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六四五章 中途島(二更求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四五章 中途島(二更求票)

第六四五章 中途島(二更求票)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23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穿越歷史


書迷正在閱讀:、、、、、、、、、

雇傭好勞工之后。趙四喜又在碼頭上購買了一些物資。

作為前往加華的一個重要的重要中轉站。

扶桑南部的各個港口倒是比以前繁華多了。

光是每年為過往的船只提供補給就能夠賺上不少。

輸出勞工又能夠賺上一筆,齊彬這個人做官很是務實,生意經也打的很好。

他知道扶桑的問題同樣在于人太多,而可耕種的土地太少。

當初他極力想要的促成扶桑搭上大華夏圈的快車,就是為了給這些扶桑人找到一條活路。

在他眼中,民族的獨立性沒有百姓的活路來的重要。不像一些人,寧愿扶桑繼續蹉跎下去,也不愿融入華夏。

現在扶桑每年流出大量的人口,這些人出去了雖然是做勞工。

但是卻比在扶桑境內過的要好得多。至少能夠活下去不是?

而隨著這些流民的輸出,扶桑境內也穩定了下來。

各個大名藩國底下的人口和土地就能夠達成一個新的平衡。

等到人口再多出來的時候,就會自動的地向外溢出。

至少在百年內,大華夏圈都不會出現缺少土地的情況。

至于扶桑境內現在還剩下的那些反叛軍,齊彬一點都不擔心。

他現在做的事情,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夠將他們釜底抽薪。

本州島西北的出羽山地,是小微藩國最為集中的地方。

秋田藩東部的巖手山中。只有二十幾歲的高杉晉作現在留著一臉的胡子,看起來滄桑了很多。

他已經帶著隊伍在山中躲了了一個多月,軍隊的補給馬上耗盡,最近幾天他在派人去周圍的幾個村寨征募一些糧食。

他的手下只剩下不到一千人,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最近攻滅那些小藩國的時候裹挾的新人。

這些人忠誠度有待考量。

這段時間,他之所以躲到山中,是因為齊彬派了一千名都護府官兵還有四千名大強藩拼湊的聯軍過來剿滅他。

按照他以往的打法,自然是躲到山中避其鋒芒,然后伺機流竄出去。

這種游擊戰術沒有錯。

但是游擊戰術也要有百姓的支持。可以說沒有“老鄉”就沒有游擊戰。

只是高杉晉作他們現在遇到了一個問題。

原本支持他們的老鄉,現在都沒了。

“納尼?人都沒了?”高杉晉作大怒。

“是的,將軍,原本山中的那些村落全都沒了。連房子都被燒光夷為平地。”手下報告道。

“他們都哪里去了?是誰殺了他們?”高杉晉作問道。

“他們沒死,而是搬走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山中的獵戶。聽說這些人全部都都被大都護府遷移出去了。大都護府還答應給他們的分配土地。”

“分配土地?”高杉晉作知道扶桑境內的土地有多么的稀缺。

從來沒有哪個官府會給屁民分配土地的。

“將軍,現在我們軍中的糧食還夠兩天食用。而且每天只能吃一頓。”手下說道。

“讓每個小隊自己出去打獵,采集食物,這樣應該能夠堅持一點時間。我帶人去看看他們的包圍圈有沒有缺口。”

面對齊彬的的釜底抽薪戰術,哪怕是智計百出的高杉晉作也沒有辦法。

這正應了那句話——姜還是老的辣!

現在,齊彬倒不是那么著急將這些叛軍的給剿滅了。

那些被高杉晉作攻破的小藩國沒人繼承之后,就會收回都護府直轄。

通過這樣的方式,這一年多,都護府的直轄領地擴大的近一倍。

齊彬在這些領地進行土地改革,重新劃分土地,派遣流官管理。

社會民生都比之前提升了一個檔次。

百姓安居樂業,這給周圍的藩屬國起到了示范作用。

大都護府的威望在普通的扶桑人中提升的很快。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見到的都護府轄區實行的那些政策。

再看看自己的生活,明眼人都會用腳來投票。

那些管理嚴格的藩屬國還好,有些大名對底下基本上就是放養的模式。

于是就出現了大量的逃民,他們涌向大都護府的轄區。

有的人被分配了土地,更多的人成為勞工,被分配到各個港口,他們都將迎來新生。

如果不出預料的話,這次高杉晉作還是能夠逃出去的。

只不過他肯定是要換一個地方去禍害了。

高杉晉作沒有想到,他成了齊彬手中的一枚棋子。

鹿兒島的碼頭,趙四喜一群人在這里修整了三天之后,在船長的催促下,終于再次啟航。

船長將船停在這里,每天可都是有成本的。

趙四喜也沒有什么事情要處理了,于是一行人再次出發。

現在船上多了幾十名扶桑勞工。趙四喜專門安排了幾個青壯輪流值守。

船上有一些自衛武器。

復興軍的民用商船上都可以裝備一些自衛武器,只是要在官府的海關部門報備。

武器有官府統一售賣。

復興軍官方對商船上的武器都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說船上的小型鷹炮的射程和口徑要在一定范圍之內。

船上只能裝備手槍和霰彈槍。

現在因為多了幾十個扶桑人,船長每天安排兩人值班。

扶桑人中的男性晚上的時候都被安置在一個封閉的船艙內。

白天的侍候才能在值班人員的陪同下到甲板上活動。

每天趙四喜都要教他們十句常用的漢話,而且要求他們必須要記下下來,不然就要消減伙食。

這樣這些人每天就有做不完的事情,也就沒有時間胡思亂想了。

這些扶桑人中還有十幾名女性,大部分都是跟那些男子一起的。

這些扶桑女人非常的勤快。每天都會端著木盆將船艙的內外擦拭得干干凈凈。

這些女人非常喜歡蔣氏,總是聚在她的身邊干活。

因為每次船上的船員過來調戲她們的時候,蔣氏都會兇巴巴地將那些手欠的船員趕走。

蔣氏畢竟是老板娘,趙四喜又有官身,這些水手都不敢得罪她。

離開了扶桑,下一站就是夏威夷了。

這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地方可以停靠。

在船長的建議下,趙四喜專門多補充了一些物資。

不過漫長的航行還是比趙四喜想象的更加難熬。

好在是沒有碰倒什么惡劣的天氣。但是船上的眾人還是吃豆芽都吃到想吐,看到魚肉就惡心。

船長見到大家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專門在中途島停了一下。

這座島嶼,是由一位淮海遠洋公司的船長發現。

因為正好處在整條北美航線的中間位置,所以就起名叫“中途島”。

中途島位于太平灣的中部,距離的顫香山有1200海里。

只是這里是一個珊瑚環礁,陸地上的面積只有五平方公里。

島嶼上植被稀少,土地也不肥沃。

因為復興軍到北美的商船比較密集,被一艘偏航的商船發現。

后來北海水師在這里設置了一座哨所,留下了一個守備連的官兵,這些官兵在島嶼上種植果樹和蔬菜,除了自給自足以外還能夠給船只進行補給。

后來董書恒在這里安置了兩百多名流放的旗丁。

他們對島上進行了進一步的開發。

利用島嶼上的鳥糞,開墾出了幾百畝土地。

周圍的珊瑚礁漁業資源豐富,各種魚類是島上居民的主要食物來源。

蔬菜和谷物反而更加的珍貴只能作為配餐。

島上的珊瑚礁瀉湖是天然的良港。停不了萬噸巨輪,但是幾千噸的商船還是很容易停進去。

“美猴王”號終于駛進了瀉湖,港口的位置有一個小鎮。

小鎮實際上很小。

只有碼頭的位置有一些建筑物。

島上的官兵加上居民只有幾百人而已。

所以這里的碼頭規模也不可能太大。

現在太平洋上跑的船只很多都是幾千噸的輪船,他們都不需要在這里停靠。

直接在夏威夷補給一次就可以了。

中途島這里現在主要的意義還是軍事功能。

只有“美猴王”號這樣的帆船會偶爾光顧這里。

不過這個島嶼雖然小,但是五臟俱全,甚至都還有郵局。

船上的人太多,都下來也沒地方住。

趙四喜只帶著蔣氏還有幾個管事的人上岸。

船長朱從海似是這里的熟客,上岸之后就直接帶著趙四喜去了碼頭上的一個酒館。

說是酒館,實際上就是一個用礁石建造城的平房。

房頂用曬干的海草活著泥巴鋪成。實在是簡陋的很。

“老朱,這還沒到飯點啊,咱們先去采購物資。”趙四喜以為朱船長嘴饞了想要喝酒,要不怎么直接拉著自己進了酒館呢。

“就是帶你來買物資,你可在這里看到市場?”朱船長對趙四喜一點都不客氣,只是將他當作晚生后輩看待。

說著眾人已經走進了酒館。

“客官,您里邊清。”進門之后,店中的老板兼店小二就過來招呼。

竟然還是一口京片子。

趙四喜聽得一臉的詫異。

“別奇怪,人家以前可是京城的貴人,他自己說自己是個奉車都尉。”

“都是老黃歷了!”船長似乎跟那人很熟絡。

“哎呦,這不是朱大爺嗎?您這又跑加華賺大錢了啊。”

“三爺,叨擾了,接了趟活兒,這位是老板,趙四爺。”朱船長也學著那人的語調說話,倒是十分有趣。

“三爺,好!”趙四喜也學著朱船長的樣子拱手作揖打了個招呼。

“您們幾位,先坐啊。”那位三爺擦了一下桌椅招呼道。

“婆娘,快給幾位爺上茶。”三爺沖著一個連著后屋的門喊道。

“唉,來啦。”里面一個女聲回應道。

ps:今日二更求票。最近大家給力,獨孤偶爾爆發一下。新書最近在跟編輯溝通,已經改了第三遍,最煩的就是改稿。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