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卿第二百九十二章 雷霆大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長安卿 >>長安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雷霆大怒

第二百九十二章 雷霆大怒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24日  作者:若相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若相姒 | 長安卿 


“宋武皇帝雖出身寒微,卻心懷天下,一生南征北戰,改革弊政,整頓吏治,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既是雄才大略的開拓之君,亦是定亂安民的守成之君。”

聽到楊延由衷地欽佩之語,楊崇淵同意地點了點頭,攜著幾分感慨地道:“宋武皇帝一生之功業,于歷朝歷代亦是難得,你既明白這些,日后也當以此為鑒,學之勉之。”

說到此處時,楊崇淵隱隱察覺到楊延眸中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即便是在燈火陰影的襯托下,亦是清晰極了。

既非不認同,卻也并非全然認同。

“看來,你的話尚未說完。”

聽到楊崇淵的話,楊延心猛地一提,抬頭間對上父親深沉探詢的目光,垂眸拱手間,終究是篤定了一顆心,一字一句地恭謹道:“兒為后生,不敢妄言,只是覺得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可見過失人皆有之。宋武皇帝一生功勛卓著,如同君子美玉,但因留下了些許瑕疵,仍舊抵不過后人評說功過。”

話音落下,書房內一片寂靜,而這異樣的寂靜無疑讓楊延心頭的壓力越發沉重了些。

“二郎以為,宋武皇帝的過失在何處?”

聽到父親平靜的問話,楊延放于雙腿上的手不由輕攥,下一刻才緩緩抬起頭來,與近在咫尺的父親四目相對,低沉而緩慢地道:“兒以為,宋武皇帝一生功勞,即便不能與秦皇漢武相提并論,亦為不可多見的明治之君,但獨獨一件事,卻由他開啟了往后歷朝歷代的不智之舉,終究有失人心,有失天道,成為了史書上過錯的一筆。”

話音到此,楊崇淵唇邊的笑已然漸漸隱去,就連眸中那難能可貴的慈父隨和,也因為面前楊延的一字一句而變得冷漠,甚至是帶著警醒。

“為何。”

楊崇淵話問得輕松,落在楊延的心頭卻是并不輕松,這一刻他深知面前的父親已然是在無聲地警告他,可他也知道,今日這一番話,他不得不說。

他這一生受孔孟之道,圣人之道,君子之道,本就不愿繼續看到互相傾軋,血流成河,百姓不寧的局面,楊氏既已身居高位,他更希望他們楊家能成為日后史書上,萬民口中的仁治之朝,而非暴政之朝。

于公他求得是一個天道,于私他求得是天下民心。

念及此,楊延不再等待,已然一點一點挺直背脊,正襟危坐于面前,認真地拱手行下一禮,語中攜著再深切不過的懇求道:“司馬氏禪位于宋武帝后,宋武帝卻反將廢帝殺害,將司馬氏一族鏟除殆盡,自此以后,便開了這先河,無不是怨報之源頭。”

看到面前臉色沉重,眸中熠熠泛著冷光,已然不怒自威的父親,此刻的楊延沒有絲毫的畏懼與后悔,仿佛早已作好了一切準備般,凜然大義地將頭觸于地毯之上,語中殷切地道:“為了我楊氏一族,為了我大興百年之后,兒臣懇請陛下,乞求阿耶放前周室皇族一命,讓他們得以終老,讓天下人看到我朝之寬容仁慈。”

聽到面前的楊延堂而皇之地當著自己的面,以君臣身份,以父子身份向自己請求,請求的還是饒恕前朝,放過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陳氏皇族。

楊崇淵忽而笑出聲來,這一笑如水凝冰般,攜著徹骨的寒冷。

看著面前與自己眉目相似,血脈相通,卻是一心一意要為前朝皇族請命的親生兒子,楊崇淵已是眸色寒冽,一點一點收緊雙拳,語中輕吐,給楊延拋下了最后一線機會。

“如今有我興朝庇佑,有萬民奉養,難道為父還不夠仁慈?還是說他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不——”

聽到楊崇淵的話,楊延聞聲抬起頭來,與楊崇淵目光相對道:“兒子只是想懇求阿耶,收回成命,莫要——”

這一刻,楊延仿佛是為自己注入勇氣般,雙拳攥得幾乎在輕微顫抖,直到感受到父親的凜凜逼視幾乎能穿透他時,終于自喉間滯澀地溢出最后一句話來。

“莫要再命人秘密毒殺,放他們安度余生罷。”

幾乎是同時,楊崇淵怒目圓睜,攜著幾分不可置信,但更多的是恨鐵不成剛的慍怒,和無法抑制地冷笑。

“你可知道,你在說什么?做什么?”

聽到從楊崇淵齒縫中溢出的一字一句,楊延沉重地點了點頭,仿佛一高聳佇立的青山,不肯有絲毫的后退動搖道:“兒臣知道——”

“婦人之仁!”

隨著桌案上筆墨紙硯霍然砸落在地的聲音,那烏黑而膩的墨液濺灑了楊延一身,那一沓沓的文書亦是飛了遍地,不待楊延去體會身上的疼痛,不待他徹底將話說完,面前的楊崇淵已是怒然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面前的楊延,盛著暴風雨般陰沉可怖的天子之怒,直指楊延叱責道:“朕這一生,怎會生出你這般婦人之仁,昏弱無能的兒子,以你今時今日的作派,又如何敢忝局這太子儲君之位!”

“阿耶——”

面對這嚴厲甚至是毫不留情地責罵,楊延眸中震動,良久才溢出兩個字來,然而楊崇淵絲毫不顧及情面,已是斷然震袖駁斥道:“你給朕退回東宮面壁思過,朕不想再聽你這些無能之言。”

說罷,楊崇淵提步欲走,然而不曾想到腳下跪著的楊延竟敢拉住他的衣角,苦苦進諫道:“阿耶,開國之處,您輕徭薄賦,大赦天下,讓利于天下百姓,得了萬千民心,何不就此放過陳氏一族,讓他們感念您的恩德,當年劉宋末年,宋順帝禪位蕭氏,死于亂軍之時,甚至有蕭氏部下言,吾學你先祖武帝而已。”

“冤冤相報何時可了,兒臣今日諫言,是為我楊氏一族的百年之后,是為我大興開國之正統,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一切諸報,皆從業起,史書上殺戮而起的國家,終會以血腥而結束,兒臣不愿——”

“逆子!”

幾乎是同時,楊崇淵一把甩開楊延,俯身一把攥住他的肩頭,攜著浸骨的力道,怒目而視道:“身為當朝太子,你卻敢詛咒我楊氏,為他們陳氏求情,朕看你是失心瘋了。”

“來人!”

下一刻,楊崇淵的暴喝響徹紫宸殿,外面被動靜嚇得進退兩難的劉守成當即背脊一凜,顫顫巍巍趕進來道:“陛下。”

“將這個逆子,給朕拉出去——”

聽到楊崇淵的話,劉守成嚇得一個激靈,既不敢真的答應,卻也不敢不應。

“怎么?朕的話你也敢不聽了?”

見沒有動靜,楊崇淵當即臉色陰沉地懾向劉守成道:“將太子帶去奉先殿在列祖列宗前跪著,沒有朕的允許不準起身,爾等敢通融者,行杖一百!”

話一說完,楊崇淵便看也不看一眼,當即拂袖而出。

獨留楊延仍舊默然跪在那兒,看得劉守成在一旁又驚又怕。

“殿下,您——”

聽到殿外隱隱的蟈蟈聲打破了殿內死寂,此刻的楊延平靜極了,只是緩緩于空曠的書房內站起身來,側首看向劉守成時,語氣是一如既往地親切與溫和。

“走罷。”


上一章  |  長安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