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言情
書迷正在閱讀:、、、、、、、、
“好什么好?墊底的!”老季頭傲嬌地撇嘴,不過語氣還是欣喜的。
溫元良卻是毫不在意,直接撲到老季頭面前,把老季頭嚇得差點跳起來。
“先生!這次若不是您元良肯定考不上,請受學生一拜。”溫元良正兒八經地給老季頭磕了個響頭。
陳寧雅這回倒是沒說什么,尊師重道,這是應該的。
老季頭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道:“行了!我知道你的心意就夠了,起來吧!既然你現在已經是童生了就該沖一沖府試了,府試在明年四月,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可惜我沒時間繼續帶你,
這兩天我也了解了一下你念書的那個學堂,說實在的,胡文志的水平一般,雖然他是舉人,可年紀大了,還是偏古板一些,再加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兒孫上面,對你們難免疏忽了一些,若你繼續待在他那邊,明年的府試估計是沒多大希望的。”
“季先生的意思是?”陳寧雅認真地問道。
老季頭垂眸沉吟,“我的意思是讓元良去府城念書,正好我認識府城文山學院的院長,可以推薦元良過去。”
“文山學院?”陳寧雅有些驚訝,“文山學院的大名我也是聽過的,不過那不是在江南嗎?”
老季頭似乎有些欣賞陳寧雅的見識,頷首笑道:“文山學院確實在江南,不過因為每年前去求學的讀書人實在太多了,學院就那么大,哪里收得過來?尤其是那些窮書生,只怕連文山學院的門口的臺階都踩不上去。
院長說了,窮書生里不乏有識之士,他不想錯過,于是就在江南以外的三個地方設立了文山學院分院,一處在西南,一處在漠北,還有一處就在棣州府城。
棣州這邊的文山書院雖然比不上江南總院,但這邊的院長好歹也是翰林出身,想當初這位可是差一點就進了三甲,不過傳臚也是極好的,院長姓孔,叫孔修竹,字啟山,約莫三十出頭,是個性子不錯,長相一般的假正經,把你放在他身邊我很放心。”
陳寧雅母子對視了一眼,心下腹誹,他們不放心怎么辦?
老季頭似乎沒發現他們母子的神色,兀自說道:“文山書院除了院長是個進士外,還有一位師長也是進士出身,就是年紀大了一些,都快知天命了,除了兩位進士還有舉人功名的先生十幾位,而且那里文人氣息濃厚,與眾人交流才能有更大的裨益,我......”
老季頭終于發現這兩人的神情不對勁,傲嬌地冷哼了一聲,“你們還猶豫什么?告訴你們,那文山學院可不是誰都能進的,童生是里頭最低標準,一般人家只收童生里排名靠前的,要不是因為我的關系元良還進不去!”
陳寧雅忙道:“季先生說笑了,我們猶豫的也不是您想的那樣,只是元良走了后門,到了書院會不會被人排擠?”
“排擠什么?”老季頭嗤笑了一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山書院要跟各方勢力打好關系,里面紈绔子弟也不少,那些人連童生的資格都沒有,輪得到他們排擠別人?”
陳寧雅默然,沉思了片刻才緩緩點頭,“如此說來文山書院自是元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拜在院長名下,能得進士指點可是多少讀書人求都求不來的,既是如此,那就去吧,這種事情趕早不趕晚,過兩天就啟程。”
陳寧雅的果斷令老季頭側目,溫元良則是懵了,怎么他都還沒說話就定了?兩天就走了,胡先生那邊怎么辦?還有他那些交好的同窗都沒來得及告別呢!還有,他還想回村子里跟小伙伴告別呢!
老季頭跟著說道:“到時候我們一起走,路上還有個伴!”
于是,溫元良悲催的發現他的行程就這么被兩個長輩定下來了,既然要走,他可得抓緊時間道別了,先是讓書硯準備一些禮直奔學堂。
學堂里的人都知道溫元良考上童生的事情,見了他全都過來跟他道喜,有人羨慕有人嫉妒。
溫元良全都含笑應對,同身邊圍著的兩個弟弟極黃家兄弟問道:“先生在何處?”
“大哥,現在書房呢!鴻羽哥哥他們也在,你正好可以過去。”溫元興朝溫元良擠眉弄眼,一副作怪的模樣。
溫元良摸了摸他的腦袋,徑直去了胡文志的書房,還沒等他出聲便聽見里頭傳出斷斷續續的哭聲,湊近一聽,聲音更加明顯了。
“先生,學生實在不明白,學生寒窗苦讀十幾年,卻仍是敗在縣試第三場,為何有人資質平平,只學了五六年就能過了縣試,學生不服!”
溫元良面色一沉,沒等書房里的人說話就推門而入。
眾人嚇了一跳,紛紛扭頭,正好看見溫元良嚴肅的面孔。
馮鴻羽只覺得不好,心下一咯噔,忙上前同他問道:“你什么時候來的?怎么沒說一聲?”
溫元良垂眸,面無表情道:“我若是提前說一聲就不知道有人這么編排我了!”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尷尬不已。
那個哭訴的人更是面色青白交加,不斷變幻。
馮鴻羽忙勸道:“都是隨口說說而已,沒說你呢!”
“難不成是說你?”溫元良扭頭看向馮鴻羽,不依不饒地問道。
馮鴻羽一噎,這話怎么回答?他不明白溫元良怎么突然這么沖了,求助地看向胡先生。
胡先生和稀泥道:“元良,為師還沒恭賀你過了縣試呢!剛剛的話你不用放在心上,元宏和元興都跟我說了,你這一年去府城求學,還拜了個厲害的先生,聽說這位先生還千里迢迢跟著你回來給你指點功課,只是不知道這位先生尊姓大名。”
胡文志也是今天才知道溫元良竟然另有高人指點,他之前可是一點兒也不看好溫元良,沒想到他竟然上了,可見那位高人有多厲害。
其他人一聽,皆是震驚地看向溫元良,迫切地想知道那位先生的底細。
溫元良朝胡文志作揖,恭敬地回道:“先生姓季,乃是家父的好友,也是看在家父的面子上才指點學生一二,現在學生過了縣試季先生也要回府城去了,今天學生過來除了拜謝先生之外還有就是來辭行的。”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