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15日  作者:小耳朵是只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小耳朵是只貓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這么神奇?”

“只是用一個記賬之法,就能把這群貪官污吏區分開來?”

朱元璋聞言,又是震驚又是不可思議。

甚至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豈是不只是朱元璋。

其余人,無論是文官老李老、劉還是老吳,或者武官徐達、藍玉和常茂,甚至就連太子朱標,以及燕王朱棣,此時跟朱元璋的表情,神態,都是如出一轍。

因為這個道理很簡單,方世玉既然能區分這群貪官污吏。

那方世玉自然就知道這群貪官污吏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才能貪污這么多。

只要知道了這些貪官的手段,就有辦法防止以后的官員再用這些手段去貪污,大明就有可能真的沒有貪官污吏了。

大明盛世一來,以往的什么光武中興、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一類的,那都不叫事,分分鐘虐殺!

朱元璋甚至已經在心里暗暗發誓,若是方世玉真的能讓大明從此以后只有兩袖清風的廉政官員,沒有中飽私囊的貪官污吏。

那他就第一表明自己洪武大帝的身份,當場賜封方世玉為大明唯一一個活著的異姓王!

大明雖然異姓王也有,但常遇春已然去世了,而且還是去世后追封的。

活著的異姓王,那就變得跟燕王、寧王、秦王一個級別了。

這種級別,那后代的待遇,都是跟孔子以及龍虎山張天師后裔一樣的。

只要你不絕后,朝廷就會一直養著你!

朱方二家,共治天下!

“恩人!還請解惑!”

朱標顫抖著站了起來,深鞠躬,行大禮,激動的說到。

而太子對著方世玉行如此大禮,身邊的人,卻絲毫沒覺得不合適。

肅清一整個國家的官場!

這已經不是劉伯溫這種智囊的范疇了,那已經是超脫萬物,以天地為棋盤,萬物皆是棋子,大明國運都在他操控之中啊!

別說一個朱標了,就是陛下現在行李,也無不可!

“不至于!不至于!”

“快起來,小祝!”

“見外了不是?”

“小祝祝,給你大哥來杯茶,讓他緩緩,平靜一下。”

方世玉一邊拍著朱標的肩膀,一邊詫異。

至于這么大驚小怪的嗎?

這無非就是二十一世紀常見的經偵之法罷了。

真不至于啊!

“哥,你別激動,方公子不喜歡嚴肅的氛圍。”

朱紫怡一邊給朱標端來一杯茶,一邊安撫到。

這幾天,朱紫怡可以說是幾乎天天都膩在方世玉這里,因此對方世玉的了解更上了一層臺階!

這個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放蕩不羈!

甭管你是什么身份,跟你聊不聊的來,全憑他的眼緣。

朱標要是一直這么恪守本分的,很有可能會讓方世玉給他減分。

果不其然,聽說方世玉不喜歡他這樣的,朱標趕緊乖乖的坐了下去。

“沒你們想的那么復雜,這些人大致可以分成兩種。”

“郭桓就是其中一種,屬于大貪,貪污巨款!”

“這種人雖然占比不大,人數不多,但每一個貪污的都是巨款。”

“另外一種就是小貪,個人貪污的數量不大,但基數眾多,加在一起,也變成了一筆巨款。”

“本次郭桓貪污案中,被貪污的糧草,絕大部分就是被這種小貪的人中飽私囊了。”

方世玉一邊說著,一邊在墻上畫了兩個圈。

“那這群小貪,到底是如何貪污的?”

朱元璋皺眉追問起來。

兩千多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郭桓雖然一個人就貪了八百余萬,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珠寶玉石一類的。

剩下的大多數糧草,都被那些小貪給貪了。

自己管的如此之嚴,這些人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

其余人也都是一臉的好奇。

“這個也沒你們想的那么復雜,手段就兩個。”

“其一,折色火耗!”

“其二,淋尖踢斛!”

方世玉一邊說,一邊把這八個字寫了下來。

實際上這兩個手段,也不是明朝獨有的,歷朝歷代都很常見,是官員魚肉百姓最主要的手段了。

因為實在是太好用了,所以就一直遺留至今,明朝的官員也在用。

張居正變革之前,并沒有所謂的一條鞭征稅法,國家收稅,都是根據當地情況來收取的。

你的特產是什么,國家就收什么。

哪怕你的特產是養雞,那國家就收你生雞、死雞甚至雞蛋都可以。

當然了,若是條件允許,官府也會以物品以及銀子配合收繳。

這就讓那些小貪的官員,有了可趁之機。

畢竟每個低仿的冶煉技術水平都不一樣。

民間也好,官方也罷,白銀也好,銅錢也罷,里面的成分那都是極其不統一的。

有些成分更高,有些則更低,完全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因此,官方就會把收繳上來的銀子或者銅錢,重新熔鑄一邊。

在這個過程之中,損耗就出來了。

這就是所謂的折色火耗。

原本倒也算是正常現象。

但漏洞在于,這個損耗到底是多少,完全就由那些官員說了算了。

十兩銀子,熔鑄之后損耗三兩,那三兩裝進自己口袋,算是司空見慣了。

有些膽子大的,給你損耗個四五成,都是常有的事情。

甚至還有些不怕死的,直接給你損耗個七八成,也時有發生。

至于淋尖踢斛,就比這折色火耗更加有趣了,也更加常見了。

并非只有明朝,每個朝代都一樣,到了收成的季節,負責去地方收取糧食的官吏,都會用一種叫做斛的工具來當作計量工具。

一斛就是十斗,只是這斛是沒有蓋子的。

交稅的老百姓,只要把這斛裝滿,你的稅就算是交了。

于是,就會出現老百姓把糧食倒進斛里,倒滿之后就會停手。

這原本也是正常流程,畢竟已經滿了。

偶爾會有一些糧食因為滿了,溢出來,就算是正常的損耗了。

但時間一久,那些負責收糧的官吏,就從這里面發現了一個發家致富的機會。

這溢出來的糧食反正也沒人管,自己完全可以拿回去啊!

只要溢出來的越多,那自己拿回去的不就可以越多嗎?

于是,當老百姓朝著斛里倒糧食的時候,一旦滿了,那些官員就會使出佛山無影腳,在斛上狠狠的踹一腳!

這一腳讓斛里原本是滿的,瞬間就再次空了不少出來,這空出來的,老百姓自然就得再補上。

于是糧食自己拿走了,朝廷也沒少收。

為了順利撈點油水,這一招很快就被推廣執行了,幾乎所有官員都參與其中了。

以至于后來大家評選誰是最受歡迎的人,并不是看這個人的人品或者官位,而是看這個人的腳法厲不厲害,能不能讓斛里的糧食掉的更多!

有些人更是打小就開始練腿法,長大后,憑借著犀利的腿法,成為了當地官府的紅人。

“方公子,這兩個方法朝廷都是知道的,從洪武元年開始,就已經明文禁止了啊!”

“地方怎么還有人用呢?”

李善長皺眉問到。

老李可謂是大明的蕭何,大明還沒建立,他就負責老朱的后勤,因此這征稅收糧,老李簡直就是再熟悉不過了。

朱元璋自然也熟悉!

畢竟朱元璋就是老農民出身!

甚至親眼目睹過所謂的折色火耗以及淋尖踢斛。

本來種點糧食就不容易,好不容易把稅交夠了,結果那些鬼腳七一腳下去,自己又要多交不少!

于是洪武大帝建國之后,直接嚴令禁止再有這種陋習!

甚至直接納入了律法之中。

為了杜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洪武大帝規定,地方收稅不再收取任何銀兩銅錢,改收寶鈔。

這樣一來,折色火耗也就沒了。

至于對付鬼腳七,洪武大帝也想到了一個辦法。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斛沒有蓋子,那就給斛加個蓋子,甚至還規定,專員要按時下去巡查!

雖然這么一來,那些收糧的官吏工作量徒增,但洪武大帝可不在乎,你當官那就應該為老百姓服務的。

只要老百姓不吃虧,一切就是值得的。

實際上這兩招也都是李善長的主意。

一開始執行的時候,老百姓那是紛紛叫好,洪武大帝也是深感高興。

可沒想到,現在又被方世玉提出來了。

“老李啊,你這話一出口,我就知道了,你這是多久沒去下面轉轉了?”

“這都過去了十幾年,那些貪官污吏早就想到了解決辦法,應對你這兩招啊!”

方世玉一臉鄙夷的看著李善長,緩緩說到。

“解決?怎么解決?”

李善長一臉問號追問起來。

真算起來,建國以后,他確實沒怎么去過鄉下了,但不代表他就對鄉下一無所知了啊!

這么完美的方案,老李壓根就不信,還有人能破解。

方世玉一邊從滿眼小星星的朱紫怡手中,接過茶喝了一口,一邊開始解釋起來。

“你們應該通過現象去看本質,這兩種手段的本質那是什么?那就是加大征收過程中出現的損耗。”

“這損耗部分越大,那些貪官污吏的額外收入就越多。”

“因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只需要想辦法加大損耗,就能達到目的了。”

“方公子,這寶鈔還能怎么損耗啊?”

“都改用寶鈔了,難不成還把寶鈔直接貪了?”

吳琳此時也是終于忍不住,皺眉問了起來。

“問題就出在這里。”

方世玉搖了搖頭,也不廢話,繼續解釋起來。

“實際上,這個鍋,完全就是當今陛下的鍋!”

什么?

你甩鍋就甩鍋!

竟然把鍋甩給了當今陛下?

你小子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吧?

話音落地,頓時眾人無不倒吸了一口涼氣。

朱元璋更是一愣!

朕就這么不招你個小王八蛋待見?

有事沒事都要讓朕背黑鍋?

“你小子可別胡說!”

“這跟陛下有什么關系?”

徐達率先反駁起來。

“這可不是胡說。”

“確實是當今陛下不太地道啊!”

“你們應該很清楚,當今陛下雖然雄才大略,但這經商一道,陛下實在是個門外漢啊,這一塊陛下的腦子確實不大夠用!”

“寶鈔原本是為了利民利于經濟發展的,可惜陛下那是只負責發,卻不負責收,導致大明通貨膨脹,寶鈔的市值也是一降再降。”

“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解釋過了。”

“你們忘了?”

方世玉看了看眾人,緩緩問到。

“那啥,這烤肉真香啊!要我說還得是方公子厲害,韃子就搞不出來這么好吃的烤肉啊!”

“廢話,韃子手里可沒有青鹽跟白糖!”

“老吳!俺突然想起來了,那天本來俺可以胡的,都怪你,讓俺沒胡,不行,你得賠俺錢!”

方世玉的目光落在誰臉上,那個人立即就開始了顧左右而言他。

你小子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沒看見老李一個勁的給你臺階下嗎?

你小子還一個勁的把話題繞回來!

你特么的不怕死,俺們可怕,俺們可不敢跟你一起甩鍋給陛下!

你要玩,你就自己個玩吧!

別想拉著我們跟你一起作死!

“方公子,這到底跟當今陛下有什么關系啊?”

“莫非陛下親自指使他們這么做不成?”

就在這群老狐貍一個個顧左右而言他的時候。

一道悅耳的聲音響了起來。

最佳捧哏朱紫怡,滿眼小星星,好奇的看著方世玉,一臉的天真無邪,緩緩問到。

可憐洪武大帝,差點沒被氣死。

姑娘啊!

姑娘!

有你這么當女兒的嗎?

不都說女兒就是貼身小棉襖嗎?

咋到了你這里就成了坑爹的貨呢?

胳膊肘往外拐就算了!

你還一個勁的拆你老爹的臺!

難道老爹在你心里還不如方世玉這小王八蛋嗎?

“問的號!”

“小祝祝,善于思考,值得鼓勵!”

方世玉贊賞的朝著朱紫怡豎起一個大拇指,點了點頭。

此時對于朱紫怡,方世玉那是越看越順眼了。

你看看,以前那個最佳捧哏小祝,現在已經完全不行了,跟不上本公子的節奏了!

好在又來了個小祝祝,不錯不錯!

方世玉一邊點頭,一邊拍著朱紫怡的肩膀。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上一章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