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我們就這樣看著?”托爾不太能理解凱的悲春傷秋,畢竟他和凱爾特人并不熟悉,古代凱爾特人一直都窩在不列顛島上,還在山區,和阿斯加德人碰不上,阿斯加德人在部落時代,也客串海盜,但大多劫掠沿海地區,和山區的凱爾特人沒什么‘交流’。(這里要說明一下,古代凱爾特人和后來的蠻族凱爾特人是兩碼事,不要混為一談)
托爾眼看古一和凱聊起了一萬年前的事情,他都插不上嘴。
畢竟一萬年前,他老爹出沒出生都是一回事……嗯,托爾并不知道他老爹到底多少歲……這很正常,相信大多數人其實都不太記得自己老爹到底是哪年哪月生人,知道老媽生日的人估計多不少,畢竟女人更在意這種事情,男人特別是中年男人,對這種事一般來說沒多大興趣,或者說,就算有興趣也不太好意思說出來。(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作者自己就一直記不得自己的生日,從來沒在意過,總是家里人提醒,我才知道,哦,我的生日到了,另外我身份證上的生日和實際生日壓根不是一個,甚至都不在一個月,鬼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總之,以托爾那灌了水泥一樣的腦子,自然不可能去追尋那般久遠的歷史。他更在意眼前的局勢。
不過古一好像并未聽到一樣,繼續和凱講古。
凱倒是很想順著托爾的話題看看古一到底在搞什么,可看古一眼下的狀態,顯然又是高人綜合征發作了。
所謂的高人綜合征,就是一類人看起來很有本事,實際上也很有本事,但說話做事總是云里霧里,讓人看的摸不著頭腦,和他們說話,簡直要命,一句話,你要在腦海里過三遍,你都不一定能夠真的理解他到底要說什么。
總之,好像不這么做,就顯不出他們的本事一樣。
人的一生,社交無處不在。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單純的交往或許并不困難,然而真正困難的是洞悉人心。人心深不可測,即便是日常頻繁接觸的人,也未必能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俗話說得好,“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與人交往的關鍵在于洞察其內心,這樣才能避免在交往中陷入被動,被人輕易操控。
或許高人都不喜歡讓人猜到自己想什么吧。
“我們卡瑪泰姬雖然算是現今地球上唯一的法師組織,但并不代表著,法師傳承只有我們卡瑪泰姬。實際上,人類的歷史超過百萬年!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就開始試著了解這個世界,而法術或者說魔法,就是從那時候開始。”
人類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約700萬年前的非洲,那時的原始人類形態與現代人大不相同。從最初的原始人類,如乍得沙赫人、地猿始祖等,到后來的能人、直立人等,人類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其中,直立人約在200萬年前出現,他們學會了制造石器,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智人,即現代人類,大約出現在30萬至20萬年前的非洲。智人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們擁有更先進的大腦、復雜的語言能力和更精細的社會結構,這些特質促進了文化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智人約在6萬至7萬年前開始走出非洲,逐漸擴散至歐亞大陸、澳洲乃至美洲,這一過程被稱為“人類大遷徙”。直到約1萬年前,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革命,開始從游牧狩獵轉向定居農耕,這一轉變極大地促進了人口增長和社會復雜度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文明的興起,如約6000年前的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稍后的印度河文明、華夏文明等,這些文明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然而在這中間,人類真的只在文明時期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感到好奇么?
顯然不可能!
當人類開始對世界感到好奇,并開始以自己的認知來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魔法也就誕生了。
所以魔法的流派有很多種,人類對魔法的認知,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經驗積累!
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基于對經驗的總結、歸納和適當的邏輯推導。但由于人類自身的局限性,對宇宙整體真相的了解,是沒有把握的。人類知識的第一來源是感知和經驗。人類知識的第一來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人類主要依靠觀察和經驗來獲取知識,這種方式稱之為“經驗主義”。人類在生活中積累了許多經驗,比如發現火可以使生活更加便利,使用水可以解渴和清潔身體等。這些經驗被傳承下來,成為人類知識的一部分。
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事件和現象來積累知識。例如,天文學家觀察天空中的星體,可以了解宇宙的組成和運作方式。通過觀察植物和動物的反應或行為,人們可以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征。
人們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取知識。例如,當一個人嘗試制作食物時,他們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每個步驟的影響,并不斷調整過程以獲得更好的結果。一個廚師可能會發現特定的配料會產生特定的味道和質地,這樣他們就可以根據這種經驗來制作更好的菜肴。在學習如何騎自行車時,一個人可能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掌握平衡和轉向的技巧。但是,由于人類的生命有限,并不能親身去體驗所有事物。因此,通過閱讀、聽課、請教等方式,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成為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我們受限于時間和精力,只能挑選其中一兩個方向親身體驗,深度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自己的優勢。
人們可以通過實驗來獲取知識。例如,在科學實驗中,人們通過設計實驗來驗證或證偽某種理論或假設。通過實驗,我們能夠快速找出問題所在,并做出調整,實現知識的快速迭代,大幅度縮短了獲取有用知識的時間。
魔法也是如此,第一個魔法的發現,絕對是一個意外,然而之后就不一定了,當第一次魔法被成功釋放,那么后人就可以通過前人的經驗,開始重復,然后拓展,其中有無數試錯!
然后發展出完整……至少是自洽的理論。
這就是魔法的流派。
魔法有很多流派,其中很多理論和底層邏輯甚至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相沖突的。
最典型的就是,梅林的魔法和卡瑪泰姬的魔法。
這兩者的魔法形成理論基礎完全不一樣,以至于兩者甚至可以說南轅北轍。
所以卡瑪泰姬關于梅林的記錄不少,但關于梅林的魔法記錄卻很少……因為他們之間的底層認知都不一樣。
卡瑪泰姬法師認為,魔法來自于人類本身,人類的靈魂就是最偉大的靈魂,但梅林的魔法受到了德魯伊教派的影響,他們認為,魔法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只是恰巧學會了使用而已。
兩者的底層認知千差萬別,根本不可能相融。
但這并不代表著卡瑪泰姬會否認梅林的偉大。
“實際上哪怕到今天,地球上依然還有很多魔法流派。”
古一繼續說道。
凱雖然心里著急,但還是認可古一的話。
畢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凱瑟琳,凱瑟琳的魔法和古一完全是兩碼子事,甚至可以說,兩者沖突劇烈。
凱瑟琳出身于英國圣公會,天生就擁有所謂的‘才能’,她可以使用惡魔的力量,她可以和惡魔簽訂契約,借用惡魔的力量。
而卡瑪泰姬的本職工作就是打擊那些異維度生物,而惡魔就是最典型的異維度生物。
按理來說,凱瑟琳這樣的法師應該是卡瑪泰姬首要打擊的對象。
可偏偏,在凱瑟琳所在的圣公會,或者說凱瑟琳所在流派的法師之中,壓根沒有關于卡瑪泰姬的記載,倒是有一些事實而非的記載。
凱以前好奇的問過斯特蘭奇……之所以沒問古一,主要是古一很忙,凱雖然看起來和古一很熟悉,可實際上兩人見面的次數并不多,每次還都是十萬火急的時候,更別提閑聊了。
斯特蘭奇倒是給出了答案。
卡瑪泰姬雖然保護地球,但并不會把自己看做是人類的保姆,他們只是保證異維度不能侵略地球,至于人類自己的發展,他們并不會插手。
連兩次世界大戰,卡瑪泰姬都無動于衷。
并不是他們缺少同情心和正義感,而是他們深刻的知道,如果他們插手人類社會,到時候這種所謂的‘正義’絕對會反噬卡瑪泰姬,最終會危及到偉大守護!
這種做法看似不近人情,實際上卻是最好保存卡瑪泰姬的做法。
偉大守護的確沒有神智,但它內置的核心程序是對外的,如果卡瑪泰姬的法師利用它來鎮壓地球……呵呵,絕對會有巨大的驚喜,仙人們雖然算不上算無遺策,但能夠修煉到把天神組暴打的仙人怎么都活了萬年以上,就是一頭豬,活了一萬年,都特么是一頭仙豬!
更何況仙人呢!
他們對于人性的理解可不是那些活了幾十年的小年輕能比的。
他們怎么可能沒考慮到他們選擇的‘系統維護員’會利用偉大守護的力量來征服世界呢?
所以一旦卡瑪泰姬的法師想要利用偉大守護的力量來搞一些諸如統治世界的小活動……呵呵,那絕對會有巨大的驚喜!
卡瑪泰姬已經一萬年,怎么可能沒有那種想要‘入世’的法師呢。
法師也是人啊。
只要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欲,就會有貪嗔癡。
可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卡瑪泰姬的法師能夠禍亂世界的。
這就是偉大守護對卡瑪泰姬法師的限制!
一切都是雙向的!
所以對于其他那些魔法流派,只要不威脅到地球的安全,卡瑪泰姬的法師絕對不會管,甚至于還樂見其成,畢竟這些也是知識!
凱瑟琳那個流派其實也很特殊,他們的確會和惡魔簽訂契約,但和一般理解的契約不一樣,他們更多的是依靠欺騙!
沒錯,欺詐惡魔!
這很反常識,可誰又規定了,惡魔不能被欺詐?
要知道,現在世界上就有一位狠人,他不僅騙惡魔,還騙了不少!
他就是康斯坦丁!
一個活躍在帶嚶的魔法師。
康斯坦丁雖然有著超強的魔力,但是不同于其他魔法師的是,相較使用魔法他更熱衷于欺騙。久而久之,江湖上也就有了“渣康”的稱號。
這家伙最牛逼的戰績,就是依靠謊言續命!
康斯坦丁因為肺癌時日不多,老冤家初墮者(一個異維度惡魔)隨時準備上門收割靈魂。沒辦法,誰叫他以前和別人簽訂了契約呢。
面對這種打又打不贏,說又說不動的尷尬情況,康斯坦丁決定撒個謊來解決這個讓他困擾的問題。
回到家中的康斯坦丁擺起了魔法陣,開始自殺。初墮者也順利上門準備收割康斯坦丁的靈魂。可正當初墮者要收割康斯坦丁的靈魂時……
地獄的另外兩位魔王也找上門來。原來,康斯坦丁先后與他們簽訂契約,將自己的靈魂同時賣給兩人。三位魔王忽然發現他們面臨一個困境:從法理上,三人均有權擁有康斯坦丁的靈魂,誰也不愿退出競爭。一旦康斯坦丁死去,唯有靠武力決定靈魂歸屬權。而三人勢均力敵,一旦開戰,必然斗個你死我活,攪亂整個地獄,天使軍團就能乘虛而入——他們必須治好康斯坦丁的癌癥,而他盡可能久地活下去,才能規避這場大戰。
于是康斯坦丁不僅讓自己肺癌得以治愈,還維護了地獄的和平,真不愧是一名偉大的欺詐師。
“所以我們說這些到底有什么用?!!”托爾終于忍不了。
凱沒說話,但托爾說的,正是他想說的。
“哎……年輕人真的是沒有耐性,連一個老人最后的絮叨都不愿意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