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言情
書迷正在閱讀:、、、、、、、、
韋福昌聽完搖頭。
“始于感動。但后來慢慢的眼里就有了她。你姐溫柔善良,識大體,賢惠,是個持家的好女人。”
有眼光。
“可我姐還帶著丫丫。”
“我挺喜歡丫丫的。小丫頭很懂事,一路上跟著我們吃苦,從來沒有哭鬧過,有了吃食也都會先給你姐吃。我看她平時帶著小寶,很有姐姐的樣子。”
以后也會幫著帶弟弟妹妹。
會是個好姐姐的。
蘇青媖看了看他,見他一臉的真誠。
相信這一番話出自他的肺腑。
“我們并不了解你的過去。”
“我的過去沒什么可隱瞞的。我家在北方,家里小有資財,有莊子有幾百畝良田,有下人有佃戶,家里打了糧我爹都囤著,說世道亂,都囤著沒賣。但不知道消息怎么漏出去了,被一支土匪軍半夜來搶糧,一家人最后只逃出我和小兒,半路上小兒也得病去了……”
蘇青媖見他眼里閃著淚花,道了句:“節哀。”
韋福昌搖了搖頭。
好半晌,平復了思緒。
道:“我后來只想著護著你姐找到你,然后就去下面找我的家人。有一段時間是真的不想活了。后來你姐抱著我拖著我到處求人,她想我活。既然她想我活,那我就好好活吧,我能護她一路,將來也能護她一世。”
蘇青媖不知怎么的,就被這些話感動了。
她相信他此刻說這番話是真心的。一不一世的,太久,誰都不知道。
但此刻他有愿意護她一世的念頭,這就夠了。
一個曾存過死志,覺得世間了無牽掛的人,能圖你什么呢?
能起什么壞心呢?
韋福昌這邊得了蘇青媖的認可,就開始上門,找蘇父和蘇母又長談了一番。
蘇父蘇母一聽他以后會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不會回北方去了,立刻就同意了。
他們一大家子人,韋福昌就孤身一個,這么多雙眼睛看著,他敢對蘇青柳不好?
說定后,韋福昌便開始為訂親下聘做準備。
雖然蘇家這邊并不要求他什么,但他還是想依六禮給蘇青柳走完,才把人娶回家。
韋福昌給蘇青媖做事,蘇青媖也是有付工錢和花紅給他的。
但他想娶蘇青柳,他覺得這些還不夠,也不知道怎么的,跟凌豐谷那邊搭上線了,跟凌豐谷頻繁進山找藥材。
想找一些藥材存些錢。
凌豐谷那邊也愿意帶著他,多一個人探路打野獸,也少一分危險。
蘇青媖這邊跟他說開之后,剩的事就交給蘇父蘇母了,她則找了項尚和郭氏,向他們了解寨里人的過冬情況。
新更寨的人多是北方逃難過來的普通百姓,都沒在大山里生活過。
山里冬天又濕又冷,怕是要有很多人不適應。
有很多家庭,都是不齊整的家庭。
單身一個的便都跟大家住大通鋪,吃大鍋飯。
但有一些比如老童生顧宏德,五十歲的人,身邊只有一個七歲的孫子,怕是柴火也砍不了多少。
還有像佟氏這種帶著一個女兒的,女兒也才十二三歲,養白蠟蟲很容易上手,但上山砍柴背柴火這種事,怕是也干不了多少。
這樣的家庭寨里很多。
像凌豐谷和項尚這樣的祖孫三代還算齊整的家庭少之又少。
蘇青媖在寨子里走了一圈,發現大家忙著寨子的事,各家的柴火,過冬的東西都準備不足。
就動員起全寨,讓男壯丁上山去打柴,女的跟著上山捆扎,收拾,然后再一起挑下來。
又讓蘇父和蘇大虎到另兩座山上看大家的過冬情況。
又讓虞蒙帶著他父親虞傭去隔壁兩座山給大家砌火炕。
這家人是泥瓦匠,砌個炕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
特別是六戶從別的寨子來投靠的,發現鐵礦的鄭薄等人,必須讓他們溫暖過冬。
要是搬過來了,還跟住山洞一樣燒著柴火堆過活,那是她這個寨主的失職。
又吩咐木匠高遠,讓他帶著寨子里的人做一些火桌火桶火籃出來。
多的也可以放到集鎮那邊賣掉,今年往集鎮這邊搬過來的零散的外寨人很多,怕是挺缺這些過冬裝備的。
今年大家賣了山貨,手里有點銀子,生意應該不會差。
又去了馬信那邊,查看了他們過冬的情況。
他們那邊五十號人,都是壯勞力,柴火早就堆滿了后院,夠他們燒一個冬天的了。
而營房里當初建的時候也是砌的火炕,過冬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了。
聯寨那邊,蘇青媖也召集二十八個寨主開了一次會,了解大家過冬的情況,還有地里麥子的情況。
一眾有經驗的寨主便提醒蘇青媖:“咱們去年過冬準備的很足,今年只會比去年好不會差的。但是有一個情況我要提醒會長……”
“你們說。”
“今年我們都發現了,比往年冷得要早,我們幾個都覺得今年怕是個寒冬。你們新更寨都是外來的,怕是會不適應山里的情況,得做好準備。”
“寒冬嗎?”蘇青媖有些驚訝。
好些寨主都點頭:“嗯,今年情況有些不對,冷得早,比往年都冷,怕真的會大雪封山。”
蘇青媖點頭:“好,我知道了。你們也多做一些準備。另外,今年各寨都存了不少糧,一定要看好,如果有宵小光顧,一定要示警。”
“是。放心吧。我們好不容易種出來的,誰敢來搶,我就剁了誰的手!我們現在可不是去年那樣,被動地等著挨打了。現在各個寨的青壯平時都有訓練,都有一些手腳功夫,準頭也好得好。”
“那就好。還是不要大意。”
“是。”
散了會,蘇青媖想著幾個寨主的話,回去便跟蘇父蘇母等人說了,也通知了寨里。
全寨都跟著上山打柴,連打了半個月,整個寨子到處都塞著柴火,這才算是停了下來。
趁著雪還沒落下來,寨里又組織了一次狩獵,蘇父和青楊蘇大虎韋福昌都跟著去了,馬信那邊也派了十幾個人跟著一道去。
而寨里的女人們也沒閑著,到各個山頭挖冬筍。
郭氏帶著寨里的女人把筍子做出了各種花樣,味道好吃的很,大家都很愛吃。
還有竹林里的竹蓀也是美味的很,吊個湯,老人小孩猶其愛喝。
蘇青媖今年忙著各種各樣的事,把種竹蓀的事忘了。
明年準備琢磨一下竹蓀的種植和蘑菇的種植,不然山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山洞都白廢了。
男人們進山,一直到第十天才扛了小山一樣的獵物回來。
蘇母等人沒見過這種集體狩獵的行動,很是驚奇。
和寨里的女人們一起圍在山溪邊處理野物,熱熱鬧鬧的。
孩子們也是笑著鬧著,有這么多肉吃呢。
冬天不缺肉吃了,可勁地吃都有,哇,好多。孩子們拍著手樂呵呵地幫著大人的忙。
寨里的人原本在家里,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兩回肉,現在看見這么多肉,心里高興萬分。
進山可算是進對了。
最后各家都分了不少。高高興興地拿了肉回家熏烤上了。
梁思那邊蘇青媖也做主分了她母女一些肉。也足夠她母女二人過冬了。她還拿了一些自己采的干菌子過來道謝。
又得了蘇母給了好大一籃子堅果回去。
第一場初雪降下來的時候,蘇家人便開始貓冬了。
但她們不知道的是,危險也悄然而至。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