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28日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拉姆雷克撒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科幻小說


海姆達爾聽到格爾的話沒有繼續說話。

格爾看到海姆達爾猶豫,面上沒什么表情,可實際上內心深處卻一沉……依然被希芙猜中了!

希芙告訴他。

她的哥哥海姆達爾是一個百折不撓的強項令,他永遠不會認輸,也不會妥協。如果海姆達爾非常輕易的就猶豫了……那對不起,這不是他動搖了,而是他又在打歪主意!

這么說吧,海姆達爾遵守原則的程度,有時候令奧丁都感到頭疼!

海姆達爾雖然很尊敬奧丁,也把奧丁視為自己永恒效忠的君主,但不代表,海姆達爾會無條件的服從命令,他有著自己的一套準則。

比如有時候,奧丁會因為情緒化而下達一些命令……怎么說,激進的命令。這種命令毫無疑問是亂命,其他人根本不敢面對奧丁的憤怒,但海姆達爾卻不一樣,他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告訴奧丁,他不會聽從奧丁的命令!

因為在他看來,奧丁現在根本不理智,下達的命令也是如此,他會等待奧丁冷靜下來,下達正確的命令!

這就看得出來,真正的忠臣和奸臣的區別了。

為什么皇帝大多都不喜歡忠臣,反而非常喜歡奸臣,難道他們不知道忠臣對國家好么?難道他不知道奸臣其實非為作歹么?當然不是,實際上很多昏君并不蠢,甚至可以說,歷史上那些昏君真正腦子有問題的,其實是少數。大多數時候,昏君不僅不蠢,相反還很聰明。

只不過,忠臣很喜歡和他們對著干而已!

首先,皇帝肯定知道誰是忠臣的,因為這是一個傻子都明白的。永興元年(304年)七月二十四日,晉惠帝與叛軍作戰,大敗,臉部受傷,身中了三箭,百官及侍衛人員都紛紛潰逃,只有侍衛嵇紹奮不顧身,登上司馬衷的車駕,挺身護衛天子。叛軍殺到之后,不由分說,把嵇紹直接砍殺,鮮血濺到司馬衷的衣服上。事后,下人要清洗御衣,晉惠帝立即制止說:“這衣服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晉惠帝是人盡皆知的傻子,但他也是知道誰是忠臣的,誰是真正對他好的。傻子都知道誰是忠臣,何況那些精明的皇帝。

周亞夫是太尉周勃的兒子,執掌軍權。

漢文帝有一天就去各營視察,到了周亞夫的細柳營,哪里知道軍營的守衛竟然不讓皇帝進,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令,不聞天子詔。漢文帝派人傳令給周亞夫,說天子想要視察軍隊,周亞夫這才出來迎接。一身戎裝的周亞夫,只向皇帝拱手行禮,說甲胄在身,不能下拜。周亞夫軍中氣氛森嚴,軍士們士氣高昂,讓漢文帝也莊重起來,嚴肅地檢閱軍隊。出了軍營,眾人竟然有一種松了一口大氣的感覺,漢文帝對周亞夫的這次檢閱十分滿意,夸贊連連。不過,漢文帝心中不會犯嘀咕:這軍隊都聽周亞夫的,會不會出什么意外呢?后來,七國之亂爆發,平叛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周亞夫的頭上。周亞夫的作戰策略很簡單,讓梁王消耗敵人,自己切斷叛軍糧道。梁王這邊打得昏天黑地,一直催周亞夫救援,周亞夫一律不管。這個梁王是漢景帝的親弟弟,是竇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但周亞夫可不管,漢景帝下令,趕緊去救梁王,周亞夫不去,依舊按照制定策略作戰。

僅僅過去三個月,周亞夫就平定了七國之亂。

這一戰,周亞夫得罪了梁王,漢景帝也有些不爽,一個不聽命令的武將始終是一個隱患。漢景帝不久就奪了周亞夫的兵權,讓他當丞相。漢景帝要廢太子劉榮,周亞夫不同意;太后給皇后的哥哥封侯,周亞夫說高祖說過,沒有功勞不能封侯;如此種種,不可勝數。周亞夫這個丞相做不下去了,上書辭職,漢景帝也痛快地答應了。后來,有人舉報周亞夫謀反,證據是周亞夫的兒子買了五百具鎧甲。皇帝就派人去周亞夫是怎么回事,周亞夫拒不回答,很顯然,周亞夫生氣皇帝不信任自己。皇帝知道后,破口大罵,將其下獄。

廷尉問周亞夫:君侯為什么要謀反啊?”

周亞夫答道:兒子買的都是陪葬品,怎么說是謀反呢?

廷尉說:那你就是不在地上謀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謀反吧!

周亞夫在獄中被打死。周亞夫是不是忠臣?當然是,他的行事標準都是以國家的利益為最高標準,這才軍令嚴明,打造一支精銳之師;在作戰中,以整體大局為重,不顧梁王危急。這樣的人,國家有難的時候,自然是極其需要的,但一旦到了和平時期,必定為君王所不喜。因為他忠于的是國家利益,而不是君王本身。所以他不會阿諛奉承,不會討好君王。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雖然大漢朝是君主的,但是漢朝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周亞夫忠于的是大漢王朝,是漢家天下,而皇帝要求的是他先無條件忠于自己,再去忠于大漢王朝。

說完周亞夫,再說說與他恰恰相反的例子。

乾隆皇帝好下江南游玩,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這里也有一個額問題:每次都是盛大出行,耗資巨大,這錢從哪里來成了一個問題。前面四次南巡,每次都要花費四十余萬兩白銀,到了第五次準備出發江南時,一些官員就開始反對,理由是國庫空虛。大臣們說得在理啊,乾隆也不好反對。這個時候,和珅站出來了,表示堅決支持皇上南巡,費用方面不是問題,全部由他和珅出面解決。和珅當然不會自己掏腰包,他早就安排好了,資金主要是由揚州鹽商承擔,當然也還有各地官員的孝敬。這些錢一部分供皇上享用,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乾隆御駕還沒動身,和珅已經傳令各省的督撫、河防、鹽政、鹽務總商,命他們加緊疏通道路,清理河道,翻新行宮,督造龍舟。很快各地就預備妥當,行宮園林煥然一新,數千艘新簇簇的龍舟泊滿河道,旱路水路通州達府,乾隆玩得十分開心。和珅自己沒掏一文,就將事情辦得妥妥當當。那下面這些鹽商、官員們的錢會白花嗎?當然不會,鹽商有了而政府的許可,可以賺更多錢的回來,官員們雖然出了些錢,但可以從老百姓那里加倍搜刮回來。至于和珅自己嘛,獲利自然最多,成為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貪官。那乾隆知不知道和珅是一個貪官呢?當然是知道的,甘肅冒賑案,僅僅因為一些蛛絲馬跡,乾隆就順藤摸瓜,查出了一眾貪官污吏,其精明是有目共睹的。乾隆之所以不治理和珅,因為和珅讓他舒服啊。

其實皇帝雖說是天子,但他也是人,一個和大眾一樣有著七情六欲的人,他有著害怕,有著虛榮,自然也就有人變著花樣的來滿足他。

北宋時期,遼宋戰火不斷。1004年,遼軍大舉南侵,大宋危急。關鍵時刻,宰相寇準力請真宗親征,真宗心里十分膽怯,但還是勉強同意。遼宋大軍作戰的地點在澶州,城池被黃河分為南城和北城,宋真宗到了南城之后,不敢過河。寇準幾乎是挾持著宋真宗過了河。宋真宗的到來,鼓舞了軍心,宋軍最終取得了勝利,與遼簽訂了合約。但真宗對寇準有多少好感?也許在軍事成功享受榮譽的那一刻,真宗對寇準還是很感激的。過了之后,也再無好感,畢竟拿自己性命作賭注的大臣,不要也罷。

那王欽若是怎么做的。

澶淵之盟后,王欽若抓住機會,向真宗建議泰山封禪。真宗聽了之后,多少有些心動,但多少還是覺得自己的功績差了點。王欽若又去說服宰相王旦,又想辦法制造了“天書”,以示封禪是上天的意思。接著,由王旦牽頭,動員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壽父老等二萬四千三百余人,連續五次聯名上表請求趙恒封禪。真宗最終“順應民心”進行了浩大的泰山封禪儀式。你說,宋真宗是喜歡把自己推往軍事最前線的寇準,還是喜歡把自己推上泰山封禪的王欽若呢?

奸臣懂得察言觀色,遵從皇帝的意愿,維護了皇帝的威嚴。其實皇帝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在朝堂之中,奸臣和賢臣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兩者之間相互爭斗,也是皇帝的制約手段,因為如果誰對皇帝不忠心,他們就會互相揭發,這就是皇帝的帝王手段。然后,皇帝之所以喜歡親近奸臣,是因為奸臣在朝堂中,不但懂得察言觀色,而且更懂得如何取悅皇帝的歡心,因此皇帝對于忠臣更喜歡奸臣。例如,皇帝下旨修建宮殿,忠臣馬上就站出來反對,說一些關于勞民傷財等等的話,皇帝一下子就沒有了威嚴,宮殿還修不修呢?然而奸臣就會看準時機,遵從皇帝的意愿,堅決維護皇帝的威嚴。其實皇帝討厭的,并不是所有的忠臣,只是那些反對他的人,尤其是公開忤逆自己意愿的,不知變通的人。

其次,奸臣是皇帝最好的背鍋俠。因為在歷朝歷代之中,都會有權臣的存在。例如,老皇帝駕崩后,新皇帝年紀還小,就會有輔佐的大臣出現,然而隨著大臣的權力,越來越大,也就會滋生出進一步的野心。同時皇帝也不會甘心成為傀儡,于是也會一步步的培養自己的勢力,也就是自己的心腹,然后等到自己的班底成熟后。時機一到,大臣被拿下,皇帝重回權利的巔峰。

當然這種情況對奧丁不適用。

奧丁本身就偉力加身,不是那種需要所謂天命背書的統治者,畢竟他自己就是阿斯加德最強的那一個。

他并不需要下面有個奸臣來幫他穩定朝局,更加不需要擔心誰特么來架空他,更加不可能會擔心手下尾大不掉。

但同時,這樣的奧丁會不可避免的陷入剛愎自用的境地,因為所有人都只能仰望他,沒人敢正面的指出他的錯誤。

但海姆達爾卻敢!

要知道,海姆達爾面對的可是奧丁!

奧丁這個人吧,你要說他好,他的確很開明很溫和,很能容人。但是吧,看看他的前半生,妥妥的暴君!

誰能保證奧丁不會偶爾露出本性呢?

所以任何一個人想要直面奧丁,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特別是暴怒的奧丁的時候,勇氣都不一定管用,那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

而海姆達爾就不止一次面對暴怒的奧丁,而且是那種毫不留情的拒絕奧丁的命令!

甚至有幾次,海姆達爾還被奧丁打成重傷……是,奧丁變好了,但不代表奧丁真的就變成了好好先生,他只是壓制了自己的本性而已……這老爺子剛烈了一輩子,老了老了只是修身養性,又不是真的熄了爐子。

但海姆達爾依然不改!

所以奧丁非常重視海姆達爾。

因為他知道海姆達爾直面他的怒火,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或者說其他什么東西,他只是單純的為了阿斯加德!

這一點就夠了。

奧丁雖然是暴君,但也是個聰明的暴君。(實際上歷史上的暴君,就沒幾個蠢貨,相反,越是殘暴的暴君,就越是聰明……例子有很多。

實際上歷史上絕大多數暴君其實都沒有被推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石虎!

這個名字在大眾認知中不算熱門,但實際上,如果再從歷史中搞一個暴君排名,石虎也是保二爭一的存在!

這家伙的事跡查一查就知道了,絕對是一個反社會瘋子!

在這家伙面前,就沒有不能殺的人!

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例外,殺兒子的皇帝有,還有不少,但像他這樣的,真沒有,他是實實在在的虐殺了自己的兒子,還特么邀請文武百官一起觀看,手段已經不能說殘忍了,而是變態!

但這家伙的統治卻很穩固,至少在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反抗他!

他用心狠手辣的手段,專門對準漢人老弱,連“馬”這種交通工具、戰略物資都給嚴格收繳——一旦誰敢私藏,直接腰斬。大家別小看這個操作,和秦始皇管刀劍、管鐵器是一個思路:沒有馬你怎么組織騎兵?連自保的資本都沒有,還能指望起義?誰鬧事,石虎一分鐘讓你“全家團滅”,再沒人敢造次。表面上,這下安靜了,“社會穩定”了。石虎更像個精明的“社區主任”,對各民族、各勢力區別對待:對羌人、氐人這些邊疆部族,能拉的就多點好處、給高位、許諾安穩。真要是有像蒲洪、姚弋仲這樣的狠角色,明著勸諫他,他也會給面子,該讓步讓步,擺明就不碰他們的底線。但反對的聲音從來沒停:底層百姓罵他暴君,學者搖頭嘆惜;甚至連少數派貴族也覺得,石虎是會玩人心的高手,根本不是頭腦簡單的“暴脾氣”。沒有正義的天平,只剩下血腥的算盤,一切都被權力玩成了“對立統一”:聯合強的,欺負弱的,讓自己活得更久一點。

所以統治者真沒有蠢貨!

奧丁雖然是暴君,可實際上他對內,其實還算不錯,最多就是窮兵黷武了一點。

(本章完)


上一章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