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四九三章 北美之帝國時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九三章 北美之帝國時代

第四九三章 北美之帝國時代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5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穿越歷史


書迷正在閱讀:、、、、、、、、、

印度東北部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英國海軍暫停了攻擊,也沒有再去奪回下緬甸地區以及丹那地區。

緬甸人一邊跟英國人談判。一遍偷偷將從復興軍那里購買的火炮運到前線。

而英國人希望盡快將俘虜給贖回來。

這樣等到援軍到來之后,他們就能夠全力進攻達卡城,爭取將緬甸的主力在達卡地區消滅掉。

石達開對達卡城進行掃蕩之后,帶著幾百輛的馬車,載著他們在達卡城中搜集到的所有財物離開了這里。

這座城正式送到了伽羅亞的手中。

可是,此時城中除了搬不走的房子,其他的東西幾乎都被圣軍搬空。

城內的百姓除了年紀大的,走不動路的以外也全部都跟著圣軍轉移了。

孟加拉人對緬甸人有天生的恐懼心理,也許是因為兩國歷史上都對對方做過過分的事情。

他們似乎認定了緬甸人進城之后一定會屠城。

最后跟隨石達開離開的孟加拉人接近十萬。

其中有兩萬青壯劃進了猛虎軍中。

哈桑的這個將軍做的很好,在他的管理下,這些孟加拉人顯得非常有秩序。

哪怕實在艱難的行軍途中也沒有出什么亂子。

哈桑的手段也很簡單,就是將那些不聽話的人全部殺掉。

剩下的人就會自動地按照規矩做事。

這些孟加拉人一部分負責幫助圣軍趕運馬車,更多的人只能夠用頭頂肩扛的方式搬運。

他們路上五天的口糧也都在自己的身上。

石達開雖然不管他們的飯。但是英國人在達卡城內儲備了幾萬噸的糧食。

因為要運送財物,這些糧食無法全部上車運輸。石達開索性讓這些孟加拉人自行取糧,作為他們的口糧。

就這樣這支十幾萬人大隊伍向東北方向浩浩蕩蕩而去。

還好向東北方向兩三百公里外就到了圣軍的控制范圍。

他們將從錫爾杰爾北上阿薩姆地區。

令石達開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孟加拉人中還有很多的工匠。

原本這些生活在達卡的孟加拉人就大都是以手藝為生。

這正是石達開所需要的。石達開的手中現在不缺農民,也不缺戰士,但是會手藝的工匠在阿薩姆地區非常的稀缺。

這次從達卡城還搶到了很多的機器。有些是英國人留下的,看起來還比較新。

有了這些孟加拉人,這些機器就有人能夠操縱了。

伽羅亞入駐達卡地區之后,整個東孟加拉的河口以東就落入了緬甸人的手中。

圣軍控制區的南部現在壓力大減。

石達開只要做好古瓦哈蒂以西地區就好了。

這大大改善了圣軍的戰略形勢。

歐洲的普丹戰爭已經醞釀得差不多。

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丹麥王國已經將國內的大軍派往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地區。

他們準備在此迎戰德意志邦聯的大軍。事實上對面也確實有一直大軍在集結。

光是奧地利就派出了一萬五千士兵,還有其他邦國的一萬五千士兵,再加上普魯士的五千人,一共是三萬五千士兵,浩浩蕩蕩地向西北推進。

丹麥人直接集結了五萬大軍向南壓去。

同時丹麥的海軍也在哥本哈根集結,準備隨時從海上捅德意志邦聯的后方。

在北美,堪薩斯城與威奇塔城之間的河畔地帶。

戰爭又回到了那種小規模的偷襲戰狀態。

剛剛過去的那場大戰,讓雙方的損失都非常的慘重。

南北雙方都在用自己的爆炸抨擊對方不人道。

這讓南北雙方的矛盾越加的嚴重。

甚至是有南方的商人在北方的城市受到攻擊。

首都華盛頓,南北雙方的政客也在不停地進行口水戰。

華爾因為在這場戰爭中的出色表現,現在成為了南方軍的副指揮官。

受到了德雷頓將軍的器重。

當然了,投桃報李,長江安保繼續從加州調兵過來。

總兵力幾乎占到了南方軍的一半。

反正這些南方人有錢,長江安保現在在這里白吃白喝還能夠拿著南方軍的軍餉。

何樂而不為?

董書恒成功地做到了借雞下蛋,在北美養活了一支大軍。

最近長江安保甚至還幫復興軍拉來了一起訂單。

五萬把f1853后裝槍以及一千萬發子彈。現在這種槍已經不是非賣品了。

對于向南方軍輸送武器,董書恒是一點也不排斥的。

能夠加強南方軍的實力,董書恒是一定要做的。

這樣的勝利的天平就會向南方傾斜。

假如南北戰爭,南方軍勝利了又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呢?

相信不光是董書恒,就是屏幕前的朋友們都一定非常想知道。

通過觀察長江安保的人作戰。這些南方將軍發現這種后裝槍比普魯士的德萊塞更加的穩定,射速也要更快一些。

所以他們決定通過長江安保向華夏訂購一批這種槍支。

這也算是對復興軍一直照顧南方生意的回報。

最近一年來,復興軍到北美的移民船,回去的時候大多是采購南方各州的農產品以及工業原材料。

但是對北方各州的貿易卻幾乎停止了。

這也讓北方各州在國會中活動,準備重新開啟《排華法案》。

還好,現在在北方各州華人的數量少之又少。

因為華人已經在加利福尼亞立足,在那里他們能夠找到工作,能夠分到土地。

沒有華人再愿意到美國東部地區。

只有一些留學生在北部各州的學校。

加拿大地區的西部,一批批華人移民乘船來到了這里。

甚至有很多的華人被從朱州和東州抽調到東部地區。

加拿大最繁華的地區還是與美國交界的五大湖地區。

相比之下,西部地區要荒涼的多了。

原本的馬更些河以及皮斯河以西地區還是一片大沼澤地。

冬季的時候還好些,現在已經是夏季,根本就無法立足。

落基山脈此時還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有些向華夏東北的大興安嶺。

這里的山脈算不上高,但是連綿不絕,全部都被森林覆蓋。

山脈之間有印第安人開辟的簡易小道。

這些道路勉強可以通過馬車,但是很多路段都被春季里融化的雪水給沖刷壞了。

道路上形成了許多橫切的小溝。

趙旭帶領的探路隊就是為了對這些道路進行修復。

“旭哥兒,這個速度我們得多久才能夠趕到大澤啊。”一名探險隊員說道。

這是一支從加拿大西部向東探索的探險隊。

他們由正規軍、民兵、探礦隊、伐木隊、建筑隊和狩獵隊組成。

這支近兩千人的隊伍中正規軍的數量并不多,只有一個連隊,但是民兵卻有一個營。

建立定居點后,民兵的主要任務還是勞動。

日常的警戒工作只能夠由正規軍來做。

向這樣配置的探索開拓隊,北美地區已經派出了十幾支。

他們的任務就是向東探索到加拿大中部的大澤地區。

所謂的大澤地區是翻過落基山脈之后加拿大中部地區的一系列湖泊。

復興軍認為在那里更容易發展農耕。

雖然很多地方都是沼澤地,但是復興軍有治理沼澤經驗。

而且他們知道,這些沼澤治理好了之后恰恰是最為肥沃的耕地。

趙旭手中的地圖全部都是從收購的哈德遜灣公司那里得到了。

這個公司原本是設立在東邊的哈德遜灣,后來那里的皮毛資源枯竭,為了追逐皮毛,這個公司才搬到西海岸。

他們曾經在中部地區建立過一下貿易站,公司就有對加拿大中部地區進行記錄的地圖。

不僅如此,地圖上還對英國人建立的據點進行了標注。

有了這些資料,復興軍這次派出探索隊就有的放矢了。

現在英國人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哈德遜灣沿岸以及與美國人交界的五大湖地區。

在中部大草原以及其以西地區主要還是印第安人的生活區。

這里只有的一些英國人建立的貿易點。

再往西的大澤地帶就更沒有什么英國人了。

這次復興軍就是要試圖在大澤以西建立定居點。

將對這里的占領變成一種既定的事實。

趙旭是探險隊的隊長,統領著整支隊伍,包括隊伍中的一個正規軍連隊、一個民兵營都歸他指揮。

“阿力,就你最猴急,要這樣的話我就將你派到最前面的修路隊伍中。”

“按照我們這個速度再有五天應該就到了。”趙旭認真比對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地圖。

再往前面走一天,他們就能夠到達利亞德河了。

這條河的名字是哈德遜灣公司起的。

趙旭準備在河邊尋找一處合適的地方建立一個碼頭還有一個交通中轉站,然后他準備讓隊伍在外邊軋制木筏。

他們就可以乘坐木筏向下游而去。

按照地圖,這條河是匯入馬更些河上游的,交匯點距離大奴湖并不遠。

到時候在兩河的交匯處,趙旭準備建造一個定居點,這個地方應該算是一個重要的戰略位置。

通過這里,復興軍就能夠控制整條馬更些河。

這種控制土地的方法,還是復興軍跟西伯利亞的沙俄人學會的。

馬更些河的情況跟西伯利亞的很多河流一樣都是向北注入北冰洋。

只要占領了上游地區,那么下游氣候條件比較惡劣的地方就不需要駐守。

在每年的夏季,乘坐船只漂流到下游地區跟土著人進行交易,拉攏這些土著,就能夠有效地占領這些地方。

趙旭自然不懂這些,但是復興軍早就給這些探索隊制定了方案。

趙旭只要按照方案執行就好了。

當然作為未開發的蠻荒之地。存在許多未知的危險。

這都需要趙旭這個的領隊去臨機決斷。

在董書恒看來,對北美地區的探索就像是玩帝國時代一樣。

越是這樣的蠻荒之地才越有意思。要不是因為國內的事情,董書恒都想去北美親自坐鎮。

ps:求月票,求推薦!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