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
女生:
之后五天除了正常上班,那就是給萬巧云那邊去了電報,要了蓋章的一個許可。
協會入了組織的眼,如今也是個正常運轉的部門了。
有了許可,就是有壞心眼的人要說什么,她也不擔心了。
翻新院子不是難事兒,這時候的勞力和建筑都是真材實料,錢和物資下去,大隊長表示半個月之內就能翻新成柯百佳要的那種樣子。
柯百佳全權請他負責,之后就繼續做木老爺子的工作。
她那邊有地方,有吃的有用的,還能給人家工資,木老爺子根本就沒有拒絕的理由,還反過來幫柯百佳當說客,找到了幾個有手藝卻因為年紀和境遇沒辦法謀生的。
其中最大都快七十歲了。
最小的也有四十多。
柯百佳周五的時候見了兩個,問了一下兩人期待的待遇,還有愿不愿意住到作坊那邊去。
小作坊是她給自己那個院子目前的定位,按照她的想法,學校哪里那么小,這就是一作坊。
于是就自嘲小作坊了。
那個捏面人的老頭兒是愿意住出去。
現在一家三代都擠在一起,隔著簾子就是家里重孫和他對象的炕,怎么都不方便,辦個事兒還要他老人家大冷天的出去避嫌。
與其這樣不如搬出去住,之前是沒錢,這不是自己能住了么。
他年紀大了,說話也沒那么多彎彎繞繞,就問:“我老婆子沒了,孩子全都長大成人沒親故了,要是樂意把我會的全部教別人,你是不是給我分個小屋,不要多久,住到我人沒了就行。”
看得出來,家里不怎么樣,他自己遇到機會也想出來清凈。
“只要您樂意,宿舍可以安排的。”柯百佳說:“工資待遇上,小作坊沒運行之前,給您十塊錢一個月,包三餐,衣服一年給兩套,身體不適,藥費貼補三分一,大病貼一半,小作坊運行之后,會加課時費和其他補貼,您看怎么樣。”
老頭立馬答應了;“就叫我面爺吧,你的待遇我很滿意,什么時候,上班。”
真名叫多吃的老頭子,就是不想告訴柯百佳他真名。
起碼不想在院子里還有其他大妹子的情況下說。
另外一位嚴格來說算不上柯百佳之前要求找的手藝人,她是個做豆腐的,年紀大了之后沒辦法起早貪黑,就做半成品,壓去多余水分后的豆腐拿到手里,那才是她的原材料。
霉豆腐,香干,腐乳,豆渣餅,這些本身就是半成品的材料到手里再制作成新的小菜,是她的手藝。
柯百佳也不嫌棄,收了。
想想看,那做醬菜和鹽豆子的苗音奶奶都收了,做腐乳的收下也沒啥。
“待遇跟老爺子差不多,初始待遇都是那樣,您還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豆婆婆今年五十多,有兩個還在上學的孫女和一個孫子:“那我不要住城郊,有上下班時間嗎?我媳婦忙,沒時間管兩個孩子的吃喝,我要是不在家,這兩娃子最好的飯菜就是醬油湯泡飯了,可你說兩個長身體的外哪能光吃這樣。”
柯百佳問她學校沒管飯么,如果學校允許吃飯,她這邊可以出點糧食讓孩子帶去吃,要不然老人家每天上下班可是一個來回一個多小時的,說實話要是以后小作坊步入正軌,她那樣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