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五百三十二章:月球上的驚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二章:月球上的驚喜

第五百三十二章:月球上的驚喜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1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通過各種儀器設備和數據分析獲得釋能材料的分子結構、化合結構,分子形式這些東西后,韓元再度開始忙碌的工作。

原始的基礎數據有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用各種辦法將其復原出來。

每一種材料該如何化合,該如何提煉,需要什么樣的添加劑,冶煉過程需要多高的溫度,什么環境等等.....

這步驟,和解一道你只知道了答案是什么,卻要你寫出詳細解體步驟的數學題有些像。

最關鍵的是,這道題還是你不會的。

所以知道答案也什么沒用,過程還是需要你不斷的去套數學公式,一點一點的推衍。

不過相比較普通的學生,他是屬于自帶黑科技系統的學霸,腦海中的初中級材料知識信息能給他提供很多幫助。

每一種化合物的不同冶煉方式,需要的條件,和釋能材料中其他化合材料如何拼湊的方法,這些東西都可以現在腦海中過一遍。

符合標準的留下,不符合的,可以直接篩選掉,這大大的減輕了后續組合實驗的次數,但對于他的大腦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畢竟數據量實在太大了。

折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韓元終于將所有符合冶煉標準的數據挑選了出來。

剩下的組合冶煉實驗,就交給的小零和小七了。

至于他自己,則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畢竟第二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個月,而他的外太空探索任務第二年的目標還一個都沒有完成的。

想著,韓元打開了系統面板,查看起來任務信息。

外太空探索任務主任務:地外基地

地月聯系主任務任務要求::于三年內在母星系內除模擬地球以外的任意一顆星球上建立一座空間站基地,每天直播時間不小于八小時。

地外基地主任務任務獎勵:“依據所建立的空間站規模、數量、及距離遠近決定。”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一:俯瞰地球(未完成)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二:資源采集(未完成)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三:星系資料收集(未完成)

外太空探索支鏈任務四:遙望星空(基礎任務完成,延伸任務進行中)

五個任務,一個主任務,四個支鏈任務,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一個都還沒有完成。

即便是支鏈任務四,遙望星空任務也還有一個收集系外星系資料的額外任務。

若要說進度,其實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二‘資源采集’和支鏈任務三‘星系資料收集’這兩個反而是最快的。

因為在第一年的時候,他就發射上天了繁多的各種探測衛星,這些探測衛星并非繞地衛星,而是針對太陽系內每一個星球的發射的。

而且即便是現在,這些用于探索太陽系內其他星體的衛星依舊在不斷的發射。

韓元給自己的要求是至少收集齊太陽系百分之六十以上星體的信息資料信息。

當然,這個要求是建立在除去那些小型隕石,流星之類星體的基礎上的。

否則以太陽系數以百萬計的小型星體,他兩年多時間每天發射一百臺衛星上天也不夠的。

而按照小七之前傳遞回來的信息,現在所有的大型天體,從恒星到行星、再到矮行星、衛星,這些大型星體的資料都已經收集齊全了。

目前這些發射上天的衛星一部分正在完善更詳細的資料,另外一部分靠近隕石帶,邊緣帶的衛星正在變軌收集這些中小型星體的資料。

除此之外,韓元還安排資源收集車到火星、月球、金星、水星這四個距離地球最近,且相對適宜收集資源的星體上收集足夠的土壤和巖石帶回來。

畢竟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二‘資源采集’任務的要求是采集最少一種模擬地球上沒有的元素。

地球上沒有的元素,這注定了這個任務需要依靠其他的星球上的資源來完成。

為了保險一點,韓元安排了八輛資源收集車,月球、火星、金星、水星每個星體兩臺,負責收集足夠的資源帶回來分析。

這樣一來,即便是在某一個星球上沒有發現,其他三個還有一些保障。

若不是現在的技術還不支持他登陸氣態行星,以及冥王星和它的伴星實在太遠,韓元還準備安排一些資源收集車登陸其他行星的。

不過四個星球的資源,應該差不多夠用了。

相對比火星、金星和水星這三個距離較遠的天體來說,最先返回來的,自然是探月車。

按照小七的反饋,探月車已經抵達了地球的外太空,正在穿越大氣層,預計三個小時后能抵達基地。

更關鍵的是,距小七的反饋,探月車給他帶回來了一些驚喜。

韓元沒問具體是什么東西,反正就三個小時了,他更期待自己去親手拆開這個驚喜。

三個小時的時間并不長,有韓元的通知,直播間里面的觀眾也知道探月車馬上就要回來了,紛紛蹲在直播間里面討論著。

主播的探月車馬上就要回來了嗎?

相比較無人探月,我更期待的主播親腳踏上月球的哪一天。

今天正好中秋,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了。

既然這樣,我就公開算了,嫦娥是我老婆。

樓上的是光喝酒,一點五仁月餅都沒吃啊。

哪怕有一粒花生米,你都不至于醉成這樣。

自從公布月壤不能種菜后,我就對月球不感興趣了。

哈哈哈哈,我也不怎么關注了。

真·刻在骨子大國基因!

嫦娥號聽了都想哭,人家費勁吧啦從月球上挖了兩公斤土回來,你們關注的點卻是能不能種菜?

不能種菜的土地,那還叫做土地嗎?毛用都沒有!

看著這些彈幕,韓元有些忍俊不禁。

月壤的確不能用能種菜這是事實,一是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且非常干燥,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

二是因為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所以無法在上面種植任何作物。

不過月壤能不能用來種菜這雖然是值得關注的點,但怎么說這關注都沒法排第一吧。

這只能說,對于華國人來說,種田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不能種莊稼的地,都是垃圾。

不說其他人,就是他自己,在X1型工業機器人普及的今天,都偶爾去種植園區擺弄觀察一下里面的作物的生長情況。

這大抵就是基因在作祟吧。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運載月壤的航天飛機逐漸出現在遠方的天空中,一個小小的黑點迅速變大,而后快速且平穩的降落在專用的降落場地上。

韓元看著不遠處已經停下來的航天飛機卻并沒有過去,只是遠遠的看著一些工業機器人帶著各種工具忙碌著。

從外星球回來的飛行器,哪怕是人類已經上去過多次的月球,在他這里,也得先經過一次消殺后才能接觸。

而消殺任務,自然是由X1工業機器人負責的。

繼續等待了半個多小時,全面完成了消殺任務的工業機器人退了下去,新一批搬運月壤和月巖的機器人過來,韓元才跟了過去。

兩臺探月資源收集車收集回來的月壤和月巖數量很多,足足兩大箱,比人類歷史上采集到的所有月壤的總和還要多出數百倍。

跟著X1型工業機器人,韓元一路來到了專用的實驗室中。

等他完成浛洗,穿戴好防護裝備的時候,裝有月壤和月巖的銀白色金屬箱已經被拆開了。

幾個工業機器人正在按照需求將月壤和月巖分出來裝進一個個不同的透明容器中。

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好奇的看著,對韓元采集回來的月壤和月巖的數量驚訝不已。

主播這是將月宮打劫了?搬回來這么多的土壤和巖石?

兩大箱,好家伙。這重量怕得是有個幾噸了吧?

嫦娥五號:我哭死,我去一趟就帶回來兩公斤不到,別人去一趟成箱的往家里搬。

月球上的土壤比金子貴多了,我記得之前的月球隕石一克就要幾萬米金吧,用于研究的月壤恐怕更貴。

主播:你看我面前兩大箱子的月壤,貴嗎?

現在貴,以后恐怕就不貴了,等主播的宇宙飛船造出來,別說月壤了,就是冥王星上的土壤都能輕易取到。

聽說冥王星的土壤里面滿是各種病毒。

別扯了,那鬼地方平均零下兩百多度,哪里來的病毒,有都凍死了。

這可是科學家的推測,好像是說冥王星的底部有一個溫暖的海洋,很適合病毒這樣的生物居住。

韓元并沒有理會直播間里面的彈幕,上前拿起了一瓶已經封裝好的月壤仔細的觀察起來。

如果是單純的從外表上來看的話,月壤和地球上的泥土差別其實還是挺大的。

觀察了一下外觀,韓元擰開了瓶蓋,帶著專用的防護手套從瓶子里面掏了一點月壤出來放在手心細細的觀看著。

相對比地球上的泥土的那種細膩感覺,月壤看上去顆粒感更足,更像是巖石風化破碎后沒有完全破碎的感覺。

當然,細膩的月壤也是有的,只不過不是它手上拿的這瓶。

至于顏色方面,和泥土的黃色有很大的區別,月壤看起來更像是水泥灰,而且在普通的燈光下有著較為明顯的反射光。

所以與其說是土壤,不如說是砂灰。

這和月壤的形成有關,它完全不同于地球土壤的形成,月壤是大塊基巖在小天體撞擊下被不斷打碎、混合、翻動,最終在月球表面形成了細膩的沙土層。

隨著裝有月壤和月巖的箱子被逐漸拆開,一種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在了韓元眼前,令他神情不由愣住了。

出現他和直播間觀眾眼前的,是一個約莫三十厘米長,直徑十五厘米的圓柱形玻璃容器。

而容器中,裝著大半瓶的透明溶液。

看到這個,韓元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快步上前將箱子中的玻璃容器取了出來。

“小七,這個就是你說的驚喜嗎?”

“沒錯,二號探月車在最后一天的時候在月球上發現了一片大規模的月球冰,初步判斷這片月球冰全部融化的話有百億噸左右,玻璃容器里面的這些是采集到的一部分。”

“可惜飛船上沒有攜帶保溫容器,只能使用普通容器進行保存,而在運輸過程中,這些月球冰已經全都融化了。”

實驗室中,小七那略帶可惜的聲音響起。

聽到小七的聲音,韓元和直播間里面的觀眾都愣住了。

盡管知道月球上可能有月球冰的存在,各國發射上去的衛星也提供了月球表面的確存在大量水冰的證據。

但百億噸的月球冰,怎么聽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如此大規模的月球冰,足夠圍繞著它建立起來一座大型城市了。

以韓元現實中居住的星城為例,一年的用水量在35~38億立方米左右,也就是三十五億噸左右。

一百億噸,足夠長沙稍微節省點用三年了。

而這個數字,放到月球上,真的就足夠一座城市建立起相當完善的循環用水了,幾乎可以保證這座城市一直長存下去。

所以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韓元和蹲守在直播間里面的各國人員都呼吸沉重了起來。

小七的這份驚喜還真是夠大的。

“地址呢?這片月球冰所在的位置記錄下來了沒有?”

韓元拿著玻璃容器,一邊觀察著里面的液體,一邊詢問道。

“已經記錄下來了,不過目前月球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經緯度信息,只能以航天飛機和二號探月車行駛的軌跡來制造軌跡圖,確保我們可以找到這片月球冰。需要小七將準確的位置繪制出來嗎?”

小七的聲音再度響起,韓元點了點頭,道:“暫時不用,找得到就行。”

沒有準確的坐標其實更好,百億噸級的月球冰,這可以說的上是戰略級別的資源了。

目前各國雖然已經知道了這片月球冰的存在,但并不清楚它的具體位置,所以華國踏出地球,在外星建立第一個基地的坐標有了。

盡管《月球協定》規定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

但這種天體的集體所有制有一個麻煩,就是“人人都有,人人又未必真的擁有。”

以目前華國的實力,真要建起來了基地,難不成還能有人給拆了不成?

而且在月球上,水這種東西可是消耗性資源,修建基地要用吧?人員活動要用吧?實驗要用吧,循環重利用機制也就那么回事,小規模飛船級別的可以參考用一下,大規模的基地沒有補充根本就循環不起來。

所以用一點就少一點的,華國先用了一些,后面的人自然就少一些。

相關

__都市小說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