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一架飛行器--完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一架飛行器--完成!

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一架飛行器--完成!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4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一架飛行器完成!

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一架飛行器完成!

電流的強度和阻抗以及電壓的大小有關系。

這是著名的歐姆定律。

但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電壓的形成與大小,從微觀上來說,還與電子及原子核也就是材料本身攜帶的電子及電位差有關。

而正在太陽底下爆曬發電的‘鑭化鎵硅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利用的就是微觀層面上的這一信息。

和普通的硅晶太陽能發電板相比,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能形成的電壓強度就要大多了。

因為它是由光吸收層上無數的特殊晶狀結構共同聚集電子并通過基板上的P電層后才形成電流的。

眾所周知,電勢差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于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當電勢差越大的時候,在相同阻抗的情況下,形成的電流強度也就越高。

而光吸收層上無數特殊的晶狀結構能在進行光電轉換的時候能先吸收存儲一部分電子,從而和基板形成足夠高的電勢差。

這同樣是鑭化鎵硅薄膜光電轉換率能達到百分之七十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有足夠高的電勢差,從鑭化鎵硅薄膜中流出來的電流才足夠強。

如果說,一塊同樣大小的普通硅晶太陽能發電板能形成10V大小的電壓,那么鑭化鎵硅薄膜能形成的電壓強度能達到50V。

當然,這也和外界的光照條件有關系。

比如現在,雖然已經到了下午四點,陽光沒有正午強,但熱帶雨林中,下午四點的陽光還是非常強烈的。

只要不超過光照極限,那么越強的光照,對于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的作用就越大。

對于這些細節,直播間里面的觀眾是弄不明白的,但經過韓元的提示和講解,至少他們已經明白了鑭化鎵硅太陽能發電板發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至于直播間里面的專家們,就更加興奮了。

韓元的講解,以及鑭化鎵硅薄膜太陽能發電板的結構,給他們帶來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一條全新的,或許可以應用于其他器材設備及實驗上的思路,重要性毋庸置疑。

因為沿著這條思路進行拓展,可能會誕生無數科研成果,甚至可能會出現諾獎級別的。

就如同牛頓打好理論物理的地基,后續在理論物理中涌現出了無數科研成果一樣。

當然,這只是借牛頓比喻一下。

鑭化鎵薄膜中的特殊晶狀結構帶來的啟發遠比不上牛頓打下的地基,畢竟理論物理是如今整個社會的基石。

除此之外,這個直播間還讓他們看到了人類和其他文明或者平行世界人類文明的差距。

無論是耗能極低的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還是可以接收吸收轉換絕大部分太陽能光波鑭化鎵硅薄膜。

這些科技最少都領先了人類大幾十年。

就像人類還只能制造提供N推力級別的電推進發動機,而這名主播卻可以制造KN推力級別的電推進發動機一樣。

差距大到可能人類需要一名偉人才能突破。

不過差距雖然大的有點夸張。

但這種差距卻給人類點明了一盞燈,讓處于黑暗中摸索前進的人類有了前進的方向。

只是,不知道這個方向,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盡管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的,但人類中從來都不缺少充滿智慧的人可以看到想到未來的事情。

正如同韓元之前擔憂這個系統是高級文明用來控制其他文明科技發展道路的東西一樣。

人類中也不缺少這樣那樣的推測。

經過一系列的檢測,確認了這塊太陽能發電板沒有問題后,韓元回到了無塵工作室,將剩下的基板全部處理了出來。

因為處理難度方面較高,再加上P電層的刻蝕時間不定,所以韓元花費了接近十天的時間,才將這一批太陽能發電板制備出來。

再加上一一測試,耗費在上面的時間就更多了。

好在這已經是飛行器上最后一個關鍵性的重要零部件了。

制造完成后,只需要再制備一批對應的用于保護太陽能電池的高透光鋼化玻璃就可以開始組裝飛行器了。

至于高透光的鋼化玻璃,這種東西的制備生產,對于已經擁有玻璃生產廠的他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鈦合金骨架、電推進發動機、高儲能鋰硫電池、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這些制造一架飛行器的關鍵零部件已經處理完了。

剩下的一些其他結構,比如蒙皮、液壓傳動、電線路圖等等都可以一邊組合一邊配置。

要不是它是真的能飛,根本就沒法當成一架飛行器。

和正常的飛機相比,這種勒落三角飛行器的構造要簡單無數。

沒有襟翼、沒有機翼、沒有尾翼、沒有主軸/橫軸、沒有復雜的各種控制系統等等。

簡單程度,和萊特兄弟制造出來的第一架飛機有的一拼。

只不過拼湊這家飛機的各個零部件,反而科技含量都巨高,放人類社會中,全都是妥妥的黑科技。

甚至是那種能改變人類科技、社會發展的那種。

當電推進發動機、高儲能鋰硫電池這些零部件骨架都完成制備的時候,三級任務的時間,只剩下不到一百天。

時間緊迫,組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別是在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即便是擁有各種工器具可以使用,組裝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別是飛行器底部提供升力的電推進發動機的安裝,長度接近三米,即便是他能搬動,也不好安裝。

最后還是將卷尾猴們喊了過來,教會了它們控制吊起裝置,這才將電推進發動機安裝上去的。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一架勒落三角飛行器一點一點的在直播間內網友的注視下組裝而起。

在距離三級任務結束僅剩二十七天的時候,韓元總算將最后一塊外部鋼化保護玻璃固定在了飛行器上面。

花費了整整七十多天的時間,在各種零部件幾乎全都齊全的情況下,他才將飛行器組裝起來。

期間消耗了無數鉚釘,消耗了無數中碳鈦合金焊接材料。

兩個多月時間,整個直播間內閃耀著各種焊接時發出來的刺眼亮光已經各種叮叮當當的巨大響聲。

從鋼鐵臺上跳了下來,韓元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望向眼前的龐然大物,眼神中滿是興奮和成就感。

整架飛行器固定在鋼鐵臺上,高度在中央最高處達到了四點七米、三邊長超過了十米。

對于一架飛行器來說,這個大小堪堪能和救援直升飛機相比。

和普通的民航客機比起來,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即便是華國常見飛國內的小型的A310300民航客機,其機翼長度足足有四十三米,機身長度更是接近五十米。

就算是單人戰斗機,體型也比這個要大。

比如華國的J10系列,其機身長度也超過了十五米。

對于一個人來說,十米長、五米高的飛行器,這是個龐然大物。

其實如果是僅僅制造一個單體飛行器的話,是完全不需要造這么大的。

三邊十米、最高處接近五米,這意味著里面的空間異常寬闊。

對于一個人來說,完全是屬于浪費級的。

而且單臺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推力高達了一百五十千牛,這個數字足夠推動超過十五噸的現代戰斗機飛行。

但韓元也沒辦法,飛行器的大小和面積,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經過了無數次的思考的。

這種形狀,這個大小,是最合適的。

如果改變大小,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比如改大,雖然那樣鑭化鎵硅太陽能發電板能提供更多的電能,但體積越大,需要的推力也就越大,對電能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那樣會出現鑭化鎵硅太陽能發電板無法給電推進發動機提供充足的電能問題。

將體積改小也是同理。

所以關鍵是做到最合適。

而目前這個大小的三角飛行器,是最合適的。

覆蓋了上半部分絕大部分地方的鑭化鎵硅薄膜太陽能發電板可以提供足夠的電能。

至于如何將這個組裝好的龐大的勒落三角飛行器從鋼筋廠房內運送出去,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畢竟重量高達十噸。

哪怕是經過了兩次的身體素質強化,韓元也拿這種噸位的大家伙一點辦法都沒有。

至于滑軌之類的裝置,在面對如此龐大的飛行器,也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韓元就沒有考慮過要將飛行器運送出去。

他準備在飛行器組裝完成后直接拆掉廠房,反正廠房內的其他工業設備都已經轉移出去了。

目前剩下的只是一些組裝飛行器時使用吊軌等裝備。

當韓元拆除掉這些裝備后,一架龐大的三角飛行器,展露在直播間內所有人眼中。

整架飛行器從外觀上來看,一共有三層。

最底下是一塊塊的銀白色合金蒙皮,因為時間的關系,韓元都來不及做到給這些蒙皮刷漆。

以至于直播間內的觀眾可以清晰的看到合金蒙皮四邊的一顆顆密密麻麻的鉚釘。

除此之外,三臺控制飛行方向的電推進發動機也布置在這一層。

透過屏幕,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可以清晰的看到正對著他們的一臺電推進發動機的矢量單元尾部。

而中間一層,則是高透明的高強度鋼化玻璃,高度是二點三米,無論是從外面還是從里面都可以輕易的看透。

是韓元在天上飛行時用來時刻關注四周場景的地方。

當然,這一層高透光鋼化玻璃的表面同樣覆蓋著一層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只不過并沒有使用疊加技術,只有薄薄一層,并不影響視線。

而透過這一層,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用于支撐整架飛行器的高強度鈦鉻合金骨架。

這些骨架猶如‘梁式鋼橋’一樣,或大或小,但被粗壯的螺栓固定著。

承受著整架飛行器的撐力或拉力或彎矩和剪力,屬于最早制造出來的一批東西。

一直被放在廠房內釋放本身的殘余應力,直到組裝的時候才用上。

而再往上,就是呈弧形一直收縮的頂層了。

頂層是三層結構,最外面覆蓋著厚度超過一點五公分的超強度高透光鋼化玻璃。

這種強度的鋼化玻璃,能正面硬抗電磁步槍的涉及而只被打出來一個子彈孔洞,并不會出現整塊玻璃碎成渣的現象。

中間一層是采用了疊加、瓦片等技術的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

而最底下是一層鈦鋁合金板材,用于支撐。

這便是直播間里面觀眾透過屏幕能看到的全部了。

一年的時間造一架飛行器,還真讓他造出來了!

雖然知道這家飛行器很高科技,但我還是想忍不住吐槽一句:“好丑啊!”

嗐,別說飛行器了,我早就發現這個主播似乎沒有審美,造的東西都很丑。

還真是,之前的化驗室中的真空設備什么的,都好丑。

丑不丑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玩意真的能飛起來嗎?我很懷疑!

這玩意要是出現在地球上,妥妥的UFO。

飛肯定能飛,至于能飛多高,飛多遠就不確定了,飛一半掉下來也不是不可能

掉下來就坑爹了。

害,坑什么爹,下輩子注意點就行了。

話說我好像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種東西?

想起來了,米國的TR3B反重力飛行器就是這個樣子的,不過米國的那個是三角形的!

還反重力呢,反智力吧!

米國要是能弄出來反重力飛行器,早就統一銀河系了

你們說這個主播手里有沒有反重力技術?

趕緊試飛一下啊,主播!都在等你上天呢。

說起飛不好嗎?上天?上西天還是上哪個天.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