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少年醫生第2747章 借史明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都市少年醫生 >>都市少年醫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47章 借史明志

第2747章 借史明志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22日  作者:閑清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閑清 | 都市少年醫生 


凌錦華呵呵笑了笑,沒拒絕回答羅子凌的問題:“馬周出身貧寒,幫中郎將常何上了道疏后,得了李世民的重用,最終官至中書令,唐朝的宰相雖然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也是人臣的極致。馬周無論是品性還是政治才能都非常不錯,是個出身貧寒的治世名臣。生于盛世名君之治下,有才能的人,很少被埋沒。李世不是曾說過,天下有才之人,全被他重用了嗎?”

“魏征么,是太宗皇帝樹立的一個榜樣,他耿直敢言,雖然政治才能不怎么出色,但留在歷史上的名聲卻是很不錯,同樣是一個為人臣的典范。他和馬周,房、杜等唐初名臣一道,努力輔佐李世民,為貞觀盛世的出現盡了自己的一份力。如果沒有這些名臣,貞觀之治不一定會出現。”

“太姥爺這評價很中規中矩哪!”羅子凌笑了笑,再問凌錦華:“太姥爺更喜歡馬周,還是魏征?”

“馬周!”凌錦華不假思索地說出了答案,并說了自己的理由:“馬周能力不錯,幾乎沒什么污點,他又出身貧寒,是很多人的榜樣。而魏征除了耿直敢言,其他方面確實不怎么樣。”

“我覺得,能做到耿直敢言的人真的值得敬佩。千人之諾諾,不如一人之諤諤。”羅子凌很認真地說道:“我認為,貞觀盛世的出現,很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身邊有那么多耿直能言的大臣,不只魏征,還有蕭瑀、溫彥博、岑文本、戴胄,這些人敢怒敢言,朝會時候都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責皇帝李世民的過失。這種情況,除了李世民時候經常出現外,其他朝代,很少出現。”

“唐朝之所以在立國十幾年后就出現了盛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這么多耿直敢言的大臣,有一個虛懷若谷的皇帝。放眼歷史上,社會風氣開放,老百姓可以隨便評價朝政得失的時代,都是盛世。貞觀時候,魏征、溫彥博、蕭瑀敢把李世民罵的掩面逃走,甚至追到后宮中繼續罵他,白居易敢把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故事寫成《長恨歌》,呵呵,其實,我們不如古人。”

羅子凌最后這句“呵呵”以后的感慨,讓凌錦華變了臉色。

“你的意思是什么?”他面無表情地問羅子凌。

他發現自己理解錯了羅子凌的意思。

羅子凌收住了笑容,很認真地說道:“唐詩是華夏文化發殿的一個巔峰,后世難以超越。唐朝時候自上而下的大氣包容,也是后世難以企及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太姥爺你覺得,你們這輩子人努力了一輩子,達到了盛唐時候的高度了嗎?”

“怎么會沒有?”凌錦華的臉色有點難看了,“唐朝時候的生活,能和現在比嗎?”

“我指的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沒意思。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無論哪方面肯定越來越好。”羅子凌搖頭,“我覺得,大唐被后人稱道的那些優點,我們這個時代并不具備。太姥爺,你退休前,有什么人敢和當年的魏征、蕭瑀、溫彥博一樣指著你的鼻子指正你的錯誤,當著其他人的面罵你?”

“我不是李世民!”凌錦華硬梆梆地回了一句。

“你們那個整體就是李世民,但你們中的無論哪個人,都做不到李世民那樣的大度包容,我們的整個社會,也沒有大唐時候的包容和大氣,更沒有自上而下的虛懷若谷。大家都喜歡聽好話,接受不了別人提意見,也沒有人敢向你們提意見,所到之處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說到這里,羅子凌頓了頓,再把自己的最終觀點說了出來:“我覺得,如果聽任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下去的話,我們想趕超老美,只能是天方夜譚。現在的老美,和當年的盛世大唐差不多,能包容天下的.......”

“你覺得,你說這種話合適嗎?”凌錦華打斷了羅子凌的話。

“是啊,不合適,因為現在不是貞觀大唐,需要的只是聽話的人,而不是不同的意見。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古訓,早被大家忘記了。”羅子凌說著,指了指凌若楠,“其實我覺得我媽比大部分人都出色的一點就是,她敢講真話。因為這一點,我很希望她能更進一步,能到那個可以影響整個華夏的地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督促我媽,把‘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當成施政的最高準則。我也覺得,如果有一天我最終踏入了官場,我要做的,也是希望整個社會的風氣變成這樣。”

凌若楠想不到羅子凌剛到凌錦華這里,就胡扯了這樣一通,還把她也扯了進去,不禁有點哭笑不得。但在看了看凌錦華和羅子凌的表情后,并沒有出言阻止,而是任羅子凌繼續在那里胡說八道。

凌錦華并沒生氣,只不過有點激動,事情并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且,她也認可羅子凌所說。

她的性子比較耿直,雖然耿直的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地位的提高有所“收斂”,但骨子里依然喜歡那些敢說真話的人。她希望手下的人忠誠,但又討厭曲意逢迎的人,她覺得,從來不會向你提意見的人,并不是真的忠誠。真正忠誠的人是敢指出你做的不對,并提自己建議的人。

羅子凌的性子,她也很清楚。

自己這個兒子,雖然做事情有點圓滑,但骨子里同樣是個非常耿直的人。

如果不是這樣性子的人,也不會在凌錦華的九十大壽壽宴上,和其他凌家子弟翻臉。

更不可能和凌錦華、凌明瑞說那些直白的話。

她也想看看,羅子凌很直接說出這些事情后,凌錦華又是什么樣的反應。

“你太理想化了。”凌錦華并沒生氣,他看了羅子凌兩眼后,又看了看凌若楠,再笑了笑,“楠楠,你兒子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如果不改這種性子,以后肯定會吃虧。”

“太姥爺,”羅子凌搶在凌若楠之前回話:“我不會改的,我覺得,我這并不是理想主義,也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既然你在讀歷史,而且是唐初這段歷史,那你就能看到,那時候朝堂上的風氣是什么樣的。只要上位者以身作則,那自上而下的影響還是很厲害的。我覺得,你能容忍我在你面前胡言亂語,那我肯定會和你說更多自己的建議,會和你說很多真話;反之,你就聽不到真話了。我覺得,大部分人都喜歡和別人說真話,討厭與別人相處時候要虛情假意,虛與委蛇,對吧?既然每個人都這樣,那為什么一定要讓自己虛偽呢?”

“你想以這樣的方式獲取我對你媽更多的支持?”問這話的時候,凌錦華眼睛里閃現精光。


上一章  |  都市少年醫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