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大學時代布局與博弈、壓制與反擊——
即使是看似最簡單的一拍擊球,高文和德約科維奇之間的碰撞也完全緊繃。
盡管這次德約科維奇沒有選擇發球上網,卻沒有想到高文以一拍“沒有必要的”正手挑高球打破平衡。
本來,發球過后德約科維奇的第一拍進攻銜接將回合節奏提升起來;但轉眼,高文就將節奏拉下來。
球網對面,德約科維奇的腳步已經第一時間到位,卻不得不耐心等待,一邊保持腳步調整一邊集中注意力,眼睜睜地看著高文已經贏得喘息空間重新歸位,這也意味著德約科維奇的發球布局被化解。
布局,必須重新開始。
其實,高文這一拍挑高球的時機選擇,不僅意外,而且巧妙。
看似被動,但也沒有那么被動,所以高文能夠擁有更多時間和空間來控制擊球,拉出一道飽滿拋物線,一舉將網球推向德約科維奇的反手位底線大三角,落地之后高高彈起,為下一拍進攻制造難度。
如果是錦織圭或者弗格尼尼,這一拍球,他們直接就上步搶上升點,撇開他們兩個人都不是大力水手類型的球員不說,反手位的一拍橫掃就能夠完成快速銜接,節奏和速度的提升成為回球質量的疊加。
威脅系數,直線上升。
然而,德約科維奇并非如此。
不是德約科維奇不會搶上升點,而是他的比賽風格并非如此,他往往還是習慣后撤,不搶上升點,等待網球達到拋物線頂點之后的二次下墜,然后再出手,他寧愿把節奏放慢下來,側重于自己的控制。
高文,恰恰就是抓住這一個特點,突然地挑高球——
控制,非常精準,準確壓線,落地之后的強烈上旋完全釋放,朝著德約科維奇的臉頰快速旋轉而上。
德約科維奇的腳步習慣性地被迫后退一步。
他的驕傲與自信,并不是通過咄咄逼人的進攻展現,而是通過無與倫比的底線能力展現,他不介意后撤,也不會因為失去進攻位置而懊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底線擊球能力不會害怕畏懼任何一位對手。
一步,僅僅一步而已,拉開空間,然后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后撤的左腿,又伴隨著轉體動作重新上前。
轉身。上步。推動。
先退后上。
即使沒有助跑的沖刺慣性力量,卻依舊依靠小小的動作以及身體的后盾形成一個推動效果,緊接著雙手反拍就已經出擊。
等待網球二次下墜的時間,給予德約科維奇充分的調整時間,雙手反拍一拍平擊,扎實而穩健地橫掃。
干脆利落,簡單高效。
反手斜線,“insideout”線路,橫跨全場。
的確,發力不是德約科維奇的強項,這一拍擊球,還是被高文算計到了,挑高球的出色質量讓德約科維奇沒轍,基本就是過渡球。
然而,此時此刻,德約科維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擊球質量依舊保持超高水準,大腦也保持高速運轉,過渡球也同樣綿里藏針。
從反手斜線到反手斜線,兩位球員的回球基本保持在同一軌道上,但側重點不同——
高文側重旋轉和拋物線,以挑高球形成限制。
德約科維奇側重落點和線路,以平擊球完成調動。
這一回球,落在高文左側邊線的淺區,也就剛剛出發球區底線小三角而已,落地之后還持續往外旋轉。
角度,完全被撕開,橫軸線上的空間被利用到極致。
速度不快、力量不強,完全在高文的覆蓋范圍,但重點在于,高文的腳步直接被拉出雙打線之外,當他完成擊球的時候,整個人就已經單打區域消失,球場完全清空,門戶大開,處處都是攻擊目標。
看,這就是德約科維奇。
如果有人認為自己能夠抓住德約科維奇的短板狂轟亂炸,那么結局肯定會輸得非常凄慘。
所以,高文如何應對?
高文沒有預料到這一幕嗎?不,他當然預料到了,當他選擇挑高球的那一刻起,注意力就完全集中。
第一時間,高文捕捉到德約科維奇的腳步調整和擊球動作,瞳孔一縮,腳步就已經朝著反手位移動。
三步做兩步,轉眼就已經拍馬趕到,目光灼灼地盯著網球,雙手反拍早早架起來,宛若炮臺一般。
左腿,一蹬,剎車,控制住身體。
反作用力順著小腿、膝蓋、腰部一路躥升,一個轉體,雙手反拍就已經飽滿而充分地迎前撞擊出去。
發力!
毫無保留地,全心全力地,發力。
整個轉體動作、整個揮拍動作,全部推向極致,球拍在擊球完畢之后依舊沒有停下揮動,持續朝著后腦勺方向疾馳,力量和速度、慣性和爆發完完全全凝聚在瞬間。
然后,釋放。
扎實而強勁的擊球,化作一團火球,浩浩蕩蕩地橫穿球場——
斜線。
依舊是斜線。
高文知道自己的整個球場已經清空,也知道自己選擇直線是避免下一拍狼狽的最好方案,但同樣,德約科維奇也知道這一點。
視線余光捕捉到德約科維奇正在橫向移動的身影,高文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回頭球,再次用斜線牽制。
而且,不是隨隨便便的輕打,而是毫無保留地全面發力平擊。
網球,席卷著浩浩蕩蕩的強大聲勢再次朝著德約科維奇的反手位沖擊,飛行軌跡在瞳孔里漸漸清晰——
外撇。外撇。外撇。
角度,完全被撕開,準確來說,進一步被撕開。
高文抓住德約科維奇撕開角度的回球,身體瞬間外扯,瞄準發球區的淺區,將橫軸線的空間利用到極致。
全場,倒吸一口涼氣。
這一拍斜線,在整個職業網壇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擊打出來,因為角度越大、控制越困難,不僅要求手感細膩精準,而且要求對整個球場三維立體空間有著清晰感知,最重要的是,出手不能有任何猶豫。
atp里,能夠完成這一拍擊球的球員鳳毛麟角,其中兩位,就是眼前正在球場之上飛奔對抗的兩位。
但即使是高文和德約科維奇,選擇這樣的擊球線路也需要一些時機,不能隨隨便便冒險。
你來我往之中,兩位球員將球場的橫軸線空間利用到極致,并且進一步往外拓展延伸,置身于現場就能夠清晰看到縱橫交錯的線路宛若棋盤一般浮現在眼前。
踏踏,踏踏踏。
德約科維奇沿著底線橫向沖刺的直線,筆直筆直地從球場下方呼嘯而過。
他,沒有放棄。
準確來說,不僅沒有放棄,而且昂揚斗志開始熊熊燃燒起來,肉眼可見。
相關、
__綜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