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四百三十一章:船太大,不好掉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一章:船太大,不好掉頭

第四百三十一章:船太大,不好掉頭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10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模擬空間,計算機室內,韓元正檢查和測試著碳基芯片的性能,虛擬屏幕上突然暴增的彈幕引起了他的好奇。

盯著彈幕看了會,他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華威最新發布的漢系列手機上應用了碳基芯片和漢語智能系統。

這也讓韓元感覺到了一絲訝異。

正如小米雷總說的一樣,華威真的好大的魄力。

只不過他感慨的并不是華威的漢系列手機應用了碳基芯片和漢語智能系統,而是已經完成并且成熟了的鴻蒙系統華威說放就放。

韓元訝異的是這個。

畢竟鴻蒙系統作為一個已經全面成熟的了的系統,無論是應用在手機上,還是電腦上,亦或者是各種家具電器上都是可以的。

這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

鴻蒙的目標是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件互助、資源共享,用合適的設備提供場景體驗。

從它的目標就可以看出來,鴻蒙系統在華威的戰略部署中到底有多么重要。

即便是在芯片禁。斷,鴻蒙系統被全面壓,制的時期,華威也沒有想過放棄。

從12年華威規劃自有操作系統“鴻蒙”開始,再到19年的第一次亮相,再到22年,中間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十年的時間,足夠華威將鴻蒙系統各種完善了。

但現在說放就放,這才是韓元佩服的地方。

雖然漢語智能系統的確比鴻蒙系統更加優秀,也更加適合碳基芯片,但如此大的魄力,還是聽讓人驚訝的。

不過這樣也好,漢語智能系統碳基芯片的推廣模式,會讓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在華國逐漸流行起來。

韓元知道這是上面主動支持的,否則單依靠華威一家公司是不可能支撐起如此大的變革的。

這種程度的變革,沒有國家機器進行支撐,是根本就動不起來的。

看來華國是已經決定了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

當然,韓元能理解這種想法,五千的歷史,華國始終站在世界之巔,而在過去的兩三百年里面,一個跟頭栽的差點消亡,到現在依舊沒能重回巔峰。

過去幾十年的奮斗,讓華國逐漸恢復,但想要重回世界第一,是深埋在每一個華國人心里的種子。

韓元也不例外。

當然,他也不會辜負這份希望,只不過需要一點點時間而已。

華國進行變革,采用碳基芯片代替硅基芯片,從二進制逐漸轉換成三進制、用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取代英文編程語言就是進步的變化。

這件事,其實不單單是華國和國內的企業在參與,他其實也有參與到了這件事情里面的。雖然他沒有明面參與這件事情中去,但他手中的‘元初實驗室’是參與進去了的。

碳基芯片取代硅基芯片、二進制轉三進制、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取代英文編程語言這些事情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即便華國是一個紅色國家,可以指揮國企和一部分企業做強制性轉變,但不得不考慮的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會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以及造成的影響。

而即便是拋開國內大大小小的其他公司不談,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世貿。

華國是一個非常依賴進出口的國家,各種原材料的進出口,各種設備的進口處,都很依賴和其他國家交易。

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

盡管其他國家不會放棄碳基芯片,但他們可不一定會接受漢語智能系統,也不一定會接受是三進制計算機和各種三進制設備。

所以不兼容性的問題就需要得到解決。

至少眼下是需要解決的。

變革必須要走,經濟損失也必須要少,否則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一個人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和碳基芯片是可悲且落后的。

韓元的目的是想要將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帶向全世界,進一步擴大華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元初實驗室在這次變革中就是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也是他很早之前就部署下去了的。自從碳基集成電路板制備知識信息以及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出現后,韓元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華國擺脫國外的芯片,擺脫各種工業軟件的控制。

后面在第一次駕駛勒落三角飛行器前往華國時,泰山基地的前任宿主給他的留言帶來了啟發。

再結合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可以采用三進制底層機器代碼的情況,最終定下了這一套方案。韓元在很早之前,就讓元初實驗室準備好了解決漢語智能系統與其他軟硬件系統兼容性問題的程序

只不過,這樣的一套系統,是他放在哪里的,并沒有主動聯系上面。

畢竟改進制、改芯片、改系統這種事情太大了,可以說涉及和動搖了國之根本。

一個細節和一點問題沒處理好,災難就是毀滅性的。

哪怕是注射了人體開發藥劑,智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韓元也不認為自己能方方面面都考慮到。

至少在玩政治這一塊,韓元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

所以他只準備好了解決兼容性問題的程序,然后靜待事情的變化。

韓元相信,上面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芯片、工業軟件、底層系統,相信任何一個國家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都不會將這些東西交給其他國家。

果不其然,這個判斷是對的,或者說,是他一步步引誘導致的。

在他開始制備納米級芯片,并宣布會制造碳基芯片的時候,變化就開始了。

先是各種針對性的調研,然后是國內的工X部等部門聯合一些頂級院士,華威、中科、國電等芯片企業以及一些頭部互聯網企業召開了一場商議會

會議的主題就是商議能否使用即將出現的碳基芯片取代硅基芯片,以及三進制這條路是否能走等等問題。

畢竟誰都希望芯片這種東西能自產,也希望手機電腦的系統能自產,特別是到當看到希望就在眼前時。

只不過在商討和調研后,答案卻讓人很糾結,或者說很絕望。

替代其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替代過程中,以及替代后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都讓人絕望。

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問題,更有民生、外交等各方面的。

因為碳基芯片的背后是計算機進制的改變,是二進制改三進制,兩者互不兼容。

其中最困難的點在于軟件系統的兼容性、以及軟硬件之間的兼容性這兩個問題。

漢語智能系統和各種用英文編程語言編寫的軟件不兼容,以及三進制的機器語言無法控制二進制機器設備是整個變革中最大兩個問題。

漢語智能系統和各種用英文編程語言編寫軟件不兼容,這意味著如果使用漢語智能系統的話,那么這個系統上所有軟件都得重新用漢語智能編程語言編寫

而三進制的機器語言無法控制二進制機器設備這個的問題更大。

這意味如果手機、電腦或者其他設備使用碳基芯片的話,可以說是無法控制現有的任何智能設備的。

這不是說更換一塊芯片就完事了的,而是目前但凡應用了邏輯門的設備,全都是建立在二進制上的,它的控制電流就只有高電平和零電平這兩種。

三進制機器語言傳遞給他的中間電平它壓根就不認,這樣會導致設備無法控制,無法正常運行。

要解決這些問題,太難,不僅需要耗費及其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而且整個過程可以說的上是走鋼絲,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在走頭發絲。

特別是華國是一個龐然大物,國內公司無數。

無論大小,基本都和互聯網掛鉤。

這就像無數艘在海上行駛的億萬噸油輪一樣,原本大家都是一起沿著二進制這條航線走的現在其中屬于華國部分的油輪卻想要全部停下然后調頭駛向另外一條路,談何容易。

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各種問題,而且可以說只要出現問題就是災難性的。

本國經濟受到重創都是輕的,嚴重的話直接重創整個世界。

以華國的體量,是完全有這個可能的。

當然,在商討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人提出解決三進制和二進制的兼容性問題,然后進行試點運行,再推廣這一辦法。

畢竟這樣能穩妥很多,而且即便是有問題也能停止。

但問題在于漢語智能編程語言以及適應于三進制的芯片都才出來不就,甚至還不到兩年的時間。

這點時間,別說解決三進制和二進制的之間的兼容性問題了,全世界徹底研究透了漢語智能編程語言以及適應于三進制的芯片的國家都沒有。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

當這個想法被一度擱置的時候,元初實驗室按照韓元的計劃公布了手中的兼容性程序。

在檢測和確認這個程序幾乎可以完美的讓漢語智能系統兼容用英文編程語言編寫出來的軟件程序和控制硬件后,華威站出來當了這個試驗兵。

反正他們的高端芯片都死翹翹了,試一下又何妨。

而后這一試,就試出來了個評分高達四百七十萬的怪物。

從記憶中回過神來,韓元將注意力繼續放到碳基芯片的檢測上。

芯片的針對性檢測這種事情急也沒用,只能一步一步來,除非像現實一樣用大量的人力和設備來進行彌補。

不過這對于他來說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同時針對多塊芯片進行各種檢測需要花費大量科技積分兌換對應的設備,與其將科技積分用在這個上面,還不如等待檢測完成后直接兌換碳基芯片。

畢竟耗費科技積分從系統商城中兌換出來的芯片保質還保量。

只需要你兌換的芯片本身檢測合格沒有問題,那么從商城中兌換出來的芯片也百分百沒問題。

在這一塊,這個系統還從沒有出現過問題,可以說是相當可靠的。

花費了接近十天時間,耗費了總計一百零三塊碳基芯片,損壞了三十七片,韓元總算完成了針對碳基芯片的大大小小各種測試。

檢測的結果還是相當讓人滿意的,除了各項性能指標的優異程度超乎韓元的預計外,芯片的殘次率,電路穩定性等各種缺陷項測試也都在標準范圍內。

這意味他只需要將中央計算機需要的各類型功能芯片設計并制造出來就可以通過科技積分進行兌換需求,并且組裝成碳基芯片中央計算機。

這個檢測結果,韓元很滿意。

接下來的工作,自然是設計中央計算機需要的各種功能芯片,并交由光刻機進行加工了。加工完的芯片再經過一次檢測確認沒有問題后,就可以通過科技積分兌換需要的剩余數量,然后組裝成超級計算機了。

中央計算機需要的芯片、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等這些不同種類不同功能的芯片和零部在韓元腦海中知識信息里面都有對應的。

他只需要將其繪制出來,然后交給光刻機和其他數控設備生產出來就行。

需要的數量雖然龐大,但種類相對而言并不復雜。

對于韓元來說,這種程度的工作量已經不算什么了,之前他都弄過好幾次了。

只不過之前弄的是硅基芯片和配套的設備。

這次需要制造的是碳基芯片和對應的設備。

其實要不是不同材料制造的零件在結構和類型上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放一起會影響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像中央計算里面的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這些零部件都可以使用之前納米集成芯片計算機上的。

畢竟無論是之前納米級硅基芯片組成的中央計算機也好,還是這次的碳基芯片,兩者的零部件都是基于三進制的,也都適應漢語智能編程語言。

兩者功能一樣,替代是完全可以的。

不過為了確保穩定性和性能,韓元還是重新設計和制造了配套的碳基設備。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