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三三三章 演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三章 演講

第三三三章 演講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14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穿越歷史


書迷正在閱讀:、、、、、、、、、

第二天,眾人得到了的消息匯總的到了季明山那里。

綜合分析的結果是聯軍與沙俄之間短時間內不會媾和。

這是好消息!

王韜在歐洲已經小有名氣,歐洲人將他當作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

今天,他按照約定來參加一場外交酒會。此時的西方人,尤其是在維也納,人們習慣通過酒會來進行非正式的外交交流活動。

這是貴族之間的習慣。

歐洲的王室之間全部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可以說他們都是親戚。在他們看來外交活動就跟走親戚差不多。

今天,王韜是應奧地利外交大臣鮑爾邀請來參加這次外交活動。

王韜為了參加聯軍的談判,最近和奧地利的外交大臣鮑爾走的很近。

而奧地利人似乎也很想接近華夏。

據說約瑟夫一世陛下,希望能夠與華夏之間建立直接的外貿聯系。

奧地利的對外貿易活動一直是一個硬傷,他們沒有完全掌控的出海口。

如果直接進行遠洋貿易,需要通過多瑙河進入黑海,再輾轉地中海。

而奧地利是封建貴族體制,對于來自的東方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的需求非常大。

英法幾乎壟斷了與東方的貿易。約瑟夫不想看到奧地利人的錢袋子被英、法剝削一層。

他知道普魯士自從去年跟這個遠東的大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之后,對外貿易額一年時間就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普魯士的遠洋商船可以直接從華夏進到需要的商品。

他們甚至可以將這些商品轉賣到中歐和東歐地區,甚至是奧地利都要從普魯士購進中國的商品。

絲綢和茶葉都是貴族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

這讓與之是近親的奧地利羨慕不已。

因此這次王韜到了維也納展開活動之后,約瑟夫一世命令他的得力干將鮑爾一定要利用現在這個機會搞好和華夏之間的關系。

鮑爾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這次克里米亞戰爭中,他在聯軍與沙俄之間搞平衡,為奧地利爭取了很大的利益。

他既同英法之間保持友好的關系,居間調停;又游離于戰爭之外,以保持對俄國的回旋余地。

奧地利在克里米亞危機發生的頭一個月里,盡一切努力來促使俄國主動撤軍,但是沙皇沒有任何反應。

隨著戰爭的深入,奧地利外交的脈絡也越來越清楚:首先,爭取德意志內部的支持,特別是普魯士的支持,以此來增加對俄外交的砝碼。

1854年4月20日普奧簽約,普魯士在條約中申明:如果俄國拒絕從多瑙河下游兩公國撤軍,就支持奧地利對俄作戰。

在普魯士的支持下,普奧盟約在德意志議會中強制通過,整個德意志都承諾在多瑙河問題上支持奧地利。

其次,逐步靠近并最終加入英法聯盟。

1854年8月8日,在英法的支持下,奧地利通過了對俄極其苛刻的“維也納四點”,但俄方對此無法接受。為了迫使俄國就范,奧地利于10月22日宣布軍事動員,并于12月2日加入英法同盟。

盡管奧地利參加了英法同盟,但鮑爾卻讓奧地利游離于戰爭之外,以保持它對俄國的回旋余地。

同盟條約中奧地利只是允諾在外交和政治上支持英法,卻沒有作出軍事承諾。

不僅如此,當英法和俄國在戰場上形成僵局之際,奧地利以是否結盟為要挾,迫使英法在近東和意大利問題上向它讓步。

首先,英法默認了奧地利違反其利益私自占領多瑙河兩公國的事實。

其次,在奧法結盟的同時,奧地利要求法國作為回報允諾保障在意大利的安全。

1854年12月22日法奧簽訂了一項議定書,雙方同意確保意大利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戰爭的結果對奧地利十分有利,奧地利沒有承擔戰爭的風險卻可以享受戰爭的成果。俄國已經從巴爾干地區撤退。

現在只要消除沙俄在黑海地區的海軍存在,奧地利的目的就全部達成。

從當時看來,奧地利的外交似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鮑爾阻擋住了俄國但又不危及奧地利的強國地位。”

“這樣的成就即使是在梅特涅時代也是不可想象的。”

這樣的話語都相繼出現在報紙費。

梅特涅是奧地利歷史上最有名的外交家。

他于1801年后相繼成為奧地利駐薩克森、普魯士、法國大使。

自1809年開始任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大臣,1815年主持維也納會議,1821年起兼任奧地利帝國首相。

任內成為“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的核心人物。

他反對一切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革命運動,在歐洲形成以“正統主義”和“大國均勢”為核心的梅特涅體系(維也納體系)達三十余年。

鮑爾能夠被人們與梅特涅相提并論,足夠他驕傲的。

“王公使,干杯。”鮑爾走到了王韜的邊上,他的手中拿著一支高腳杯。

兩人只見過幾面,此時卻像老朋友一般。

“鮑爾先生,非常感謝您邀請我來參加今天的這場酒會。”王韜舉杯道。

這種外交人員聚會的場合,對于從事外交工作的王韜來說非常的重要。

首先,他在這里露臉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否則以后出現在正式的外交場合,人家會說:“你誰啊?”

但是經常參加外交酒會之后,人家就會說:“我在誰誰誰的酒會上見過你。”

現在國際上有能力登上外交舞臺的國家就那么幾個。外交家的圈子是一個小圈子。

王韜以后要想繼續在歐洲搞外交,就必須要融入這個圈子。

今天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之前,他在歐洲游歷,雖然頂著一個公使的頭銜。

但是,他認識的人跟多是當地的學者,人家也大都是將他當作一個來自東方的學者來看待。

今天這個場合,幾乎集合了整個歐洲的外交官。

等一會兒,他有一個演講的機會。

王韜,已經精心準備好了。他今天要向大家展示一個開放包容的華夏形象。

他在歐洲這里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淮海軍占領了浙江福建,準備改編為復興軍,開啟推翻滿清的大幕。

但是這個消息出發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幾個月了,相信現在復興軍一定取得了更大的勝利了吧。

在歐洲這里,王韜沒辦法得得到即時得信息。

他現在的身份還是清國駐歐洲的公使,雖然這個身份還是半偽造的,但是歐洲人是認可的。

在歐洲可沒有第二個人自稱中國公使。

實際上無論國內的情況如何,王韜都可以自稱中國公使。

哪怕是復興軍當權,歐洲人對中國的稱呼都不會變。

“鮑爾先生,我們華夏隨時歡迎你們奧地利代表團到華夏去訪問。”王韜微笑著說道。

“哦,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能夠得到王韜的親自邀請,鮑爾的心中非常的高興。

這意味著奧地利也可以躋身于東方的貿易。

這是目前全世界最賺錢的貿易路線。至于奧地利跟中國交易,可以拿出什么商品,那就是奧地利自己的事情了。

“王公使,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奧地利下個月就可以派遣一支代表團到華夏去,到時候,我們希望可以向英法一樣在中國設立公使館。”鮑爾有些急不可耐了。

皇帝陛下讓自己接近這個王韜不就是希望能夠從東方貿易分一杯羹嗎?

只要中國人自己答應了,到時候英法也不好出面阻止奧地利進入東方吧。

“這完全沒有問題,到時候我會給國內出一份報告,派人跟你們一起回去。鮑爾先生,到時候我們可能會有兩艘船跟著奧地利的使團一起回去。希望,沿途能夠得到使團的照應。”

“可以,這都是小事。”

兩人就這樣敲定了兩國之間的交往。

至于跟奧地利使團一起回國的兩艘船,是王韜在歐洲這里租用的。

船上將在載著回國的留學生,以及最近一段時間在歐洲搜集的人才。

季明山他們的歐洲站還有一項任務就是協助王韜在歐洲撈人。

“各位先生們,今天我要隆重介紹來自中國的王韜先生。”

宴會的大廳前方有一個演講臺。

此時,宴會的主人鮑爾上臺宣布道,底下的人出于禮節,全部駐足鼓掌。

王韜在在眾人注目之下,漫步走上小演講臺。

“現在讓我們歡迎王公使向我們介紹他的國家——遙遠東方的中國。”

王韜面帶微笑,落落大方。他的聲音很渾厚。因為是在維也納,他使用德語來做了這個演講。

“尊敬的先生們,女士們,一年前,我從中國乘坐海船來到歐洲。這里遍布著文明的國度,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花花聯系人人抬,王韜一開始先禮節性地拍拍歐洲的馬屁,滿足一下這些人的虛榮心。

接下家他的話鋒轉了。

“我的祖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五千年前我們同埃及的祖先同時治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同時冶煉青銅。

三千年前,我們和古希臘人一起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古羅馬人征戰四方,開疆拓土。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媲美財富

這段話說完,底下客人們,都有些不屑,覺得王韜在夸夸其談。

歐洲人覺得自己是繼承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認為他們自己的歷史悠久,文明璀璨。殊不知正是他們這些人毀掉了羅馬。

這些北歐人,一千年前,他們還是野蠻人。

“諸位我的祖國并不像馬可波羅說的那樣遍布黃金,但是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就像是黃金一般,遍布整個中國。”

“很多人都喜歡喝茶,大家不知道,在中國喝茶也是一種文化。”

“在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寫出了關于種茶、喝茶的書籍,叫作《茶經》。我們創造了很多喝茶的技藝,叫作茶藝。讓喝茶不僅僅滿足味覺上的需求,同時還是一種心理上的享受。”

這一段,在場的人都非常感興趣,歐洲的貴族都喜歡裝逼,王韜所說的那一套茶藝要是能夠出現在自己的家中,那么一定能夠在客人面前好好地炫耀一下。

王韜繼續講下去。他又介紹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許多客人都非常感興趣。

一開始的時候,對于中國悠久歷史的回顧,雖然不被很多人認同,但是成功地吸引力他們的注意力。

要是王韜一上來就講文化,那么有些人根本聽不懂,也就不會再繼續聽。

像王韜這樣,做一個鋪墊。那么接下來的內容,客人們聽到了之后,就會不自覺地跟歐洲的歷史上做一個對比。

“女士們,先生們,相互交流和學習,是讓華夏和歐洲雙贏的一件事情。華夏是一個包容的國度,我們將會以博大的胸懷迎接來自世界的客人。謝謝大家!”

王韜的演講結束,他今天成功地進入了歐洲的外交圈子。

也讓華夏的文化在奧地利傳播。

此時在維也納宏偉的霍夫堡宮內。

一身淡黃色長裙的劉茹正在為倩倩公主表演茶藝。

工具是劉茹自己帶來的。

倩倩公主作為皇后,有自己的大會客室。

會客室中,劉茹坐在一張桌案前,一側是一個小火爐。

這一套茶具都是精美的青花瓷。

只見劉茹熟練地將茶具燙洗一遍。

然后用竹夾子夾了一些上好的祁紅放入蓋碗中,沿著蓋碗的邊緣注入開水至七分滿。

加蓋端起慢慢逆時針搖晃,五個呼吸后倒掉,第一道茶水是不能飲用的。

再次注入沸水,燜泡20個呼吸后倒入公道杯,即可分杯。

劉茹將茶水分到了五個精致的小瓷杯中。

示意大家可以取茶。茜茜公主坐在劉茹的對面,兩側還分別坐著兩名貴族少女,她們都是茜茜公主的客人。

剛才大家看劉茹表演茶藝都看的入迷。

劉茹的手指很美,無論是彈琴還是泡茶,首先展示在別人面前的都是自己的手。

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表演,雙手翻動,就像是在跳芭蕾。

無論是茜茜公主還是兩位貴族女子,都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富有儀式感的泡茶方式。

劉茹泡茶的時候還會給大家解說每一個步驟的要領。

“皇后,這種茶要分三口品完,口感最好。”

說著她率先拿杯子品了起來。

眾人也學著她的樣子,似乎真的跟平時喝茶的味道不同。

跟劉茹相處了幾次,茜茜公主非常喜歡這個女子。

從她這里,茜茜公主總能夠接觸到一些新奇的東西。

所以她召劉茹進宮的次數越來越多。

這也讓劉茹在維也納名氣更加響亮,畢竟她現在成了皇后身邊的紅人。

回到鮑爾的宴會現場。

今天沙俄駐維也納的大使戈爾恰科夫也在現場。

他今天顯得非常的低調,畢竟現在他們在歐洲敵人比朋友多。

但是歐洲就是這樣,打生打死了,也不會完全斷了聯系,因為大家之間還是親戚。

戈爾恰科夫的身邊跟著三四個人,其中有一個人看起來并不像是外交人員。

這個人的眼中似乎有兇光,他認真地記下了王韜的樣子。

身為沙皇身邊的鷹犬,機要三處的人遍布俄羅斯。他們有著龐大的組織體系。

尼古拉·卡拉姆就是三處派遣到戈爾恰科夫大使身邊的人。

涉及到克里米亞戰爭的和平談判,沙皇肯定要知道每一個細節。

季莫琴科作為一名老處長,早已經在維也納安排了大量的人手。

宴會結束,眾人紛紛坐上馬車離開。

尼古拉·卡拉姆津卻一直暗中盯著王韜的馬車。

ps:最近戰力榜一直名列前茅。老爺們打賞點票票唄!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