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七六六章 董二代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六六章 董二代們

第七六六章 董二代們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11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獨孤賞月:、、、、、、、、、

“嗡嗡嗡”的轟鳴聲,伴隨著巨大的陰影,逐漸靠近戰場。

“法克,什么鬼東西。”

“快看,東邊的天上,那是什么東西?”嚶軍的陣地上終于有人驚叫道。

不僅僅是嚶軍這邊,聯軍這邊的士兵們同樣被巨大的飛艇所吸引了。

因為保密的需要,普通的士兵并不知道飛艇部隊的存在。

只有少數的將領知道這是己方的秘密武器。

不過聯軍的士兵沒有慌亂。

因為飛艇氣囊上面那巨大的紅底金龍標志,即使是隔著幾千米都能夠清晰地看到。

飛艇噗一出現還還沒有加入戰斗就對聯軍的士氣起到巨大的鼓舞。

有些聯軍士兵甚至不顧軍官的阻攔,跪在塹壕底部對著飛艇頂禮膜拜。

嘴里面振振有詞,似乎是在贊頌天朝派遣天兵天將前來助戰。

聯軍的進攻還在繼續,趁著嚶軍震驚的機會,原本羊攻的聯軍似乎又向前推進了一些。

“不要慌張,那只是飛艇而已,一個飛在天上的大氣球。”斯賓塞大聲對自己手下的老兵科普到。

飛艇這東西,早在幾年前就有了。弗蘭西人最早造出能夠載人飛行的飛艇。

作為一個科班畢業的軍官,斯賓塞平時也在學校的閱覽室關注一些比較前沿的雜志。

在倫敦就有人用飛艇來打廣告。

作為軍事用途的飛艇,不是沒有人想過,不過也只是替代熱氣球進行遠程的觀察預警。

到現在還沒有人將它用來進攻,一方面因為沒有好的氣囊材料,將氣囊做的那么大。從而限制了飛艇的載重。

另一方面是缺少必要的驅動裝置。

蒸汽機的自重太大,提供的動力又太小。并不適合作為飛艇上的驅動裝置。

即使是裝到了飛艇之上,那樣的飛艇速度也太慢了。

不過這些問題都被復興軍解決了。

滌綸和絲綢做成的復合面料能夠提供足夠的強度。

鋁合金做成氣囊的骨架,讓氣囊可以有一個足夠強度的支撐。

氣囊的龍骨直接跟吊艙連接,這才能夠吊起載重幾十噸的吊艙。

“原來只是一個樣子貨。哈哈!”一名上士對著天上的飛艇吐了一口濃痰,這口痰對著天上吐去,飛了幾十厘米,然后掉了下來,差點落在他自己的臉上。

“不要管天上的東西,繼續射擊。”斯賓塞向前方進攻的聯軍士兵開了一槍,然后對自己手下的人大聲命令道。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斯賓塞的心中還是有些不安。

反嚶聯軍那邊搞了那么大的陣仗不會就只是為了出來嚇唬嚇唬他們吧。

他還是忍不住看向天上飛來的飛艇。

這些飛艇與斯賓塞在雜志上見到的介紹很不一樣。

那氣囊的形狀似乎是固定的,并不是向熱氣球氣囊那樣松松垮垮的。

雖然底下的吊艙看起來很小。但是學過戰地測量的斯賓塞知道,那只是因為距離太遠給人帶來的錯覺。

實際上那些吊艙并不小,那樣的吊艙中可以裝很多的東西。

比如說炸彈。

在歐羅巴也早就是出現過使用熱氣球投彈這樣的個例。

戰爭是一件能夠激發人想象力的事情。

想歸想,斯賓塞知道他只是一個上尉連長,他的話根本就傳不到指揮官的耳中。

更何況,他根本就沒有對付這些飄在天上的大家伙的辦法。

那東西目測至少在兩三千米的高度。

他們手中的步槍平射也就只能打到五百碼的距離。要是朝著天上射擊,子彈飛行的距離更短。

說不定掉下來的子彈還能打死自己人。

朝天上打的子彈會掉下來殺死自己嗎?

這個命題最近一段時間在歐羅巴好像非常的火。

有人做了實驗,還真的出現了傷亡。

某國的王室甚至下令在集體性大型集會現場不允許對天明槍射擊。

斯賓塞晃了晃腦袋,剛才一陣走神,子彈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還是先擋住眼前的敵人最要緊。

對面聯軍進攻的陣型并不密集,但是零零散散的進攻總是持續不斷。

這些聯軍的士兵就像是故意來送死一般。

因為敵人進攻的時間很長,嚶軍的指揮部已經將預備隊給調上來了。

自從進入旱季之后,嚶軍的指揮部就一直在準備抵御聯軍的總攻。

誰都知道,聯軍不可能給嚶軍足夠的時間等待國內的艦隊重新打過來的。

以大嚶帝國的實力,要是真的全心全意打好這一仗的話,是有能力在半年之內再組織一支艦隊的。

現在的大嚶帝國已經處于戰爭狀態,他們幾乎平均每十天就有一艘戰艦下水。

要是論造艦能力,大嚶帝國絕對能夠排到世界第一。

即使是復興軍這種巨大的體量,還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都比不上大嚶帝國。

聯軍自然不會給嚶軍這樣的時間。

所以,當旱季來臨的時候,就是聯軍發動總攻的時候。

實際上次大陸上嚶國遠征軍也不想拖得太久。

他們也有些支撐不住了。長期的對峙,加上聯軍已經從海上還有陸地上全面完成了對嚶軍的封鎖。

尤其是聯軍控制了拉賈斯坦地區,還有復興軍控制了白沙瓦總督區管轄的印度河流域之后,嚶國人就徹底成為了籠中之鳥。

后勤物資,尤其是軍糧方面完全陷入了坐吃山空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嚶軍只能夠將自己控制下的物資進行統一管理,然后再以配給的方式下發下去。

這自然是優先滿足前線嚶軍的需要。其次才是那些仆從軍。

至于那些后方的百姓,只能發揮阿三的本命天賦,開始去發掘一切可以吃的東西。

嚶國人將他們的糧食全部征收上去了。他們只能向周圍的環境索取了。

于是這些地方的花花草草、樹木、昆蟲、小動物就遭殃了。

大片的樹木被褪去了樹皮,就像是被墻間過一般。

林中的小動物為之一空。人在餓極了的情況下,就不會再去顧及宗教的教義了。

好在這些阿三真的很好管理,就是出現了這樣的狀況都沒有什么暴亂發生。

嚶國人這么重視次大陸的殖民地,不僅僅是因為這里物產豐富,應該也是考慮到這里的人的真的非常好管理吧。

此時的董書恒已經回到新京城。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魏源了。在董書恒的勸說下,魏源勉強接受了一個內閣高參的頭銜。

他現在照理說也是能夠有資格參加內閣常務會擴大會議的人。

作為內閣最高決策機構的委員會。主要的成員就是內閣的總理、副總理以及專職委員,還有退休后的內閣高層,比如原來的總理曾憲風那樣的人。

按照新的內閣組織法桉,內閣出臺的法令需要董書恒的簽署以及這個委員會的表決通過。

這是一個雙重條件,實際上也是限制了董書恒自己的權力。

董書恒沒有出臺一部憲法典。

那是董書恒個人覺得在民眾沒有覺醒之前,任何的法典都是一張廢紙。

與其去踐踏這部法典的公信力,還不如暫時不要出臺。

而這些更加靈活的憲法性文件就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憲法分為成文憲法和不成文憲法,看董書恒現在所做的,顯然是要走嚶國人不成文憲法那條路。

董書恒會通過這樣一部部法令,來厘清自己與內閣、軍部、監察院、法院之間的關系。

這種探索目前來說還是穩定的、可控的。

“玉珍,有一段時間沒見到岳父了,他身體還好吧。”

魏源住在老城內的書院區。

董書恒整跟魏玉珍乘坐在一輛汽車的后排。

這幾輛汽車是灤州的汽車廠專門為董書恒設計的。

因為有董書恒的提點,復興牌汽車的外觀設計少走了很多彎路。

不像最初的汽車那樣跟個三蹦子一般,也不是最早風靡的“T”型車。

而是已經很接近于后世汽車的造型。尤其是董書恒專屬的這五輛車子。

更是精心打制,不僅僅如此,還對外殼和底盤進行了加固處理。

五輛車子排成一列組成了一個車隊,誰都不知道董書恒坐在哪一輛車子里面。

前后還有運兵車護衛。

即使在新京城中,董書恒也絲毫不放松對自己的保護。

魏玉珍相比于以前要成熟多了。因為要幫董書恒操控很多事情,魏玉珍身上漸漸有了那種霸道女總裁的味道。

她本就是一個聰明的女子。

去掉了那些少女的天真,剩下的就是成熟干練。

要是她從政的話,也是能夠主政一方的。

不過她現在控制著最大的幾家報紙和出版社,幾乎操控了復興軍的喉舌。

其權力完全不比一般的部省級官員要小。

“你啊,心里整天裝著大事兒,哪里還記得老人家。父親老是念叨自己要落伍了,現在不能給你什么好的建議了,幫不了你什么忙了。”魏玉珍有些幽怨地說道。

“老人家嘛,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們最怕的就是自己混吃等死,能夠讓他們對生活燃起希望的就是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樣他們才能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吧。”魏玉珍繼續說道。

“是我不好,其實有時候確實應該跟老人家多聊聊,我現在總感覺,我們沖的太快了,也許應該跟老人家聊聊,讓咱們自己能夠慢下來。年輕人總是會心浮氣躁。”

“那這就是你去見父親的目的嘍?”魏玉珍不悅道。

“哎呀,玉珍,我不是這個意思,咱們去見岳父,純粹就是去見,那里還有那么多的功利心。”董書恒連忙解釋道。

魏玉珍現在在外面都是那種雷厲風行的女強人作風。

她的手下也有自己的一幫子人馬。

只有在董書恒的面前才會有這樣的小女人作風。

看似是在耍小脾氣,實則是在維護夫妻之間那種最初的感覺。

畢竟董書恒不止有一個妻子,但是她卻只有董書恒一個丈夫。

即使有了孩子,魏玉珍還是將董書恒當做自己的重心。她與董書恒一樣一直都在維護著兩人之間的初心。

倒是對孩子的教育,平時關注度不夠。

董書恒也是這樣,幾個大一些的孩子都進入了學校,雖然是那種高層專屬的學校。

但是孩子們接受的至少還是正常的教育。

這樣孩子在學校也不會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

犯錯誤了會被批評,甚至被叫家長。

董家的幾個小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尤其是以董華為首的三兄弟經常會連起手來欺負同學。

每次都是借口自己的妹妹受到欺負。

而四妹也總是幫三個哥哥大掩護,搞得董書恒都不好意思收拾這幾個小子。

而且被揍的孩子回家告訴家長之后,人家一問就知道這是董家的孩子。

這人家也不敢找上門來啊。

“嘻嘻,我跟你開玩笑的,父親哪有那么小氣,現在大哥一家和二個一家都住在他的附近。我那幾個侄子、侄女經常去他那里玩,老頭子才不會無聊呢。”魏玉珍笑道。

魏玉祥和魏玉湘兄弟倆現在都在外地為官,兩人的家都安在了新京城,老魏一家也算是團聚了。

人家有自己的親孫子和孫女在身邊,自然不需要自己這個女婿去陪伴了。

董書恒一邊笑,一邊微微搖頭。攬著魏玉珍的肩膀跟她說了個悄悄話。

魏玉珍的俏臉一紅,右手習慣性地在董書恒的大腿生一扭。

“沒正形的,有空的時候,我將夏兒送到爹爹那里住幾天。大哥家的幾個孩子功課都很好。讓他跟表哥、表姐們好好學學。現在鬧事兒第一名,學習倒數第一,唉”

董書恒家的老二似乎沒有繼承一點父母的基因。

雖然剛剛上初小,但是成績是一塌湖涂。

老大董華隨然也很調皮,但是成績很好,人也很聰明。

老二只會跟著哥哥搞事兒,哥哥學習的時候,他就一個人皮。

魏玉珍又時常不在家。即使在家了也管不了他。

這家伙一要挨揍的時候就知道去找奶奶,偏偏董陳氏又是一個護孩子的。

也許在老人看來,董家這些孩子即使不成才,也不影響以后的生活吧。

只要心地善良,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就好了。

董書恒也是一樣的態度,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興趣,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話說這皇城根兒學校,進去的都是人精,哪家不是精英教育,可是卷的很。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