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
←→下一章
“您要自己賺錢養后宮妃嬪嗎?”沈芙玉一本正經問道。
“不是。”秦致逸臉色一黑,他養?他現在一個都不想要!忍著火氣道,“國庫沒錢。”
“那您直接說不就好了么。”沈芙玉嫌棄的道,“臣妾還以為您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呢!”
“所以你有什么好主意嗎?”平復心情,秦致逸問道,雖然但是,沈芙玉每次都會給他指引一條獨特的路,所以逐漸的,他一但有了什么不敢確定的事情,就想找沈芙玉。
“皇上您對于如今這般情形,如何看呢?”沈芙玉正經起來,孩子要搞事業了,還是要支持一下對吧?
秦致逸略微沉思,道:“國庫如今就靠稅賦,但層層征收上來,真正能進了國庫的實在太少,朕并不想增加普通老百姓的負擔,而輕而易舉能負擔起這些的世家貴族卻在享受著稅負減免。”
“對呀。”沈芙玉點了點頭,“要不,您改革吧,說實話,臣妾并不贊同給世家貴族減免稅負這種政策。”
“尤其是不少人都是靠著祖輩掙得功績吃飯,完全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罷了,稅賦支撐著國家的運轉,自然是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應該繳納的。”沈芙玉款款而談,“另一個,其實您細想,對比一下世家貴族和平民百姓,貴族不需交稅,卻有著優渥的資源去賺錢,去錢生錢,而平民老百姓不僅沒有免稅的優待,也沒有賺錢的本錢。”
百姓代代窮,而世家就是數百年也不見得有坐吃山空那一日。
能改變現狀的普通老百姓無一不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秦致逸聽著,只覺得這件事很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若計劃起來,只怕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才能推行出去。”
眼下的困境還是很難解決。
要等他改革新的稅賦制度出來,西部幾郡也早就沒了。
“您心里有數就行了。”沈芙玉抿了下唇,其實何止一年半載,改革大刀闊斧,砍得就是世家貴族的大動脈,到時候所有世家勢必聯合起來反抗,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艱難,“至于當下,您可以這樣啊。”
“激起世家之間的攀比心,讓他們為了顏面名聲或者其他原因,心甘情愿把錢掏出來就行,到時候您直接拿著這錢,買糧買物一股腦送去災區就行了。”
雖然有點損,但誰敢說什么呢?
秦致逸悟了,哪怕沈芙玉只是給了他一個模棱兩可的方向。
這之后秦致逸去找國師秘密談話了一陣,國師聽了秦致逸的計劃后表示他很贊同,然后把激起攀比心的任務攬在了自己身上。
等沈芙玉知道秦致逸的計劃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后了,看著容玄風塵仆仆歸來,還帶了一個幫手。
“臥槽!是禿驢!”沈芙玉眼前一亮。
“阿彌陀佛。”胡子已經摻白,僧人雙手合十道了一聲法號。
“你真是一點禮貌都沒有!”秦致逸難以置信道,“這是鎮國寺的高僧,墨元大師。”
“貧僧也許多年未曾見過如此鮮活的人了,無妨。”墨元大師彎腰,“想必這位就是賢妃娘娘了。”
沈芙玉看了一眼他,又看了一眼容玄,心說容玄是哪里找來的這和尚,又是個不會生氣的。
沒勁。
“這位墨元大師,也是臣佛學上的師兄。”容玄淡淡一笑,“由他出面是最合適不過了。”
“順便容臣請幾天假。”對于多年不見的師兄兼摯友,想說的話還是很多的,容玄想著,干脆就出宮蹲幾天吧。
高僧做夢,受天啟示,墨元大師的名號人人皆知,由他親自以夢為由,為西部受災四郡發起善捐,可信度極高,且人人都會相信為西部幾郡捐錢,是會為自己為家人積攢功德的。
沈芙玉隨隨便便的寫了一封信,交給小太監帶出宮去給了沈書承。
反正她是沒錢,那就幫秦致逸掏一掏沈家的腰包吧,信里沈芙玉野不留情面,直言秦致逸敬重墨元大師,善舉為沈家積德,要不要這名利自己看著辦。
沈家是最要臉的。
當場沈書承就忍著肉痛拿了十萬兩白銀出來,這其中也算上吃齋信佛的沈老夫人的一份。
扭頭那便秦致逸就直接在朝臣面前夸了沈家一頓,當場賜了幾個好看珍貴但不能變現的御賜之物。
對于古人來說,御賜之物那是無上榮耀,得了一個那都是當傳家寶供起來,以彰顯皇家對自己的重視。
當然這些看起來超級華麗的東西,全都是沈芙玉空間量產的,因為秦致逸私庫里其實挺窮的。
“你這師父究竟是什么來頭,他哪里弄來這么多寶貝給你?”秦致逸看著沈芙玉跟丟垃圾似的搬了一堆玩意兒過來,個個價值連城。
“這……可能是頭巨龍吧。”沈芙玉抓了抓頭發,“害沒事,給臣妾了,那這些就都是臣妾的,沒事咱們自己人,您隨便用。”
主要空間太多了,她最近才發現那些個玩意兒拿出去用了還能生產出新的來。
占地方啊!
得了這些個賞賜沈家那叫一個高興啊!又與皇室拉進一步距離,非常嘚瑟的在那炫耀自己得的寶貝,這下其他幾家坐不住了!
林家和孫家先后也跟了十萬,崔家更是直接拿了十五萬出來,皇室宗親也不好干看著,三萬兩萬都為了面子把錢掏了出來。
墨元大師表示他需要個大盆裝銀票。
“這幫傻逼的錢真好騙。”金鑾殿里,沈芙玉坐在那頗有興致的數錢。
秦致逸:……
那幫傻逼里還有你爹。
“好了,數完了!”沈芙玉摞了一小摞銀票,“總共加起來有一百三十七萬兩白銀。”
秦致逸沉默:“這幫人倒是比國庫有錢多了。”
“實質上卻是如此啊,錢都進了他們的口袋,上哪國庫能有錢呢?”沈芙玉聳聳肩,古代人總把權利和地位掛等號,其實實際上只有權利和義務掛等號,所有人才能在其位謀其事。
所以想要國家好,改革少不了。
←→下一章
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