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人祖,開局加入聊天群第27章齊天大圣孫悟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洪荒人祖,開局加入聊天群 >>洪荒人祖,開局加入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章齊天大圣孫悟空

第27章齊天大圣孫悟空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3日  作者:三色杯奶茶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三色杯奶茶 | 洪荒人祖 | 開局加入聊天群 
修真仙俠


書迷正在閱讀:、、、、、、、、

西游記世界。

乃是洪荒多元世界下的附屬世界。

其生成的來歷并不為人所知。

世界背景,大致是佛、道、天庭三大勢力布下了西游之局。

借此清掃世間不臣,進一步鞏固自身的統治。

順帶,按照三家商議好的方式,佛法東傳,光大佛門。

同時,三家瓜分勝利果實。

這方世界有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菩提老祖、黎山老母等絕頂高手。

盡皆是證得太乙的存在。

至于之下金仙境的存在,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那么問題來了!

洪荒世界的昊天上帝,與西游記世界中的玉皇大帝是什么關系?

洪荒中的太清,與西游中的太上老君又是什么關系?

如來佛祖呢?

菩提老祖又是誰?

黎山老母呢?

甚至這方世界中,出場過的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是否就是元始和通天圣人的分身?

他們跟洪荒世界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說來,不止是西游世界。

聊天群中,可還有著一個來自封神榜世界的群員呢。

洪荒、封神、西游,它們之間又有著什么樣的關聯?

如此種種,著實令人難以辨明。

江流兒深知,西游之路乃是一個棋局,世間大能者們布下的棋局。

天地為棋,眾生為棋子。

而自己,只是一顆微不足道的棋子而已。

若是加入聊天群之前的江流兒,或許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內幕,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但加入了聊天群之后,江流兒知道了許多許多。

對于江流兒而言,這場棋局,何嘗不是他與整個世界的博弈呢?

如來、太上老君、玉帝三人的棋局中,設定的是佛法東傳,金蟬子成佛,皆大歡喜。

但江流兒卻覺得,有了聊天群的幫助,以一顆棋子的身份,未嘗不能成長到參與棋局的地步。

玄奘:“拜見人祖,江流兒明白!感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

這時,看到群員們都很鼓勵自己,甚至是人祖也出言表示支持,江流兒就更有信心了。

伯爵武當張道人:“西游大幕正式拉開,你想好要怎么做了嗎?”

玄奘:“我想定個小目標,奪得本世界的統治權,需要諸位的幫助!”

自從得了《西游記》這本書,江流兒熟讀于心,對于后面發生的事情,算得上是了然于胸。

對于接下來的發展,江流兒心里大概有個想法。

借著西游路的開啟,動搖三家的統治。

九九八十一難,說起來不過是佛道天庭三家排排坐、分果果而已。

順便打擊那些游離在三家之外的勢力。

順我者、敕封為仙神,逆我者、貶為妖魔。

如此腐朽的世界,簡直令人作嘔。

既然如此,我江流兒就掀翻了這天!

法海:“奪取世界統治權?聽起來倒是有點兒意思!”

如來老兒的假惺惺面孔,他早就見識過了。

眼下看到江流兒這小兄弟也跟自己是一樣的態度,法海倒是對他生出了些許好感。

道濟:“自來到洪荒之后,我已經放棄佛法,轉修我人道仙訣!但玄奘大師如有需要,隨時可以知會一聲!”

李修緣已經改回了本名,佛經不念了,佛法也不看了,齋也不吃了。

修仙好啊,修仙妙啊!

群主人祖:“奪取一方大千世界的統治,這可不是什么小目標,你要加油才行!”

小和尚的想法是好的,李洛當然不會反對。

無論群員們選擇什么道路,他都表示支持。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煌煌人道該有的樣子。

管理員大秦始皇帝:“人祖說的不錯,大千世界畢竟不是中小千世界可比,勢力錯綜復雜,除非你以無上偉力強行破局!否則的話,朕建議你仔細斟酌才行!”

看著江流兒的話,嬴政百感交集。

身為第一批進入聊天群的五人組之一。

如今已經落伍了,不再是實力最強的存在了。

這些來自大千世界的群員,后來居上,已經返超了前輩。

遠的不說石昊、秦羽、方寒等人,就說新入群的孟奇、周青、紀寧、玄奘等人。

也都年紀輕輕就崛起,成長到巔峰也花不了多長時間。

而自己呢,勉強跟上了大部隊的腳步。

嬴政不禁感嘆,出身大千世界就是好啊,無論做什么事都是事半功倍!

玄奘:“多謝諸位教誨,江流兒必定謹記于心!后面如果有需要,我會申請諸位的援助!”

近些日子里,長安城可以說是非常的熱鬧。

前些日子,天空中突然掉下一個龍頭,令城里的人為之驚恐。

然后,有小道消息說,大唐皇帝嚇得每天都睡不著覺,派了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人守夜才得以安寧。

但是,堂堂大將軍不可能每天晚上都給皇帝守門吧。

于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命令畫師把兩位大將的模樣畫下來,貼在門上。

只是,沒過幾天,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出,令天下震動。

還沒等天下縞素,全國皆哀,那駕崩的大唐皇帝又突然還陽了。

江流兒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后院劈柴呢。

他知道,天空中落下的龍頭,是因為唐皇失約之后夢中斬了涇河龍王,被其冤魂報復所致。

至于其起因,已經不重要了。

這些都只不過是為了順利開啟西游之路而已。

隨后。

大唐皇帝頒發了圣旨,說是要召集天下的有道高僧,舉辦一場盛大的水陸法會,來超度地府中的亡魂。

消息一經發出,天下佛門都沸騰了。

而臨近長安城不過百里地的金山寺,自然也就在征召的范圍了。

當圣旨傳來之后,主持悟明大師就帶著全寺所有弟子動身,前往長安參加水陸法會。

毫無意外,江流兒也在此列。

唐皇召集天下高僧,自然沒有這么快速。

足足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天下間有名有姓的高僧才齊集長安。

當然,召集而來的僧人何止一兩千人,萬人都不止。

怎么辦?

誰人上場,誰人不上?

當然是比試一場。

比什么?

比佛法!

于是,在水陸大會的前夕,眾僧來了一場論佛大會。

卻不成想,年紀輕輕的金山寺小沙彌江流兒佛法高超,竟然奪得了魁首。

唐皇當即命人查明了江流兒的身世,這才得知,江流兒的身份不簡單。

外公是當朝大臣殷開山,他父親是昔年的狀元陳光蕊,官拜文淵殿大學士。

江流兒一心只喜修持寂滅,不愛世間榮華富貴。

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

千經萬典,無所不通。

佛號仙音,無般不會。

有詩曰: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當朝長。

出身命犯落江星,順水隨波逐浪泱。

金山寺里有大緣,長安和尚將他養。

從小被稱江流兒,法名叫做陳玄奘。

當即,大唐皇帝便決定,召江流兒進宮面圣。

江流兒進宮之后,大唐皇帝問道:“可是學士陳光蕊之子陳玄奘否?”

江流兒回道:“啟稟陛下,臣是。”

大唐皇帝道:“果然不錯,是個有德行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玄奘頓時領旨謝恩,受了大闡官爵。

而后,大唐皇帝一并賜下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

令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阇黎班首,書辦旨意,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江流兒領旨而出宮,遂到化生寺里,聚集眾僧,打造禪榻,裝修功德,整理音樂。

選得大小明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

諸所佛前,物件皆齊,頭頭有次。

選到九月初三的黃道吉日,開啟那七七四十九日水陸法會。

玄奘:“不負重望,終于安排好了水陸法會的事宜!”

將事情都安排下去之后,江流兒終于閑了下來,打開聊天群,向眾人匯報戰果。

他身為總管天下佛門的大闡都僧綱,自然不用事事都親歷親為。

只需要將大概的章程安排下去,其余佛門高僧自然會將事情辦的漂漂亮亮。

天下所有高僧舉辦的水陸法會,不說后無來者,起碼是前無古人。

這件事情,對于提升佛門的聲威而言,自然是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

縱使是對于江流兒坐上大闡都僧綱之職,有些人心有不滿。

但是,所有高僧都不會允許有人將這趟法會搞砸,否則,天下佛門都不會放過他。

伯爵武當張道人:“不錯嘛,竟然在上萬名高僧的手中奪得了大闡都僧綱之職!”

綱,首領也。

大闡都僧綱,管理天下僧人的官員。

能以十八歲之齡做到這個職位,真的是不簡單。

不僅要深得皇帝隆恩,還要佛法精深,方能服眾。

由此看來,江流兒這個小家伙,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

怕是早就為西行之局做好了準備,將佛經背得滾瓜爛熟不說,還能明了佛經本意。

這小家伙真是心機深沉。

張三豐若有所思的想道。

玄奘:“哈哈,原本的命運之中,我就能以此職統領天下僧人,繼而召開水陸法會,并西行求取真經!沒道理加入了聊天群之后,我會變得不堪吧?”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江流兒可是準備了十來年呢。

每日辛苦做雜務的同時,還要努力修煉,剩下的時間還要苦讀佛經。

這十來年的功夫如一日,真是個中辛苦誰能知?

好在,如今苦盡甘來,總算是不負厚望。

這一日,距離正式舉辦法會的日子越來越近。

突然,在長安城里來了一個光頭赤腳、身穿破衣的癩痢和尚,身后跟著一個小沙彌,當街叫賣祖上傳下來的袈裟和錫杖。

要說這癩痢和尚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手中的袈裟和錫杖看起來卻極為不凡。

見到這種情況,當然有人詢問他,這兩件寶貝作價幾何。

“袈裟作價五千兩,錫杖作價兩千兩!”

癩痢和尚昂起頭,說出了兩件寶貝的價格。

周圍無數人皆搖頭,覺得這和尚定是窮瘋了。

七千兩的價格,足以令人望而卻步。

“大師此言可是當真?我買了!”

這時,一道聲音從人群中傳出。

眾人聞聲,退了開來,將那出聲之人顯露出來。

來人赫然正是剛剛領到大闡都僧綱之職的江流兒。

知道《西游記》,又怎么會不知這和尚正是西天靈山的觀世音菩薩所化呢。

而他身后的小沙彌,正是其座下童子惠岸行者,也就是天庭托塔天王李靖的二兒子木叱。

而菩薩手中的袈裟和錫杖,正是西天佛祖如來所賜予取經人的裝備。

這癩痢和尚和木叱剛一進長安城,就被江流兒得到了消息。

終于,在癩痢和尚開始叫賣的時候,江流兒就趕了過來。

看到正在售賣袈裟的兩人,他心念一動,打開聊天群,拍下了兩人的照片。

“哦,你是哪家寺廟的高僧,竟然說要買我的寶貝?”

癩痢和尚先是一愣,待看到從人群中踏出的江流兒之后,眼中精光一閃,大笑道。

他已經看出來了江流兒的身份,正是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子的轉世之身。

也是本次西游取經路上的主角。

“阿彌陀佛!貧僧玄奘,忝為大唐大闡都僧綱,明日舉辦水陸法會,為天下蒼生祈福,為冤死亡靈超度!”

江流兒宣了一聲佛號之后,說道:“大師手中的袈裟和錫杖正和貧僧開辦法會之用,便言出價買下!”

“怎么,大師的袈裟和錫杖不賣嗎?還是說,嫌價格低了,想要坐地起價?”

看著觀音所化的癩痢和尚,江流兒反問道。

“阿彌陀佛,原來是玄奘大師,失禮失禮!”

癩痢和尚雙手合十,行了一禮后,說道:“只不過,老衲這寶貝可了不得!”

“若是能識得此寶者,老衲分文不取。若是不識此寶者,千金不換!”

“敢問玄奘大師,你可識得老衲的寶貝?”

雖然早就確定了要讓玄奘當這取經人,而袈裟錫杖也是取經人的必備裝備。

但觀音覺得,有必要考察這取經人一番。

放養了十八年,誰知道這取經人有沒有長歪啊!

這時,見著街面上圍了老大一群人,剛剛散朝回來的當朝宰相蕭瑀便命人將人群驅散。

蕭瑀走了過去,問道:“和尚,你這寶貝有何好處,值得這般高價?”

觀音說道:“袈裟有好處,有不好處;有要錢處,有不要錢處。”

蕭瑀問道:“何為好?何為不好?”

觀音回道:“著了我袈裟,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處;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

蕭瑀又問道:“何為要錢?何為不要錢?”

觀音回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寶,強買袈裟、錫杖,定要賣他七千兩,這便是要錢;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愿送他,與我結個善緣,這便是不要錢。”

隨后,觀音又看向一旁的江流兒,問道:“大師身為大唐大闡都僧綱,可識得我袈裟錫杖的厲害?”

“這袈裟名為錦瀾袈裟,有龍披一縷,免大鵬吞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袈裟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簆;玲瓏散碎斗妝花,色亮飄光噴寶艷;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來一段彩云飛;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寶氣;重重嵌就西番蓮,灼灼懸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攢頂間一顆祖母綠;雖無全照原本體,也有生光八寶攢;袈裟閑時折迭,遇圣才穿;閑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與日爭紅;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條條仙氣盈空,照徹了天關;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驚虎豹;影海島,動魚龍;沿邊兩道銷金鎖,叩領連環白玉琮。”

江流兒聞言,不緊不慢的回道。

心說,幸好我知道你這袈裟的來歷,否則還真答不上來。

“哦,錫杖呢?”

觀音的目光有些驚奇,臉上不顯,繼而問道。

難道他已經覺醒了前世金蟬子的記憶?

否則,他怎么知道這袈裟的來歷?

“錫杖名為九環杖,以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云還;摩珂五祖游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江流兒不緊不慢的回道:“大師,不知貧僧說的可對?”

根據聊天群的品階來看,這兩件佛寶都有著下品后天靈寶的品階。

對于靈山佛門這等勢力來說,自然算不得什么。

但對于江流兒來說,若是獲得這兩件靈寶,那當真是如虎添翼。

“不錯,正是如大師所言!”

聽得江流兒準確的說出兩年寶貝的來歷,觀音更是確信,他已經恢復了前世記憶。

“既然玄奘大師佛法高深,兼修德行,老衲便將這兩件寶貝送與大師吧!”

觀音沉吟了片刻,便命木叱捧著袈裟和錫杖走上前,遞到江流兒的面前。

“大師此言何意?貧僧雖然身無分文,但得遇此寶,可叩請皇帝陛下購下此寶,何來贈送之說?”

江流兒搖了搖頭,說道:“我大唐以仁義治國,從無強搶他人祖寶之說!敢問蕭宰相,貧僧此言是否在理?”

后半句,他轉頭問向一旁的宰相蕭瑀。

“不錯,我大唐仁義滿天下,可不會干這種強搶的買賣!”

蕭瑀點了點頭道:“和尚,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文武無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陸大會,這袈裟正好與玄奘法師穿用!你與我入朝見圣駕罷。”

“貧僧有愿在前,原說果有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不要錢,愿送與他!”

觀音搖了搖頭道:“今見玄奘大師明德止善,有德有行,宣揚大法,理當奉上,決不要錢。”

說完,便留下袈裟錫杖,帶著木叱飄然而去。

“這...”

想不到觀音竟然如此干脆,留下兩件佛寶轉身就走,倒是令在場眾人都驚訝不已。

“阿彌陀佛,大師大德!”

江流兒收下了佛寶之后,立即神色莊重的對其離開的方向行了一禮。

心里卻是有些雀躍。

沒有護身寶貝怎么辦,佛門會送來。

沒有門人弟子怎么辦,佛門會尋來。

觀音簡直就是送寶大隊長嘛。

隨后,眾人自行散去。

玄奘:“殷十娘,殷姐姐,瞧瞧我剛剛看到了誰?照片.jpeg!”

拿著袈裟錫杖回來之后,江流兒打開聊天群,艾特了一下殷十娘之后,順帶將之前拍的照片上傳了。

伯爵武當張道人:“這是...自西天而來售賣袈裟的觀音菩薩和惠岸行者?”

看著照片,那老和尚和小沙彌雖然其貌不揚,但小沙彌手中的袈裟卻是閃閃發光。

張三豐回想了一下,很快就想到,正是西游開局之時,觀音贈寶的情形。

殷十娘:“那小沙彌...莫非就是我的二兒木叱?”

看著照片中那張依稀有些眼熟的面孔,殷十娘有些傻眼。

難道,真的如《封神榜》所述,自己的夫君真的上天做了那勞什子托塔天王?

大兒金叱成了西方教的前部護法?

小兒子木叱成了闡教門下普賢真人的弟子,而后隨著他叛教而出,加入了西方教?

而且,自己還生了三兒子哪叱?

一時間,殷十娘的腦海中念頭紛雜,難以理清。

玄奘:“是的,根據我從古籍中看到的消息,惠岸行者確實是昔日殷商時期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二子木叱!”

這方世界雖然是獨立的,但實際上與封神世界有著一絲難以切斷的關聯。

江流兒也弄不清,他們二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群主人祖:“玄奘,殷十娘,命運把握在你們自己的手中,之前的命運之書只是時空命運長河中的一種可能,僅供參考而已!”

看著他們二人的對話,李洛不得不冒出來提醒道。

加入了聊天群之后,所有的命運便都改變了。

當然,如果群員們不能擺正心態,積極改變自身命運。

那么,命運便會自動回到原有的軌跡。

想要改變命運,還需要靠群員們自身的努力。

玄奘:“多謝人祖教誨,江流兒醒得!”

殷十娘:“謝過人祖教誨,妾身知道了。”

看著人祖的話,二人連忙回話。

同時,對于自身的命運,也都有了不同的見解。

一轉眼,就到了水陸法會的舉辦之日。

這一天,整個長安城都無比熱鬧,不僅是長安城內的百姓,就連周邊千里的許多人,都聞聲趕來。

法會現場,江流兒手執手環杖,身披錦瀾袈裟,莊嚴寶相,一步步走上法會的高臺。

然后,開始講經說法。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江流錢講經說法,自然非同凡響,其身后有佛光隱現,祥瑞浮現,片片詳云,朵朵金蓮。

在場聆聽講經的無數百姓無不感覺心神受沐、通明空靈,盡皆老老實實的豎耳恭聽。

江流兒在臺上念了一會兒《心經》、一會兒《受生度亡經》,又開始念《安邦天寶篆》,而后便接著念《勸修功卷》。

“哈哈,這就是大唐的高僧嗎?竟然只會照本宣科,真是不知所謂!”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嘲笑聲在場中響起。

一個癩痢和尚跳了出來,指著臺上的江流兒嘲笑不已。

“什么人竟敢搗亂?快快下去!”

看著癩痢和尚跳出來,旁邊的侍衛大驚,連忙上前喝止。

“你這和尚搗什么亂,快快離去!”

參加法會的其余高僧皆怒目而視,出聲驅趕癩痢和尚。

“原來是大師,敢問大師可有不同的見解?”

江流兒抬起頭,見到觀音的化身,出聲配合問道。

他知道,這是西游之路上必經的程序之一。

若非此次法會上引出大小乘佛法之別,又哪來的西行求取大乘真經之說呢?

“貧僧觀你講法,卻是只講小乘佛法,而不講大乘佛法!”

觀音菩薩走近前來,指著高臺上的江流兒問道:“你是不講,還是根本就不懂大乘佛法?”

“什么,佛法還有大乘小乘之說?”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這癩痢和尚是何方高僧?”

周圍聆聽講法的群眾都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就連參與水陸法會的一眾高僧也都面面相覷。

他們雖說是大唐境內佛法最高的僧人,但卻也只會小乘佛法,壓根就沒有聽說過大乘佛法之說。

很快,這邊的動靜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大唐皇帝的御駕很快就出了宮,來到了會場。

見了皇帝,周圍百姓無不俯身跪拜,唯那癩痢和尚動都不動,拜也不拜。

大唐皇帝卻認得他,道:“你便是那日送袈裟的和尚罷?”

癩痢和尚回道:“正是。”

大唐皇帝道:“你既來此處聽講,只該吃些齋便是了,為何擾亂法會?”

癩痢和尚說道:“那大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大唐皇帝聞言,正色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癩痢和尚說道:“在西天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大唐皇帝問道:“你可記得大乘佛法的內容么?”

癩痢和尚回道:“我記得。”

大唐皇帝大喜道:“請大師上臺開講。”

那癩痢和尚帶著木叱變回真身,腳踩祥云凌空而立。

一身白色的佛紗,背后佛光普照,手上端著一個白玉瓷瓶,插著一節嫩綠色的楊柳。

左邊是惠岸行者,手執長棍,抖擻精神。

“江流兒,你佛法高深,一心向善,希望你能夠一路西行,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取得大乘佛法,普渡世人!”

看著下方的江流兒,觀音菩薩臉帶慈祥的說道。

“拜見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見得這一幕,上至大唐皇帝與一眾文武百官跪地焚香,下至滿寺僧尼道俗、士農工商,齊齊拜下。

那菩薩的祥云漸行漸遠,霎時間便消失不見。

“西天,我會去的!”

江流兒看著觀音離去的身影,默默的說道。

“貧僧愿為陛下求取真經,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隨后,他邁動腳步,來到皇帝的面前,施禮道。

“大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路途遙遠,跋山涉水,朕愿與你結拜為兄弟。”

大唐皇帝聞言大喜,上前將江流兒扶起道。

“謝陛下!”

江流兒連忙謝恩。

大唐皇帝說到做到,當即就在寺里的佛像前面,與江流兒拜了三拜,正式結拜為兄弟。

江流兒發誓道:“陛下,貧僧這一去,定要竭盡全力,直至西天,如若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便是死也不敢回國,便教貧僧永墮無間地獄。”

隨后,兩人在佛前拈香拜佛,以此立下誓言。

事情到了這里,已經簡單明了。

大唐皇帝心慕大乘佛法,便命大闡都僧綱前往西天靈山求取真經。

江流兒前往西天,也不是說什么一心向佛,只不過是為了完成唐皇的任務罷了。

而觀音呢,已經完成了此行的任務,自然不再多留,徑直離開了。

一轉眼的功夫,便到了玄奘大師正式西行的日子。

對,此乃唐皇御賜給江流兒的法號,玄奘大法師。

長安城外,人山人海,無數人為西行取經的玄奘大法師送行。

大唐皇帝親自端著一杯素酒,從地上捏了一些灰塵,撒入酒中。

“御弟,此去千山萬水,愿你寧戀本國一捻土,莫愛他鄉萬現金!”

端著酒杯送到江流兒面前,大唐皇帝語重心長的說道。

“陛下且放心,貧僧明白,定不敢忘初心!”

江流兒接過唐皇手中的酒杯,將其一飲而盡,鄭重的回道。

說完,他牽過馬匹,帶著兩個護衛,便頭也不回的往西邊走去。

瀟灑的騎著千里馬,帶著大唐皇帝的期望,江流兒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

玄奘:“諸位,我已經來到了兩界山,即將開啟九九八十一難!”

坐在馬上,江流兒打開聊天群,說道。

出了長安城,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了。

這一路走來,有著皇帝御賜的通關文牒,倒是暢通無阻。

帶著兩個護衛,江流兒很快就來到了大唐的邊境,兩界山。

伯爵武當張道人:“兩界山,豈不就是五指山了?那你很快就能見到第一個弟子了!”

《西游記》中有記載,當初唐皇李世民西征定鼎天下之際,一路將大唐的疆域橫推到了五指山附近。

只不過,五指山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又有佛祖設下的佛揭。

因此,唐皇曾令,以此山為大唐天下的邊界線。

東邊屬大唐所管,西邊乃是韃靼的地界。

而五指山也改名為兩界山,意思便是說,過了這兩界山,便不再是大唐的國土。

對于這一段說法,張三豐當然是知之甚詳。

眼下,驀然聽到兩界山的名字,他便想起來了,《西游記》中的那只猴子。

方運:“我靠,猴哥馬上要出場了嗎?”

遠在永生世界旅游的方運見到他們的聊天,眼中露出一絲興奮之色。

穿越者有幾個沒聽說過猴哥的大名?

根本就沒有。

甚至可以說,十四億華夏人,就沒有一個沒聽說過的。

這可是兒時的偶像!

伯爵石昊:“我有點印象,那只戰天戰地的猴子!”

聽到方運說起,石昊驀然回首,想起了當初在遮天世界地球的快樂日子。

猴子的小說、電視、電影、動漫等等,他都不知道看過多少遍。

雖然那時候還年幼,但那時的畫面,卻是仍舊有如昨日。

孟奇:“臥槽,孫大圣?小和尚快快開直播,我要一睹大圣的風采!”

看到江流兒的話,孟奇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世的記憶。

紀寧:“開直播加一!”

說到地球的穿越者,我紀寧也是啊。

群主人祖:“既然如此,那就開個直播看看吧!”

看到大家都在起哄,李洛雖然一眼就看到了地底的那只猴子,但還是出聲讓江流兒開直播。

好久沒有人開直播了,大家都只顧著自己分群里的群員,主群里卻冷清下來了。

借著孫猴子出世這個機會,順便讓江流兒開啟直播,熱鬧熱鬧。

說起來,這只猴子可謂是前世的全民偶像。

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里。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法力高強,又愛打抱不平,聰明、機智、嫉惡如仇。

強大、矚目、獨立、反抗、無畏、覺醒,這就是人們心中的齊天大圣。

上敢大鬧天宮,下能斬妖除魔,立心端要與天齊,千鈞棒能澄萬里。

這樣的齊天大圣,是所有人心中遙不可及的英雄。

他坐在萬妖頓首的群山之上,頭頂是雷霆與天火,眸中映著十萬天兵天將的倒影,眨眼間就已經踩著七色的云彩到達每個人夢想的盡頭。

但即便是如此,他也不得不屈服于現實。

只得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經。

一路上降妖除怪、積德行善、為民除害,可卻總是被唐僧冤枉,然而每次被冤枉之后,他不但不報復還主動認錯。

孫悟空是一個蕩魔除邪、匡危扶傾的英雄豪杰。

他以叱吒風云的戰斗姿態,救民於水火,除霸于當道,表現了極大的救世熱忱。

套用烏雞國眾僧的話語,說他: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

因此,孫悟空成為多災多難的民眾所企盼的真正救星。

其具有頑強執著、不屈不撓的英雄品質。

在打白骨精、降平頂山和獅駝嶺妖魔、借芭蕉扇等過程中,他都經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戰斗。

實際上,挫折、失敗對孫悟空是常有的事,多少次瀕臨絕境、孤立無援,甚至被妖魔繳去金箍棒。

他都從不氣餒,往往吸取教訓,計上心來,重新抖擻精神,繼續作戰,終于絕處逢生,贏得勝利。

用孫悟空自己的話說:老孫的買賣,原是這等做,一定先輸后贏。

這充分體現出他那不畏艱險、前仆后繼的頑強精神。

然而。

在李洛看來,孫悟空仍舊有著無數的缺點。

成為齊天大圣之前,孫悟空是什么樣子呢?

他從小就天賦異稟,大智大勇的嗎?

《西游記》中,那個頂天立地的身影背后,膽小、懦弱的猴子。

其初見菩提祖師時,只是一只懵懂混沌的石猴,不知道生氣,不知道仇恨,也沒有任何脾氣。

唯一有的是對于死亡的恐懼,驅使著他遠渡山海,求仙拜佛。

說來也是可笑可嘆,誰曾想到,頂天立地的齊天大圣,他的猴生起點并不是因為渴望變強,僅僅是出于對死亡的恐懼。

至于石猴是如何成為齊天大圣的,《西游記》的后文中也有講述。

拜菩提為師,是因為對于死亡的恐懼,想要習得長生法術;

后來回到花果山,得知混世魔王欺負群猴,于是出手就將其打死;

再后來演練兵將,聚首七十二洞妖王;又大鬧龍宮奪取神鐵,結拜了牛魔王等六個魔王;

直到黑白無常勾魂,憑借通天徹地的本領欺壓閻王;

接著不滿弼馬溫官職反下天庭,在小弟的奉承下自稱齊天大圣。

貪婪、狠毒、恃強、凌弱、自大、盲目。

這才是猴子的真面目。

玄奘:“人祖所言甚是,我這就開啟直播!”

見到人祖親自發話,江流兒哪會有遲疑,當即順從如流,開啟了直播功能。

“叮!方運進入了直播間!”

“叮!孟奇進入了直播間!”

“叮!紀寧進入...”

“叮!周青...”

“叮...”

“叮...”

很快,有空閑時間的群員們都進入了江流兒的直播間。

眾人只覺得視線一變,眼前便出現了一座大山,向大山看去,卻見這山高萬丈有余,極似一只手掌。

視線的最中心,當下最惹的注意的是一個坐在馬上的和尚,生得唇紅齒白,面如冠玉,氣宇軒昂,確實是一表人才。

至于和尚身后跟著的兩個護衛,直接被眾人略過。

和尚便是江流兒,也就是唐皇的御弟唐玄奘大法師了。

“這里便是兩界山了嗎?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看到猴哥了?”

仰頭看著高不見頂的五指山,方運出聲問道。

“是啊,活生生的猴哥啊,我還從沒見過呢!”

紀寧微微一笑著,應和道。

“我倒是見過我那方世界的大圣,只不過是已經封為戰斗勝佛的大圣!”

周青出聲說道。

“那沒意思,猴哥在成佛之后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名為戰斗圣佛的活死人而已!”

方運搖了搖頭道。

成了佛,就再也不是猴哥了!

“你說的倒也是!”

周青回憶了一下之前與圣佛接觸之后的點點滴滴,不由得點了點頭。

“諸位,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我是江流兒!我們即將踏上兩界山,見到我那第一個徒兒!”

這時,江流兒拱了拱手,面向一眾群員說道。

隨后,他快步向著五指山走了過去。

這座山,傳聞是如來佛祖壓下的手掌所化,暗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

所以,即叫五指山,也叫五行山。

約莫走了二十來里的路程,江流兒終于走到了五行山的山腳下。

山壁旁,有著一處狹小的平臺,平臺旁邊,種著一株桃樹,看起來已經很老了。

平臺上,落滿了枯樹葉。

樹葉的下方,露出了一顆毛絨絨的腦袋,還有兩只臟兮兮的猴臂。

其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

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

還喜得眼睛轉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

正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大圣,今朝正是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期滿之日。

劫難已滿,立可脫身。

“你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

江流兒俯下身來,對著猴頭問道。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洪荒人祖,開局加入聊天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