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長生 >>長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

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02日  作者:風御九秋  分類: 仙俠 | 武俠 | 風御九秋 | 長生 
正文

正文

原本是想寬慰張善的,不曾想卻起了反作用,聽得言語,張善越發生氣,“我比你早來半個時辰,一直被擋在宮外,我讓他們代為通稟,卻說皇上正在午睡,什么午覺能睡到申時,分明是不愿見我,興許你的面子比我大,他肯宣你覲見。”

“不一定,皇上既然不見您,想必也不會見我,”搖頭說道,“剛才釋玄明施展獅子吼報我身份,別說皇宮了,就是半個長安城都能聽到,皇上如果想見我,早就派人出來召請了,不會等到現在。”

言罷,張善眉頭微皺,不曾接話。

站立片刻,張善問道,“你怎么也跑回來了?”

先前所說回返長安是因為神諭皇上有難純屬胡扯,騙騙外人還行,張善肯定不會相信。

自然不會對張善有所隱瞞,意簡言賅的將錢鐘林加害西域老兵一事說與張善知道。

聽罷講述,張善眉頭皺的更緊,“沒有皇上的支持,錢鐘林絕不敢如此胡作非為。”

嘆了口氣,“皇上是否支持錢鐘林目前還不好說,但默許是肯定的,我實在搞不明白皇上為什么要縱容錢鐘林做這種事情,那些老兵都有皇上御賜的免死丹書,賞賜在前,加害在后,等同言而無信,朝令夕改,傳揚出去勢必招致世人的非議和恥笑。”

張善皺眉點頭,轉而出言說道,“你此前一直待在長安,與皇上接觸較多,對他也多有了解,你感覺皇上近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不太對勁兒?”

“豈止是不對勁兒,簡直是很不對勁兒,”正色說道,“我之前辛辛苦苦為戶部攢下了幾千萬兩銀錢,這些錢原本是用來支撐新軍平叛討逆的,皇上竟然挪去籌建新都,長安住的好好的,非要遷到洛陽干什么?”

“不久之前我也去了戶部,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了,”張善說道,“此舉簡直是輕重不分,自毀長城,軍營每日消耗甚巨,沒錢沒糧,如何打仗?”

接口說道,“皇上近段時間的表現很不正常,據我所知有一個擅長床幃之術的女倭寇混進了后宮,此人很可能就是極為受寵的麗妃,年前我們離開長安時聽說麗妃已經有了身孕,我懷疑皇上最近所做的這些事情很可能是聽從了麗妃的蠱惑,旨在壞我中土民心,毀我大唐國本。”

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而搖頭說道,“不過據我對皇上的了解,他并不是一個可以被婦人左右的人,心智也夠用,并非黑白不明,輕重不分之人。”

張善點了點頭,沒有再接話,二人此時都感覺事出詭異,但問題究竟出在哪里目前還不得而知,只有見到皇上才能知道。

直到這時,才找到機會詢問張墨的近況,但他話到嘴邊又憋了回去,他不愿自大舅哥面前表現的卿卿我我,兒女情長,張墨這段時間想必正忙著給新軍籌集軍糧,如果張墨有什么意外,張善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他。

不問張墨的情況,便將東海之行遇到李秋燕和那個神秘的玉清高手一事簡略說與張善知道,連李秋燕派女兒贈予九天仙露一事也并未隱瞞。

聽罷講說,張善神情異常凝重,“此事若是處理不好,定然后患無窮。”

“大哥,您知不知道玉清宗有這樣一位練成了混元神功的神秘高手,身旁還有一只黃毛猴子伴隨。”問道。

張善緩緩搖頭,“玉清宗有許多宮觀,兩儀山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混元神功也并非兩儀山獨有,所有玉清宗的道人都可以修煉,混元神功在兩儀山已經失傳,也可能在其他宮觀還有留存,不過近些年我并未聽說過有誰練成了混元神功。”

“大哥,還勞煩您在合適的時候幫我打聽一下,”說道,“張墨那里有我的靈氣信物,若有此人的線索,還請您召我前去,早些了結此事,以免誤會越積越深。”

張善點了點頭,“放心好了,我會差人暗中打聽。”

二人自宮門外已經站了不短的時間,卻遲遲不見宮門里有人出來請他們進宮,此時雖是申時,陽光不是很烈,但長時間的站在宮門外還是令二人頗為氣惱,除此之外心中的疑問也越來越大,不對勁兒,真的不對勁兒,一個親王,一個護國真人,二人肩上分別肩負著大唐的龍脈氣運和行伍軍事,皇上不該如此怠慢。

再等片刻,終于有宦官疾行來到,“皇上有旨,宣英勇親王,護國真人覲見。”

聽得宦官言語,和張善對視了一眼,在此之前他們一直懷疑皇上是不是發生了意外,而今皇上召見,說明皇上還是安全的。

側身抬手,請張善先行。

由于沒有發話,大頭四人便跟在二人身后,一起走向城門。

守城的士兵見四人也要進宮,本想出面阻攔,但不等其開口就被大頭惡狠狠的瞪了回去。

進宮不遠,便看到北面走來一群官員,為首的正是門下省侍中錢鐘林,同行的還有七八人,皆為四品以上官員。

直視錢鐘林的同時,錢鐘林也在看他,眼神之中沒有絲毫懼意,有的只是春風得意的倨傲。

原本落后張善半頭,見錢鐘林等人迎面走來,便邁步超過張善,徑直朝著錢鐘林等人走了過去。

見迎面走來,錢鐘林很不情愿的往東偏移了幾尺,為等人讓路,不過與己方眾人擦肩而過之時,錢鐘林等人并未停步沖見禮,而是歪頭斜視,徑直走過。

對方禮數欠缺也并未發難,因為錢鐘林等人都是文官,文官善辯,若是真的吵起來,對方有的是理由搪塞反駁,己方眾人雖然披掛披風卻并未穿戴官服,這群文官只說沒認出他來,就拿對方沒轍。

在與己方眾人對行走過之際,錢鐘林輕蔑的瞅了己方眾人一眼,眼見殘害了十方庵眾人的錢鐘林竟然如此倨傲,余一氣的渾身發抖,手握劍柄,怒目咬牙。

如果能動手,早就動手了,之所以隱忍不發是因為他找不出錢鐘林的漏洞,雖然明知道錢鐘林在吹毛求疵的加害西域老兵,但對方在辦案過程中卻并未違反大唐刑律,此時興師問罪,己方師出無名。

眼見余一氣的七竅生煙,緩步慢行,遠離了前面帶路的宦官,隨后歪頭看向余一,與此同時低聲說道,“今晚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不要留下把柄。”

余一原本都快被憋死了,聽得言語,郁氣盡消,感激點頭。

張善自然聽到了的話,換做平時他一定會出言勸阻,畢竟己方眾人一回長安,錢鐘林當晚就遇刺身亡,世人一定會懷疑他們,但此時他卻暗中贊許的果斷,正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近段時間朝廷發生的所有荒唐事錢鐘林都有參與,這個愚忠禍國的老東西留著就是個禍害。

雖然不是正式上朝,宦官仍然將眾人引向中宮大殿。

皇宮腹地戒備森嚴,院子里左右站立了近百名羽林軍,羽林軍中有幾張熟面孔,都是當日參加武舉童試的武舉進士。

和張善等人步行上前,到得宮門外有禁衛將軍請眾人留下兵器,進宮面圣肯定不能攜帶兵器,故此眾人便將兵器留在了大殿西側的桌案上,這個桌案也并不是專為眾人設置的,而是平日里就擺在那里,供文武百官上朝時暫時存放雜物。

留下兵器,眾人邁過高達兩尺的門檻進入大殿,大殿內亦有帶刀禁衛,人數和站立的位置與平日里并無變化。

皇上就坐在龍椅上,穿的是黃衣常服而非九龍朝服,見到張善等人進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按照朝廷禮制,大殿覲見,進門便要行禮,進殿的六人只有楊開和大頭行的是單膝跪拜禮,他們是武將,不需雙膝下跪,而本來就有見君免跪,張善和余一釋玄明是出家人,也不用跪拜。

“諸位愛卿平身,賜座。”皇上聲音如常,面帶微笑。

皇上說完,立刻有宦官搬來座椅,眾人分別落座。

不等和張善開口,皇上便主動說道,“闊別多日,朕一直掛牽著英勇親王和護國真人,二位愛卿為國操勞,實乃擎天輔弼,大唐柱石。”

是親王,理應先接話,“皇上謬贊,微臣愧不敢當,不知……”

話未說完,突然發現眼前虛影一閃,定睛細看,卻發現張善已經施出身法,朝著正北龍座上的皇上疾沖而去……

新書、、、、


上一章  |  長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