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第二千三百零二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千三百零二章

第二千三百零二章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30日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拉姆雷克撒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正文卷

正文卷

說白了,就是格爾下手沒輕沒重。

他自己都不確定,自己真的沖上去到底會不會弄死別人……更別提他手上還有黑死劍。這玩意可是不折不扣的兇器,哪怕它自己呆著,格爾都怕它傷人,更何況用它來砍人。

所以為了保證自己唯一的朋友未來的處境不要太差,格爾沒有沖上去。

“希芙!!!”

一個巨大的吼聲,壓過戰場的廝殺聲傳了進來。

那聲音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正在致力于解鎖彩虹橋封鎖的希芙都被嚇了一跳。

是沃斯塔格。

在小團體之中,沃斯塔格的地位非常特殊。首先,他嚴格來說,并不算團伙中的一員。

畢竟沃斯塔格的年紀比他們大得多。

是他們父母一輩的人,沃斯塔格在戰場上活躍的時候,還沒他們呢!

之所以后來一直和他們混在一起,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隨著這群人年紀增大,他們的破壞力也跟著變強了,為了防止他們總搞出一些破事,奧丁就下令讓沃斯塔格看著他們。當然,他也沒想到,沃斯塔格很多時候還會跟著他們一起胡鬧。

別看沃斯塔格年紀一大把了,可實際上卻人老心不老,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可愛的人,他挺喜歡和年輕人待在一塊的。

畢竟和他同年的人,要么已經成家立業,然后變成了大家長,開始朝著成熟穩重的方向狂奔而去。

別以為阿斯加德美麗的像天堂,就真的是天堂,每個人都可以無憂無慮。

很多阿斯加德的年輕人,都對老一輩的頑固和守舊感到不爽,對他們的油膩和市儈感到反感,并且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自己以后絕對不會變成他們這種人……

我們其實也差不多。

曾幾何時,我們對自己討厭的人、討厭的事嗤之以鼻,并且還信誓旦旦的說,我肯定不會活成這個樣子、我肯定不會去做這樣的事。然而,事實卻是相當的殘酷,我們漸漸地變成了曾經討厭的樣子。會每天奔波在兩點一線,拿著微薄的薪水,扛著房貸,為每天的柴米油鹽發愁。也會對領導點頭哈腰、對客戶卑躬屈膝,為提高業績絞盡腦汁。然后還不停地反思自己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但是卻又不得不繼續前行。這個世界很奇妙,有些事情發生的總是莫名其妙。我們想活著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者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但是卻莫名其妙的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人這一生總是在不斷成長的。起初我們并沒有太過明確的道德觀念,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逐漸形成相對完善的三觀,并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進行相應的評價。我們總是認為年齡越大的人越成熟,卻沒有意識到心智帶給人們的影響。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認為,并不是所有人的認知能力都是在不斷增長的。有一部分人會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漸漸丟掉當初那個美好的自己。

如果你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這兩大跡象,就證明你正在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第一,強迫自己去適應環境。

眾所周知,人類身上有著相當強烈的社會屬性,沒有哪個人能夠孤立于社會和集體獨立存在。融入到集體中的感覺能夠為我們帶來安慰,當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遭受了某些無法承受的挫折時,他們也會試著到一個集體環境中去保護自己。不過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并不是長期和諧的,在和身邊的同學家人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一定的人際交往禮儀。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與集體所認可的理念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對我們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不少人都需要在短時間內盡快作出決定,選擇從此放棄與集體的關系,堅守個人原則,或是放下內心的底線,強迫自己繼續融入到集體當中。不同性格或是不同人生追求的人,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往往會做出不同的決定。

可無論我們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什么,只要我們經歷了類似的抉擇,我們的性格與心態總要受到此類事件的影響。在事情發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仍然會不斷懷疑并拷問自己當初所做出的決定是否是正確的,倘若那時我們選擇了另一個方向,一切會不會有所不同。并且在考慮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所擁有的性格與思想觀念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當前環境或所處群體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從眾心理。

比如在初高中時期,學校的老師或家長都十分在意孩子的學習狀態。與我們在一起相處的同學們,將學習當做人生的重要事件來看待,在整個班級中都形成了良好且緊張的學習氛圍。即便是那些對學習不太感興趣的同學,在處于這個環境時也會出現一定的危機感,用更加積極的面貌去對待學業。進入大學后,學習更多依靠個人主觀意愿,老師們也不會再像之前那樣步步緊逼,每天定時檢查作業。缺乏了環境的督促與引導后,一部分自律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就會迅速陷入到迷茫當中,逐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并逐漸沉浸在網絡娛樂里。這就像那句老話所說的那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然我們無法保證自己能夠像蓮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就更應該主動逃離不思進取的環境,督促自己更加認真的發展。倘若你能夠意識到身邊人所存在的不足,卻又心甘情愿的強迫自己融入其中,要不了多久,你就會活成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

第二就是陷入習得性無助。

人這一生就像過山車一樣,既有高峰又有低谷。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事業或生活不順心的事情,本就是人生常態。我們應該用更加客觀的心態去看待人生的變化,時刻保持對生活與未來的熱愛。有一部分人總是缺乏對自己的信心,因為生活中的一點點失敗就徹底喪失動力,不愿意提起興趣去嘗試新的挑戰。這些長時間心情低落的人,顯然是受到了習得性無助的影響,心甘情愿與失敗相伴,不再有令人敬佩的上進心。更可怕的是,大部分有類似傾向的人都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習得性無助是一種心理學概念,定義為個體在反復遭遇無法控制或避免的不良情景后,形成了一種消極的認知態度,認為自己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不良的情況或結果。此時,即使環境發生變化,情況可被改變,受試者也往往會持續保持無助的行為模式。也就是說,習得性無助在理論上認為,個體的行為并不總是由其所處環境的目前狀態決定,而是過去經驗的影響結果。

習得性無助就像是一個難以被察覺的深淵,一點點讓我們自己走進墮落的人生中。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培養自己積極進取的心態,學會認可自己,培養自信心。同時年輕人們也要盡量調整自己的自我認知,意識到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終究有一天要進入到社會中獨立打拼。

有一部分人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深淵中,就是因為他們沒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即將面對的困境。當今社會的年輕人普遍擁有更多自主求學的機會,那些課程壓力并不算太過沉重的大學生們,自由自在的在校園中生活享受,根本沒有意識到獨立在社會上生存,需要自己付出多大的心血。走出校園后的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參加工作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自己并不擅長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能力相對平庸的人很容易因此受到打擊,進而產生對人生發展的迷茫。

總之,就是我們所說的油膩了!

阿斯加德人也一樣,他們雖然物資充沛,但不代表他們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們依然是血肉生命,依然要面對生活的瑣事。

依然要面對一個最真實的問題。

那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這些人被我們統稱為中年人,他們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沖勁,追求穩定,追求不改變!

但沃斯塔格是個神人。

他不喜歡那種平淡的生活,他喜歡年輕人的莽撞和奇思妙想,甚至樂于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

所以他很喜歡跟著托爾他們胡鬧。

哪怕這種胡鬧并不會給沃斯塔格帶來任何好處……這就是中年人和年輕人之間最大的區別。

中年人喜歡計較得失。

比如做一件事,我會失去什么,得到什么。

但年輕人不一樣。他們追求的并不是得失,而是有趣!

沃斯塔格喜歡這個!

他不想像自己的同伴一樣,變成毫無生趣的行尸走肉。(雖然在地球人看來,阿斯加德的中年人也足夠奔放了,但在阿斯加德人看來,他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當然,沃斯塔格也不是單純的跟著他們胡鬧。

這也是要說的第二點。

那就是沃斯塔格是個合格的老師。

他總是在胡鬧之中,把他的經驗和知識教給他們。

這可比單純的教訓和課堂,要有用的多的多!

興趣對學習和成長的驅動作用是巨大的。當我們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時,就如同內心被點燃了一團火,驅使我們主動去探索、去學習。這種主動學習的狀態與被動接受知識截然不同。以閱讀為例,若對文學作品充滿興趣,我們會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節中,主動去品味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傳遞的情感與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輕松記住書中的內容,還會不自覺地思考、分析,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和文學鑒賞能力。而對于不感興趣的內容,即便花費大量時間強迫自己學習,也可能收效甚微,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縱觀歷史與現實,許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在興趣的指引下走向成功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從小就對自然現象充滿好奇,5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那始終指向南北的磁針,讓他對科學的奧秘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份興趣伴隨他一生,促使他不斷探索,最終提出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再看當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輕時看到人們飽受糧食短缺之苦,便對農業產生了強烈興趣。他懷揣著“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夢想,一頭扎進稻田,歷經無數次失敗,終于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偉人的經歷告訴我們,興趣能夠為我們指明方向,給予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讓我們在各自的領域不斷突破,創造奇跡。

追隨興趣不僅能帶來專業上的成就,還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的幸福感。當我們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時,往往會進入一種“心流”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仿佛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內心充滿愉悅和滿足感。比如,熱愛繪畫的人,在調色、勾勒線條的過程中,能夠忘卻煩惱,將內心的情感通過畫筆抒發出來;鐘情于音樂的人,在演奏或聆聽樂曲時,能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獲得心靈的慰藉與滋養。興趣就像生活中的調味劑,讓我們在忙碌的學習和工作之余,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精神樂土,享受純粹的快樂。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不敢大膽追隨自己的興趣。一方面,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放棄內心的熱愛。家長可能更希望孩子選擇熱門專業、穩定職業,認為這樣才能有好的發展前途;社會的主流觀念也常常將成功與高收入、高地位劃等號,使得人們在選擇興趣方向時顧慮重重。另一方面,有些人對自己的興趣缺乏信心,擔心無法將興趣轉化為實際的能力或職業,害怕在追求興趣的道路上遭遇失敗。但事實上,這些擔憂往往是多余的。只要我們敢于邁出第一步,堅定地追隨興趣,就有可能將興趣發展成特長,甚至是終身的事業。

所以沃斯塔格在小團體之中一直擁有相當高的地位。

不管是希芙,還是托爾都發自內心的尊敬沃斯塔格!


上一章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