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卿第五十八章 凱旋歸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長安卿 >>長安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凱旋歸來

第五十八章 凱旋歸來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20日  作者:若相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若相姒 | 長安卿 
都市小說



←→下一章

待到十月初八這日,長安是許久未曾有的好天氣,只見秋日方自東方升起,便肆意投射出璀璨金芒,一覽無云的碧空朗日下,長安城內早已被清掃的干干凈凈,仿佛水潑雨洗過一般。此刻還未過辰時,長安城內的百姓已是穿戴的整整齊齊,自發而統一的排列在長安城至皇城門口的街道兩邊,臉上是不曾掩飾的喜悅心情,好似正逢年關一般。

就連方來長安的外鄉人也知道,今日的長安,或者說是整個大周迎來了一件舉國盛事。原來,由太尉長子楊晉帶領的平西南大軍平息了在西南盤踞數朝,屢屢進犯的叛軍,不僅徹底瓦解了叛軍的精銳主力,更是招降了叛軍首領,自立為梁王的蕭氏和他的王室宗親們。

對于嶺南道的百姓而言,嶺南道行軍總管楊晉是將他們從水深火熱的戰亂生活中解脫出來的救星神衹,于大周的百姓而言,楊晉更是繼御陵王趙翌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將軍,是能夠守護他們平安,揚大周國威的戰神。

正因如此,此次楊晉帶領的大軍將接受到天子所帶百官的親自迎接,這般無上榮耀的場面,長安百姓還是在四年前,御陵王趙翌平齊歸來時曾看到過。

在涼爽的微風中,秋日已高高升起,懸在碧空中,眼看辰時將至,長安五品以上的京官朝臣已然著朝服規整地自皇城魚貫而出位列兩方,只聽宮廷禮樂聲奏響,天子羽林軍,神策軍身穿禮制胄甲策馬自高高的城門走出,云鬢麗影的宮娥則緊隨其后,挽高髻,著華裳,手提琉璃綴寶流蘇紅燈,一剛一柔完美輝映,下一刻,著天子明黃冠冕的元成帝陳玄這才坐于御輦上緩緩而出。

在太尉楊崇淵的帶領下,中書令李章,尚書令上官稽和朝臣們皆按著品級轉向天子,遙遙俯身下拜,百姓們也皆仰視天神一般虔誠下跪,山呼萬歲之聲瞬間整齊劃一的響于皇城上空。

李綏攜著寶纓,與李氏共立在楊皇后身側,此刻她們這些女眷皆站在皇城城門之上,將今日場面盡收眼底。

沉重而渾厚的號角之聲“嗚——嗚——”卷地而來,下一刻,城門上遍插的旌旗似是收到感應般,烈烈作響,只聽鐵蹄聲“噠噠——”猶如潮水由遠及近的推進,在陽光下,李綏看到身穿玄黑胄甲,手握長矛配盾的騎兵自朱雀街列隊肅整的朝這一方走來,其后是幾輛囚車,即便很遠,李綏也能猜到,坐在其中的蕭氏宗族們是攜著如何頹喪不安的心理。而再往后,便是步兵方陣,整齊劃一的步伐仿佛能讓她感受到腳下大地的震顫。

平靜地李綏遙望這一幕,身后不少女眷低呼出聲,對于她們而言,這一幕是極為震撼難見的。而在腳下的長安城中,百姓們也爭先恐后地呼喊楊晉,竟是比之天子還要讓他們心生憧憬。

李綏不易察覺地側首看去,只見楊皇后在這些日子的調養下看起來已是好了許多,此刻儀態端正,笑容和煦而驕傲地看著腳下,相比而言,身側的上官昭儀和太尉夫人李氏的表情就難以言喻的多,李綏能夠看出來上官昭儀是在笑的,可那一份笑容下卻是對未來難測的不安。而姑母李氏,笑容便如玉清觀正殿供奉的寶相莊嚴的神像,攜著俯視一切的了然,而在那幽深的眸底,是只有她能夠察覺到的隱憂。

隨著號角止,禮樂起,身披天子親賜黃金甲的楊晉意氣風發的坐于汗血寶馬之上已然來到城樓下,只見他利落地翻身下馬,盡顯英姿勃發之氣,也幾乎是同時,身后跟隨的騎兵也是以同樣迅疾地速度落地。

胄甲鏗鏘有力地碰撞聲中,楊晉大步闊然走向元成帝,單膝跪地,聲音厚重地揚起:“臣楊晉攜梁王,宗室,降將拜見陛下,祝陛下萬壽無疆!”

楊晉聲音方落,楊晉身后的百千將士山呼出聲,剎時間一切禮樂停,只有無盡地風聲吹動旌旗,相比于眼前的驍勇男兒將士們,那些在朝堂上運籌帷幄,浸淫多年的朝臣百官一時竟顯得渺小柔弱了許多。

“將軍威武,將士辛苦!”

眼見元成帝欣慰地雙手親自托起楊晉,身后將士們感激聲頓起。

就在此時,手奉御詔的禮官上前來,恭敬地展開,隨之高聲道:“陛下詔——”

話音落下,百官俯身再拜,百姓皆恭敬跪,楊晉攜著將士半跪,靜靜等待著期待已久的一幕。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茲征嶺南道行軍總管楊晉,驍勇有謀,于平南一役立不世之功,救百姓于危難之中,朕心甚慰,特擢升為并州總管,封驍勇侯,食封一千三白戶。副統領楊徹,封雁門郡公,食封八百戶……”

聽到元成帝的御詔,李綏看到得體的笑在李氏眸中一點一點碎裂,相比之下,立在元成帝身側的楊崇淵,此刻是不加掩飾的與有榮焉。

而此刻的李綏很清楚,如果說從前的楊晉是一只酣睡于李氏枕邊的乳虎,而今便成了被插上雙羽的猛虎,自今日起,李氏與楊晉和其母族曹氏的爭斗將就此拉開帷幕,不死不休。

當觀禮歸來,李綏有些疲憊地換下薄紗衣裙,松了發髻,正悠悠然躺在美人塌上看書,就在此時,便聽到有婢女進來欣然笑道:“郡主,大郎君著人送東西來了。”

對于婢女的話李綏并不驚訝,李氏雖一向與曹氏不對付,但大朗楊晉卻是個灑脫人,自小因著長兄的身份對他們這些弟弟妹妹多有維護。

記得小時候三郎楊徹玩弓箭不小心射殺了楊崇淵最愛的綠鳥,或是四郎楊鎮被禁足期間偷偷翻墻出府犯下許多的過錯,皆是楊延說情,楊晉勸慰才免了幾頓板子。

而對于她們這些女兒家,楊晉但凡是出府,公差也好,私游也罷,皆會帶回來許多當地的新鮮玩意兒或吃食。

當李綏翻看著琳瑯滿目的東西,只聽得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聲音響起:“看來,我是慢了長兄一步了。”

話音落下,李綏抬頭便見楊徹走了進來,看起來比之離開長安又躥高了幾分,神色眉宇間也越發堅毅,有了長安貴公子所沒有的男兒氣概。

“原來是大英雄回來了。”

李綏笑著佯裝起身行禮,楊徹聞言爽朗一笑,上前輕彈李綏的額頭道:“我就知道你會促狹我。”

李綏聞言躲開,這才坐下挑眉道:“那你還來找我做什么。”

楊徹眼神示意,身旁的貼身隨從常羲也捧了一盒子上前,一打開共有三層,最下面是一些把玩的物件,中層是女子的飾品,倒與長安時興的不同,最上層便是香料盒子。

李綏在楊徹的示意中一一打開看了,看的出來楊徹是花了些心思的,樣樣東西都按著她的喜好來,華麗卻不繁復,簡單也不失品味。

“看來以后我得多祈禱,你們多出長安辦差的好。”

聽到李綏的話,楊徹不置可否的一笑,接過念奴奉上的茶水飲了一口,眸中熠熠,話語驟深道:“此番離開長安去了嶺南道,一行數月我才知天下之大,山河之美。”

李綏聞言心下微動,卻見楊徹停了話頭,轉而看向她時,已掃卻方才不易察覺的深沉模樣。

“只可惜你不曾一見。”

聽到楊徹轉了話,李綏沒有深問,只佯裝嗔道:“你明知我們不似你們男子,天下之廣,可盡情馳騁,這會子來,你是為了眼氣我的。”

感受到久違的斗嘴氛圍,楊徹笑了笑,隨即道:“你莫惱,待日后有機會,我便帶你走一走這江河,你不是喜歡瓊花?我們便去廣陵如何?”

見楊徹來了興致,李綏心下異樣,側眸佯裝打趣道:“待明兒你先說動了阿耶和姑母一起,再言這些罷。”

見李綏似乎會錯了意,楊徹沒有再說。

他方才所言,便是他心中此刻所想,或者說一直所想。

他想要的,是帶著她,二人,兩馬,縱覽這大周萬里江河。

卻不是李綏口中,還有眾人一同的出游。

如今他早知曉,李綏與二郎楊延的婚事已然做罷,既然阿娘一直想將阿蠻娶入楊家門,如今看去,只有他最為適合。

沒有人知道,他等這一刻等了多久。

而這一切,都來的那般剛剛好。

←→下一章

新書閱讀:


上一章  |  長安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