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二二六章 寇可來,吾亦可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六章 寇可來,吾亦可往

第二二六章 寇可來,吾亦可往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第二二六章寇可來,吾亦可往

第二二六章寇可來,吾亦可往

在大豐的軍政府招待所內,董書恒終于閱好了最后一封戰報。

這一戰消滅了俄國五萬多人馬。在人煙稀少的遠東確實是讓俄國人元氣大傷。

不過對于擁有百萬陸軍的沙俄帝國來說,這點損失只是毛毛雨。

要知道這五萬多人里面正規軍只占到了一半不到。大部分還是武裝的農奴,這些人連淮海軍的民兵都比不上。

所以說這一戰并未定乾坤。

遠東之鹿,死于誰手,到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如果現在就結束遠東的戰事,那么對于淮海軍來說并不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因為除了消滅了幾萬沙俄軍隊,以及得到了幾千俘虜意外。

淮海軍現在并沒有什么到手的好處。

而這場戰爭到現在已經花去了董書恒幾百萬兩。雖然其中有好多都算是在遠東的長期投資。

但是淮海軍會去做虧本的買賣嗎?一個商人會因為長遠的利益,忍受一時的虧損,但是這只是為了將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如何才能夠將這一仗花出去的在賺回來呢?

自然是要從對手那里得來。

據董書恒所知,黑龍江流域那可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自然是放在自己手中比較好。

什么?你說清廷會干預?

京城的情報已經傳到了董書恒手中。黑龍江流域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情,淮海軍這邊自然要關注著清廷的反應。

可是清廷都做了些什么?

沙俄入侵黑龍江的消息傳到了京城,京城的大佬們全都一致主張全面后撤。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戰略收縮。命令已經下達到黑龍江將軍的手中。黑龍江南岸的軍屯、村寨都要往南遷移到松花江流域。

反正這里就這么點人,遷移了之后再重新分配土地就好了。

北岸的那些人,清廷是不管的,在他們眼中,那些人只算是野人。

至于黑龍江官員上報有淮海公司的人也在黑龍江流域活動。

這個并沒有引起清廷太大的重視,每年都有人不顧朝廷的禁令跑到黑龍江兩岸做生意,賣些生活物資,收一些山貨。

不光是淮海公司還有其他的商人也會去黑龍江那邊做生意。

要說是董書恒想跑到那里去造反,滿朝的文武都是不相信的。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發配重地寧古塔都在還在吉林靠南的位置呢。

黑龍江流域,尤其是黑龍江北岸以及下游的區域,在朝廷看來只不過是野人居住的地區。

就連流放發配罪犯,都不會放到那么遠的距離。

要是淮海軍真跑到了那里,那么朝廷的人一定會拍手稱快。

要是董書恒愿意讓出兩江之地,去到黑龍江下游,咸豐帝說不定會封他一個渤海王。

給他一片沒用的土地,讓他去跟那些俄國人死磕難道不香嗎?

不是董叔恒看不起滿清這幫子人,他們的認識也就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了。

不然也不會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被俄國人不廢一槍一彈就劃去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汝棄之如敝履,吾視之如珍寶!

老祖宗留在的土地,哪怕是一塊寸草不生的沙漠,哪怕是孤懸海外的一塊礁盤,哪怕是終年冰月的雪域,那也是瑰寶一般的存在。

想到這里,董書恒在回復的電報上寫上:“寇可來,吾亦可往。”

當然,命令不是這么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這一仗結束之后,至少短時間內遠東以及黑龍江流域可以安定下來了。

加上清廷的戰略收縮,淮海軍幾乎完全控制了整個黑龍江流域。

對于整個黑龍江流域,董書恒準備劃分為兩個軍區來管理。

從烏蘇里江向東,南到海參崴,北至馬加丹、勘察加半島,直到北極。董書恒將其劃為遠東軍區,由林威擔任軍區司令。

軍區的駐地就在廟街,這里將建成廟街市,會有軍政府派遣官員管理民政。

南面的海參崴將建成一座軍港,以鮑有志南洋水師輕巡艦支隊為基礎組建北海水師。

北海水師以海參崴為母港,以庫葉港、日本的橫濱為停靠港。以北海為主要的防區。

伯力上游的黑龍江流域劃為黑龍江軍區,以王嘯為黑龍江軍區司令。

董書恒準備著手準備今年第二批移民船隊去黑龍江,第一批將主要建設兩個聚居地,一個是伯力,還有一個是江東地區。

這次江東地區因為戰爭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董書恒決定給這些江東百姓一些補償。

現在清廷已經徹底不管他們了,他們將成為淮海軍治下之民,自然也就能夠享受到淮海軍帶來的建設紅利。

清軍放棄的黑水城將成為黑龍江軍區的駐地所在地。

而黑龍江水師的地位則依然保持獨立,他們的駐地放在伯力,正好可以兼顧上游和下游,還可以巡航烏蘇里江流域。

要是清廷的黑龍江將軍搞什么小動作,他們甚至可以殺進松花江。

當然,還得組織更多的民兵過去,黑龍江的上游,董書恒準備組建一個民兵軍團。

沿著黑龍江建造一串軍事化程度更高的農場。他現在已經基本上摸清楚了,俄國人要向遠東擴張,最便捷的路線就是從黑龍江上游下來。

只要守住了上游,那么下游的壓力就會小的多。

光有農場還不夠,在黑龍江的上游至少要建造一座大型要塞。

沒有一座堅固的軍事重鎮,根本就擋不住俄國人。

同時要是在黑龍江上游有一個軍事重鎮的話,就可以隨時威脅到沙俄在貝加爾湖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

想到這里,董書恒覺得應該讓林威跟王嘯調換一下位置。

不僅如此,他還要將山東以及遠東地區的騎兵全部都調給林威。

因為黑龍江的源頭就是蒙古高原了,那里雖然被俄國人占據了,可以生活最多的還是蒙古牧民。

現在的蒙古人早已經失去了祖先的野性。

在滿清的幾百年的調教之下,蒙古人不光人口減少,而且大部分都信仰黃教,成了順民。

他們現在已經不是一群狼了,而成了一群綿羊。

董書恒覺得可以讓林威到上游去依河建造一座軍事城鎮,依托這個城鎮,跟當地蒙古人建立貿易關系。

吸收一分部貧苦的牧民,以現有的騎兵為基礎組建一支騎兵軍團。

如果淮海軍要和俄國人攻守易勢,那么就必須掌握一支騎兵軍團。

蒙古高原加上西伯利亞實在是太大了。沒有鐵路之前要想控制這里只能夠通過騎兵這一古老的兵種。

他將自己的計劃口述了一遍,由魏玉祥記錄了下來。

魏玉祥還將董書恒口述的計劃,進行了整理。最后整理出了五份命令,分別是給王嘯、林威、鮑有志、杜航還有山東的蔡樹森。

蔡樹森這一年也是有些憋屈,淮海軍的大仗他都沒撈著,訓練出來的部隊又被董書恒一批批抽調出來。

董書恒也不想這樣,蔡樹森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在山東那個位置要是換了別人過去,董書恒是不放心的。

在那邊淮海軍的控制力非常的弱,要是將領有什么異心,董書恒這邊都來不及反應。

這些計劃還會分別送到軍部以及軍政府那邊,很多事項還需要他們的配合。

其實,董書恒梳理了一下,現在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移民。今年的二十萬移民目標還沒完成,董書恒不得不增加新的移民指標了。

有人在才能守土,董書恒不會傻到以為打敗了俄國人,遠東和黑龍江流域就是自己的了。

命令的最后董書恒還給遠東的幾個將領下達了秋季攻勢的命令。

現在是七月份,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留給淮海軍開展軍事行動。

十月份之后北方的天氣就會極速變冷,那邊就進入了漫長的貓冬期。

所以董書恒命令杜航率領黑龍江水師配合林威溯江而上,探查上游情況,建立據點。

最重要的是去偷襲敵人兵力薄弱的赤塔地區。

赤塔地區背靠貝加爾湖,是沙俄經營多年的地方,林威這次過去不求占領哪里,但是一定要將那里毀滅。

董書恒給林威的話是:俄國人怎么做的,你們就怎么做。

董書恒不怕他的士兵會因此變得兇殘。在北方那么艱苦的地方人性如果不變的兇殘一些,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更別說發展壯大。

遠東軍區,由鮑有志配合王嘯出兵控制馬加丹、勘察加半島上的沙俄人據點。

在原據點上建立農場、林場或者漁港。留守一部分正規軍和民兵進行武裝屯墾。

董書恒這次就是要完全占領這里,將俄國北美的部分跟其國內聯系斷開。

這里雖然條件比較惡劣,但是這里的皮毛等資源拿到南方也有很高的價值。

自從進入遠東之后,淮海公司、長城公司有了穩定的皮草貨源,每年從中的收益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京城的達官貴人們以及內陸的士紳地主都是這些奢侈品的主顧。

皮草成了董書恒手中又一個撈錢重器。

這些皮草甚至還能夠出口,以前歐洲的皮草來源基本上被俄國人壟斷了。

現在淮海公司也加入了皮草的競爭行列。

董書恒還囑咐鮑有志繼續對北美的沙俄殖民地進行打擊。迫使其放棄沿海的據點。

美洲公司的目的是賺錢,當他們發現美洲地區不但不能幫他們賺錢,還成了一個花錢的無底洞時。

董書恒相信他們自己就會主動放棄那里。

至于讓淮海軍現在就去直接占領那里,不是董書恒不想。而是他現在沒有那個實力,也沒有那個精力。

進入北美后,董書恒就直接跟英國以及美國人的勢力接壤,到時候怎么處理跟英美之間的關系,就成了一個問題。

所以,還不如好好地將遠東給經營好,這里離阿拉斯加就一海之隔。什么時候俄國人堅持不住了,派上一支艦隊就能夠將那里收回來。

相關

第二二六章寇可來,吾亦可往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