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就在希芙還在想黑死劍的時候,突然畫面再次變化。
這一次沒有‘電影’,她和格爾出現在了一個無比空曠的大廳之中。
大廳很黑,至少希芙沒有看到任何光源。
她低下頭,查看自己腳下的地面。
發現地面非常的光滑,甚至像平靜的水面,而在空曠的殿宇之中,有著數尊神像,分別在大殿的兩邊。
這些雕像全部以黃金打造。
神奇的是,希芙并不認識這些雕像是誰,可只要看到那些雕像,一些信息就自動浮現在了她的腦海之中。
這幾尊雕像分別是,死亡、無限、湮滅、行星吞噬者、永世、生命法庭!
死亡,五大神之一,是宇宙死亡屬性的具象化,靈魂的主人,掌控宇宙中所有生命靈魂的源頭、創造者與操縱者;代表著多元宇宙中所有生命終止的具體形式的顯像化。所有神話傳說中死神、希臘神話中死神的塔納托斯、印度神話中的閻摩、埃及神話中的阿努比斯、北歐神話中的海拉、地獄王、地獄魔王、閻羅王的創造者和主人代表著多元宇宙中所有生命終止甚至整個多元宇宙終極的具體顯像。象征死亡的創世神明,擁有著無限的力量,能隨意操縱死亡,幾乎可以殺死或者復活多元宇宙中所有的生物,也可以創造毀滅操縱一切多元宇宙生命的靈魂,她他它擁有著數之不盡的強大能力,對一般人而言近乎全能,能賦予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他擁有無敵的能力,任何人在他手中都不值一提。
很多時候,她都會以骷髏的形式出現,但有趣的是,在她被黑袍包裹的身軀上,女性的特征非常的明顯。只有在極少數的時候,她會以一名擁有漆黑頭發和眼睛的美麗女人形象出現。但這種形象很少見,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據說可以在死亡來臨之時,被死亡眷顧才能看到的這個形象。
無限。宇宙四大抽象之一。宇宙大爆炸瞬間誕生的抽象神明。代表著整個宇宙空間總和的具體現象化。可以任意的操縱多元宇宙的所有空間。擁有無法估量的能力,它的能力包括操縱時間、操縱空間、操縱物質、操縱能量、修改現實、與使用各種魔法用魔法能量來實現任何目的,能免疫單體宇宙級或以下的各種能力攻擊,無法用速度來衡量的移動,不需要任何呼吸,絕對自愈,會各種宇宙射線,知曉單體宇宙范圍內一切的事物,超乎邏輯思維的力量,不朽之身,全知全能,在地球層面的任何力量的身體表現等等……一切宇宙里有的能力她都有……除了不能自我創造多元宇宙這一點以外。
另外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那就是她和永恒是雙生子,簡單來說雖然無限和永恒這兩位宇宙大神以兄妹相稱,不過這兩位其實是在同一個存在的不同方面,(就好比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某種意義上它兩算是同一個人的雙重人格分裂體,只要有無限的地方就會有永恒,這兩人是密不可分的!它兩在一起就代表宇宙內一切的時間和空間。每當宇宙面臨危機時。它倆都會融合在一起與敵人對抗。
她的形象就很有意思了,貌是一個熱愛圈圈衣服黑黃搭配的性感女性形象。
湮滅為四大宇宙基石實體之一,象征多元宇宙中不存在與虛無的具象化。其本體超越物理形態,常以幻象示人,真實面目可直接導致觀測者存在的消亡。作為萬物起源的虛空本質,湮滅誕生于多元宇宙創生之初,掌控所有未被具象化的虛數空間,能任意修改時空軸線、重塑或抹除維度結構,曾將無限維度壓縮為三維空間。湮滅存在于生與死的臨界狀態,其本質被描述為“現實本身的夢境”,所有空間均源自其體內并最終回歸。他沒有任何的實物性質的存在,湮滅可以運用多元宇宙之內的任何強大的宇宙力量,能控制所有的不存在。因此它還能夠操縱所有虛體存在的物質甚至可以創造、控制所有被抹除、消除的存在。
湮滅還可以任意創造、摧毀、操縱和更改多元宇宙中所有的時空軸線(即所有的時間軸與空間維度,比如把3維度的宇宙變成無限大無窮大維,再把無限大無窮大維度的空間變成3維。他可以把多元宇宙中一切的事物甚至宇宙本身都摧毀的連一個夸克都剩不下,徹底消失。湮滅曾表示他是宇宙中的虛空,生與死當中、滅亡與涅盤之間的氣息。萬物起源的虛空。你們所見到的形態,和他腳下的王座,僅是幻象……因你們的而非我的恩澤所造。若你們以他的真實面目看待他,你們便不再存在。你們所處的現實只是他的夢境。
永世,這個神只的名諱,希芙壓根沒聽說過。五大神明的存在,雖然情報很稀少,但至少也有著一言半語在隱秘的流傳。
可永世……老實說,在此之前,希芙還真沒聽過這個名諱。
永世是永恒的一個后代,他是一個有知覺的半物理實體,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永世是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一批有知覺的實體之一,已經存在80億年。他聲稱自己是永恒的后代,也是天體軸(貫串已知宇宙有機能量的模式)的后代。永世認為自己是監督整個宇宙生命的「宇宙看管者」。他的首要職責是培養宇宙有知覺生命形式的進化,并且維持宇宙間有利于生命的條件。永世的另一個主要職責是任命宇宙的守護者,自從當前宇宙開始以來,永世已經預見到宇宙中生命的主要威脅,并挑選他的冠軍來捍衛宇宙免受這些威脅。
另外,希芙還從永世的信息中得知,永世不僅僅是永恒的子嗣,而且他還有著兄弟姐妹。
這些永恒的子嗣將稱為永恒九子!
他們分別是:負熵、靈現、永世、仇恨、權宜、頌詞、爆炸&引力、共鳴。
兩側最后一個雕像則是生命法庭。
這個不需要多介紹,之前介紹過。
而在大廳的最深處,則佇立著一片虛空!
而這虛空之中蘊含著群星!
這就是永恒!
五大神明的關系其實很復雜,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是統一的個體!
在宇宙大爆炸發生的同一時刻,出現了四個宇宙神明,這四個神明是:永恒、無限、死亡、湮滅。這四位抽象實體互稱兄弟姐妹。這段關系性質是作為抽象概念擬人化的手法,他們并不是任何傳統人類家庭那種血緣關系。永恒是整個多元宇宙的化身,而無限是永恒的女性實體,湮滅代表多元宇宙誕生前和滅亡之后的虛無,意思就是他是永恒的過去和未來,而死亡則是永恒的另外一面!
他們是四個,也是一個!
這種關系很難講,甚至于他們本身也相互對立又相互融合。
永恒實體化外觀上是一個小型宇宙神殿,責任是維護與監管宇宙內的正常秩序。永恒作為多元宇宙的實體化身,在各個單體宇宙里的永恒只是多元永恒身上的細胞,永恒能通過超越物理領域和單體宇宙的永恒進行交流并獲得該宇宙內的任何信息,甚至進行合體。雖然各個宇宙都有永恒,但由于是分身的原因,所以每個多元宇宙里的永恒能力并不完全一致。永恒作為抽象實體,沒有物理屬性,因此人們的所見所聞僅僅是對其基本存在概念的體現,攻擊永恒,等同于在與自己的想法戰斗,除非抽象實體能與抽象實體可以互相接觸或者抽象實體允許非抽象實體觸碰。
永恒的能力也是最全能的那個,最接近傳說中的創世神。
無法用速度來衡量的移動,不需要任何呼吸,絕對自愈,會各種宇宙射線,知曉單體多元宇宙甚至全能宇宙范圍內一切的事物,超乎邏輯思維的力量,現實扭曲,空間支配,時間操控,各種魔法,不朽之身,全知全能,在地球層面的任何力量的身體表現等等……一切宇宙里有的能力他都有……單體永恒微不足道的力量(宇宙立方)就足以重啟整個全能宇宙。
簡單來說,他是一,也是全!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這句富有哲思的話語揭示了宇宙間一種深邃的統一性與整體性觀念。它超越了表面的分離與差異,指向萬物內在的關聯與一體性。本文將圍繞這一主題,探討其哲學意涵,以及在自然科學、人文社科乃至個體生命體驗中的體現與啟示。“一即是全,全即是一”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思想。首先,“一”代表個體、單一、獨特,象征著微觀世界的具體存在;“全”則象征整體、全部、普遍,代表著宏觀世界的無限多元。表面上,一與全似乎是對立的概念,但此命題卻揭示了兩者間的內在聯系與轉化:個體與整體的互攝:“一”雖是個體,但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整體的一部分,其性質、行為乃至命運無不受到整體的影響與制約。同時,每一個“一”的存在與變化又共同構成了“全”,并持續塑造著整體的形態與特征。
微觀與宏觀的統一:在物理學中,微觀粒子的行為遵循量子力學規律,看似隨機且獨立,但當數量足夠龐大時,其集體行為則呈現出宏觀世界的確定性與規律性。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自組織過程,恰恰印證了“一”如何匯聚成“全”,以及“全”如何體現于“一”。
科學的發展不斷深化我們對“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理念的理解。從微觀粒子到宇宙星辰,從量子糾纏到宇宙背景輻射,科學現象揭示了宇宙的內在統一性。
量子糾纏:在量子力學中,兩個或多個粒子可以處于糾纏態,即使相隔遙遠,一個粒子的狀態改變會瞬間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無視空間距離。這種現象表明,看似獨立的粒子實則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個體的變化與整體緊密相連。
宇宙學原理:現代宇宙學認為,無論我們看向宇宙的哪個方向,看到的基本物理規律和大尺度結構都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盡管宇宙廣闊無垠,但其基本法則在每一處都得到一致體現,個體星系的演化與整個宇宙的演化息息相關。
在人文社科領域,“一即是全,全即是一”同樣具有豐富的內涵:社會學家視社會為一個有機整體,其中每個個體如同身體的細胞,雖然各自有特定功能,但其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系統的支持。同時,個體的思想、行為與選擇共同塑造了社會的面貌,個體與社會形成一種共生關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一種獨特的文化都是人類文明多樣性的“一”。這些“一”通過交流、融合,共同構建了人類文化的“全”。互聯網時代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個體的文化表達在網絡上匯成全球文化的洪流,個體與全球文化體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一體。
在個體生命體驗層面,“一即是全,全即是一”提供了深刻的自我認知與人生觀照:每個人的心靈世界都是一個獨特的宇宙,包含了情感、思想、夢想等豐富的內在維度。個體的內心體驗與成長,既是“一”的獨特旅程,也是人類精神世界“全”的一部分,個體的心理變化與人類精神進化交織在一起。個體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其生存狀態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不僅是對個體生存權益的保障,也是對地球生態整體性的維護。個體的環保行動雖微小如“一”,但無數個“一”的合力就能推動全球環保事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永恒就是宇宙本身。
他可以做到,一切宇宙本身相關的事情。
其他神靈能做到的事情,他都能做到,其他神靈做不到的,他也能做到。
就是這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