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六三一章 第二個“三年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三一章 第二個“三年計劃”

第六三一章 第二個“三年計劃”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1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穿越歷史


書迷正在閱讀:、、、、、、、、、

復興四年(1859年)元月六。

剛剛過完元宵節的官員們已經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工作中。

在春節之前的年終大會上,大總統董書恒審議了內閣提交的第一個三年計劃完成情況報告。

這個計劃當初就是董書恒前頭帶人制定的。

同時,也通過了第二個三年計劃。

第一個三年計劃包括修建鐵路五千公里。分別是從新京出發的三條輻射線,連接徐州、張家口以及盛京。還有一條是從徐州向西連接西安的橫向鐵路。

當初,董書恒在制定這個鐵路計劃的時候還是有些保守了。

到了去年年底的時候,這幾條鐵路線路都已經超額完成了。

徐州連接西安的鐵路已經延伸到了嘉峪關。

新京向北的鐵路穿過了戈壁灘,修到了土謝圖汗部的左翼中旗。

連接盛京的鐵路也延伸到了吉林府。

這還只是國家規劃的鐵路。還有一些地方上建設的鐵路項目。

比如西域都護府建造的烏魯木齊到哈密的鐵路。江寧府到滬上的鐵路,杭州府到滬上的鐵路……

現在復興軍的鐵路總建設里程達到了一萬公里,是原本計劃里程的整整一倍。

這讓董書恒覺得自己對社會安定之后,國家爆發出來的建設能力大大地低估了。

在第二個三年計劃中,光是國家層面要建設的鐵路里程就達到了兩萬公里。

董書恒計劃將江寧的鐵路繼續向南延伸,經過南昌向南一直延伸到廣州府。成為一條真正縱貫南北的鐵路。

另外再從新京向西延伸一條線路到太原,從太原一直向南連接西安。

從西安向西的鐵路要繼續延伸,一直到哈密。

從新京北上的線路也一直要修到月湖地區。

關外的鐵路也要繼續向北修,直到修到廟街。同時從吉林府向東連接海參崴。

第二個三年計劃中鐵路的建設主題就是向外延伸。

這樣就形成了一縱一橫兩條主要的鐵路線。

就像是給華夏的版圖支撐起了兩根支架。讓復興軍對邊疆的控制更加有力。

這就是出于戰略上的考量,也就是董書恒所說的戰略鐵路。至于內部鐵路網的完善,董書恒倒是準備將其放到后面。

畢竟安全穩定才是經濟發展的前提。

這是鐵路建設方面。

在工業方面,第一個三年計劃,主要是完成五個鋼鐵生產基地建設,以及五個門類完整的工業圈建設。

五個鋼鐵基地分別是灤州、徐州、江寧、佛山和川南。

實際上在執行的時候超額完成了一個漢陽府鐵廠。

這幾個基地有些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還有的完全是從零開始建起來的。

所以,到現在為止,他們的規模上是參差不齊的。

但是有這幾家鋼鐵企業打底,復興軍的鋼鐵工業基礎算是建立起來的。

董書恒并沒有壟斷鋼鐵行業的打算,他還鼓勵那些民間的資本開辦鋼鐵廠。

大嚶帝國去年的生鐵產量是380萬噸。是弗蘭西、普魯士和美利堅的總和。

而復興軍的生鐵產量,在去年年底之前已經超過了200萬噸。

雖然跟大嚶帝國還有一定差距。

但是復興軍有一個大嚶帝國沒辦法媲美的優勢,那就是擁有一個廣袤且資源豐富的本土。

在當前來看,本土的那些鐵礦和煤礦已經足夠復興軍自己開采的了。

現在跟后世那種動輒上億噸鋼鐵產量是沒辦法比的。本土的那些鐵礦產地足夠使用了。

復興軍生鐵的產量增加的很快,尤其是民間資本加入鋼鐵冶煉之后,積少成多,讓鋼鐵的產量增長的很快。

而且,董書恒現在大搞建設,鋼鐵的銷路根本就不用愁。

這個時候資本的逐利本性就會彰顯出來。

董書恒相信,在下一個三年計劃完成的時候,復興軍的生鐵產量一定能夠超過大嚶帝國。

到那個時候,即使是他們真的組織一個歐羅巴聯軍過來。董書恒也有一戰之力。

越是到近代,戰爭中工業實力,尤其是制造業能力所占有的分量就越高。

在巨艦大炮的時代,一場海戰下來可能就要消耗掉數十萬噸的鋼鐵。

打仗拼的就是資源以及生產能力。

二戰時期,**的潛艇擊沉了幾千萬噸的船舶,但是漂亮國的生產能力比**潛艇的效率還要高。

與其說**是敗在盟軍手中,不如說是敗給了漂亮國的制造業工廠。

除了鋼鐵工業之外,董書恒還建立了幾個門類齊全的工業基地。

這些工業基地由一個或者幾個大的府縣組合在一起。

通過輕重工業搭配,上下游產業集合,提升工業生產效率。

這些工業中心很容易就能夠起到一個帶動作用。

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但是董書恒卻是知道。在那個就連鄉鎮都建設工業園區的時代。

是什么支撐起了一個制造業大國的地位?正是這些工業園區。

這些董書恒建設的工業圈,不僅僅輻射國內的各個片區。還輻射到周邊的藩屬國。

可以說它們是董書恒建立的大華夏圈的基礎。

前面已經說過,要建立大華夏圈,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由經濟體。

華夏本土就必須要能夠提供各種工業品。滿足大華夏圈的需要。

讓圈內的國家能夠進入一個上升的渠道。

第二個三年計劃中,董書恒著重部署了電力和內燃機的發展布局。

率先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實現彎道超車一直是董書恒心中的堅持。

他的手中現在一共有兩個拖拉機生產廠,一個在灤州,一個在江寧,拖拉機的年產量達到了一萬五千輛。

對于偌大的市場需求來說,這點產量只是杯水車薪。

拖拉機普及之后,將會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

農業所需要的人口也將大幅度減少。

按照復興軍現在控制的這么廣大的國土,只要生產效率上去了,以后就不要玩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董書恒準備在第二個三年計劃中將拖拉機的產量增加到十五萬輛。

在鄭州府和長安市和廣州各修建一個拖拉機廠。

現在,汽油內燃也已經研制出來。汽車的生產也要提上日程。

這樣的話,配套的公路建設也要提上日程。

董書恒讓交通部將道路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分級建設。

國家只負責國道規劃建設,行省負責省內級別的道路建設。縣內連接給個小鎮、村莊的道路則由縣府來修。

這樣將道路建設的權限一級一級分下去。能夠充分調動地方上的積極性。

要想富,先修路,董書恒一直都非常重視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良好的道路情況也是工業化的前提。只有擁有了良好的道路,商品和人員的流通才能夠更加地順暢。

工業的發展速度才會提升。

第二次工業革命除了內燃機之外,還有電力的使用。

電力方面,董書恒準備逐步推廣電力的使用。

目前,只有新京、滬上這些大城市已經開始實用電力。而且這更多的只是一種試驗性質的使用。

經過這兩年的試驗,徐壽他們已經總結出了很多經驗。

在電力傳輸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讓家家戶戶用上電燈,讓工廠用電機取代蒸汽機已經不是夢想。

但是要讓現在的那些工廠都將蒸汽機換掉可沒有那么容易。

好在董書恒可以通過行政命令,讓國屬企業先換掉。

電機的噪音低,不污染環境,穩定性還要高。

同樣是一臺車床,用電動機驅動的生產出來的零件,不僅速度更快,而且成品率要高出很多。

這就是董書恒在不過于壓榨工人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效率的辦法。

董書恒第一步準備實現每個府都通電。

很多的府城都有建立水電站的條件。董書恒準備在第二個三年,建造五百座小型水電站。

現在復興路可控的電力傳輸距離只能達到五百公里。所以水電站輻射的距離有限,建立大型水電站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這個水電站產出的電能用不完。

董書恒已經讓工業部與水利部配合,以后耗電多的工廠盡量建到水電站的周邊地區。

先在董書恒要做的就是至少讓老百姓先知道電力這種東西,慢慢去熟悉它。

電力生產出來,必須要有人用掉,不然生產的越多就越浪費。

今年就是新三年的開端。所以大家現在感覺自己的肩膀上都壓著一副沉重的擔子。

每個人都憋著一股勁兒。明年內閣四年的任期就將要面臨第一次換血。

許多人都在準備著

夏宮現在是一幅冰雪雕筑的冬日景象。

正月里的新京還是零下十幾二十度。

董書恒的辦公室中燒著地暖,卻是溫暖如春的景象。

窗臺上的一盆蘭花,在房間中的正開出細小的白花。

一個精神矍鑠的中年人被魏玉祥領了進來。

他留著胡須,穿著復興軍青色的對襟文官制服。雖是文官,卻虎目灼灼。

來著正是左季高,他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工作,就是一幅充滿精力的樣子。

他似乎在工作的時候有使不完的勁兒。

來到董書恒的桌前,左季高直接拉了一張椅子就坐了下來。

“總統,我跟您匯報一下視察西域的情況。”

“老左,你先喘口氣。”

“篤姬,去給左總理倒一杯茶。”董書恒對站在身后的篤姬吩咐道。

左季高現在還是內閣副總理,協助曾憲風除了內閣的事情曾憲風的精力已經大不如以前。

做復興軍的內閣總理是一件非常傷神的事情。因為董書恒習慣做甩手掌柜。比如這次南下,董書恒就是西去半年

不過,自從左季高做了副總理之后,曾憲風的壓力就小多了。

左季高是一個工作狂人,幫助曾憲風分擔了很多內閣事務。

董書恒接到沙俄人加大了西域地區摩擦規模的報告之后,不是很放心。

于是就將左季高派過去巡視一番。

畢竟,左季高剛剛從西域回來,對那里的情況非常了解。

這個左季高就連過年都是在西域過的。

這不,他一回來就找董書恒匯報視察的情況。

左季高將篤姬端來的茶水一口飲盡,說道:“沙俄人現在比以前聰明多了,他們的仗打的越來越靈活。”

“不過,我覺的他們也并不想跟我們真正開戰。因為根據前線游騎兵傳來的消息,并沒有見到沙俄的主力。”

“根據我們的情報人員傳來的消息,沙俄在奧倫堡集結了將近五萬大軍。這個數量還不夠他們跟我們決戰。還有他們也沒有大規模地向東部轉運物資。”左季高后面所說的這件事情,實際上是軍部的事情。

但是這次只有左季高一位高級官員去西域視察。

因此董書恒專門委托左季高去了解了一下西域與沙俄摩擦的事情。

“嗯,他們應該只是受到了大嚶帝國的慫恿。沙俄現在跟英法走的很近。”

“是啊,這些歐羅巴國家變臉比翻書還快。剛剛還打生打死,傷口還沒有好,就又結盟了。”左季高也感慨到。

他現在進了內閣,也要管理一些外交方面的事情。

對于這些歐羅巴國家的做派,漸漸有了一些了解。

“哼,這些就叫做精致利己主義。他們做事情只看是否對他們自己有利,而不在意其他的。”董書恒又發明了一個名詞,左季高還是第一次聽到。

不過他想了一下,也確實如此。

“總統,除的軍事,我還看了一下,西域的發展狀況。”

“現在西域都護府的伊犁惠遠城發展的非常快。當地的煉鐵廠已經初具規模。在其帶動下,伊犁的很多產業都發展起來了。”

“雖然沙俄經常越境,但是并沒我影響到西域腹地的經濟發展。”。

“當初,我們選擇在哈薩克中部沙漠戈壁地帶建立緩沖區的策略是對的。”

“最近半年,我們雖然損失了很多游騎兵。但是戰爭沒有影響到西域的穩定局面。”左季高說道。

他其實對西域的發展還是很滿意的。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