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三百二十八章:重啟載人登月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重啟載人登月計劃

第三百二十八章:重啟載人登月計劃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18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鋰硫電池和太陽能發電板能給新型航天飛機提供充足的能源,這還不夠。

雖然電磁型推進系統消耗的工質數量比靜電式電推進發動機要少很多,但為了突破地球引力,必將航天飛機的速度提升到第一宇宙速度。

而提速期間消耗的工質能占總工質消耗的一半以上。

好在啟動電磁型推進系統的時候是在八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它只需要將航空飛行器送到一百六十公里的近地軌道就可以了。

而將航天飛機的速度提升到第一宇宙速度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在那之前,只需要以相對均衡的速度將其送入提速開始點就可以了。

等待初步脫離地球的引力束縛后,再消耗的能源和工質就很低了。

這一次的衛星發射任務,并不需要他親自上去,只需要將衛星送上去就可以。

而這樣一來,航天飛行器上就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存放工質了。

韓元計算過,以新型航天器的空間,空出來的空間用于存放工質,數量足夠飛行器將衛星送入近地軌道了。

其實這一種新型航天飛機的設計,是取了巧的。

他利用和結合了兩種不同知識信息,其中一種還是中級的。

從難度上來說,簡單很多很多。

但這并不影響星球通訊支鏈任務最終的審核,因為這是他自己艱辛獲得的知識信息,只要學會了,就在系統默認可以使用的范圍中。

而且支鏈任務也沒有限制可使用的科技范圍。

所以這才造就了一架飛行器上有兩種不同的電推進發動機。

一種負責將其送到八十公里的高空,另一種則負責將其送入近地軌道。

另外,這次的星球通訊支鏈任務也和上次三級任務獲取額外獎勵不同,并不需要他親自進入太空。

只需要利用火箭或者航天飛機將其送上天就可以。

這樣一來,對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設計不需要如勒落三角飛行器那般嚴謹。

只不過這架飛行器是需要重復利用的。

韓元的目標可不是送一個衛星上去就可以了。

星球通訊支鏈任務的獎勵和工業升級任務的獎勵是一樣的,其額外的完成度越高,獲取到的獎勵就越多。

如果不是為了重復利用,他弄一個運載火箭出來用來運送衛星比這個容易多了。

運載火箭重復性的地方可比航天飛機高太多了,技術含量也簡單很多,還有高純度的化學燃料這些,完全可以通過科技積分來進行兌換。

只不過韓元想最大化的收獲星球通訊支鏈任務的獎勵。

他之所以將這個任務設置到第二年的第一位是有原因的。

雖然無人航天飛機的發射依舊離不開人工操控,他在這一年中還要去完成資源收集的支鏈任務。

但不代表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無人發射這些衛星了。

上一次三級任務的時候,他可是在泰山那里收獲了一處額外基地的。

里面還有一個高度智能的機器管家小六外加高度發達的中央計算機。

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只需要編寫好對應的程序和步驟,完全可以讓小六來代替他來進行發射衛星。

當然,這種科技結合的新型航天飛機并非沒有缺點。

首先是外殼。

這種新型航天飛機的供能依舊使用的是電能,而電能的來源在于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

太陽能發電板本身并不算很脆弱,而且韓元也在外面覆蓋了一層高透明的高強度玻璃用于保護。

如果是普通的在星球內空間進行飛行,這種高強度的鋼化玻璃是足夠了的。

但接下來的它要做的事情可是突破地球引力,將衛星送上近地軌道。

而突破地球引力需要飛行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km/s。

這種飛行速度,在大氣層內飛行時,將會和空氣摩擦而產生上千度的高溫。

這種高溫會對高強度的鋼化玻璃產生巨大的壓力,長時間處于這種溫度下,極容易損壞。

如果鋼化玻璃損壞,內部的發電板直接暴露的話,不超過三十秒就會損壞。

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能承受一定的高溫,但不能超過七百度。

超過七百度,發電板基層的特殊晶格會融化,融化后自然就無法捕捉光粒子進行轉換發電了。

所以韓元需要在穩定住鋼化玻璃的同時降低突破第一宇宙速度時產生的溫度,讓太陽能發電板能正常運行。

單靠鋰硫電池自帶的電能儲備,是支撐不了太久時間的。

好在真正需要啟用電磁型推進系統的時候已經是在八十公里的高空,屬于中間層頂部。

再往上,就是大氣相當稀薄的暖層了。

空氣密度越低,高速飛行時產生的阻力和摩擦力也就越低,產生的溫度自然也就越低。

這對于韓元來說,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和壓力。

否則以平流層和中間層的大氣密度,玻璃這種材料,再怎么強化,再怎么耐高溫,也扛不住。

應用到勒落三角飛行器上的高強度高透光耐高溫鋼化玻璃已經是韓元手中里面最好的一種玻璃材料了。

這種玻璃能在一千兩百度高溫中堅持接近十分鐘的時間,但依舊扛不住第一宇宙飛行速度時產生的高溫。

雖然不排除后面他可能會獲得耐極溫的玻璃材料,但至少以他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科技中,沒有。

讓韓元有些可惜的是,之前完成三級任務時得到的‘初級磁場反重力技術’派不上用場。

否則使用這種技術,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這些東西了。

當初在完成三級任務后,他第一時間就興奮的查看翻閱了這種技術,然而結果卻讓他有些失望。

不是造不出來,以他現在升級過后的工業水平制造出來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問題是這種技術對于能源的消耗實在太恐怖了。

鋰硫電池和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根本就無法滿足磁場反重力技術運行時的能量需求。

這種技術對于能量的消耗,得上核裂變發電裝置或者核聚變發電裝置才能供應的住。

如果需要長時間運轉的話,只有核聚變發電裝置才能供應的起能量。

所以目前這種超級科技也只能放在腦海中吃灰了。

什么時候將核聚變發電裝置弄出來了,而且還得是小型的核聚變發電裝置,什么時候這種技術才能真正的面世。

畢竟大型的和聚變反應發電站也沒法裝飛船上啊。

雖然利用勒落三角飛行器修改衍生出一艘新航天飛機要修改的地方不少,但相對于從頭開始,利用初級航天技術知識信息中的科技來建造一艘航天飛行器還是要簡單不少的。

但畢竟之前的基礎在那里,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重復利用的。

圖紙鋪開,韓元展示了一下,又簡略的講解了一下這次航天飛行器上使用的科技。

在聽到這是另一種弱于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電推進系統后,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均有些失望。

當然,這也不怪他們。

經歷長達數年的直播,直播間內觀眾的胃口早就被養刁了。

雖然絕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即便是這種弱不少的電推進系統,放到人類社會中依舊屬于黑科技,但依舊有些失望。

因為之前的電推進發動機實在太驚艷了。

再加上每一次的直播,韓元都會拿出來異常優秀的黑科技,從來都沒有重復過,導致直播間里面的觀眾認為這次的電推進系統有些配不上了。

對于虛擬屏幕上看不起這種電推進系統的彈幕,韓元亦有些無語。

這種電磁型推進系統放到人類社會中,即便是舉國之力進行研究,在有方向的基礎上,也需要最少十年以上的時間的好嗎?

各國目前研發出來的電推進系統才多大點推力,兩者根本就無法比的。

當然,各國專家的眼光還是不一樣的。

這些掌握了人類頂級知識的科學家目光不可能如此淺短。

韓元能想到的一些東西他們都能想到,自然會期待后續會怎么解決。

特別是耐高溫材料。

應用到這架航天飛機上的耐高溫材料可不是米國研發出來的隔熱瓦陶瓷。

因為使用太陽能發電板補充能源的關系,這種應用到航天飛機上的耐高溫材料必須是高透明的。

否則底部的太陽能發電板無法接收到足夠的陽光自然也就無法提供充足的能源了。

這是個極大的難點。

除此之外,還有隔溫材料、航天工質等各種問題都需要解決。

這些問題都是各國極為關注的東西。

特別是華國和米國。

華國就不用說了。

米國特別關注這種新型航天飛行器的原因在意他們自己原先本身研發出來的航天飛機。

雖然目前如‘哥倫比亞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這些航天飛機都處于封存狀態,但不代表不能啟用。

這個主播接下里要直播的技術,很多都可以應用到了航天飛機上,幫助他們更加完善這些航天飛機。

對于航天,這是他們最自信的事情。

他們有自信他們的航天科技能領先全球其他所有國家二十年以上。

如今正是新一輪國運之爭的時候,米國高層并非沒有想過重啟登月、火星登陸等計劃。

這也是他們最拿手的事情。

二十世紀末的時候,他們就憑借這一手硬生生的讓另外一個可以于他們爭霸的國家解體了。

即便是繼承了絕大部分遺產的老毛子到現在依舊沒有恢復元氣。

再重復一次這樣的計劃,并非做不到。

只是是否值得,以及能否做到,這個是一個需要商議抉擇的問題。

畢竟對岸的那個國家遠比之前被他們拖垮的那個要更加強大。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