平平安安的。”

呂博承緊緊抱著她:“嗯,我知道。我會平平安安的,以后就呆在你們的身邊,護著你們,以后不再讓你出現這次的情況了。”

“說到可要做到。”

“嗯。說到做到。”

“不會被外頭的野花勾走吧?”

“野花哪有家花香。而且娘子你現在可是有身份的人了,沒人敢隨便給我塞女人。除非塞公主過來。”

“塞公主你就要啊?”蘇青媖擰他的軟肉。

“啊,我不敢啊!”

“你不敢?嗯?”

“沒有,沒有!我是說,沒有比娘子更好看更可人的了,我誰都看不上。只要娘子你一個!”

這還差不多。

差點說錯話,呂博承吁出一口氣。

“娘子,我好想你……想把你揣在懷里帶走……”

耳邊呢喃越來越低,直至聽不見。

次日,呂博承帶了八百零五人,在一眾家眷的目送下,奔往北方。

留下二百兵丁,一是配合把銀礦捉緊挖出提練出來,二是要護送幾百家眷前往仁州。

另外,一開始顧長卿等人眼饞蘇青媖等人的武器,后來呂博承在看過之后,也磨著蘇青媖要。

馬明溫那邊的兵器,確實是由蘇青媖改造了一番送過去的。

山里發現了鐵礦,她后來命人在山里進行治煉鍛造,再給干爹那邊送了過去。

蘇青媖在做山寨的防衛工程的時候,就發現了現在的兵器還是以銅鐵為主,兵器的硬度和韌性都不足。

她記得在漢朝的時候,就流行“百練鋼”的技術了,那時候就已經打造出了含碳量高、雜質少、組織均勻,又耐腐蝕質性好的優質鋼了。

但時下,她接觸下來,這種含鋼的武器幾乎沒有。

主要還是銅制鐵制武器。

不知是技術沒有流傳開來,還是什么緣故。

蘇青媖記得,其實在春秋末期,鋼劍就已出世了。

當時的緞造技術,就已經采用把塊煉鐵經過長時間滲碳、反復鍛打,讓它形成塊煉滲碳鋼的技術了。

這種滲碳鋼比鐵劍更銳利更堅韌。

為了給山寨打造出更能抵擋外敵的武器,蘇青媖就帶著新更寨的鐵匠萬伯勝等人,反復試驗。

用塊煉鐵經過滲碳、反復鍛打、退火、表面滲碳等一系列的改進工序,提高了刀劍的硬度。

后來又用鑄鐵固體脫碳成鋼法,讓刀劍的夾雜物質變少,使其不再發脆,不容易折斷,讓其更銳利,更堅韌。

帶著鐵器房的人,反復研究,做出比時下更優質的含鋼武器,并給各寨都配備了含鋼的箭鏃,使其殺傷力更強。

現在呂博承纏著她要,自然是要支持他的。

所以呂博承留了二百人,跟著蘇青媖回山里取了新置的刀劍和箭鏃,再回北地。

蘇青媖又讓信使把信送回新更寨,希望她帶人回去時,這些人的住所,刀劍都能提供出來。

呂博承帶人走后,蘇青媖親自去銀礦處看了。

鄭薄倆兄弟和蘇大虎跟她稟報說,礦床不大。怕是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挖枯竭了。

蘇青媖在銀礦處轉了一圈,心里有了數。

之前他們已經提練了三十萬兩,剩下的應該能再提練出大幾十萬兩。近一百萬兩銀子,應該能讓呂博承的一萬大軍有個緩沖了。

不至于讓他捉襟見肘,受制于人。

蘇青媖并不想他因為軍需軍餉等問題為難,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要向人妥協低頭。

之前她覺得她這些年賺的錢不少,但現在看來,還遠遠不夠。如今她與他榮辱與共,一損俱損。

除了要支持呂博承那邊,現在又有了幾百家眷,送回山之后,還要安置。

蘇青媖巡查完銀礦,命蘇大虎和二百兵丁,加緊動作,把銀礦盡快挖出并提練出來。

對于之前捉進山的人,都一一進行了安撫,許諾他們一月后會放他們離開。若不是怕消息走漏,現在也可以放他們走。

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留下了他們。

但福利待遇跟之前比,實是天壤之別。

出工和休息時間安排得更合理了,避免了礦工們太過勞累。又交待廚房務必讓他們頓頓吃飽,有菜有肉有湯,還有間歇茶水糕餅。

一月后,除了會發放他們這段時間的工錢,還會補發一筆辛苦銀和回鄉路費。

一時之間,礦坑里的士氣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大家被安撫好了,每日的效率都提高了好幾倍。

蘇青媖把礦里的事情交給蘇大虎。山里的家眷交給顧長卿的妻子崔氏,讓她分配管理。二百兵丁,讓小豆子和張勇等人幫忙。

她則帶著凌豐谷,鄭薄兄弟,及思淵思源等人去見了天臺永嘉兩地的官員。

天臺永嘉等地想跟仁州等幾州一樣,讓百姓吃飽穿暖,糧食是重中之重。

鎮東幾州的百姓想施行一地兩熟,還得靠當地的官員宣傳,分配種糧。有些地方可能還要進行強制性的措施,并派大量的人力進行監管。

一地兩熟技術上并沒有太大難度,經年勞作的百姓一聽就懂,主要是時間上要銜接好,不然最后一季糧食怕是要挨凍,收不上。

頭一年還是要靠這幾州的官府帶頭宣傳。增強百姓的信心。

蘇青媖在天臺永嘉兩地又購入了十頃良田,并在當地雇了人種,簽了租契。也許百姓看到周圍有人試驗成功了,有人吃飽了,掙了錢了,有個帶動效益,一地兩熟也會順利地開展起來。

買了地,蘇青媖又在兩州之地買了不少商鋪。

兩地的山里物產不少,茶和藥材量很大,她在兩地買了商鋪主收各種物資,相信經過她一番帶動,也會對兩地,有個聯動的效應。

慢慢的兩地的商業氛圍就會被帶動起來了。

而干爹那邊也不用頭疼這幾州的治理問題了。

先解決了溫飽,百姓們心才會定,心一定,就不會再離鄉背井。而人心安定,要吃要穿要用,市場也就被帶活了。而市場活了,經濟就活。

這幾地,也就慢慢繁榮起來了。

人心一向,越地自然也就安穩了。不需要用武力治理。

用了一個月時間,蘇青媖走遍了兩州的山地。

也迎來了項尚、韋福昌等人。


上一章  |  娘子她嬌心似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