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五〇二章 電力運用的短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〇二章 電力運用的短板

第五〇二章 電力運用的短板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9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你啊,就知道在我面前賣乖。我知道你是什么心思。不過你可想好了,現在要跑路,還是太早了。”魏源說道。

“還是老師您了解我,我也知道現在不是時候,不過不能總是我頂在最前面,總要讓下面的人歷練一下。”

“話說,我的資歷也就那樣,我相信咱們這華夏大地上比我強的人多的是呢!”董書恒笑道。

魏玉珍帶著孩子到一邊去玩了,不想影響到兩人談話。

她知道丈夫找父親是有正事兒要談,所以就徑自帶著孩子到一邊玩去了。

自從董書恒入主夏宮之后幾個女人也變得低調多了。

當她們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

幾位夫人只是偶爾處理一下婦女互助會的事情。

有時候涉及到一些婦女兒童方面的事情,也要由她們出面去慰問。

現在雖然沒有皇帝,但是普通人還是將董書恒當作皇帝,他的女人那就是皇后和娘娘。

每次她們出面都能夠幫董書恒在百姓心中刷一波好感。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要你不做皇帝,那么這個國家以后就沒人能夠做的了皇帝。”魏源的話說出了董叔恒的初衷。

他這是要做華夏的華盛頓。

這個國家,只要董書恒不稱帝,那么后面就沒人敢于稱帝,即使會出現強權的人物,也走不上帝位。

試問今后誰對華夏的貢獻還能夠超過董書恒呢。

“是的,老師,這個國家和這片土地都不應該再出現皇帝,也不需要皇帝。這里需要英雄般的愛國者,或者說是有能力的統領,唯獨不需要的就是皇帝。”

“況且,我今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您知道我的意愿是要拓展華人的生存空間。但是這件事情我不放心任由其自然發展下去,有些事情我想去親自干預一下。咱們華夏的人從來沒有這樣大規模地遷移過,這是一件史無前例的事情。”董書恒說的很誠懇。

“我明白了,但是國內的事情必須現安排好,這里才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根基。”魏源用手指了指腳下說道。

“是的,老師,這個事情不急,我知道欲速則不達,我會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的。”

“這兩年要是有機會我會短暫的出去一趟。國內這邊你覺得由誰來主持大局呢?”董書恒問道。

“看樣子,你是不看好曾憲風了?”魏源道。

“老曾這個人做事是可以的,但是要是讓他獨擋一面的話,可能還不行,他呀可能是跟我在一起搭久了,做事情缺少決斷。”

“我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所以想要換個人上來試試,給這個國家帶來一些變化也是好的。”董叔恒說道。

“這個事情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我反正是老了,做不動了,現在這樣搞搞研究還是蠻有意思的。最近你送來了很多印度的古籍,研究古印度文明,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很快我們的研究成果就能夠出來了。到時候對我們華夏今后的發展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是的,老師,印度文明的失敗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我會吩咐底下的人繼續幫您搜集的。”

這幾年研究學問,魏源的身體反倒是好了很多。

所以董書恒也沒有準備讓他繼續出來主持政事兒。

現在董書恒手下能任事兒的人并不少,但是都是缺乏資歷。

董書恒只能帶著他們繼續熬幾年。

但是他一直很關心美洲那邊的事情。

在他看來華人對外拓展生存空間最好的地方就是美洲。

為什么是美洲而不是非洲或者是亞洲。

非洲那個地方以后可能就是一個大泥潭,黑人太多了。不是可以永久占據的地方。

亞洲離本土太近,這里占據的土地只能歸為本土所有。

美洲正好跟本土隔著太平洋,中間沒有任何的勢力了。

如果在那里打造一個大型的華人國家,正好可以和華夏的本土遙相呼應。

而且美洲的最北端基本上是與華夏的東北部相連,就隔著一道窄窄的白令海峽。

如果董書恒的設想成功的話,今后包括未來,整個太平洋沿岸都將是華人自己的生存空間。

雖然現在復興軍在美洲已經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但是這遠遠不夠。

這只是剛剛開始而已。董書恒還要不斷地向美洲輸送華人,增加那里的華人基數。

同時,董書恒還要保證華夏的文明同樣能夠移植過去。

他可不希望自己輸送過去的華人像那些白人一樣都變成了唯利是圖,數典忘祖之輩。

本土華人以及海外華人肯定會存在差異,但是這種差異并不能對立的,只能是在原有文明基礎上的一種進步。

至少在文明的傳承上不能出現偏差。

文明的傳承這事兒最難做,所以他準備親自去做。

當然了,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現在華夏初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呢。

他現在雖然什么事情都不管,但是他實際上是聯系政府和軍方的紐帶。

但是董叔恒并不想這個狀況繼續延續下去。

他不希望他是那個唯一的選擇。這樣對他自己,對這個國家都將是一種危險。

“你最近跟徐壽那家伙在搞些什么啊?以前你也會去實驗室,但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投入那么多的精力。”魏源終于問出了大家都在問的問題。

“是在做一些東西,都是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東西,已經有眉目了。”

“老師您知道,徐壽現在主要做電力研究,我之前將他派到歐洲去也是為了幫他補電學基礎知識這一塊的短板。現在他學成歸來了,到了他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董書恒只是模糊地介紹道。

很多東西,跟魏源說了,他也不一定懂,還要花費時間再去解釋。

索性他就模糊地講一下。

“電學?你說的這些相比于蒸汽機的發明又如何?”魏源本身就是一個西學大家。這些年隨著剛過的國外書籍被翻譯進來,他關注的面也更廣了。

對于電學、電器的發展,他并非是一無所知。

他知道這是一種新的動力體系。

蒸汽機的發明所改變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動力體系。

有了動力才有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老師,電力作為一種能量,將會延伸出一個新的動力體系。不光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蒸汽機可以驅動的那些東西。它能夠做到事情更多。”

“比如說它可以用來照明,電燈不僅僅更加明亮,還沒有任何的煙塵和噪音。”

“用電驅動的電機可以做成任何的大小,所以我們就可以做出很多電器,比如說電驅動的風扇、冰箱、暖氣甚至是燒飯的爐灶。”

“大型的電機可以驅動電車,這個您已經看到過了,還可以驅動火車、船只等。只要我們能夠做出足夠大的電機,提供足夠的電力,可以說,電無所不能,以后人民將離不開它。”

“發電的方式也很靈活,不僅僅可以燒煤用蒸汽機發電,還可以在河流上的修筑大壩,用水力發點,咱們華夏那么多的山川大河,可以修建水電站的地方非常多。甚至還可以用風車驅動發點。”

“蒸汽機必須要燒煤,不僅每天要產生大量的煙塵,而且地下的煤炭總有挖完的一天。”

“這么說吧,蒸汽機代表了當前,電力就代表了未來。”董書恒跟魏源介紹了一下電力的前景。

魏源沉吟了一會兒。他以前雖然也對這方面有所了解,但是并沒有那么的透徹。

“你說的這些我倒是可以明白。實際上原本我就覺得蒸汽機這個東西并不好。它雖然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但是它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這煤炭古人成為地精,是土地中凝聚的精華。要是消耗光了可就沒有了。”

“之前在高郵的時候,每日里看到那么多的大煙囪我就憂心忡忡,這么多的煙囪一直在那里排放,這天地又能夠承受多久呢,總有一天這些排出去的瘴氣要充滿這個天地。那樣的發展是在為子孫后代挖掘墳墓。”

“但是當前的情況我們不能不這么做,因為洋人在做,我們不做,就可能亡國滅種,哪里談得上子孫后代呢?”魏源語重心長地說道。

“不過,書恒,既然可以發展電力,那么以后盡量要多使用水力和風力。水和風都是天地賜予的,是循環不息的。那煤炭還是能少用就少用。”魏源還不忘叮囑道。

“嗯,是的,老師!”董叔恒沒有想到老師會想得這么長遠。這不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嗎?

不用魏源說,董書恒也準備的這么做。

現在的華夏國土廣袤,上面能夠利用起來建設水電站的地方非常的多。

也許真的可以提前走上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

不過現在電力技術還在發展階段。還沒辦法完全取代蒸汽機。

但是這個時候起步,華夏已經領先于整個世界了。

現在新京城的電車就是第一套投入使用的電車線路。

之前在柏林,徐壽也只是和西門子做出了一輛實驗車而已。

西門子沒有徐壽的能量大,他要說服普魯士王國政府允許他開通電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畢竟一個新事物的出現,不可能一下子就被人們所接受。

尤其是像普魯士這樣的封建王國。

徐壽就不一樣了,他有董書恒這樣一個洞悉未來的人作為后臺,做起事情來就快的多了。

董書恒知道,電力的產生和運用都不是什么難事兒。

現在電力研究上面的短板還在于傳輸方面。

董書恒只知道電力傳輸要提高電壓。其他的東西,他就一竅不通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可沒有度娘、嗶站和知乎。

不過徐壽倒是知道原理。

現在除了偶爾參與制作一些新奇的電器之外,徐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研究變壓設備。

更好的變壓設備還沒弄出來,倒是被他弄出了電磁波出來。

ps:當前的本土的形勢地圖已經弄出來了,大家可以看彩蛋章,也可以進群去看。群號570339907。求月票!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