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府的車馬路過長安酒樓時,苗掌柜正在門口交待準備去早市采辦的劉桐。
苗掌柜扭頭見到英國公府的車馬,皺起眉頭道:“英國公府的人?”
劉桐順著苗掌柜的視線看過去,見馬車有著英國公府的標記,點頭道,“是英國公府的車,怎么這么多人?”
苗掌柜往路邊走幾步,又踮起腳往隊伍的后面看了看,訥悶道:“大清早的,他們這是要去哪里?”
英國公府與東家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讓苗掌柜不得不警覺。
劉桐是苗掌柜的親信,對東家與英國公府的關系也是心知肚明。見機的說道:“掌柜別急,小的去打聽打聽。”
苗掌柜看眼隊伍,點頭道:“去吧,這個拿著。”說著,苗掌柜往劉桐手里塞進幾塊碎銀子。
劉桐會意過來,拿著銀子走到路邊,跟在英國公的隊伍往前走,尋機向身邊的人打探一番,問清原由立馬轉頭回到長安酒樓門口。
苗掌柜見劉桐回來,急問道:“怎么樣?打探到了沒有?大清早的,他們這是往哪里去?”
劉桐咽了口水,說道:“打探到了,他們是要去秦王府赴宴。”
“赴宴?”苗掌柜難以置信的問道。
劉桐點頭道:“是,英國公的下人說的,說秦王府昨兒往英國公府下了帖子,請他們去赴宴。”
苗掌柜一聽,心里大致有了數,對劉桐道:“英國公府這是又要出幺蛾子了。今兒先別去早市了,你趕緊抄近道去秦王府,將英國公府的事告訴王府的人。”
劉桐得令,轉身往秦王府去。
苗掌柜回到院里,越想越覺得英國公府在使壞。
哪有天剛蒙蒙亮就去人家赴宴的?這分明是去挑事的!這么早過府,怕是早飯也要到秦王府去吃吧?
苗掌柜想到這時,轉身去到后廚,讓人將做好的早點打包放到馬車上,又抽調了兩個鐺頭,幾個幫廚一并送往秦王府。
將人送走后,苗掌柜心里還是不踏實,叫來幾個伙計道:“你們
趕緊去其他分號,讓每個酒樓再抽調兩位鐺頭,四位幫廚到秦王府去幫忙。”
等伙計得令散了出去,苗掌柜回過頭來又安排人為宴席列菜譜,再讓人去集市將所需食材買好送去秦王府。
秦王府,門房接到劉桐的稟報,立即將事情報給如軒。
如軒進來時,秦王與阮楚正在用早飯。
“王爺,苗掌柜剛剛讓劉桐送信過來,說英國公府的人往王府來赴宴了。劉桐是抄近道來的,最多一刻鐘,英國公府的人就要到了。”
阮楚扭頭看眼沙漏,卯初二刻,“誰家赴宴卯時就登門了?“
秦王冷笑一下,“老夫人不是來赴宴的,她是來尋我的不痛快來了。”
阮楚皺起眉頭,“簡直胡鬧,呂家上下就任著老夫人胡作非為的?”
如軒看向秦王,問道:“王爺,怎么辦?”
秦王說道:“來者是客,來了迎進來就是,知道來了多少人嗎?”
如軒道:“說是全府的人都來了。”
秦王點點頭,“知道了,迎進來吧。”
阮楚道:“這么早過來,怕是早飯都未吃吧?這么多人過來,廚房做飯是來不及了,在下讓人去買些回來?”
秦王說道:“不用,苗掌柜既然看到了,便會做安排了,如軒帶幾人去廚房看看,幫著搬搬東西。”
如軒得令,帶著人往大廚房去。
秦王對阮楚道:“咱們繼續。”
阮楚點頭,“好!”重新拿起筷子吃起來。
秦王吃了一碟水晶包,又喝了一碗梗米粥,才放下筷子。
阮楚吃飯快,秦王用好飯時,他也用好了。
接過內侍遞過的茶水嗽了口,阮楚問道:“王爺,英國公府這邊的女眷怎么安排?”
阮楚自小在軍營里長大,習慣與男人相處,涉及女眷的事,讓他很發怵。
來人若只是楊老夫人與李二夫人,這二人曾是子欽的長輩,秦王出面接待即可。
現在英國公府的人全來了,有呂子然,呂子勛的媳婦在,秦王出面接待就不妥了。
秦王懊惱,他將這是忘了,說道:“由石娘來接待。”
阮楚問道:“石娘嗎?身份會不會低了?英國公老夫人是個不好相予。由石娘來接待,她會借題發揮,生出事端來。”
秦王說道:“這也是沒法的事,先由石娘頂著,再讓人去承國公府稟一聲,請外祖母他們早些過來。”
來順進來稟道:“王爺,英國公府的人到了。”
秦王點點頭,邊起身往外走邊說道:“心陽隨我一道,幫忙一起接待,來順,讓人去承國公府支會一聲,請外祖母他們早些過來。”
阮楚跟著往外走,“好,沒問題。”
”好的,小的明白。“
秦王帶著阮楚走到影壁處,看到如輊在此,問道:“人呢?”
如輊欠身回道:“回王爺,人還未進府。石娘讓小的在此等王爺,石娘說王爺身份尊貴,在此迎客,已經是給英國公府莫大的面子了。”
秦王點頭道:“好,我知道了。如軒呢?在門外?”
如輊回道:“是,如軒代王爺在大門外迎接。”
秦王問道:“石娘有說女眷那邊怎么安排嗎?”
如輊點頭,“回王爺,石娘讓人交待了門房,男賓在大門口下馬或下車,從側門進。
等男賓進了門,女眷的車再進府,女眷的車直接駛到二門處,石娘帶人在二門處候著。”
秦王見石娘安排妥當,心安了下來,負手等英國公府的人進門。
不一會,如軒領著呂定寧,呂子然,呂子勛,呂子健一行人進來。
呂定寧見秦王身著雪白的直襟長袍,腰間束月白祥云的寬腰帶,其上掛了塊玉質極佳的墨玉,烏黑的頭發用玉冠束著。
恍惚間,覺得眼前的人依然是英國公府那位見他恭敬有佳的六郎。
呂定寧兩眼看得出神,竟忘了上前行禮。
呂子健站在呂子然身后,小聲提醒道:“兄長,提醒二叔上前見禮。”
經過綠光的事后,呂子然對呂定寧這位父親早無好感。
呂子健的提醒,他全當沒聽見。
呂子健見呂子然沒有反應,以為他沒聽到,將聲音稍稍提高了些,“兄長,提醒二叔,該上前見禮了。”
呂定寧聽到呂子健的聲音才回過神來,帶著一眾人朝秦王見禮。
秦王拱手還禮,接下來好一番寒暄,然后禮讓著一眾人往正堂去。
英國公府女眷的車被攔在府門外,要等男人們安頓好了,才能進府。
楊老夫人坐在車上久不見車動,不耐煩的掀起簾子朝外望,問道:“怎么回事?在門口停了許久還不放進去。這是何意?
這是秦王府的待客之道?誰家宴請,會將客人堵在門口的?”
如軒欠身道:“老夫稍安勿躁,二老爺帶著各位爺在向王爺見禮。
二老爺他們幾日未見王爺,見面難免親近些,多說幾句閉話。所以,耽誤大伙進門了。
等二老爺他們隨王爺往里走了,咱們的車就往里走。”
難免親近些?呂定寧看孽障封了王就舔上了?
楊老夫人腦補了呂定寧賠笑奉承的畫面,呼吸都不順了。
她沒想到兒子這般不爭氣,盡給她扯后退,氣悶得胸口痛,轉頭看到如軒,便將怒氣撒向如軒。
“你是個什么東西?有什么資格與我說話?嗯?秦王府這般沒禮數的”
如軒在英國公府生活多年,對老夫人的性子自是了解,心里氣極了,深吸一口氣平復心緒,垂手退到一邊,不再言語。
來旺見如軒忍氣吞聲的樣子,心里的火直往上沖。
那里來的老妖婆,自己驕橫跋扈,為老不尊,開口就是呵斥,還指手畫腳說秦王府的沒有禮數,士可忍孰不可忍。
來旺吭吭的清了清嗓子,尖聲尖氣的說道:“如軒,咱家與你說,這人與人就是不同。
你還不信,非要跟咱家掰扯。怎么樣?咱家說得有理吧?
有涵養,懂禮數的人,說話做事總是和和氣氣。
而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說話咄咄逼人,頤指氣使的人,往往是缺家教,少教養的。對吧?怎么樣?現在你信了吧?”
如軒抬頭看向來旺,想讓他少說兩句,卻見來旺朝他揚眉,于是,如軒將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來旺接著說道:”其實呀,很多人就是賤皮子,你不能縱著她,慣著她。她無理,你得比她更無理。這種惡人,你若慣著她了,她還以為她能上天了。“
來旺好一番含沙射影,楊老夫人怎會聽不出來?
怒氣之下,掀起窗簾看向來旺,揚聲道:“你,你給我過來。”
來旺扭頭看過去,立即換臉,笑容可掬的問道:“楊老夫人您喚咱家”
楊老夫人被來旺的笑晃得懵了,語氣緩下來不少,說道:“就是你,你給我站過來。”
不只是楊老夫人懵,如軒也看得睜圓了雙眼,人還能這樣變臉的?
來旺笑著上前兩步,恭敬的欠身道:“不知楊老夫人有何吩咐?”
“你剛才說的什么話?你罵誰呢?”楊老夫人板著臉問道。
來旺一臉無辜的看著楊老夫人,說道:“回老夫人,咱家沒有說什么呀。
哦?咱家就是與如軒討論禮數涵養的事兒。
咱家說,涵養禮數跟身份地位沒有多大關系。
有些人,別看她生活在高門大戶的世家里,論起禮數來,她還不如鄉野人家的白丁。
因為涵養禮數這東西,與家教息息相關。
老夫人見多識廣。請老夫人來給咱們做個評判,看看咱家是不是說得有理?”
楊老夫人明知道來旺內涵她,可指責的話卻說不出口,氣得臉色發青。
好在門房及時過來,“軒管事,可以進了。”
如軒招呼車夫啟動車往府里去。
來旺往邊上讓了讓,欠身道:“老夫人請。”
楊老夫人的車前行一小段,來旺又揚起他那尖聲尖氣的聲音,“如軒,都說來者是客,做客的,就該有做客的樣子。哪有客人跑到主家門前來嘰嘰歪歪的?有教養的人家,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楊老夫人聽了來旺的話,氣得又想掀簾罵人。
王嬤嬤忙伸手拉住窗簾,對楊老夫人搖頭道:“老夫人,那人又沒提名道姓,咱們上去找他理論討不到好處。
算了,咱們犯不著跟一個庵人計較,隨他去吧。”
楊老夫人憤怒道:“你沒聽見他說得有多難聽?”
王嬤嬤勸道:“老奴聽見了,可是……算了,咱們權當沒聽見。”
話語間,車已經進了秦王府,楊老夫人半推半就的順了王嬤嬤的意,重新靠了回去,憤憤然的說道:“那孽障最好不要讓我拿到話柄,否則,我一一定要給他好看。”
王嬤嬤壓低聲音提醒道:“老夫人慎言。六爺如今是王爺,是皇長子,辱罵的話是大不敬,是要被問罪的。”
楊老夫人瞥王嬤嬤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這般膽小做甚?車上就我倆,難道你還會將這話傳出去不曾?”
王嬤嬤陪笑道:“老夫人真會開玩笑,老奴怎會做這等事?”
車停下,車夫跳下車,將腳凳擺好。”老夫人,到了!“
站在石娘身側的內侍忙上前打起簾子,請楊老夫人下車。另一個內侍將傘送過去,為楊老夫擋雨。
楊老夫人下車,見丫鬟,內侍手執雨傘分成兩排,三步一個間距,一路沿到長廊下。
楊老夫人看到整齊有序的陣勢,心里起了不小的波瀾。
她讓一家人早早過來,是想給秦王府來個措手不及,她好看秦王府的人慌里慌張的出糗。
石娘見楊老夫人下車,上前福身道:“老夫人好,在下是秦王府的管事石娘,得王爺的指令,今日負責接待到府的女眷。”
楊老夫人打量石娘一番,冷冷的說道:“前面帶路。”
石娘沒將楊老夫人的鄙視放在眼里,抬頭看向英國公府的其位女眷,待其他人跟過來了,朝李氏福了福身,才說道:“請老夫人,二夫人、各位請隨在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