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宋墨鉅子田讓帶著數名墨者匆匆自碭邑前往鄄城。
因為是事關整個宋國乃至國內所有宋人的大事,不宜耽擱,這位鉅子難得打破了墨者徒步趕路的傳統,向碭邑一大戶借了一輛馬車,乘坐馬車前往鄄城。
之所以沒有特地去一趟商丘,一來是宋墨其實也很不待見當代宋公,二來是田讓更希望以私人、宋人、最多宋墨鉅子的身份去見那位梁城君,而并非是宋公的使者。
在馬不停蹄趕了兩日路程后,田讓一行終于在七月十六日抵達了定陶。
此時,景舍、景敵二十幾萬楚宋聯軍慘敗于鄄城的噩耗,早已在定陶傳開,致使定陶人人自危,城內大、中、小氏族紛紛考慮遷族,以免被戰火牽連。
不過最讓定陶驚恐的,還是前幾日韓將孔夜率兩萬五千軍隊攻入了宋國這件事。
說實話,與其說是攻入,倒不是說是孔夜軍跨過了原先的衛宋兩國的邊界,踏足了宋國的境內,因為從始至終駐軍在定陶的楚宋兩軍也沒有派軍去阻擊。
正如景敵此前的預料,景舍被俘,導致撤回宋國的約十五、六萬楚軍投鼠忌器,再也不敢對抗孔夜軍。
就像楚將景陽私下對諸楚將所說的那樣,如今他們腳下踩著的,又不是他楚國的國土,何必為了死守腳下的宋土與韓、趙聯軍對抗,危及他被俘的族叔景舍的性命?
于是一聽說孔夜軍踏足宋國境內,景陽等一干楚將便通通撤到了濟水南岸,一邊靜觀孔夜軍的舉動,一邊派使者前往鄄城,希望能救回景舍。
不出意外的話,只要景舍沒有性命之憂,十五、六萬楚軍基本上不太不可能有什么作為了。
而景敵也明白不能再指望楚軍,于是他慌忙以定陶為中心,于濟水南岸布下重防,盡一切努力想要阻止孔夜軍跨過濟水。
這決定,相當于變相放棄了濟水以北的宋國土地。
這也沒辦法,畢竟鄄地一役可是把景敵乃至整個楚宋聯軍打擊地不輕,誰會想到他們二十幾萬大軍,竟無法戰勝只有他們區區三分之一兵力的韓趙聯軍呢?
因此哪怕景敵麾下其實仍有四萬多軍隊,而入境的孔夜軍卻只有兩萬五千左右,但景敵依舊如臨大敵,不敢主動出擊,只想著借助濟水將這支韓軍擋在對岸。
得知宋軍慌慌張張地在濟水南岸布防,孔夜私下哈哈大笑。
要知道在被李郃指點之后,他也不再想著攻占宋國的城池,哪怕是定陶這等全天下數一數二的富饒城邑,純粹就是出兵裝裝樣子,免得日后魏國說閑話,沒想到卻嚇得定陶,嚇得景敵與其麾下四萬余宋軍戰戰兢兢。
還有什么比讓敵人恐懼更值得令人得意的呢?
于是孔夜一邊暗暗得意,一邊命麾下軍隊于濟水以北建造營寨,擺出要渡河攻打定陶的架勢,實則純粹混日子。
然而定陶卻不知他的意圖,日夜兼程抵達定陶的田讓一行也不知。
在進入定陶之后,田讓就得知了韓將孔夜率軍侵入他宋國的消息,心下不由得一嘆。
畢竟他知道,以韓國與少梁的關系,再憑韓侯、申不害與李郃的交情,孔夜絕對不會擅自率軍入境,既然他做出了這個舉動,那么顯然是得到了梁城君李郃的首肯,換而言之,是梁城君李郃首肯了孔夜率軍攻入他宋國。
雖說他宋國的災禍并非那位年輕的梁城君招至,但在猜到此事后,田讓心中難免還是有些失望。
他原以為李郃會看在他宋墨與梁墨的情分上,稍稍偏幫一下宋國呢。
不過這失望也就只有那么一瞬,畢竟他來時禽子就提點過他,李郃身為少梁的重臣,理所應當優先考慮少梁的立場,既然與魏國締結了小三晉同盟,就不會為了什么所謂的‘二墨交情’就偏幫宋國,使少梁無法向魏國交代。
一刻時后,田讓在城內的邑邸見到了宋將、同時也是宋國的大夫景敵。
不得不說,在見到田讓后,景敵表現地十分激動,拉著田讓的手連連說道:“……鉅子,眼下只有鉅子能救宋國。”
田讓好言安撫,隨即對景敵說道:“少梁的梁城君,我雖不曾與他見過面,但卻神往已久,待我先以私人的名義去拜見他,勸他停止相助魏國,若他不答應,你我再另想辦法。”
“好、好。”景敵連連答應。
商議罷,田讓婉言回絕了景敵準備設宴接待他的邀請,與隨行的幾名墨者隨便用了些飯菜,便再次啟程前往鄄城。
不知該說幸或不幸,他們一行剛跨過濟水河上的橋梁不久,就被一支巡邏的韓軍士卒給喊住了,不過那些韓卒倒也沒對他們做什么,原本只是要例行盤問一番而已。
或許是因為田讓這一行人褐衣草鞋的打扮實在是太過有名,喊住他們的韓卒見到后也是一愣。
“諸位是……墨者?”那隊韓卒的隊率驚訝地詢問。
鑒于不想引起沖突,田讓表現地十分小心,甚至有些低聲下氣:“不知諸位有何貴干?”
出乎他意料的是,那名隊率也十分客氣,笑著說道:“幾位墨者莫要見怪,我等只是例行盤問而已……”
在他說話時,從旁有兩名韓卒竊竊私議。
“我還是首次見到坐馬車的墨者……”
“我也是。”
“……”田讓聞言臉上浮現幾絲尷尬。
畢竟就像當年的墨踐那樣,墨家弟子一向是抵制馬車的,確切地說,是抵制馬車所代表的大夫階級。
雖說此次是為了盡快前往鄴城而向碭邑的大戶借了一輛馬車,但此刻被兩名韓卒提及,這讓田讓不禁有種犯錯被人揪住的窘迫。
窘迫之余,他心下亦忍不住暗罵一聲:少見多怪!梁墨中坐馬車的人多著呢!
沒錯,梁墨中有許多人都擁有馬車,這件事也傳到了宋國,但宋墨上下少見地沒有指責梁墨,反而有些羨慕梁墨,原因就在于少梁明文規定所有人都有資格擁有馬車,馬車不再是士大夫獨有的不平等特權。
原本墨家抵制的就是馬車背后的那份不平等,可既然少梁都做到了公平,那他們自然也不會再說什么,相反他們越發羨慕梁墨,畢竟他墨家有不少主張,確實是在少梁得到了施行,也只有在少梁。
被簡單地問了幾個問題,那隊韓卒便放行了。
見此,田讓身邊或有一名墨者驚訝說道:“韓國的軍卒,看起來并不難相與嘛。”
話音剛落,就有另一人說道:“估計是賣那位梁城君的面子吧……”
田讓默然不語。
其實他也明白,那些韓卒對他們宋地墨者表現地如此客氣,必然是梁城君李郃的關系,而那位梁城君,則是看在梁墨的情分上。
似這般想著,田讓一行人乘車經過了一個村莊。
看到村莊外田地中那些看似并未遭到破壞的作物,田讓心中一動,遂下了馬車,朝著幾名在田地里勞作的村人走了過去。
梁墨弟子在少梁地位很高,少梁的國人發自真心的尊敬這些墨者,而宋墨在宋國的地位也不亞于梁墨在少梁,見田讓一行朝自己幾人走來,在田中忙碌的那幾名村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事務,尊敬地詢問:“足下可是……墨者?”
待見田讓微笑點頭,那幾名村人變得愈發尊敬,紛紛圍上前來。
在幾句寒暄過后,田讓問這幾名村人道:“韓國的軍隊攻到了這一帶,你等可知曉?”
其中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壯表情古怪地說道:“怎會不知?那日村中長老還讓咱們趕緊收拾東西逃離……”
“那怎么又回來了?”一名墨者好奇問道。
那幾名村人相視一眼,最后還是那名三十來歲的壯年男子撓撓頭表情古怪地解釋道:“是長老們叫我等回來的……”
據他所說,當時他們村也經歷了一番生死離別,那幾名半截入土的長老們雖然叫他們趕緊收拾東西逃走,但他們自己卻不舍得田里的作物,不肯逃離,決心要跟韓軍拼命,倘若那些韓卒果真殺到他們村里來。
但結果,韓軍來是來了,但一沒有殺人,二沒有搶掠,只是勒令他們不許宋國的軍隊駐扎,然后那些韓卒就離開了。
于是,那幾位原本準備留下與韓卒拼命了長老合計了一番,把村里的年輕人以及婦孺小孩又招了回來。
“那些韓卒后來還來過么?”田讓微皺著眉頭問道。
“來過。”另一名村人點點頭說道:“前前后后來過好幾隊韓卒,用糧食跟村子換了些腌肉、腌菜、果子什么的。”
“沒有什么過火的舉動么?”田讓又問道:“比如打罵什么的?”
“并沒有。”那名村人搖搖頭說道:“來的人都很客氣……村里有人不放心試探過,領隊的韓卒也說了,說是不知哪里的什么君下過嚴令,他們不敢違抗命令,叫咱們不必擔心。他們還說,若真有人做出殺人搶掠的事,那絕對不是他們韓卒,叫我等可以派人告知鄄城,鄄城會派人捉拿兇手。”
“哦,多謝諸位解禍。”
田讓微皺的眉頭逐漸舒展。
正如他猜測的那樣,雖說韓軍的作風對比秦國要好得多,但在攻入他國之時,也談不上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今日韓國的軍隊表現地如此克制,果然還是那位梁城君下了嚴令。
由此可以猜測,縱使其麾下韓、趙兩軍果真占領了宋國,也不至于會對宋國的平民百姓怎么樣。
想到這里,田讓心中最擔憂的事已經消失不見,剩下的就只有盡景敵的托付。
若實在無法做到,那他也沒有辦法。
他宋墨守護的宋國,是宋人的宋國,而并非宋公君臣的宋國。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