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六一一章 叢林遇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一一章 叢林遇險

第六一一章 叢林遇險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20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穿越歷史


書迷正在閱讀:、、、、、、、、、

印度的起義軍情況比董書恒預計的要好的多。

應該還是圣軍和緬甸西進這兩步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董書恒知道原本這位巴依女王是英雄犧牲了。這個在初中的歷史書上就有。

但是現在這位巴依女王盡然成為了北方起義軍聯盟的盟主。

而且是還是手握實權的那種。好在這位巴依女王一直是復興軍重點扶持的對象,其跟獨行軍的關系還算是不錯。

晚上,董書恒留宿在大院,還跟軍區的高層一起吃了一頓飯。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從他身邊出來的,都是老熟人。

整個軍區可能也就是彭玉麟的年紀最大。其他人清一色的小伙子。

再過十年就好了,那時候復興軍自己培養的官員和軍官都處在事業的黃金年齡。

此時董書恒突然有著一種讓時間快進的想法。

葉涅謝河,現在已經改名枯葉河。

七八月的季節,這里的氣溫難得地回到了零上,這就是算是夏天了。

此時上層的凍土開始融化。

原本不寬的河道,隨著上游融雪的逐漸匯聚變得非常寬闊。

枯葉河是中鮮卑利亞高原與西鮮卑利亞低地平原之間的地理分界線。

其東部的高原海拔在500到1000米之間。

實際上都是一些低矮的山嶺。往南是連綿不斷的林海。靠近北極圈的地方是開闊的苔原地帶。

這里已經完全還復興軍極北行省的控制區。

對于這里的原住民,復興軍采取的措施與沙俄的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是復興軍做的更加的溫和。同樣是交易,復興軍就不會去過于壓榨他們。

同樣是收稅,復興軍收的稅要低的多。

那些在荒原上活不下去的部落民眾還能夠到復興軍建立的據點做事情養活自己的。

漸漸的這些部落人生的孩子不需要再狠心地拋棄。他們發現自己可以養活更多的孩子。

即使是部落里容納不下。也可以讓他們去到城鎮去謀求生路。

復興軍賣給了他們很多生產工具,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生產效率。

極北行省還推除了一項巡診的政策。每年夏天商隊出發的時候,都會有一些醫生隨行,攜帶大量的藥品。

他們會到部落中給那里原住民問診,分發一些基本的藥物給他們。

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治病救人都是拉進關系最好的方法。

就像那些傳教士、苦行曾通常都是身懷醫術。以此來博得他人的好感,從而傳播教義。

極北行省可能是復興軍底下最大的一塊地盤。但是肯定是人口最少的。

整個行省的人口加在一起也許都不超過二十萬人,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平時都看不到人的原住民。

在森林與苔原交雜的荒野中,一身皮衣的曾老九徒步走在隊伍中間。他的前后是五百名先遣隊的戰士。他們大都是一些身材矮小的扶桑武士以及一些原住民獵人。

今年北極先遣隊被抽調了一大半人到北阿米利亞。

鮮卑利亞這里的人手就顯得有些緊張了。

這讓曾老九他們的巡邏任務增加了很多。

現在的極北行省的先遣隊一共還有兩個支隊三千人左右。

曾老九就是其中一個支隊的副隊長。

這次他親自帶人進入到枯葉河河西主要是為了巡視設置在這里的邊哨。

在兩河之間的緩沖帶上,復興軍由南往北設置了一串堡壘。

這些邊哨相距很遠,沒辦法防住人,主要的作用還是一種宣示。

另外就是為巡邏隊請問一些方便。

在這里的邊哨駐守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因為大部分時間哨所內的人都只能依靠自己。

所以這里非常容易被敵人偷襲。

完了就連是誰偷襲的都搞不清楚。

實際上也不用查,通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先遣隊都會到對面的沙俄控制區去干掉幾個據點,進行報復。

雙方你來我往,似乎都已經對此約定俗成了。

“隊長,前面就是霍去病堡了。”在泥濘的沼澤邊緣行進了兩天時間,曾老九的這支隊伍終于見到了一處林間道路。

河西這里地勢低洼,一到夏天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的沼澤地。

在曾老九看來,或許冬天的時候在這里行軍更加的容易。

這里的沼澤里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先遣隊的戰士。

有時候明明看起來是一片碧綠的苔蘚。可是人一踩上去就瞬間被吞噬了。

如果旁邊有人還好,要是沒人就只能自己等死了。

“好的,我知道了,我們在前面那片松林休息,派一個小隊過去探探路。”曾老九吩咐到。

“嗨!”

匯報的這名扶桑小隊長答應道。

隨即這人招呼了一個小隊的偵察兵,其中有三個拿著火槍,腰上掛著太刀的扶桑武士。還有三個拿著復合弩的原住民獵人。

這些獵人原本使用的是弓箭。但是弓箭需要固定的姿勢操作,有時候不利于隱蔽,所以上級給他們送來了一些威力巨大的復合弩。

這些復合弩使用的時候更加方便、隱蔽。

他們會提前裝好弩箭,然后悄悄地靠近敵人,用鋒利的鋼制弩箭射穿敵人的脖子。

這些獵人以前要是能夠有一枚鐵制箭頭就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這種全鋼打制的弩矢在這些林中獵人看來就是不得了的奢侈品。

所以,每次戰斗結束之后,這些人都會去將自己的弩矢給回收回來。

加上這名小隊長,一共七個人向林中的碉堡摸去。

為什么巡查自己的堡壘還要這么謹慎?

這是因為這里的哨所經常會在冬季被沙俄人給打下來,然后沙俄人會鳩占鵲巢,將哨所占領。

當先遣隊巡邏到這里的時候,他們就設下埋伏,再次伏擊先遣隊。

走在最前面的扶桑小隊長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正在弓腰向前摸去的其他六人都跟著停了下來。

透過茂密的書叢可以看到林中出現了一片空地。

空地的面積大概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中間是一處高出周圍地面五六米的小土丘。

一個兩層結構,外體是木制的哨所就建在這個土丘上。

先遣隊將這個小型堡壘哨所起了個霸氣的名字叫“霍去病堡”,也許是希望這位戰神保佑他們吧。

堡壘的下層是居住區,上層是平時站崗的地方,開有窗戶。

平時駐守這些堡壘的隊員會在二樓值守,在一樓生活,食物等物資也儲備在一樓。

一樓建了地龍和壁爐,沒有窗戶,只有如此才能夠抵御冬日里的嚴寒。

這樣的堡壘除了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還能夠為巡邏隊提供了臨時的落腳點以及食物補給。

正常的情況下這些小型堡壘中都儲備著大量的食物。

堡壘雖然不大,直徑只有十幾米,外壁是用粗大的原木建成。

而且是雙層結構,中間用苔蘚和泥土以及石灰混合后填充。

不僅保暖的效果好,還能夠增強防御性能。

此時這名扶桑小隊長停下來,是因為堡壘上的紅底金龍旗不見了。

這種情況不該發生的,哪怕是旗幟損壞了,哨所也會將其掛上去。

“你們倆過去看看。”小隊長點了兩名隊員,示意他們上前去查看,這樣危險的事情人越少越好。

十分鐘后,曾老九帶著人來到了堡壘。

此時他的眼中仿佛能夠噴出火來。堡壘的后方柵欄上吊這十幾具被剝光衣服的尸體。

因為天氣暖和了起來,尸體已經變形。但是能夠看出來,身材矮小的是扶桑武士,頭發雜亂的是那些原住民獵人,還有一名身材高大,留著短發的男性尸體是這支駐守小隊的漢人隊長。

堡壘內的物資被洗劫一空。奇怪的是敵人沒有毀掉這個堡壘。

通常這樣一個哨所會駐守十五人,算是一個加強的小隊。

現在這些人悉數死去。敵人的手段比以前更加的殘忍。

似乎是為了故意激怒先遣隊。

曾老九不是第一次看到哨所被沙俄人端掉,但是之前雙方都約定俗成不侮辱對方戰士的尸體。

說白了,在極北地區的戰爭不是明面上的,雙方的都沒有在國家層面上予以承認。只能算是邊境沖突的范疇。

“走,我們繼續向西。”曾老九下令道。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手下隊伍有五百人,都是老隊員,配合嫻熟,幾乎是可以在這里橫著走了。

沙俄人的狩獵隊通常也就一兩百人。

夏季來臨他們會跨過鄂畢河到兩河之間的緩沖地代來尋找獵物。

當然了他們的獵物包括了同樣會在這里活動的先遣隊。

埋葬好了這里的戰友。曾老九留下了一個小隊在這里駐守,同時派人回去運送食物過來,從新建立這個哨所的糧食儲備。

從這些遺體的情況可以看出,這些沙俄人在夏季來臨前就已經離開了。

不過,先遣隊從來不會花功夫去尋找兇手。

只要向西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就肯定能夠找到沙俄人的據點。

向西繼續前進了兩天時間,他們穿過一塊塊沼澤濕地和森林。

曾老九他們的速度不快,途中如果遇到獵物,他們還要停下來打獵。

食物不能僅僅依靠隨身攜帶的干糧。那些最容易保存的干糧往往都是最后的保命糧。

“隊長,前方發現了一個沙俄人的臨時營地。人數大概有一百人,有十幾頂帳篷,還有幾十匹馬。”一名偵查小隊長報告道。

很顯然,這是一個商隊或者說是劫掠隊。

反正他們能搶就不會花錢去交易。

現在這片兩河之間的過渡期非常的不太平。

沒有什么長久的生意可做,沙俄人過來都是抱著做一錘子買賣的打算。

“吃掉他們!先去幾個小隊到周圍埋伏好,防止有人逃跑。”

進攻很快就開始,原住民獵人先上前去用弩箭消滅對方的哨兵。

然后隊員們一起從四周包圍這殺上去。

因為有人數上的優勢,曾老九沒有選擇夜間偷襲。

正在這邊打起來的時候,之前派出去埋伏的小隊突然撤回來了。

“怎么回事,你們怎么回來了。”曾老九生氣的喝問道。

“隊長,敵人在外圍有埋伏,人數不詳,不過對方有騎兵。”這名小隊長有些驚恐地說道。

“撤!”曾老九聽了報告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急忙下令撤退。

曾老九也算是久經沙場,這次算是看走眼了。

此時的營地中也是槍聲大作,營地這個的沙俄人都在那些堆在營地中的貨箱后面對外進行阻擊。

這讓先遣隊這邊不斷地出現傷亡。

對方明顯就是給他設計了一個陷阱。

先是用哨所的事情激怒自己,然后再用一支偽裝的商隊作為誘餌。

好在自己這邊也就幾百人,命令執行起來沒有什么延時。

不遠處就是連篇的樹林。

曾老九帶著手下一頭鉆進了林子。

后面的沙俄人不斷追趕,嘴里面還在發出嗷嗷嗷的叫聲。

就像是在驅趕獵物一般。

曾老九的心中有一種莫名的屈辱感,好在他并不像他的外表那般莽撞。

“跑,不要停下來,繼續跑。”曾老九對身邊的戰士喊到。

他記得前方有一片沼澤地。只要進入那片沼澤去,敵人的戰馬就追不上了。

在速度上他們跟沙俄獵人差不多。他唯一擔心的是對方的騎兵。

在這種稀樹林和苔原地帶,騎兵的殺傷還是很大的。

到現在曾老九還沒有搞清楚對方有多少人,只是知道對方的人比自己這邊多。

沙俄人是不是吃錯藥了,在這里埋伏這么多的人等著自己,這他娘的要消耗多少物資。

這完全不像一向摳門兒的沙俄人的風格啊。

ps:二更送上,求月票,求推薦票!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