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變萬化,靈活多變,算計和博弈隱藏在每一個回合的角角落落;快慢結合,張弛有度,力量和速度的變奏貫穿始終,這就是“費高決”的最大魅力。
此時,就是如此——
高文突然提速,用一記時速兩百公里以上的發球形成壓制,卻萬萬沒有想到費德勒反而逮住這樣強勢的大力平擊發球……上網,接發球后順勢上網。
“意外VS意外”。
前面,費德勒有機會上網,他反而是故意放棄機會。
現在,費德勒處于被動,卻又以巧制勝強行上網。
一來一往之前,當網球沿著并不嚴格也并不精細的直線粗糙別扭地來到高文正手位,費德勒的身影也已經靠近發球區底線,形成物理層面的雙壓迫。
也就是說,費德勒沒有給高文思考和布局的時間,一下就將這個回合推向條件反射的本能反應階段。
高文的回球,并不困難,真正的難題是如何回球。
正手,斜線,拉上旋。
下意識地,高文就將回球拉了起來,主要還是為了搶擊球點,繼費德勒之后也再次將節奏帶起來。
其實,在這兩局里,費德勒上網次數明顯提升,并且百發百中,但費德勒也意識到自己上網壓迫的策略被高文漸漸適應,所以他需要出其不意一下。
該上的時候不上,不該上的時候強行。
打破規律。
然后,就再次將高文推向驚濤駭浪的海嘯之中。
果然,高文的下意識回球就再次卷入費德勒期待的“以快打快”模式里,費德勒的天賦得到更多發揮空間,反而是如魚得水,條件反射非常迅猛。
第一時間,費德勒一次橫向跨步,并且持續上步貼網,正手就已經出現在高文回球的線路之上。
一攔,一扣。
費德勒就在網前完成一拍斜線攔截。
網球,砸了下去。
出手,要的就是一個“快”字,以至于出手之后才注意到,高文也上網了,進入底線的銜接腳步非常輕盈也非常敏捷——
高文,也在跟上變化。
盡管回球銜接和擊球線路沒有新意,并且踏入以快打快的模式,但緊接著高文也改變自己的被動局面,主動進入“賽場”,和費德勒堂堂正正地正面對決。
這,是一個變數。
但此時正在強強碰撞中,全然沒有時間猶豫遲疑。
然后,費德勒就看到高文連續大跨步拍馬趕到,正手已經提前引拍,卻沒有著急出手,而是在準備擊球之前停頓了一下。
假動作?
虛晃一槍?
如果是底線對決,這樣的局面往往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頓,互相算計互相挖坑;但在網前則不一樣,沒有猶豫遲疑的時間,一切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費德勒搶了一步。
橫向移動,封堵反手的直線空檔。
下一秒就可以看到網球筆直筆直地朝著自己的反手沖擊過來,證明費德勒的直覺正確,但沒有時間慶幸,反手就已經控制拍面角度,攔截了一拍。
網球撞擊在費德勒的球拍上,沒有摩擦的時間也沒有停頓的空間,反作用力劈頭蓋臉地砸落下來,馬上就拉扯著網球反方向飛回去,沿著斜線拉拽。
同時,拋物線微微上揚起來,這是拍面角度控制的結果,一看就知道,費德勒試圖從高文的頭頂上空尋求突破口。
但是!
電光火石之間,一抹淺藍色身影就已經吹拂而過,眼花繚亂的腳步宛若移形換位一般貼著球網移動,并且在網球繼續上揚超過擊球覆蓋范圍之前完成攔截。
雙手反拍,一扣一蓋。
重錘。
啊,啊啊啊!
并且,發力。
高文的整個身體力量全面下壓,捶打網球全力下壓,朝著費德勒的正手位貼近右腿的追身位置砸去。
乒,乓。
乒,乓。
費德勒也沒有時間思考,全靠本能的條件反射,右手往下延伸,在右腿腳跟處攔了一下,純粹下意識的動作,緊接著就感受到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朝著拍線全面擠壓,但還沒有來得及細細控制,網球就已經躥了回去。
一切都太快了!網前短兵相接就這樣碰撞在了一起,費德勒也好高文也罷,暫時沒有時間細細思考慢慢布局,全靠本能和直覺,卻在電光火石之間考驗球員的比賽嗅覺以及臨場反應,進入全新階段。
機會,均等。
一來一往之間,沒有辦法喘息。
網球居然就再次上揚起來,甚至比前一拍的上揚曲線更高,拋物線高高揚起,前半段的曲線又陡又峭,快速攀升,試圖突破網前高文的覆蓋范圍。
人高馬大的高文,一下就識破了費德勒的意圖。
他沒有選擇后撤拉開空間,而是再次往球網方向上前一步,視線快速捕捉到一下網球的飛行軌跡以及費德勒的站位,當意識到自己可能覆蓋不住的同時——
原地起跳、旱地拔蔥。
沒有猶豫遲疑,沒有思考盤算,純粹就是一種本能驅動,當機立斷地跳躍起來,球拍徐徐攀升高度。
上升,再上升。
一直到出現在網球的飛行軌道上,毫不猶豫地重重扣殺。
下壓,重錘。
啊啊啊!
腹肌收緊、身體折疊,力量貫穿一氣,全力蓋帽。
費德勒心神一緊,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危機撲面而來,此時此刻就展現出傳奇天王的風范,匪夷所思地伸手一攔,僅僅只是下意識地一種反應而已,伸手的剎那,腳步跟不上,以至于往右側踉蹌了一步,卻恰到好處地出現在高文的扣殺線路之上。
一擋。
在全場錯愕的驚呼聲之中,還沒有來得及驚嘆高文反應及時完成扣殺,就被費德勒的本能反應震住,視線順著網球的牽引重新上揚飛翔,居然再次朝著高文的頭頂飛去。
這,這怎么辦?
高文才剛剛完全一拍扣殺,正在感受地心引力地拉拽快速下墜,緊接著就看到網球神乎其神地再次上揚起來,立刻氣沉丹田,感受著狂風獵獵作響,地面的踏實感排山倒海地撲面而來。
但腳步并沒有踩結實。
腳尖一點,蜻蜓點水一般,膝蓋以彈簧的姿態壓縮又打直,屏住呼吸含著一口氣,沒有停頓地馬上二次起跳。
身體舒展,肌肉緊繃,雙臂雙腿分別朝著兩端延伸,丹田深處再次爆發一喝,殘存的能量毫無保留地全部釋放。
舒展,再舒展。
然而。
還是不夠。
眼看著二次跳躍的高度已經達到極致,隱隱能夠感受到地心引力的拉扯,身體無法再繼續滯空停留,但球拍和網球之間還有些許距離,似乎就要眼睜睜地注視著網球突破封鎖擁抱自由。
難道,就這樣了嗎?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