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五百二十七章:H粒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七章:H粒子

第五百二十七章:H粒子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05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帶著收獲,韓元重新回到了地面,迅速登上飛行器返回了自己的基地。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對那顆漂亮的能源石做研究了。

一種全新的能源放在自己面前,這大抵是任何人都抵抗不住的誘惑。特別是對于一名科學家來說,難度就更大了。

無論是它的表現形式,還是它的循環機理,亦或者是作用方式,這些都是令人著迷的東西。

零號基地,韓元帶著一個虛擬頭盔坐在一間實驗室的監控室中。

雖然模擬空間里面的虛擬頭盔的功能沒有現實中那么多,游戲什么的也沒有,但基礎能力是一致的。

他通過虛擬頭盔小零連接中央計算機,再通過中央計算機連接一臺X1型工業機器人,并操控這臺工業機器人進行各種工作。

面對一種全新的能源,盡管韓元再迫不及待想對其進行研究,但必要的防護措施還是要做好的。

因為這種能源石是確定有輻射的。

之前在X1型工業機器人破壞掉那臺設備將能源石取出來時,站在另一個房間中的他手上佩戴的多功能通訊器就報警提示有未知輻射出現。

盡管多功能通訊器上那簡陋的輻射監測模塊無法詳細的確認這種莫名輻射的類型和強大,但隔著一個房間都能穿透,可見這玩意的輻射并不低。

本來韓元還想著穿好防護服自己上手的,但確認強輻射后,只能改為這種隔空操控X1型工業機器人的方式了。

封存著能源石的含鉛金屬箱被打開,韓元著操控X1型工業機器人將散發著湛藍色光芒的能源石送入了一個密封的設備中。

在進行實驗和檢測前,它需要接受長達二十分鐘的外部消毒和紅外線檢測。

這一部是防止任何“異物”干擾到后面的工作,以及檢測能源石的輻射在紅外線上生成的光譜和能譜數據。

盡管從外表上看上去這顆能源石很干凈,全程也幾乎都是密封保存運輸的,但必要的流程還是得走的。

任何的科研實驗在這方面的謹慎和周密是很有必要的,這符合科學研究的基本精神。

二十分鐘的外部消毒和紅外線檢測完成后,密封的設備自動打開,將依舊在散發這湛藍色光芒的能源石送了出來。

“真漂亮.....”

虛擬頭盔將X1型工業機器人超清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送入腦海中,夢幻如寶石般的能源石讓韓元忍不住再度感嘆了一聲。

通過紅外線檢測生成的能譜數據來看,這種能源石散發的輻射很強,但不是任何一種已知的輻射。

至于這種輻射對于人體或者生物體有沒有危害,目前還不知道。

不過他已經收集到這種輻射的波長了,后面可以慢慢研究。

說道輻射這種東西,大部分的人恐怕都有些恐懼。

比如某某輻射導致人體出現腫瘤、癌癥、或者患病之類的傳聞層出不窮。

甚至有些人恐懼到會抗議手機信號基站,拒絕使用微波爐等東西。

但實際上,輻射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輻射指的是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后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任何有溫度的物體其實都會散發輻射。

拋開特殊科研的細致劃分,輻射一般分兩種。

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是指能量比較低,并不能使物質原子或分子產生電離的輻射,包括低能量的電磁輻射。

比如常見的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這些輻射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你曬一下太陽,玩一下手機電腦就能接觸到。

它們的能量不高,只會令物質內的粒子震動,溫度上升。

而引起人恐懼的,會導致生物肌體發生病變的輻射,是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的種類很多,一切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都可以被劃分到電離輻射里面去。

比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X射線、中子射線等等。

這些東西其實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接觸,只不過接觸的并不是那么頻繁。

最常見的,莫過于醫學上用的X射線診斷機(俗稱CT)、γ射線治療機等這些東西了。

除此之外,用于癌癥治療的的放療手段,用的就是一種伽馬射線,伽瑪刀也是常見的癌癥治療方法。

哦,順帶再提一下,除去這些儀器設備發出的電離輻射外,每個人其實每天都在經歷電離輻射。

宇宙中各種星球會散發各種射線,這些射線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穿越地球,穿越人體。其實它們也是被劃分到電離輻射里面的。

只不過受地球大氣、磁場等環境的保護,再加上這些宇宙射線的量太小,所以對人體沒有什么影響。

以上,不談流氓說計量,全都是在耍毒性。

花費了幾天的時間,通過各種儀器設備,韓元完成了對能源石的初步檢測。

最先收集到的信息,自然是這種能源石的輻射信息。

從各種儀器收集到的數據來看,他帶來的這塊能源石會散發好幾種完全不同的輻射。

其中最常見的,是那種湛藍色的光。

它就是普通的電磁波,波長在435nm450nm之間。

這種光波雖然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但并不是這塊能源石中最主要的輻射。

最主要最多的輻射來源于通過粒子捕捉器捕捉到的一種高能粒子。

這是一種全新的,獨立于α粒子、β粒子等人類發現的所有粒子之外的粒子。

由三顆中子和一顆質子組成,外部攜帶四顆高能電子。

這種組合方式,目前人類還沒有發現過,所以韓元將其命名為了H粒子,以他的姓氏開頭拼音為名。

本來他是打算起名為Y粒子的,但考慮到自然界中有伽馬粒子(γ粒子)這種東西了,Y和γ的名稱很像,所以改成了H粒子。

當然,以后如果獲取到了它的正確名字,他會考慮改過來的,至于現在,為了方便就叫H粒子了。

此外,影響到這種粒子命名的還有它的組成方式。

在現實中,三顆中子一顆質子組成的原子沒有,但兩顆中子一顆質子組成的物質叫做‘超重氫’,是氫元素(H)的同位素之一。

而在此基礎上多了一顆中子,韓元認為這種粒子有可能還屬于氫的同位素,所以就以H粒子進行命名了。

H粒子和阿爾法(α)粒子的在組成特性有些像,像的地方是它的組成方式。

α阿爾法粒子是由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粒子,質量為氫原子的4倍,速度每秒可達兩萬公里,帶正電荷。

而H粒子由兩顆中子一顆質子組成,外部攜帶三顆高能電子,但運動速度要快很多,在真空中能達到近時十萬公里每秒,在大氣中也能達到八萬公里每秒。

不同點是H粒子的穩定性比α阿爾法粒子更高。

而更高的穩定性,代表了它的安全性。

這意味著H粒子在接觸人體或者接觸生物時,并不到帶來太大的傷害,或者說遠不如α阿爾法粒子。

畢竟α阿爾法粒子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很不錯,但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字:‘核輻射’。

當然,嚴謹來來說,α阿爾法粒子只是核輻射中的一種射線粒子。

α阿爾法粒子是帶正電的高能粒子,它在穿過介質后迅速失去能量。

但是,這種粒子在穿入人體或者動物肌體組織后,即使是不能深入的情況下也能引起肌體組織的損傷。

盡管通常情況下,α阿爾法粒子會被人體外層壞死肌膚完全吸收,釋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體外部不構成危險。

然而它一旦被吸入肺部或注入血肉中,那將是十分危險的,可以說幾十微西弗的劑量在完全進入人體肺部后就會導致肺臟衰變,甚至衰死。

而相同的計量單位的α阿爾法粒子如果是放在人體皮膚表面,那根本就沒有任何影響。

再考慮到α阿爾法粒子的垃圾穿透性,所以當你遇到或者進入核輻射區域的時候,找衣服口罩眼鏡將口鼻眼等面部全都遮擋起來然后迅速離開是正確的做法。

當然,這僅僅是能讓你抗住α阿爾法粒子以及β粒子對你造成的輻射而已,核輻射中的γ粒子才是最主要的破壞者。

因為γ射線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它可不是α阿爾法粒子這種連紙張都很難穿透的肉雞。

γ射線能輕易的穿透各種建筑和人體,從而破壞人體的細胞。

它是核輻射中和中子流并稱殺傷力最強的兩大物質之一,且是最主要的殺傷物質。

相比較之下,連α阿爾法粒子都不如的H粒子,就更別提和γ射線γ粒子對比了。

所以H粒子的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確認。

而接下來的生物實驗,更加證實了這一點。

“除去部分因為高能電子造成的損傷外,幾乎無任何其他損傷,這真是不可思議。”

生物實驗室中,韓元看著手上的檢測報告喃喃自語了一句。

他對這種能源石做生物實驗的方式很簡單粗暴,就是找跟繩子將能源石吊在一個房間里面,然后往房間里面丟進入幾十只裝有小白鼠的籠子。

而后每個一段時間就取幾只小白鼠進行檢查,檢查這些小白鼠的肌體有什么損傷沒有。

這種方法很粗暴,但效果其實很好。

不過能源石釋放的輻射的安全性之高,有些出乎韓元的意料。

除了伴隨著H粒子的釋放而出現的高能電子對實驗用的小白鼠的部分肌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傷外,H粒子本身其實并沒有像γ射線、α阿爾法粒子、β粒子等輻射粒子對小白鼠造成損傷。

又或者說,H粒子像是完全沒有發揮出它本身的作用一樣。

這一點是他布置在生物實驗室里面的能源計數裝置發現的。

這種用繩子將能源石吊起來安置在房間中的方式,似乎并沒有將能源石內部的龐大輻射能量導出來一樣。

就像是用一根繩子將高濃度的鈾235金屬吊起來了一樣,在沒有發生鏈式反應前,這塊高濃度的235金屬根本就沒有爆發出強大的能量。

透過這些數據,韓元大抵明白了之前能源室中那種透明箱子的左右。

一開始他以為就是個普通的箱子,最多帶點防輻射的功能,畢竟那玩意整體透明,根本就看不到什么特別的結構。

但現在看來,那玩意似乎也沒那么簡單。

不過這也更符合韓元心中對于這種能源石的定義,或者說對于建筑撒哈拉之眼基地遺址的宿主的期待。

要是真的憑空吊起來就會導致能源石里面的能源不斷擴散的話,那這玩意就莫名感覺有點LOW了。

H粒子特殊的結構形式,讓韓元很是好奇。

三顆中子一顆質子四顆電子組成的粒子,按照物理學的定義,這種粒子的即便是存在,也不可能表現的如此穩定。

正常情況來說,H粒子的核心不大能擁有束縛住四顆高能電子的強核心力,即便是人工拼湊制造出來了,在出現在外部環境的一剎那,外部的高能電子就會逃逸出去。

然而各種儀器檢測的出來的結果卻和這一理論幾乎完全相悖,在H粒子被能源石釋放出來后,它外部的高能電子依舊被束縛在了原核中,直到它與什么東西碰撞在了一起,才逃逸走,并釋放出大量能量。

當然,這釋放出的能量相對比能源石本身的能量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這種突兀的原子物理結構,引起了韓元和直播間里面的物理學專家極大的興趣。

如果硬要解釋的話,以目前的物理學理論唯一一種理論能解釋。

那就是撒哈拉之眼基地的主人,已經掌控了強核力,并且能做到對其調整處理,類似于小說‘三體’中的‘水滴’。

如果看過三體的人,對于水滴并不陌生。

水滴是強相互作用的產物,它的外殼由強互作用力材料構成,由于原子核間距并未改變,而是通過未知技術手段使得強相互作用“溢出”,將作用范圍擴大到原子大小。

按照這種理論來說,將H粒子的原核的強相互作用力放大,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難度會相當大而已。

相關

__都市小說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