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卿第三百一十七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長安卿 >>長安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更新時間:2022年06月22日  作者:若相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若相姒 | 長安卿 


“太子這會如何?”

聽到李皇后問話,那內侍連忙低頭道:“回殿下,太子殿下得知下邽地動,已立即下令自長安撥人馬錢糧予以支援,此刻太子殿下正在命人備車馬,欲在翊府中郎將韓大統領的陪同下趕至下邽探察災情。”

“什么?”

李皇后聞言瞳孔大震,倏然站起身來,已是緊張地脫口道:“他是監國太子,怎——”

就在此時,李皇后話語到了嘴邊,突然戛然而止,側首間,當看到李綏,心下頓時反應過來,方才的自己,多少有些失態了。

原來李綏深知沉穩如姑母李氏,面對二郎時亦會愛深憂重,在父母的眼里,兒女即便成人也永遠會讓他們忍不住去擔憂和保護。

因此不待李皇后說完話,李綏已是不動聲色地握住她的手,予以撫慰。

“太子殿下心系百姓安危,乃是仁君風范,若他能親自去探望華州百姓,想必百姓們也能感受到當朝的愛民親民——”

聽到李綏的話,李皇后不由擔憂地凝眉攥住手,余光中看到下面還在等候的內侍,李皇后終是穩住心神道:“銀娘,你去太子那看看,看還有無需要帶上的東西,一應備齊全,另外發令下去,如今南北戰事吃緊,下邽又生地動,命光祿寺和宮里的六局二十四司自今日起減少用度,不得鋪張浪費,一應自我立政殿開始。”

聽到李皇后的吩咐,銀娘當即應聲就要趕下去,就在此時,一個聲音卻是插了進來,不高不低,卻是溫和的深入人心。

“阿娘,讓兒臣陪同太子殿下一同去罷。”

循聲而望,寶纓眸中殷切等侯,雖能眸底揮之不去的憂心,但還是穩重地立在那兒,不丟風范。

“好、好,有你陪著二郎,我也能放心許多。”

都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看著面前的寶纓,看著她與二郎越發一條心,李皇后總算是欣慰地點頭,忍不住伸出手將寶纓的手握在其中,親切而感動地叮囑道:“地動過后尚有危險,你們二人此去可要小心些,萬莫要傷著了。”

看著面前的李皇后,看著她眸底涌動而出的慈愛,這一刻的寶纓知道,面前的不再是大興母儀天下的中宮皇后,而是她與二郎的母親,是與她的心越來越近的親人。

感受到這份情意,寶纓心下暖意融融,當即安慰地點了點頭,轉而與李綏相看一眼,適才與銀娘一同退了下去。

看著那個漸行漸遠,看似單薄卻并不柔弱的背影,李皇后的目光久久不能收回,直到再也看不到了,才多有幾分意恐遲遲歸地擔憂道:“阿蠻,我這樣做對嗎。”

聽到聲音,李綏側頭,便看見側顏沉重的姑母轉過頭來,正與她默然對視。

“姑母,曾有人說,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有時也應讓他們自己走一次,知曉其中艱難,方知每一步的思量,每一步的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李皇后聞言睫毛微動,下一刻便從李綏的目光中看到了未曾宣之于口的深意。

“太子之路任重而道遠,未來之路更是漫長而未知,姑母不能替二郎遮風擋雨一輩子,唯有如今讓他親自走過,親自嘗試過,才能磨礪出一位真正心懷天下、體恤民生的仁者之君,而非拘泥一隅,滿口仁義道德,侃侃而談,卻是不知肉糜貴的高墻尊者。”

看到李綏眼中少有的認真與肅穆,李皇后心下微微震動,回望過去,自二郎出生的那一刻起,因為是長子,她無疑對他傾注了全部的悉心與愛,她希望他能成長為她想要的樣子,可她卻又害怕他所面對的可能困境。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仿佛是天下母親都會經歷的。

所以這些年,她替他掃平了許多,庇護了需多,也替他計劃、選擇了許多。

可如阿蠻所言,這樣的愛,真的就是好嗎——

母強子弱,千百年來,這樣的一幕在無止境地上演,如今她在,尚且能張開羽翼保護他,可待她不在時,又當如何?ßĨQÚŶÚĔ.ČŐM

如呂后,如漢惠帝——

這些無不在敲打著李皇后,讓她恍然頓悟,愛之深,則為之計遠,可若計算的太遠,太多,打亂了兒女本來的路,無疑也是在束縛他們的手腳,讓他們不知這世道之艱難,人心之險惡,一步一步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這,如何是她想要的?

念及此,李皇后臉色頓時大變,一股從未有過的危險仿佛如網傾來,讓她明白自己險些鑄成大錯,此刻的她止不住地后脊發涼,探出手時,已是神色凝重而后怕地握住李綏的手道:“你說得對,阿蠻——”

“從前竟是我錯了。”

聽到李皇后的話,李綏知道姑母這是聽入了心里。

寂靜中,李綏一邊扶著李皇后坐了回去,一邊安慰地道:“此去有韓大郎君護衛,二郎與寶纓必不會有事,正如您所言,二郎是監國太子,哪怕有絲毫損傷,那整個下邽都得翻個個兒,他們自會竭盡全力護他們周全。”

說罷,李綏遞上一杯茶與李皇后,繼續道:“如今陛下不在長安,下邽地動,謠言四起,正是對東宮不利之時,二郎此刻親臨下邽,便能代天子撫慰人心,亦能讓百姓看到當今儲君的仁者之風,即便不能攻破謠言,也能讓朝臣百姓有所動搖,人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順應民意,撫慰民心之舉,東宮若不去,便是轉手讓于旁的藩王。”

如今京城里的藩王,唯有越王楊鎮,蜀王楊昭,李皇后聽到此話,自然是不會放手于人。

想到方才事急失態,李皇后不由輕拍了拍李綏的手背,看著面前這個無論經歷何事,都能鎮定自若,將利弊分析個清楚明白,從而尋出最好選擇的侄女兒,讓她忍不住感慨出聲。

“你這孩子,為女兒身已是我們李家的驕傲,若為男兒——”

聽到李皇后話語中既有贊嘆,亦有可惜。李綏與之一笑,眉目間卻是神采飛揚地道:“男兒如何,女兒又如何,我偏要做這不讓須眉的巾幗,才不輸我李家的風范。”

“好、好——”

李皇后笑了笑,可想到坊間再次生出的所謂天象讖言,還是忍不住眉間深鎖。

“但讖言一事,分明是有心人為之,只怕非民心可了。”

聽到李皇后的擔憂,李綏自然知道姑母擔心的是天子。

楊崇淵本就不喜楊延,如今又有人拿讖言作祟,要么會以此激怒楊崇淵,要么,楊崇淵也可以此為機冷落東宮,甚至堂而皇之變成廢太子的一條理由。

命犯天子,威脅國祚。

這一條,雖只輕飄飄數語,卻足以與謀逆相提并論,讓人避之不及。

“姑母放心。”

聽到李綏的話,李皇后正好看到了她眸底的胸有城府。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說話間,李綏唇畔梨渦淺笑,輕而淺地道:“熒惑守心,既能是壞,亦能是好,既能指向東宮,亦能指向別處,惟看如何自圓其說罷了。”

而她,有足夠的篤定之心,逆風翻轉,讓這把利刃捅向該捅的地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

為你提供最快的更新,免費閱讀。https://


上一章  |  長安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