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第七十七章 防作弊措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防作弊措施

第七十七章 防作弊措施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20日  作者:小耳朵是只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小耳朵是只貓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我看這些人就是吃飽了撐的。

還是給他們安排的工作量不夠大。

看來老朱我還是比較仁慈,還讓他們擁有休息的時間,有空多多磨練一下這些官員,省得他們一天到晚想些有的沒的。

“原來是這樣,方恩人,還有別的嗎?”

如果不是方恩人特地提醒自己的話,朱標絕對不可能發現這兩者的區別。

“還有一點,那就是筆跡了。”

方世玉指著自己寫出來的兩幅字說道。

“從古至今有個說法,字如其人。”

“北方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北方士子們的字大多雄渾豪邁,有著一股不羈的風采。”

“江南多煙雨,綠水青山,所以南方士子的字比較清秀柔美,多了幾分風流倜儻。”

“所以我們可以從字跡上,來分別出南北士子。”

方世玉搖頭晃腦地說道。

“原來還可以這樣。”

朱元璋也跟著點了點頭。

實在是沒有想到啊。

這里面的彎彎道道居然這么多。

不比自己曾經排兵布陣容易啊。

太子朱標接著問道。

“方恩人,還有別的嗎?”

“原本有這兩個點,已經可以辨別南北了。”

“不過他們還有一招更加精妙絕倫的方法,那就是辨別出每一張試卷的風格。”

“風格?!”

父子二人聞言,頓時愣住了。

墨汁和筆跡他們還算是可以理解,不過這個風格又是什么鬼?

“你們并沒有聽錯,就是風格。”

方世玉認真的點了點頭。

“我大明王朝的苦苣,考的是什么?自然是程朱理學,而這門學派朱熹又是重中之重。”

“朱熹可是南宋的人,足見這程朱理學的大能,基本上都在南方,偶爾極個別不在南方,那也出在了巴蜀靠南的地方。”

“大明以前并非考這個學派,而沒個學派的風格都是截然不同,所以自然是可以分辨的。”

“北方雖然遼闊,但自古就沒出過什么文學大師,大家基本屬于閉門造車,文風更是花樣繁多。”

“沒有學過的人可能分辨不出來,不過精通于理學的人來說,他們一眼就可以辨別出,文章出的風格是屬于哪位文學大師的門下。”

“劉三吾可是地地道道的的南方人,對于理學更是極為精通。”

“所以當他們看見考卷的時候,便可以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分辨出來哪是南方學子的考卷哪是北方學子的考卷。”

“別說錄取的都是南方學子了,若是他們高興,專門找一個他們喜歡的大師門下學子錄取,也完全不是問題。”

什么……

方世玉說的輕巧,可在朱元璋父子二人聽來,卻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

如果真的按照方世玉所說的那樣,那豈不是以后這幫主考官想讓誰中進士,誰就中了進士。

雖然自己是皇帝,最后一關的殿試自己可以控制,可是參加殿試的人,已經是被挑選過的,自己這個九五至尊,已經無力回天了。

朝廷舉行掄才大典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你有沒有挽救的方法?”

朱元璋聲音沙啞的詢問道。

方世玉剛才的那一番話,對他造成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

在隋唐之前,無論是漢朝的察舉征辟制還是晉朝九品中正制,能不能做官,這無非取決于有沒有人賞識你,或者你會不會投個好胎。

這非常容易形成幾大世家門閥,輪流把控朝政的尷尬局面。

從隋唐一直到南宋,之所以啟用科舉,目的就是為了提拔寒門子弟,從而打消掉世家門閥對朝廷的影響。

但是如果一切按照方世玉所說的那樣,那么很快將會以學派以及地域為分界,產生全新的世家門閥。

那么這個天下到底誰才是掌權者?

別說朱元璋這種事無巨細都要親歷親為的開國皇帝了,就是換成隋朝楊廣,那都是無法忍受的。

“方法總比困難多,只是得不償失啊,費時費力不說,還要得罪文官集團。”

方世玉不咸不淡的說道。

像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實在是不想去做。

“恩人,您這話就錯了。”

“那些都是朝廷該操心的事情,何況文官集團算個球啊,反正咱都是要跑路的人。”

“現在最為緊要的事情,那就是趕緊洗刷恩人您身上的嫌疑,安全第一啊。”

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太子算是拼了,他徹底的淪為了大忽悠這個角色。

“說的沒錯,以我對當今陛下的了解,他從來都不怕麻煩的。”

“為了科舉,陛下已經等了十五年,便是再耗費點時間,那又如何?”

朱元璋連忙配合自己兒子的話,在旁邊附和道。

而且他說的也是心里話。

自己不過是一個佃農出身,年輕的時候有什么苦,有什么累沒有嘗受過。

麻煩是什么?

朱元璋的字典里,就沒有麻煩這兩個字!

況且,文官集團是哪位?

大明王朝的那些文官,都已經被他搞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也沒見翻出什么水花來!

誰跟老子橫,老子就砍了他的腦袋!

方世玉想了想,他覺得祝老頭他們說的倒也是。

甭管自己說了啥,即便自己現在不說,后面他們也會自己摸索出來,現在說出來,只不過是讓他們少走一點彎路,應該不會影響歷史的正常前行。

“那行吧,本少爺就好好的跟你們說道說道。”

方世玉轉過身去,然后來到了小院的院墻前。

太子熟門熟路的,把粘好了筆墨的毛筆遞到了方世玉的手里。

方世玉一臉欣慰的點點頭,直接提起大筆,再墻上寫了起來。

很快,七個大字映入眼簾。

彌封!

眷錄!

臺閣體!

“恩人,這和糊名制有什么區別嗎?”

太子滿臉疑惑的問道。

別的我們先不說,這彌封和糊名制不是一個意思嗎?

恩人該不是為了湊數,才寫下這兩個大字的吧?

“小祝同學,你想太多了。”

“糊名制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防作弊措施,非常容易被人識破。”

“不過我這一套防作弊措施用下來,我可以保證,這些考官還有閱卷官,百分百發現不了心儀考生的卷子。”

“不過......”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


上一章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