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將相第一百九十九章:韓梁合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國將相 >>大國將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九章:韓梁合作

第一百九十九章:韓梁合作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6日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賤宗首席弟子 | 大國將相 
穿越小說



一刻時后,李郃帶著狐豨、狐賁一行回到了東梁城,剛進城就被等候已久的翟虎衛士許忌請到了城門樓。

只見在城門樓內,翟虎與章賁、鄭侯、華賈幾將正在談論什么,大概是籌建‘元里軍’的事宜,看到李郃走入,幾人暫時停止了談論。

“那個惠施,我暫時將他安置在城內的驛館了,你回舊梁的時候,一并將他帶去吧。”

待李郃入座時,翟虎簡單說了句他對惠施的安排,隨即問李郃道:“嬴虔走了?他跟你說了些什么?”

李郃也不隱瞞,如實將他與李郃、衛鞅二人的對話一一道來,只聽得在座諸人眉頭緊皺。

“西河郡?這魏國的土地,那嬴虔倒是慷慨。”翟虎似笑非笑地嘲諷了一句,聽得鄭侯、華賈二將冷笑不斷。

華賈還附和著嘲諷道:“正因為是魏國的土地那嬴虔才如此慷慨啊,翟司馬。”

“也對。”

翟虎嗤笑一聲,轉頭問李郃道:“你回絕了?”

“唔。”李郃微微點了點頭。

事實上嬴虔并沒有猜錯,李郃確實對西河郡有想法,確切地說,不止對西河郡,他對河東、河西其實也有想法,但他很清楚,光是新得的皮氏邑就足夠讓他少梁消化一陣子,實在沒必要因為嬴虔的利誘去挑戰魏國的神經。

要知道他少梁目前的面積已經不小了,就說元里,昔日的元里城塞以及周邊方圓數百里的山林,雖如今名義上屬于少梁所有,但少梁現如今根本就還未派人去發展,以至于元里、合陽二地周圍相當于少梁最初約七成面積的山地如今都空置著,遠遠沒有達到‘精耕細作’的標準。

因此少梁接下來的一、兩年,李郃有意大力推動少梁國內的建設,包括新得的皮氏邑,其實并沒有空余的力量去貪求什么西河郡——沒有力量去守的國土,就算劃入他少梁的疆域又有什么意義?

小國就要有小國的精打細算。

待李郃講完他與李郃、衛鞅二人的對話,翟虎摸著胡須冷哼:“我以為他是來看魏國的玩笑,原來是來脅迫我少梁么?……你答應為秦國提供勁弩?墨者前段時間時間還與東梁老兒商議,要逐漸減少給秦國提供弩具的數量……”

“我知道……”

李郃點點頭道:“那不是沒辦法么。……他二人也猜到下一次河東之戰,我少梁多半會保持中立,若再拒絕為秦國提供勁弩與箭矢,難保秦國不會對我少梁起疑。”

翟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后鄭侯皺眉說道:“就怕打破秦魏兩國的平衡……我并非是為瑕陽君說話,但我認為今日那惠施說得沒錯,若河東郡被秦國所占,這對少梁絕非是一件好事。”

“不至于。”

李郃搖搖頭說道:“我少梁可以向秦國出售勁弩,韓國也可以為魏國提供勁弩,跟韓侯與申相打聲招呼就是了。”

翟虎哈哈大笑道:“這個主意不錯。”

鄭侯、華賈、章賁三將亦是笑著點頭。

隨后,翟虎、李郃等人又聊了其他事,比如籌建元里軍,再比如為韓國訓練奇兵。

籌建元里軍一事沒什么好多說的,作為少梁繼‘東梁軍’之后的第二支番號軍,鄭侯、華賈二人用昔日幸存的元里卒,還有最初投奔少梁的那一千五百魏卒,已經初步搭建起了框架,接下來只要往軍中塞人,塞滿一萬人的編制即可。

芝川營寨有兩萬三千余對魏國心灰意冷的魏卒,選擇其中精銳,補滿元里軍一萬人的編制綽綽有余,鄭侯、華賈二人之所以暫時還沒去挑人,只是因為少梁目前并不急著用軍罷了,否則,那兩萬三千余魏卒俘虜,立馬可以變成兩萬余少梁軍隊。

然后是為韓國訓練奇兵,翟虎、鄭侯、華賈、章賁幾人既不贊同也不反對,畢竟奇兵是少梁之所以生存至今的最有利保障,若非韓國與少梁是天然的盟友,不存在利害沖突,這幾人說什么也不會同意為韓國訓練奇兵。

李郃與幾人隨便聊了幾句,隨即便起身告辭,到城內向東梁君覆命去了。

此時的東梁,城內軍民尚在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與結束而慶賀,東梁大夫范鵠下令宰二百只羊、三百頭豬,還有其他家禽無數,宴請東梁城的軍民。

說實話,考慮到東梁目前至少有五萬居民,區區幾百頭豬羊,還不夠全城人塞牙縫的,但喜慶的氣氛依舊很濃,但很遺憾瑕陽君無心在東梁逗留,他已帶著昌佰軍與周杼那幾人,渡河回安邑去了,倒是韓相申不害還留在東梁城,當李郃找東梁君覆命時,申不害正與東梁君談聊兩國接下來的合作。

鑒于申不害也不算外人,李郃在向東梁君覆命,轉告衛鞅、嬴虔二人此前隱晦的脅迫時,也沒有避開申不害。

只見申不害聽完后笑著說道:“不出所料。……不過,即便是老夫也沒想到秦國如此心切。”

聽聞此言,東梁君淡淡說道:“秦國對河東覬覦已久,如今眼見占取了一半河東,自然是恨不得早日將河東收入囊中……”

從旁李郃微微點頭。

關于秦國對河東郡的覬覦與渴求,李郃早前就與王廙談論過,很清楚知道秦國不止是覬覦河東的富饒,更是因為河東的地形條件。

目前秦國的腹地在涇水、渭水交匯一帶,即咸陽、藍田那一塊,按理來說,那一代更適合作為秦國的國都,當年秦國將都城定在以東的櫟陽,那是為了向魏國表明‘志在奪取河西’、‘絕不后退’的決定,大有秦王親自守御國門的意思。

然而無論是櫟陽也好,咸陽也罷,面對來自少梁、河戎方向的進攻,秦國其實并沒有什么天然屏障,一旦魏國大舉討伐秦國,秦國就只能動員大量的軍隊去封堵;但倘若讓秦國得到了河東,那么秦國的腹地與河東就能形成一個‘閉環’,介時崤函狹道可以抵擋來自韓國方向的進攻,王峘山陘可以抵擋來自魏國方向的進攻,進可攻、退可守,相交此前的秦國擁有了天然屏障。

這也正是韓國、甚至包括東梁君在內都不愿意讓秦國得到河東的原因:一旦讓秦國得到河東,優勢太大。

而在這件事上,少梁雖然處境危險,但卻比韓國更容易達到‘使秦魏兩國保持戰略平衡’的目標,因此在李郃還沒來的那會兒,申不害與東梁君就在談論這件事。

隨后,李郃也向申不害說了他少梁將會繼續為秦國提供勁弩這件事:“……介時,要勞煩貴國向魏國提供強弩,以平衡秦魏兩國。”

申不害捋須而笑:“此事容易,不過,如此一來秦國必將愈發記恨我國,若他日引兵討伐,少梁可要想辦法給予援助啊。”

“盡我所能。”李郃拱手承諾道,從旁東梁君亦是一口答應。

有了東梁君與李郃的承諾,申不害便不再繼續為秦魏兩國提供強弩的話題,畢竟這也不是什么大事。

相比之下,他對少梁自行研制的‘連弩’更感興趣:“……前段日子,申春在信中提及少梁研制了一種可以連射的弩具,可否讓老夫一觀?”

“沒問題。”李郃一口答應:“若申相空閑,明日我可以帶申相去參觀舊梁的墨造局。”

“好!”申不害欣然點頭。

次日,由東梁君與李郃親自陪同,申不害前往舊梁參觀了墨造局,造部司長墨斗與前韓國少府匠頭鄭經一同出迎,帶著眾人參觀了造弩的工坊。

墨造局的造弩工坊,轄下分為幾個區間,有的負責原料的搬運與二次加工,有的負責最后的組裝,其中弩臂制作與最后組裝是核心區域,從來不對外開放。

這兩個區間進進出出的都是經過考核的墨家弟子,當初秦國駐少梁使者樛游在外頭兜兜轉轉,想要一窺造弩的過程,但最終也沒能如愿。

而今日墨造局向申不害全面開放,就是為報答昔日韓國對李郃與王廙開放少府,讓二人親眼旁觀了韓國制作勁弩的過程。

這一點,申不害也心知肚明。

說起少梁的造弩,并不像韓國那樣分為溪子、時力等幾個檔次,只要射程達到四百五十步,一律視為合格,在弩機上刻上‘舊梁墨造’的標記。

除此之外,作風嚴謹的墨家工匠還會在弩機的柄處刻上造弩日期以及測試射程。

當然,這指的是少梁軍隊所使用的弩,至于為秦國打造的弩,只要測試合格,測試人員并不會多花工夫去測試該弩的平均射程,讓秦人自己去測試。

射程可達四百七十步的少梁弩,對于已研制出射程可達六百步之強弩的韓國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可以連發的少梁連弩,毫無疑問引起了申不害的驚嘆。

鑒于此前少梁與韓國就有約定,互享造弩技術與經驗,東梁君與李郃也允許申不害抄一份圖紙,待回國后交由少府工匠研制。

而對此申不害也承諾他韓國少府會嚴密封鎖少梁連弩的制造方法,顯然他也明白連弩的技術優勢。

隨后幾日,申不害又在東梁君的陪同下陸續參觀了舊梁、芝陽、繁龐三城的建設,直到韓國將領韓舉親自帶著一千名精挑細選的軍卒來到少梁,交予少梁訓練,他這才與韓舉一同返回韓國。

新書閱讀:


上一章  |  大國將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